第5個理由執行力強的員工讓企業進步更迅速
有人曾問:“在自然界,誰的力氣最大?”有人說是大象,也有人說是鯨。其實,力氣最大的是螞蟻,它可以舉起相當於它體重13倍的東西,超越自己。
在執行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安於現狀、故步自封,攀登的路上沒有終點,隻有永不止步,才能保持領先,執行力永遠沒有最好,我們一定要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不斷超越自己,做得更好。
◆不要抱僥幸心理,工作是幹出來的
實幹,是一個人在職場上的立足之本。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小孩子可能因為長得討人喜歡能得到大人無償給予的糖果,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中人來講,盼望老板或者命運的恩賜就很不理智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
我們都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一名農夫在種田的時候,偶然遇到一隻兔子撞死在木樁上,於是他坐在旁邊幹等著千千萬萬的兔子接著撞過來。可惜的是,直到他的地裏長滿了荒草,荒蕪得不成樣子,也沒有再次等來一隻倒黴的兔子。
誰都知道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職場上也不存在不勞而獲的事。如果存在僥幸心理,那麼勢必會被南牆撞得頭破血流。一座高樓大廈,要從理想中的設計藍圖變成現實的建築,離開踏踏實實的工作是不行的,缺少一磚一瓦都不能成為一座完美的建築。這一磚一瓦都不是天上飛來的,都需要實實在在的工作來實現。任何人如果存在僥幸心理,不付出努力,而坐等天上掉餡餅,都是不現實和異想天開的行為。
工作都是幹出來的,沒有付出就不可能獲得回報。
老張和老王是鄰居,而且他們是幾十年的同事和老朋友了。他們原先同在一家國營機械廠上班,老張是工廠裏的工程師,老王則是一名普通的車間技術工人。
非常不幸的是,近幾年由於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他們所在的工廠經營不善,倒閉了,他倆都被買斷了工齡而下崗了。兩個人才四十多歲,下崗之前都是家裏的頂梁柱,總不能一直在家閑著吧?為此,兩個人合計著得盡快找個工作,重新上崗。
雖然下崗了,老張對自己的前途還是很樂觀的,他覺得自己是工程師,是高級人才,到哪個單位還不得搶著要啊?於是,他在報紙上發布求職信息,要求的薪酬待遇很高,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遇到“伯樂”。老王本來就是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他的求職要求並不高,隻盼著盡快結束失業的日子。
後來,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招聘了他們,雖然他們是老工人了,但是按照規定,他們還是要有三個月的試用期。對此,老張頗有怨言,而老王則踏踏實實地做起了工作。
老張的工作還跟原來在國企一樣,每天上班就是晚來早走,上了班也是喝茶看報,效率極低。老板吩咐他做的設計工作,他認為都是小兒科,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他想,我是工程師,是人才,怎麼著老板也得高看一眼吧?
三個月試用期很快過去了。結果,作為高級人才的老張收到了解聘通知書;而老王,因為紮實肯幹的工作作風,直接被正式錄用為段長。
老張躺在自己“工程師”的招牌上心存僥幸,以為企業會很重視他這位“人才”。但是,企業是講效益的,工程師不能創造效益也一樣會被淘汰,千裏馬如果不跑還不如老黃牛。
在職場上,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努力,工作成績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看出來的,更不是等出來的!冰心曾經寫過一首詩:“成功的花,人們往往隻驚慕她現實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嫩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遍灑了犧牲的血雨。”
成功是什麼?成功是屋簷下一滴滴雨水穿透頑石,成功是一粒粒沙聚成高塔,成功是默默流汗、埋頭苦幹地付出……要想成功,不付出一點汗水都是不行的,那些守株待兔,坐等天上掉餡餅的人終究不能由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他們注定嚐不到成功的滋味。
在拿破侖帝國時期,法蘭西與歐洲發生了連綿數年的大規模戰爭。當時,指揮同盟軍的是威靈頓將軍。
然而,威靈頓指揮的同盟大軍在天才的拿破侖麵前一敗再敗。在一次大戰中,同盟軍再次慘敗,威靈頓狼狽不堪地逃到一個破屋裏,想到當天的慘敗,威靈頓恨不得一死了之,他甚至祈禱上帝讓拿破侖從馬上掉下來摔死。
就在此時,威靈頓發現牆角有一隻蜘蛛在結網,但是還沒結好就被風吹斷了,於是,蜘蛛又重新忙了起來,但這次還是沒有結成。威靈頓望著這隻失敗的蜘蛛,不禁又想起自己的失敗,更加唏噓不已,同病相憐。
但蜘蛛並沒有放棄,它又開始了第三次。蜘蛛的這次努力依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它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仍然繼續著它的工作。它就這樣鍥而不舍地織著,織著。
第七次,蜘蛛終於把網結成了!
威靈頓看到這一切,不禁流下了熱淚,他被蜘蛛永不放棄的實幹精神深深感動了,他決定繼續帶領他的部隊幹下去。
後來,威靈頓終於在滑鐵盧一役,打敗拿破侖,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我們拋開拿破侖和威靈頓在曆史上的榮譽和過失,單從這個故事表現出的寓意來說,可以說明一點——成功沒有僥幸,實幹決定命運。
人的生存和發展背景是不同的,但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並不叫成功,那隻能說是在某些方麵比較幸運罷了,個人的成功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隻有實幹,才能實現你的價值;隻有實幹,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成功。
生活在充滿誘惑的世界,也許你在苦苦等待哪一天被伯樂的慧眼發現,一下子就把你放在位高權重的位置上,但是,請放棄不切實際的僥幸心理,你要相信,機遇隻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任何工作都是幹出來的。努力工作吧!我們要獲得成功,根本不需要等待撞死的兔子,我們隻需要收獲自己播下的種子結出的果實。
◆企業需要百分百的執行力
執行若不到位,會使執行的效果失效甚至無效。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工作時,沒有全力以赴地把事情做好,自己卻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可結果卻和自己想的大相徑庭。表麵看起來,你也是在不停地付出、忙碌,但是這種忙,卻沒有忙出完美的效果,甚至無功而返。
今天這個時代,職場生活已經融入我們的整個人生曆程之中,我們對待自己的工作,不能把它僅僅當做是謀利的工具,而應該與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命價值緊緊聯係在一起。因此,打造我們百分百的執行力,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很多人從默默無聞的普通職員變成一鳴驚人的職場明星;很多人從一貧如洗變成萬眾矚目的財富新貴。他們並不比別人更加幸運或者聰明,甚至他們中的很多人身世坎坷、命運多舛,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的秘訣——做到最好。
艾倫·紐哈斯兩歲喪父,寡母努力維持著自己和艾倫的生計。艾倫在十多歲的時候,利用假期在南達科他州祖父的農場裏,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撿牧場上的牛糞餅!
這份又髒又累的工作一般人都不願意做,小艾倫自己也是非常希望做放馬的工作的,但是祖父卻安排了他去撿牛糞餅。盡管這看上去並不算一份像樣的工作,但他依然很認真地在做,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僅僅一個假期,祖父的儲草間裏就堆滿了他的工作成果。
一年後,又到了假期打工的時候了,艾倫的祖母開著福特車來接他,並告訴他,因為去年夏天他撿牛糞時表現得極其出色,他的祖父將要把他想要的放馬工作交給他。這樣,他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第一次提升,這使得他很開心。隻要把手頭的工作百分百地做好,就一定能慢慢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個信念開始在他腦袋中生根發芽。
後來,艾倫成為南達科他州一名每星期掙1美元的肉鋪幫工。這份工作在別人看來仍然是很髒很累的,但是艾倫卻沒有嫌棄,因為這比起他以前撿馬糞餅的工作好多了。他努力做好肉鋪師傅下達的每項任務,讓他切肉就切肉,讓他剁骨頭就剁骨頭,他把一切工作都做得很完美。
也正因為他的這種把事情做到完美的工作態度,不久後的一次機遇讓他成為了美聯社的一個實習生。再後來,他成為了每星期掙50美元的美聯社記者。把工作做到百分百,也成為艾倫工作的信條。很多年過去了,他成了加內特報業集團的首席執行官,並把該企業變成了美國最大的報業集團,他的年薪也達到了150多萬美元。
艾倫·紐哈斯後來創辦了美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報紙,也是全美國印數最多、閱讀麵最廣的報紙——《今日美國》。回想起童年的生涯,他感歎道:“要做就做到最好,這種百分之百的執行力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任何事情,隻有做到100%才是完美,99%都不行。同樣的規章製度,同樣的機器設備,為什麼有的企業發展壯大了,而有些企業卻關門大吉了。其實成功和失敗之間最大的差別,恰恰就在於執行能否到位。企業的興衰與每一個員工的執行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員工百分百的執行力才是企業高速發展的根本助推力。
打造個人百分百的執行力,是一種對待職業的神聖使命感,是一種負責敬業的職業精神,是一種完美的執行素養,也是個人與企業實現雙贏的最佳紐帶。積極而有成效的行動不僅會讓你收獲一個完美的工作結果,更會讓你增加自信和成就感,從而產生心理上的良性循環,讓你保持持久的動力。
貝蒂是一位房地產推銷員,她工作十分出色,她不像其他推銷員一樣,僅僅把房子賣出去就萬事大吉了。盡管已經賣出了房子,她仍然會給顧客們更多的服務,雖然那看起來已經不是她的工作範圍了。
在顧客入住新房子之前,她會去了解供水供電是否正常,以確保顧客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她熟知當地學校和教師的情況,甚至叫得出一些老師的名字,於是她給顧客提供意見,為他們的孩子轉入新學校作一些參考。她還能精確地說出附近的交通狀況等等。她知道剛搬家時顧客做飯還不方便,因此每當新住戶搬進新居,她都會準備一份禮物,並在住戶入住的第一天與他們共享一頓晚餐。她還介紹新來者加入社區的俱樂部,把新住戶介紹給鄰居們。
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但貝蒂做到了,她從各個方麵盡力幫助新住戶迅速融入社區生活。結果,顧客們在買了房子之後,仍然願意找她幫忙解決問題。他們覺得貝蒂不僅僅是個賣房子的銷售員,更是能幫助他們更快樂地生活的好朋友。可想而知,貝蒂的業績在眾人口碑相傳之下,自然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
優勝劣汰的法則也同樣適用於職場,多少人成為競爭中黯然退場的失意者,我們要在這個激烈的經濟社會中站穩腳跟並不斷前行,成為時代的領跑者,就必須要使自己擁有克敵製勝的資本。這個資本,就是工作中完美的執行力,百分百的執行力!把任何工作都做到最好,就永遠不會有人能占據你的位置,就永遠不會被超越、被淘汰。
在工作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任何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接受一項任務,就要全力以赴,用百分之百的執行力把它完成好。把任何工作都做到最好,那你在競爭中自然就會是那個無可爭議的最好的員工。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成功不是單靠上天帶來的運氣,也不是靠企業善意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打拚努力。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無論你在哪個行業,隻要你能堅持不懈地打造自己百分百的執行力,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你終將能夠獲得成功。
◆麵對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它
員工的執行力,體現在解決問題上。遇到問題時,絕不拖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第一時間就把問題解決掉,不給工作留“尾巴”。這樣工作才算是執行到位,這樣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橫在我們麵前的一道道坎,是迎難而上、勇敢地越過它?還是知難而退,遇到困難繞著走呢?很顯然,有進取心的人,絕不會在困難麵前止步,更不會逃避或推諉。麵對問題,他們的第一選擇肯定是:解決它!
隻要是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就是自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不要尋找任何借口或理由將它推卸或擱置。如果遇到問題把它放在那裏不去解決,就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到位。
“三個和尚”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一個和尚自己挑水吃,兩個和尚還可以抬水吃,三個和尚互相推諉,誰也不去打水,最後反而沒水吃了。在工作中,問題如果出現了,不要把它放在那裏,放在那裏隻會使問題越積越多,也不要僥幸地希望別人來接手,等和靠都是於事無補的,問題出現了,解決它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開複曆任微軟副總裁和Google中國區總裁等職,他是許多職場人士的偶像。
李開複初入職場時,曾經在蘋果企業擔任技術工程師。有一段時間,企業經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員工士氣比較低落,整個企業的氛圍都很壓抑,如果不立刻找到突破口,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本來這些問題對李開複來說似乎是“分外”的事情,他是搞技術的,不是搞市場的,經營問題本應該由市場部來解決。但是李開複沒有這麼想,他認為作為蘋果企業的一分子,企業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應該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李開複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地為企業出謀劃策,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他寫了一份題為《如何通過互動式多媒體再現蘋果昔日輝煌》的報告,指出了企業存在這樣一個現象:企業有許多很好的多媒體技術,可是因為沒有用戶界麵設計領域的專家介入,這些技術無法形成簡便、易用的軟件產品。他建議,把多媒體技術作為企業打開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報告被送到高層領導那裏以後,他們非常欣賞這個想法,最後一致決定采納李開複的意見。結果,蘋果企業平安地度過了這次危機,李開複自己也很快他被提升為媒體部門的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