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個理由 有效率的員工讓結果變成成果(1 / 3)

第6個理由 有效率的員工讓結果變成成果

為什麼你要一天才能完成,而別人隻需半天甚至一個小時就能完成工作呢?為什麼你感覺天天都在忙碌,卻似乎沒有任何成果?

在工作中,這些問題也許總是困擾著你,如果你總是效率低下,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業績,所以,提高工作效率是一個需要刻不容緩解決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不斷進行體會、思考和交流,如果發現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降低工作效率的行為,就要立刻加以改進。

◆找對方向,才能避免瞎忙活

方向比距離更重要。如果方向錯了,你不僅白忙一場,還可能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方向正確了,即使走得慢也能做出效果,會一步一步靠近成功。

很多高爾夫球手都盡力把球打得更遠。這項運動要求幾個動作同時進行,在此過程中,各種錯誤都可能發生。高爾夫球教練總是教導球員說,把球打直要比打遠更重要,方向比距離更重要。工作就像打高爾夫球,如果方向錯了,不僅白忙一場,還可能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方向正確了,即使走得慢也能做出成效,一步一步靠近成功。因此,工作時要經常看看自己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確。

關於這一點,“康師傅”之父魏應行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康師傅”的老板並不姓康,而是來自中國台灣頂新集團的魏應行。他1988年到大陸創業,先後推出“清香食用油”、“康萊蛋酥卷”和另外一種蓖麻油產品,並大做電視廣告。雖然廣告深入人心,但由於當時大多數人的消費水平尚在溫飽階段,所以這些高級產品滯銷,均以失敗告終。

到1991年,魏應行帶來的1.5億元新台幣血本無歸,他隻好放棄投資大陸的計劃,收拾行李返回台灣。在火車上,由於不習慣火車上的飲食,他自帶了兩箱方便麵,沒想到這些在島內非常普通的方便麵引起了同車旅客的極大興趣,有人圍觀甚至詢問何處可以買到。

魏應行馬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需求,把握了主流方向。當時大陸生產的方便麵很便宜,但是質量一般,多為散裝;國外進口的方便麵質量好,但是五六塊錢一碗,相對於當時大多數人的消費水平來說太貴了。魏應行吸取了以前方向錯誤的教訓,決定生產一種物美價廉的方便麵,根據大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把售價定為1.98元人民幣。

方便麵生產線投產後,魏應行又開始考慮方便麵的營銷問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根據大陸人的喜好,決定使用一個笑嗬嗬、很有福相、很有親和力的胖廚師形象,即後來的“康師傅”品牌。

1992年8月21日,“康師傅”第一碗紅燒牛肉麵誕生。親切的形象,適合國人的口味,再加上1.98元一包的價格,使得“康師傅”幾乎一問世便被顧客接受和喜愛,並掀起一陣搶購狂潮,成為方便麵的品牌代名詞。

魏應行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正是他認識到了“清香食用油”、“康萊蛋酥卷”等產品超出了當時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犯了方向性的錯誤。調整方向後,他開始致力於物美價廉的方便麵,方向對了,“康師傅”品牌的成功也就自在情理之中。

方向正確了,才能避免彎路,才能做正確的事,避免瞎忙。我們在工作中千萬不能像老黃牛一樣埋頭拚命拉車,而要在“百忙”之中抬頭看看方向,隨時反省和思索最根本的方向性問題。

杜海是一家出租車企業的司機,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乘客送到目的地。因此隻要坐過他車的乘客幾乎都會主動地和他要聯係電話,以備下次繼續乘坐,劉斌便是其中一位。

劉斌是某企業業務員,這天企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不能遲到。怎料,這天劉斌早上起床晚了,出門時離會議開始時間隻有20分鍾了。他急忙打了一輛出租車。匆匆忙忙上車後,劉斌對司機說:“司機先生,拜托你走最短的路!快!”

這名司機正是杜海,他並沒有立即開車,而是回過頭來問道:“先生,我看你好像是趕時間吧,我認為咱們要走最快的路,而不是最短的路。”

“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嗎?司機先生,我真的很著急。”劉斌有些惱火。

杜海聳了聳肩,說道,“當然不是,現在是交通繁忙時間,最短的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交通堵塞,那樣會耽誤很多時間的,所以我建議你改變一下方向,雖然這樣多走了一點路,但卻是最快的方法。”

聽了杜海的建議,劉斌選擇走了最快的路。杜海所言沒錯,途中他們看到有一條街道交通堵塞得水泄不通,那正是最短的路。最後,雖然路程較遠,但因為暢通無阻,杜海及時到達了企業。

正是由於如此聰明、高效的工作方法,杜海得到了眾多乘客們的一致好評,每天的工作業績也比其他司機好不少。他年年被企業評為優秀員工,後來還被老板提拔為所在小組的主管。

在上麵的故事中,杜海沒有像大部分司機一樣乘客一上車就急著開車趕路,而是先觀察從哪個方向走才能避開交通擁堵的情況,以便最快到達目的地。正確的方向才能少些無用的忙碌,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進而得到企業的認可和賞識。

當你整日為了銷量忙忙碌碌、為了市場四處奔波、為了業績疲於奔命,結果卻是銷量下滑、市場疲軟、業績無增的時候,你是不是應該暫時停下來一會兒,認真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確?比如,你目前做的是否對銷量增長無益的事情,你開發的是否早已被企業舍棄的市場……

◆讓合理的計劃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隻需要花10~20分鍾,你就可以為當天的工作做個計劃,這10~20分鍾的投入將為接下來的行動節省100分鍾,甚至1000分鍾,效率、業績及投入產出比提高25%~200%以上。

或奔波於上下班途中,或穿梭於單位各部門之間,或坐在電腦旁處理一大堆文件、材料……繁忙的工作任務、沉重的壓力和責任,是不是讓你覺得工作雜亂無章、沒有效率,似乎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這種狀態怎能贏得企業的傾力扶持呢?那麼有什麼可以解決這種狀況嗎?

有!這就是每天製訂工作計劃!

《如何掌控你的時間與生活》一書的作者拉金說過:“一個人做事缺乏計劃,就等於計劃著失敗。有些人每天早上預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後照此實行,他們就是工作的主人;而那些平時毫無計劃,靠遇事現打主意過日子的人,隻有‘混亂’二字。”

一般工作計劃包括4大要素:

1.工作內容:即做什麼

2.工作方法:即怎麼做

3.工作分工:即誰來做

4.工作進度:每一段落的目標

擬定工作計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以對自己的工作行程、同事的活動、上司的預定計劃、企業的整體動向等事情一目了然,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高質高效地進行。

一個商人開了十幾年的企業經營越來越不好,隻好宣布破產。他沮喪地找到智者,不解地問道:“我夜以繼日、馬不停蹄地經營著生意,對每一位客戶都很真誠、熱情,為什麼會失敗呢?”

智者好意地勸說道:“一次失敗不代表什麼,你可以從頭做起。”

“什麼,從頭做起?我做得已經很努力了,還遭遇了失敗,從頭做起還不是一樣的結果嗎?”商人不明白地問道。

“不!如果你把目前經營的情況列出來,然後再列出一份經營計劃的話,從頭開始不是難事。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製訂一份工作計劃,然後按照你的計劃重新開始。”智者堅定地說。

商人想了想,說道:“事實上,早在10年前我就想製訂一份工作計劃了,但是一直沒有去做。不過,這次我願意認真地試一試。”結果證明,一年後,他的企業開始重建,3年後便開始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在製訂工作計劃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大臘腸切片法”。所謂“大臘腸切片法”,就是將繁重的工作分成幾個易處理的步驟,步驟的幅度越小越好。這就像一條未被切割的大臘腸,龐大、皮厚、油膩,難以入口;如果切為薄片,你就可以馬上輕鬆地享用。

假設你今天的工作任務是整理12份文件,你有8小時的工作時間,那麼就可以如此進行計劃:將時間砍成4段,每兩小時做三份文件,一小時做一份半文件;做完一份半,再做下一個一份半……

無論你從事的是多麼普通的工作,即使你非常忙,也要抽時間找個地方簡單列一下計劃,這樣你就能實現工作的高效率,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積累被企業傾力扶持的資本。堅持將你的工作計劃進行下去吧!

◆專注工作才能出好成績

要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首先你要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要知道,你專注的程度越大,你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你的發展機會也就越大。否則,你將一事無成。

有的人做了一輩子事兒,卻沒有一件能讓人記住的;有的人一輩子隻做了一件事兒,就讓人記住了。成功其實不是什麼難事兒,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能夠收住心,專心做事。

20世紀80年代,有一位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花鳥畫家,他16歲時就舉辦了個人畫展,其多幅作品被選送至日本、意大利、美國、法國、蘇聯等國展出,被譽為“畫童”、“小天才”。

一次畫展招待會上,有人問畫家:“現在的畫家很多,你是如何從眾人中脫穎而出的呢?其間的過程是不是很不容易?”

畫家微笑著搖搖頭,回答:“一點都不難,而且我差一點當不了畫家。小時候我興趣非常廣泛,我也很要強。畫畫、遊泳、拉手風琴、打籃球,必須都得第一才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有段時間我心灰意冷。”

眾人都很好奇,畫家解釋道:“老師知道後,找來一個漏鬥和一捧玉米種子,讓我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後撿起一粒種子投到漏裏麵,種子便順著漏鬥滑到了我的手裏。老師投了十幾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老師一次抓起滿滿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鬥裏麵。玉米粒相互擠著,竟一粒也沒有掉下來。”

頓了頓,畫家接著說道:“經老師點撥後,我放棄了遊泳、籃球等項愛好,這大半輩子都隻堅持學習畫畫,這也許就是我畫畫比較好的原因吧。我想,如果我當初什麼都學習的話,可能現在我什麼都不是。”

俗話說“一心兩用難成事”,一項工作應當用100%的心思才能完成,而你卻在頭腦裏想著其他事情,注意力向四麵八方分散,其結果不言而喻,必然把工作搞得一團糟,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凸顯不出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們知道,有經驗的花匠習慣於把許多能夠開花結果的花蕾剪去。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那些花蕾不是一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原來,花匠是為了將所有的養分集中在有限的花蕾上,這樣花才會開得大、開得美。

就像培植花木一樣,你也要學會拿起剪刀,剪除那些分散你精力的、無關緊要、雜亂無章的念頭,以保證自己能夠在工作時間聚精會神地麵對自己的工作,這是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成就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法國文豪大仲馬一生所創作的作品高達1200部之多。對於有些作家來說,如此驚人的數字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大仲馬與生俱來的寫作天賦造就了他嗎?不是!這源於大仲馬總是能聚精會神地專注於寫作上,隻要一提起筆,他就會忘記吃飯,就連朋友找他,他也不願放下手中的筆,總是將左手抬起來,打個手勢以表示招呼之意,右手卻仍然繼續寫著。就如哲學家亞當斯所說:“再大的學問,也不如聚精會神來得有用。”這句話正是大仲馬的最佳寫照。

專心工作,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即使工作任務再多,你也要一件一件地進行,做完一件事情就了結一件事;全神貫注於正在做的事情,集中精力處理完畢後,再把注意力轉向其他事情,著手進行下一項工作。

蘇利是某一快餐廳的服務員,由於這家快餐廳毗鄰商務區,每天中午都是人潮湧動,時間寶貴的上班族們都是爭先恐後地點餐。可是,蘇利看起來一點也不匆忙和緊張。

“您好,請問您要點什麼?”蘇利一邊傾斜著上半身,以便能傾聽到對麵女顧客的聲音,一邊飛快地填寫點餐單。

這時,有一個看起來很焦急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到蘇利麵前,試圖插話進來。蘇利態度堅決,但很客氣地說道:“您好,請您去後麵排隊。”然後繼續和眼前這位女顧客說話,“您隻需要這些是嗎?請您到用餐區等候。”

女顧客轉身離開,蘇利立即將注意力轉移到下一位顧客。一會兒,剛才的女顧客又回頭說:“我還想加些東西。”這一次,蘇利已經集中精力在眼前的顧客上,她禮貌地對剛才的女顧客說了一句:“請您稍等!”等到這位顧客點完東西,轉身離開,蘇利這才立即將目光轉向女顧客,“請問您還要加些什麼?”

餐廳評選“最盡職盡責的服務員”時,蘇利當選。有人問她:“整天麵對那麼多的顧客,你怎麼能夠讓每一個顧客都很滿意。而且你看起來始終那麼得心應手、輕鬆自如,你有什麼辦法嗎?”

蘇利笑笑,回答道:“工作雖然忙,但這就是我的工作,我要認真對待。至於方法,沒什麼特別的,我隻是單純處理一位顧客,忙完一位,才換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隻服務一位顧客。”

專心工作是一種能夠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工作滿意度的工作技巧。你專注的程度越大,你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你的發展機會也就越大。

◆用80%的時間做20%的事

任何一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把80%的時間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工作上,這是高效員工的必備法則。掌握這個法則,你才能擺脫忙碌緊張的狀態,使工作高效有序地得到落實,成為高效工作的受益者。

任何一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要造就高效的工作效率,必須有時間管理的意識。隻有善於掌控時間,才能擺脫忙碌緊張的狀態,使工作高效有序地得到落實,成為高效工作的受益者。這就要涉及管理學上的“二八法則”,即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所提出的80/20法則,即要把80%的時間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工作上,掌握這個法則,工作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

著名的設計師安德魯·伯利蒂奧曾經是一個疲於奔命的工作狂。他除了每天進行設計和研究工作外,還負責企業製度的製定、考勤等很多方麵的事務,幾乎企業的每一件工作他都要親自參與。

“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呢?”有人問。

安德魯無奈地說:“因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整天忙得暈頭轉向,作品的質量卻常常不盡如人意,也沒有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安德魯對此很不解,便去請教一位教授。教授給他的答案是:“你大可不必那樣忙!關鍵在於分清工作內容的主次。”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安德魯醒悟了。原來,一直以來他把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浪費在管理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上,而最重要的設計工作反而隻能占用一小部分時間,由於時間緊湊,作品的質量自然就受到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