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口才訓練營
好方法練就出一副伶牙俐齒
講了那麼多培養口才的方法和技巧、方式和手段,現在,我們就要進入口才訓練課的終極課程——口才訓練營。在這裏,除了各種小技巧,還會有各式“實戰演習”等著孩子。現在,讓我們深吸一口氣,將那副“伶牙俐齒”打磨得再“鋒利”一些。
■
讓孩子愛上閱讀,說出的話才更有內涵
琳琳從小就愛看書,從小人書、圖畫書到現在大部頭的小說,她已經讀了不少書了,爸爸媽媽也很支持她讀書,因為爸爸媽媽知道,要想讓琳琳說話有見地、不膚淺、不人雲亦雲,就必須多讀書。
除了上學和適度的玩耍,她的業餘時間都用來讀書了。電視她都很少看,因為她覺得讀書很有想象空間:我想把主人公想成什麼樣,就想成什麼樣。她也不怎麼愛上網,雖然在網上也可以閱讀,但網上的內容錯別字太多,而且總是有亂七八糟的信息彈出來,影響她的閱讀。
所以,書讀得多了,琳琳的頭腦也充實了,說出話來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令人讚歎:年紀小,說出的話卻很深刻。琳琳知道這都是因為她愛讀書。而這個好習慣,她要保持一輩子。
口才不僅僅是說的問題,它更是思想認識上的事情,想到哪裏才能說到哪裏。孩子若頭腦裏沒有知識和見識,要麼是無話可說,要麼說出來的話空泛無趣。一個心靈蒼白、思想空洞的人,即便掌握了眾多的說話技巧,也無法說出令人咂舌、驚歎的語句。那麼,他離好口才還是有著一段距離。
而閱讀就填補了這段距離。閱讀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孩子言之有物,更能豐富孩子的心靈世界,提高他們的認識,說出來的話才能更豐富、生動和深刻。閱讀不僅僅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詞彙量,更可以間接參與他人的生活,豐富孩子的人生經曆。
一個從閱讀中經曆了古今中外各種社會生活、傾聽了眾多的智慧語言、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僅在思想上更成熟,心靈上更豐富,人格上也更完善。這樣的孩子說出來的話,怎麼可能和一個內心蒼白無知的孩子說出來的話相提並論呢?
中國的文字非常有藝術魅力,具有遊戲性、裝飾性和音樂性,如果抑揚頓挫地讀起來,還具有節奏性。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無疑是剝奪了自己這種“美”的享受,從而也剝奪了自己擁有好口才的可能。
因此,孩子要想讓自己表達流暢、言之有物、說出的話更深刻並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攀上好口才這座高峰,閱讀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愛讀書、會讀書,通過讀書提高口才能力呢?就從下麵一些方法做起吧:
1.父母要糾正關於閱讀的錯誤觀念
首先,閱讀遠遠不止是讀“語文課本”。有些父母會讓孩子抱著語文課本天天讀、天天背,他們覺得這就是“閱讀”。其實,隻讀語文課本是遠遠不夠的。中國的文學經典作品瀚如星海,語文課本收錄的隻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尤其是現在的語文教學方式比較枯燥,這就讓很多孩子對語文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讀更多的課外文學作品,多培養孩子的語感,讓孩子學會欣賞文字的美、愛上閱讀。
其次,父母不要擔心孩子讀書會影響學習。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會認為讀課外書是沒用的,而且會影響學習,所以不能讀。過於沉迷於課外書當然是不對的,但不能因此就剝奪了孩子閱讀的權利和樂趣,而是應當引導孩子合理分配讀課外書的時間,讓他們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多讀書。孩子多讀書,他們的知識麵、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會提高,這對他們學習其他科目也是有幫助的。
最後,讀書是娛樂,不要讓孩子把它當成“學習”。有些父母也會讓孩子多讀書,但他們會讓孩子讀完了講給他們聽、背給他們聽,甚至讓孩子寫讀後感等,這就弄得孩子很疲憊和厭煩。如果讀課外書和他們學語文課本的方法一樣,既枯燥又有壓力,他們怎麼可能會愛上閱讀呢?隻要孩子讀的書是無害的,就要讓孩子輕鬆、愉快、自由地讀,他們想讀什麼就讀什麼,能理解了就好,不要強求他們記住,不要強求他們讀了之後有多麼大的收獲、多麼大的改變,改變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讀得多了,閱讀能力和口才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
2.引導孩子讀書,但不要強迫
對於不愛閱讀的孩子,父母不要強迫,而是要想辦法誘導孩子去讀書,讓他們主動去發現讀書的樂趣。
例如,父母讀到一本好書的時候,都會不忍釋手,並發出讚歎:“好看,太好看了。”孩子都會有好奇心,會問你:“怎麼好看啊?”父母可以講給孩子聽,並告訴他:“我沒看完,看完再給你講。”孩子被你吊起了胃口,就會這樣說:“不等你講了,我自己看吧。”這樣就會很自然地引導孩子讀書。
3.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
要想更好地閱讀,還要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
精讀:逐字逐句地讀,速度會比較慢,用這種閱讀方法會吃透一部作品。
粗讀和略讀:粗略地讀,大致翻翻,囫圇吞棗,喜歡讀的部分就細讀,不喜歡讀的部分可以跳過,全憑自己的興趣。
默讀和朗讀:默讀就是不出聲地讀,有些詩歌,或孩子特別感興趣的部分也可以大聲讀出來,體會文字美變成語言美的樂趣,朗讀的時候也可以和其他人分享。
摘抄或隨筆:孩子在閱讀的時候遇到自己喜歡的詞句,可以摘抄下來,有時間就可以反複閱讀這些“精華”。還有的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會很受感動和啟發,抑製不住地想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隨筆。父母要鼓勵孩子寫隨筆,這對孩子積累詞彙和提高文學修養有很大幫助,孩子的口才能力也將同時得到提高。
■
背誦訓練能提高孩子對語言的記憶能力
一個小朋友不吭聲地把芳芳的娃娃拿走了,爸爸跟她說:“既然他品德不好,咱們以後就不跟他玩了。”
誰知道芳芳說:“不,他不是壞孩子,我要跟他玩。”
爸爸說:“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壞孩子?他偷偷拿別人的東西就是不對的。”
“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啊,這是你從小就教我背的。他本性是善良的,隻是一時糊塗了。”芳芳說。
爸爸感到很驚奇:“你不但會講道理,還會拿古人的話來教育人。嗯,我女兒口才不錯!看來爸爸讓你從小就背誦《三字經》是很有用的。”
確實是這樣,芳芳的爸爸從小就教她背誦《三字經》,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好,很快就記住了。到了芳芳更大一些,爸爸又讓她背誦唐詩、宋詞和一些好文章。芳芳最愛讀宋詞,宋詞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僅具有音樂的美感,還有讓她難以言說的意境。雖然很多地方芳芳還不大明白是什麼意思,但這絲毫不影響她的興致。她總是大聲地、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誦,不知不覺中,很多都會背了。
在寫作文的時候,這些美妙的唐詩宋詞和古人們的名言名句都被她信手拈來為己所用。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她也總能在不經意間說出令大人都驚歎叫絕的話來。學校裏的演講比賽更是成了她展現口才的舞台。所以,大家都說她是語言小天才,其實不過是她從小就讀得多、背得多、記得多而已。
我們不強求孩子閱讀就一定要背誦,是不想用強迫的態度影響了孩子閱讀的興趣,但並不是說背誦沒有用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記憶和思維是分不開的。背誦、記憶可以強化思維,思維可以促進記憶和背誦。人們依靠自己的記憶把知識和感知儲存在自己的頭腦中,然後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形成自己獨有的思想。而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幫助大腦更快地記憶更多的東西。
好的記憶力和好口才密切相關,僅僅閱讀而絲毫不去背誦和記憶,知識就像沙灘上留下的水印,早晚會被海水衝刷掉。而通過背誦,知識就像被刻在了頭腦中。大腦變成了一個知識寶庫,人們才有可能在說話中迅速從中提取,從而出口成章、滔滔不絕。
背誦無疑是提高記憶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背誦的內容越多,記憶的內容也就越多,思維能力就發展得越迅速,而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口才能力也同時得到提高。“背”,訓練的是記憶能力,而“誦”訓練的則是口頭表達能力。
父母也都知道背誦的好處,也會不斷督促孩子背這背那,但是督促的方法不得當、孩子背誦的方式不得當,或者背誦的內容還不符合他們的年齡,這都會讓孩子對背誦產生厭煩情緒。
所以,要想讓孩子喜歡上背誦,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和口才水平,以下幾個方麵不能不注意:
1.要讓孩子多背誦經典作品
文學作品很多,如果讓孩子反複去背誦一些普通的作品,不僅浪費時間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父母要幫孩子挑選一些好作品。
古典經典作品是首選,這些作品經過曆史的檢驗,內涵豐富、文字優美,基本上都是精華。其次是一些近現代名家的作品,例如民國時期的魯迅、林語堂、戴望舒、梁實秋的作品都可以背誦。除此之外,孩子喜歡的、有感觸的作品也可以背誦。
2.可以運用不同的背誦方法
背誦的方法有很多,死記硬背是年紀小的孩子用得最多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背起來也是最費勁的,父母最好幫助孩子盡量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起來就容易多了。如果孩子實在不能理解,那就讓孩子多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不但意思明白了,同時也背會了。
對於那些過長的段落,甚至是生澀的句子,不必強求孩子都背,能背多少是多少,或者選擇其中的經典句子背誦就可以了。
如果確實有整篇文章需要全部背誦的,那就讓孩子分段背。先背會一小段,再背另外一段,一段一段地背,能增加孩子的信心,不至於讓孩子覺得文章太長背不會而不願意背。也可以一天背一段,分解孩子的壓力,盡量讓他們在輕鬆的心態下背誦。
3.檢驗孩子的背誦效果
背誦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運用這些知識,而不僅僅是背會而已。父母可以留意孩子在他們的言談話語、日記和習作中是不是運用了這些背誦的內容。如果隻是記住了而不會靈活運用,背誦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一旦孩子運用得好,父母就要鼓勵孩子把這一良好的習慣堅持下去。
如果背誦的內容都沒有用到,那麼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知識沒有轉化為能力?沒有提高表達能力和口才水平?是背誦方法的問題還是背誦的內容孩子不喜歡?如果背誦確實沒有效果,不妨停下來,換其他的方法來學習。
同時,檢驗最好是在不經意中進行,不要讓孩子感受到任何壓力,從而放棄了背誦這條提高口才的好途徑。
■
練習繞口令,讓孩子的嘴巴伶俐起來
浩浩的普通話說得非常好,不僅聲音好聽,發言還很準,尤其是他那張嘴皮子非常利索,說話極少有磕絆的時候。
大家都問他為什麼口才這麼好?浩浩說:“這應該和我的家庭有關吧。我家祖上是說相聲的,各個口才都特別棒。小時候,家人帶著我玩過很多餐桌遊戲,其中就有繞口令。當時家裏人多,不是每個人能到餐桌上吃飯,長輩們就讓我們表演繞口令,誰說得最好,誰就能坐上餐桌吃飯。”
為此,浩浩拚命練習繞口令:“牛郎戀劉娘,劉娘念牛郎,牛郎牛年戀劉娘,劉娘年年念牛郎,郎戀娘來娘戀郎,念娘戀娘念郎戀郎,念戀娘郎。”
浩浩練得最勤奮,也是最有天賦,他總是家裏的孩子中說得最快、最好的,甚至有些長輩還輸給他。這樣,浩浩不僅可以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飯,也從此喜歡上了說繞口令。自然地,他的嘴巴也越來越能說會道,反應也機智過人,口才越來越好。
如何才能訓練孩子的伶牙俐齒和口才能力?有一項訓練效果非常明顯——繞口令。繞口令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的語言遊戲,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它的特點是將若幹雙聲、疊詞詞彙或發音相同、相近的詞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讀起來節奏感強,讓人覺得妙趣橫生。
經常練習繞口令不僅可以使孩子變得口齒伶俐、吐字清晰,還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如換氣,增強孩子的反應能力。此外,多練繞口令,還可以避免口吃。
所以,讓孩子練習繞口令,這對他的口才鍛煉非常有好處。但要想練好繞口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繞口令一般字音相近,極易混淆,要想念得既快又好,沒有快速的思維、良好的記憶、伶俐的口齒,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父母就要幫助孩子一起練好繞口令,協助他收獲一份過人的口才技能。
1.繞口令首先要說得“準”
在孩子剛剛開始練習繞口令的時候,不強求孩子說得多快多好,首先要把字說準。繞口令作為一種有趣的語言遊戲,同時也是一項複雜的語言活動:同音異調、字音相近、疊字重句,說準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剛開始時,可以讓孩子說得慢一些。
如果父母一味求快,隻求速度,不求質量,說出口的全是咿咿呀呀的模糊音,那麼不但對孩子的口才沒有什麼幫助,反倒有負麵的影響。隻要孩子能準確地順利讀下來,父母就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
2.練習繞口令要堅持不懈、循序漸進
練習繞口令,確實對口才很有幫助,但這個效果並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在孩子剛開始練習時,父母不要給孩子太難的繞口令,先從簡單的練起,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如果剛開始給孩子的難度太大,孩子就會因為說不好而影響自信心和練習的勁頭了。隻有勤於練習、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孩子才能把這項本領練好。
3.說得又快又好才是繞口令的真正要求
如果孩子說繞口令一直停留在慢悠悠的階段,並總是說一些過於簡單的,對孩子的口才並沒有多大的幫助。在孩子說得準並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就要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了。父母要讓孩子練習更難的繞口令,要求他們不僅要吐字清晰、換氣自然,還要說得流利順暢,同時還要融入感情,注意表情和語氣,要讓他們認識到繞口令不僅是說,還是表演。當孩子達到了這些要求,他的口才水平就上了一個新台階。
■
講故事,讓孩子學會生動地表達
豆豆6歲了,他喜歡聽故事,每天睡覺前都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
有一天,媽媽說:“豆豆,我都給你講了那麼多故事了,你什麼時候給媽媽講一個?”
“我不會講故事。”豆豆說。
“有些故事媽媽都給豆豆講了好多遍了,豆豆都記住了,我知道豆豆一定會講,講給媽媽聽聽好不好?”
“嗯,那我看著書講好不好?”
“好啊,當然可以了。”
於是,豆豆看著書講了一遍《葫蘆娃》的故事。
“豆豆講得這麼流利,就是不看書也能講。”媽媽說。
“那我不看書,再講一遍。”於是,豆豆又講了一遍《葫蘆娃》,他還模仿動畫片裏葫蘆娃說話的聲音,講得惟妙惟肖、非常生動。
“不錯,不錯!”媽媽說,“以後,每天媽媽講一個故事,豆豆講一個好不好,看誰講得更好!”
“好!”豆豆答應了。
孩子喜歡聽故事,父母也總是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講故事,但是很少有父母注意到:讓孩子自己講故事,也會對他們的口才能力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