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思維習慣:遇到問題多思考,換個角度天地寬(2 / 3)

大家都接連去試一下,可是沒有一個可以做到。等到大家試完以後,哥倫布拿起雞蛋,輕輕地往桌子上一碰,就讓雞蛋立在了桌子上麵。然後,他笑著對大家說道:“就算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也需要有人第一個去發現它。成功雖然非常簡單,但也有很多人常常想不到它的辦法。”

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它卻告訴了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隻有擁有不斷開拓思維的人,才可以最終走向成功的道路。

然而,在說到孩子創新思維時,有很多人都不以為然:“孩子還不懂事,整天隻會想著玩,又怎麼會明白創新的意思?”其實不然,如果你去認真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日常言行,就會從他們那裏發現一些豐富的想象、創新的言語和行為。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提問,不會被傳統習慣所束縛,從而敢說、敢想也敢做,有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新精神。

例如,在“玩沙”的遊戲活動中,有些孩子就有可能創新出“抗洪大堤”、“防洪壩”來抵抗洪水的侵犯,保護我們的家園。

在有些遊戲當中,孩子還會拿出幾個盒子做廢物箱,然後在上麵裝上開關,做成“自動清掃機”,從而幫助大人打掃衛生,減輕勞動力。這些創新設想,是屬於孩子偶然迸發出來的創新思想。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能夠給予正確的鼓勵、引導,並加以不斷地培養和訓練,形成一種思維方式,就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接下來,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1.嗬護孩子的好奇心,允許孩子犯錯誤

一般情況下,孩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積極思維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父母應該主動、熱情地對待孩子的問題,千萬不可以采取冷淡的態度。而看到孩子出現錯誤了,我們不要大聲訓斥,而是應當積極地去分析其中的原因,並在給孩子耐心講明道理的同時,對孩子的這種探索精神給予肯定和鼓勵。

例如,孩子想要自己洗襪子,但水管卻一直開著。這個時候,父母不妨說:“孩子,媽媽很高興能看到你願意自己動手,這說明你已經長大了!不過,洗一雙襪子用得了這麼多水嗎?下次記得,在洗的時候可以把水管關掉,這樣你才能做得更完美!”

2.及時正確地引導

平常生活中,父母要多給孩子提出問題,設置情境,以便啟發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去獲得知識、解決問題。另外,父母還應該多鼓勵孩子獨辟蹊徑,與眾不同,甚至還要獨立做到“一題多解”。

例如對於打水這件事,我們就應當對孩子說:“想想看,有什麼辦法能夠一次打兩桶回來?”我們不在乎孩子最後的答案如何,而是要激發他去思考、去創新的過程。

3.鼓勵孩子積極探索

當有些人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如何才能做到擁有那麼多發明創造的時候,他回答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隻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探究問題罷了”。積極探索是創新意識的先導,所以,家長要保護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行為。

5歲的孩子在樓下玩,叫他吃飯總也叫不回來。這位父親想了解是什麼吸引著他的兒子,便下樓走到孩子身邊,隻見孩子蹲在一棵大樹下聚精會神地在看螞蟻搬家,他沒有打擾兒子而是蹲下身子陪孩子觀察。

孩子見到爸爸,問道:“爸爸,螞蟻這麼小怎麼能搬那麼大的食物?”他接著一麵用土堆起一個小土包一麵說:“咱們做個小實驗吧,看看螞蟻能不能把食物搬過山去。”爸爸表示讚同。

實驗開始了,隻見一隻螞蟻搬著食物來到“山”腳下不能前進了,這時,小螞蟻放下食物繞到山坡上將食物倒著拖過“山”去。實驗做完後,父子倆高高興興地回家吃飯。而關於螞蟻的話題,直到飯後還饒有興趣地談侃著。

這位父親體察童心,愛護孩子的探索欲望,支持孩子的探索行為,就很有利於孩子萌發的創新意識。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某些看似幼稚的舉動時,不要嘲笑他們,而是應當像這位父親一樣,鼓勵他的“幼稚”。

4.正確認識“聽話”和“好孩子”之間的關係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理論:聽話的才是好孩子。聽話,就是一個孩子好壞與否的判斷標準。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恰恰相反!那些所謂聽話的“好孩子”,往往都是缺乏獨立和創新的孩子。他們的很多行為都是根據施教者製定的標準為依據,這已經違背了教育的規律和教育的方針。因此,父母應該樹立現代化的教育思想觀念,把孩子認為是有平等人格的個體來進行教育,去除那些所謂的“標準”,給孩子提供創造的機會和空間。

鍛煉想象力,方能提升思維能力

大軍已經進入小學了,在接觸到了許多新鮮事物後,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熱情。甚至他還挺喜歡幻想,對那些看起來有點不符實際的目標充滿了渴望。不過,爸爸對孩子的這種“異想天開”卻不太滿意,總想說些什麼讓大軍明白他的那些理想是徒勞的。

一個周末,爸爸和大軍一起看電視。這時候,爸爸問他:“大軍,你都已經上學了,爸爸問問你,你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規劃嗎?”

大軍撓了撓頭,說:“當然有啊,我的目標很堅定!我的目標是——登上火星,對火星進行考察,並且,還要和很多的火星人交朋友!”

爸爸聽完,大笑了起來。他說:“你要去火星?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真不知道你怎麼了,整天白日做夢!”

爸爸的話,讓大軍一愣。他不明白,爸爸為何這麼諷刺自己。

又過了幾天,大軍主動找到爸爸,興奮地說:“爸爸,我有新的夢想了,相信這次你一定很滿意!”

爸爸說:“那你說說看吧!”

“我想變成一條魚!我想嚐試一下,在水裏睡覺是什麼滋味!”

爸爸大怒道:“你!你的腦袋裏是不是進水了!”

原本快樂的大軍,聽了爸爸的話,很長時間沒回過神來。從這以後,他再也不和爸爸說自己的夢想了。甚至他連話也不想說了。因為,他害怕爸爸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打擊自己。

大軍的父親,正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寫照。這些父母總以為,孩子的智商是與生俱來的,自己不聰明,他就不可能是“天才”。於是,聽到孩子的幻想就會氣不打一處來,認為孩子正在“發瘋”。

可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智商先天因素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引導才更為關鍵。而孩子“瘋言瘋語”之時,恰恰正是提高智商的過程,盡管他們的想法聽上去很怪異、很離譜。幻想的習慣,正是他們提升思維能力的過程。

著名兒童文學家鄭淵潔隻有小學文憑,卻創作出了皮皮魯、魯西西等一係列膾炙人口的童話人物,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幻想,並且這份幻想,不會受到父母的阻撓。鄭淵潔的例子告訴我們,孩子那種看似離譜的思維,往往是他們創造力的源泉。或許從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話是那麼可笑,但如果從另外的角度分析,我們就會感到,孩子的思維不僅不可笑,反而值得喝彩。

難道,我們不想讓孩子成為下一個鄭淵潔嗎?所以,我們就要鼓勵孩子的大膽想象。

1.不要限製孩子的想象

每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富有非常強大的想象力,他們的想象空間是很多大人所無法企及的,常常會有一些令人驚歎的不可思議的創意和想法,尤其是在孩子進入小學以後。這個階段,父母不要隨意地去限製和束縛孩子的想象力,不要對孩子的想象力任意加以評論和判定。父母應該去多多鼓勵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豐富孩子的想象力,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財富。

2.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發展孩子的想象

實際上,想象都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經驗基礎上所積累起來的。當別人在說“蘋果”的時候,你的頭腦中就會顯現出一個“蘋果”的具體形象,這個形象就是表象。正是依靠這種表象的積累,孩子的想象才能夠逐漸地發展起來。

因此,家長們要幫助孩子積累生活經驗,其實也就是幫助孩子在頭腦中建立表象的過程,其中,孩子表象的積累越多,就越容易把相關的表象給聯係起來,這也就是想象發展的一個過程。

在孩子的學前階段,家長們應該經常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和社會多多接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有機會豐富生活經驗,並在頭腦中留下更多的表象,從而為想象的發展打下基礎。

3.給孩子提供適合的環境,激發孩子想象的欲望

父母除了要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在家裏的時候也要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便幫助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例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合適的圖書,和孩子一起分享故事中描述的情景,和孩子一起想象情節的變化發展,鼓勵孩子幻想一下故事的結局,這些都是幫助孩子想象發展的有效辦法。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讀故事書的時候,可以改變一下讀書的方法——讀一下,停一下,想一下,給孩子一個吸收和連接已有經驗的時間。

4.給孩子輕鬆的氛圍,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象

父母要知道,孩子把腦中所想的敘述出來需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僅要將生活經驗梳理,還要將經驗在頭腦中組織和整理。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大膽地想、大膽地說。

聽到孩子的想象後,父母不要著急著判斷對錯,而是應該仔細問問孩子:這件事到底是自己想象的,還是真實存在的。然後,我們要幫助孩子分清楚哪些是想象,哪些又是真實。另外,對於孩子所提出來的問題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你想想到底是為了什麼?”“你想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

5.引導孩子合理地幻想

幻想是想象的一個更高級的層次,也是一種非常合理的想象。在孩子的小學初期,幻想都是從遠離現實的幻想開始接近現實的幻想。例如,孩子喜歡“奧運會”的吉祥物,就會進一步幻想,召開奧運會的時候,我要怎樣和奧運會吉祥物見麵?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想象,也就是所謂的幻想的過程。

另外,父母還可以引導孩子想象一下未來的交通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景,未來的生活環境又是怎麼樣?合理的幻想正是創造的開始,並且也是想象的最高境界。

習慣把不幸看成通向成功的階梯

大飛從小學習能力就非常強,愛好也十分廣泛,常常會去參加學校的表演活動和比賽,因而深受老師和長輩們的喜愛。可是前不久,大飛第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他在學校舉辦的象棋比賽中沒有獲得任何的名次。

盡管比賽結束後,老師也給了大飛一份獎品,可是大飛還是覺得不開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人。因此,他每天都是悶悶不樂的。

大飛的爸爸媽媽原以為隻要過段時間,他就能夠接受事實,淡忘這件事,並最終發憤努力在下次的比賽當中取得成功。可從那之後,大飛就變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樂於表現自己了,特別是再也不願意去參加任何比賽了。麵對孩子的這個變化,大飛的爸爸媽媽非常焦急,擔心孩子從此就失去了上進心,並一蹶不振。

經過兒童心理研究分析發現,那些害怕挫折的孩子,上進心往往都是比較強的。因為,他們渴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比別人更強,以此來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和讚揚。但是,他們又害怕失敗,害怕失去過去的光環,所以沒有麵對失敗的勇氣,遇到不幸就會感到“天塌了”。

然而,不幸真的可怕嗎?其實大人都知道,人生就是充滿了波折,不幸反而是自己的助推器!周星馳,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不管是《千王之王》還是《喜劇之王》,周星馳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以及誇張詼諧的“無厘頭”搞笑,總能令他在短暫的時間裏贏得觀眾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