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財務報表常識篇 第3章 數字背後有乾坤,解開財務報表的神秘麵紗
財務報表是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是財務信息的主要載體,是管理者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重要窗口。如果將管理企業比作開飛機,那財務報表就相當於駕駛艙裏的儀表盤。若讀不懂財務報表,就如同看不懂儀表盤,也就無法駕駛飛機。
常識12 財務報表究竟為何物?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一種書麵形式的反應。換句話說,要想了解一個企業具有什麼樣的實力,經營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況,那隻要看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就會對所有情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了解。
企業財務報表對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和財政、稅務等部門以及其他與企業有利害關係的單位和個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企業管理者而言,它是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分析依據,並據此作出正確決策。對相關管理部門來說,它是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了解和對相關財務工作審核的最基本依據。所有與企業相關的利益人,都會依據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來抉擇他們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行為。
財務報表至少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附注信息等。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它所描述的對象主要包括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資產、企業的財務結構、資產的變現能力、償債能力以及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彙總的報表。經營成果主要包括企業的獲利能力、成本的消耗與控製情況等。
現金流量表是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情況反應的報表。現金流量所要反映的信息主要是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等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記錄。
報表附注是對財務報表中有關項目進行進一步的闡述說明,以幫助報表的使用者能進一步理解和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其現金流量。
針對行業性質不同和自身經營活動的特點,企業會計核算具體內容和管理要求也不盡相同,其會計報表必然存在差異。對企業而言,可按照以下不同標準將財務報表劃分成不同類別,通過對這些類別的了解,可以對財務報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1.按經濟內容分類
根據信息性質不同,可分為靜態報表和動態報表。靜態報表所反映是在某一特定日期,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如資產負債表;動態報表則是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時期內的經營情況和現金流動情況,如損益表或現金流量表。
2.按編報時間分類
按財務報表編報時間,可將財務報表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其中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統稱為中期財務會計報告。在我國,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期間有年、半年、季、月四種。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期間是指公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期間是指公曆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和7月1日至12月31日,季度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期間是指公曆的每一個季度,即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期間是指公曆每月1日至該月的最後一日。
3.按編製主體分類
按財務會計報表編製主體不同,可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並會計報表。這種劃分主要是存在於企業對外單位進行投資,或者基於特殊財務關係時而形成的。
個別會計報表是指針對投資企業或接受投資企業而編製的,隻反映投資企業或接受投資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合並會計報表是指對外投資占被投資企業資本總額半數以上(或者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製權)的情況下,根據投資企業或被投資企業個別會計報表編製,反映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整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會計報表。
4.按服務對象分類
根據財務會計報表所呈遞服務對象不同,可分為內部和外部財務報表。
內部財務報表是為適應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需要,所編製的不對外公布的會計報表。一般不需要統一的格式,也沒有統一的指標體係,隻是為了滿足企業最高管理層進行經濟預測和決策需要。
外部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它有統一的格式和規定指標體係,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及其附表、損益表及其附表、現金流量表等。
常識13 財務報表能為我們提供什麼有用的東西?
作為一個外行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麼多的報表而感到頭疼。要想理出所有這些報表的頭緒,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知道這些報表是做什麼用的。如果你知道了這些報表的編製目的,也就抓住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核心,順著這條線索,你就會明白,這些數據從什麼地方來,又通過什麼方式收集,最後也就不難明白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金主要來源於債權人的貸款和投資者的投入資本。在這些資金運作的過程中,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收益,但同時也會伴隨與收益相當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老板為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必須盡可能全麵真實地掌握企業各方麵的運營信息。而財務會計報表無疑是投資者收集投資決策信息的最好途徑。
1.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任何決策者在作出決策之前,都會先從企業財務報告中讀出最為重要的信息,比如:企業的贏利能力如何;影響企業贏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企業的自我可持續增長能力如何;影響企業自我可持續增長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麼等等,當他們能從財務報告中尋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後,他們往往就能作出最正確的決策。
2.通過財務分析,可以診斷企業財務的健康狀況
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一對矛盾,收益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而風險則是大家都希望回避的內容。發現和預防風險的方法有很多,而財務報告無疑是風險最好的一個預警器。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要想對企業財務健康狀況了如指掌,就要時刻關注:企業的負債狀況如何、企業經營是否有財務風險、企業是否有償債能力等問題。通過財務分析,管理者可以判斷出企業財務狀況的優劣,找出造成優劣的具體原因,並據以提出財務對策。
3.規劃未來的經營策略和財務政策
通過對企業財務信息比較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企業不同的優勢和弱點,總結出在過去的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從而找出改進的方向與措施,以便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和財務規劃,尋找最合理的投資項目,協調最優秀的資本結構,尋找最佳的融資和籌資渠道,調整出讓各方都滿意的利潤分配政策。
4.引導與優化資源配置
財務報告所提供的財務狀況、贏利能力、營運能力與現金流動狀況,能夠有助於資源擁有者對不同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能力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調整其投資方向與額度,以引導社會資源向收益好、效益高的企業合理流動,實現社會資源最優配置。
常識14 通常財務報表包括哪幾種類型?
財務會計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企業財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表(或股東權益表)及附注。
1.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是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年末、季末或月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數額及其構成情況的會計報表。
資產和負債應當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列示。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項目:貨幣資金、應收及預付款項、交易性投資、存貨、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生物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無形資產。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項目: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應交稅金、應付職工薪酬、預計負債、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應付債券、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項目: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2.利潤表
利潤表所反映是企業在一定期間生產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財務會計報表。
費用應當按照功能分類,分為從事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利潤表至少應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所得稅費用、淨利潤。
3.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所反映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情況的報表。
現金流量表應當分別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列報現金流量。同時又要區分現金流入和流出進行區別列報。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應當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信息項目:
(1)淨利潤。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項目及其總額。
(3)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累積影響金額。
(4)所有者投入資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
(5)按規定提取的盈餘公積。
(6)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的期初和期末餘額及其調節情況。
5.附注
附注是對各個財務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信息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說明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
附注應當披露財務報表的編製基礎,與各報表中列示的項目相互參照。附注一般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描述:
(1)財務報表編製基礎。
(2)所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
(3)重要會計政策的說明,包括財務報表項目計量基礎和會計政策確定依據。
(4)重要會計估計說明,下一會計期間內很可能導致資產、負債賬麵價值重大調整的會計估計等。
(5)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更正說明。
(6)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說明,包括終止經營稅後利潤的金額及其構成情況等。
(7)或有和承諾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下列各項未在財務報表中披露的,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
第一,企業注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
第二,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
第三,母公司以及集團最終母公司的名稱。
常識15 不同的人分析報表會有什麼不同目的?
同一個報表,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卻有不同的意義。首先要認清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要從報表中尋找出什麼樣的內容,這樣才不會被報表中的各種數據混淆視聽。緊緊抓住自己最關心的問題,才能將這些複雜的報表分析得透透徹徹、明明白白。
1.企業投資者及其報表分析目的
通常意義上的投資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股東,是指在企業設立或持續經營期間向企業提供權益性財務資本的組織或個人。
作為企業的產權所有人,雖然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他們的利益與企業經營休戚相關,因而他們最關心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他們要了解企業運行情況如何,獲利情況如何,投入資本的保值與增值情況如何,經營者的能力和責任心如何,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怎樣,投資的效益和潛在的風險等等。歸根結底,他們關心這些問題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
決策需要信息,財務會計報表無疑是他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投資者最關注的是企業的獲利能力。因為,投資的基本目的是實現資本的保值與增值,這直接取決於企業的獲利能力。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公司獲利水平的提高,能使股票價格上升,使股東們獲得更多的資本收益。較高的獲利能力,還可爭取較多的債權資金和銀行貸款。
但是,投資者向企業提供的是沒有期限的永久性資本,並不是短期資本。因此,投資者不應隻注意企業當前的獲利能力,而更應注意觀察企業長遠的發展與獲利能力。也就是說,投資者應當在短期獲利能力與長期獲利能力之間做出權衡,如此才能恰當處理二者的關係。
綜上所述,投資者的財務分析和評價包括:評價獲利能力,評價企業長期發展的可能性,確定企業償債能力,評估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其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
2.債權人及其報表分析目的
債權人就是向企業提供債務資金的組織或個人。對於債務往往會存在不同的還款期限,有些債務資金是要在1年內償還的,如流動資金貸款;有些債務資金是在超過1年的時間償還的,比如長期投資和基本建設貸款等。根據情況的不同,企業債權人又可分為短期債權人和長期債權人兩大類。
債權人會成為財務會計報表的閱讀分析者,因為他們是企業資金的供應者,他們時刻要保證自己的投資是安全的,他們要了解企業償還債務資金的能力如何,是否有條件和能力支付利息,債權人提供的資金是否存在重大風險,企業對債權人供應的資金保障程度如何。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從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中找到。
出於對投資和收益安全性考慮,債權人最為關心的是債務人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信用關係,但短期債權人和長期債權人又有區別。短期債權人主要關心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資產流動性,而資產流動性大小又須借助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來衡量。在一個“三角債”盛行和多數企業存貨大量積壓的經營環境中,現金比率是短期債權人進行財務分析的核心指標。對長期債權人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企業資產負債率等財務指標,他們所希望確定的是企業償還長期債務和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