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財務操作常識篇 第8章 核算清晰,挖掘數字背後隱藏的“內在”價值(3 / 3)

(不包括對輔助生產各車間提供的產品或勞務量)

各受益車間、產品或各部門應分配的成本=輔助生產的單位成本×該車間、產品或部門的耗用量

【例8-16】××公司輔助生產車間的製造費用不通過“製造費用”科目核算。該公司鍋爐和機修兩個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和勞務。鍋爐車間的成本按供汽量比例分配,修理費用按修理工時比例進行分配。該公司2010年6月有關輔助生產成本的資料見表8-2。

表8-2 輔助生產成本的資料

根據以上資料,編製直接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表見表8-3。

表8-3 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直接分配法)

對外供應勞務、產品數量:

機修車間=150000-20000=130000(小時)

鍋爐車間=9000-2000=7000(立方米)

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一車間  249500

二車間  19750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390000

——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  35000

采用直接分配法,由於各輔助生產費用隻是對外分配,計算工作簡便。當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量差異較大時,分配結果往往與實際不符。因此,這種分配方法隻適宜在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不多,不進行費用的交互分配對輔助生產成本和產品製造成本影響不大的情況下采用。

(2)順序分配法

順序分配法指各輔助生產車間按受益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將費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後,後將費用分配出去。

順序分配法也稱梯形分配法,各種輔助生產費用隻分配一次,但既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受益單位,又分配給排列在後麵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因而分配結果的正確性和計算工作量都有所增加。由於排列在前麵的輔助生產車間不負擔排列在後麵的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因而分配結果的正確性仍然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種分配方法隻適宜在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受益程度有明顯順序的情況下采用。

(3)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指將各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費用進行兩次分配。首先,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提供的勞務數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單位成本在各輔助生產車間進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後將各輔助生產車間、部門交互分配後的實際費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費用加上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再按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在輔助生產車間、部門以外的各受益單位之間進行分配。

采用交互分配法,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全部進行了交互分配,從而提高了分配結果的正確性,但各輔助生產費用要計算兩個費用分配率進行分配,因而增加了計算工作量。這種方法適用於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勞務較多的企業。

(4)計劃成本分配法

計劃成本分配法指按各輔助生產的產品或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和各部門實際耗用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方法。各輔助生產車間實際費用與按計劃成本分配的費用之間的差額,即輔助生產成本差異,可以再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各受益單位負擔,但為了簡化計算工作,一般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采用計劃成本分配法,不僅簡化了計算工作,還有利於明確內部經濟責任,便於輔助生產車間和各受益部門的成本考核和分析,適宜在實行內部經濟核算的企業采用,但所采用的計劃單位成本應力求正確,以使分配結果合理。

(5)代數分配法

代表分配法指應用代數中的聯立方程式來計算確定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單位成本,然後再按各個受益部門耗用產品或勞務的數量,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采用代數分配法,分配結果最正確。但在輔助生產車間較多的情況下,未知數較多,計算工作比較複雜,因而這種分配方法適宜在計算工作已經實現電算化的企業采用。

常識55 製造費用如何歸集和分配?

製造費用是指加工製造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計入產品成本但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各項生產費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的內容:

第一,間接用於產品生產的費用,如機物料消耗、輔助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費、車間生產用房屋及建築物的折舊費和修理費、車間生產用的照明費、取暖費、勞動保護費,以及季節性停工和生產用固定資產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

第二,直接用於產品生產,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上不便於單獨核算,因而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費用,如機器設備的折舊費、修理費、生產用低值易耗品的攤銷、設計製圖費和試驗檢驗費等。

第三,車間、分廠等生產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車間管理用的房屋的折舊費和修理費,車間低值易耗品的攤銷,車間管理用的照明費、取暖費、差旅費和辦公費等。

1.製造費用的歸集

製造費用項目較多,一般按費用的經濟用途設立費用項目進行核算,主要有工資及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勞動保護費、試驗檢驗費等。企業可根據費用比重的大小和管理的要求,對上述費用項目進行合並或進一步細分,但為了使各期成本費用資料可比,製造費用項目確定後應相對穩定,不能隨意變更。

製造費用的核算是通過“製造費用”科目進行的。該科目借方登記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貸方登記分配轉出的製造費用,月末一般無餘額。該科目應按車間或部門設置明細賬,賬內按費用項目設專欄,分別反映各車間、各部門各項製造費用的支出情況。製造費用發生時應根據付款的原始憑證和各種要素費用表編製記賬憑證,借記“製造費用”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累計折舊”、“預提費用”、“銀行存款”等科目。在之前的章節已經有很多涉及,本節主要詳述期末如何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配製造費用,將該科目的貸方餘額轉入“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並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製造費用”的總賬和明細賬。

2.製造費用的分配

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按生產各種產品的生產工人的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按生產工資比例分配,也可按各種產品消耗的機器工時比例分配等。

(1)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

這是按照各種產品所用生產工人實際工時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按照生產工時比例分配製造費用,能將各種產品耗用工時與產品負擔的費用水平聯係起來,使分配結果比較合理。生產工時是分配間接計入費用常用的分配標準之—,因而必須正確組織產品生產工時的統計。

(2)生產工資比例法

這是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由於在各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人工項目中,已記錄著該種產品本月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因而采用這一分配方法,核算工作簡便。但是采用這一方法,要求各種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應該相差不多,否則由於機械化程度高的產品工資費用相對較少,負擔的製造費用也少,會影響費用分配的合理性。這是因為製造費用中包括不少與機械使用有關的費用,例如機器設備的折舊費、修理費、租賃費和保險費等;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高,應該多負擔這些費用而不是少負擔。

如果生產工人工資是按照生產工時比例分配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那麼,按照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製造費用,實質上就是按照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製造費用。

(3)機器工時比例法

這是按照生產各種產品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間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這一方法適用於產品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車間。因為在這種車間的製造費用中,與機器的設備使用有關的費用比重比較大,而這一部分費用與機器設備的運轉時間有著密切的聯係。采用這一方法,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用機器工時的原始記錄。

由於製造費用包括各種性質和用途的費用,為了提高分析結果的合理性,也可以先對製造費用加以分類。例如分為與機器設備使用有關的費用和管理組織生產而發生的費用等幾類,分別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如前者按機器工時比例分配,後者按生產工時比例進行分配等等。

在完成了製造費用的分配之後,各生產車間製造費用明細賬的餘額就都是零,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月末製造費用明細賬仍留有餘額。例如:在季節性生產的生產加工企業中,由於原材料分季節供應,使得企業的產品生產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在沒有產品生產的季節,生產車間不進行產品生產,因而沒有生產產品的直接費用發生。但是車間管理工作卻仍然存在,部分車間管理的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廠房及管理設備的折舊費、設備維修費、車間辦公費等製造費用仍有發生。由於這—階段沒有產品,因此製造費用的分配也就沒有合理的依據。這一階段的製造費用直至月末也不分配,仍以借方餘額留在賬戶中,待到將來產品投入生產後,再按某種方法在本車間斷生產的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4)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產成品產量比例法是按照各種產品的實際產量(或標準產量)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其中某種產品的標準產量,是通過將該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換算標準產量的係數求得的。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實際產量(或標準產量)×製造費用分配率

【例8-17】××公司基本生產車間A產品機器工時為50000小時,B產品機器工時為20000小時,本月發生製造費用700000元。要求在A,B產品之間分配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配率=700000÷(50000+20000)=10

A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50000×10=500000(元)

B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20000×10=200000(元)

按機器工時比例法編製製造費用分配表,見表8-4。

表8-4 製造費用分配表

單位:元

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A產品  500000

——B產品  200000

貸:製造費用  700000

常識56 廢品及停工損失如何歸集和分類?

廢品是指由於生產不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不能按原定用途進行使用,或需要加工修理後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的在產品、入庫時發現的不合格的半成品或完工產品,但不包括可以降價銷售的次品或等外品、合格品入庫後因保管不善發生損壞變質的產品和在產品銷售時發現的廢品。

廢品按照修複的可能性和經濟性,分為可修複廢品與不可修複廢品,可修複廢品是指經過加工修理後可以按原定用途進行使用,而且在經濟上,是合算的廢品;不可修複的廢品是指在技術上無法修複,或修複成本過大,在經濟上不合算而放棄修複的廢品。

廢品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和入庫後,因出現廢品而發生的無價值的耗費,對可修複廢品而言,廢品損失是追加的修複成本扣除收回的廢品殘值及責任人賠款後的差額;對不可修複的廢品而言,廢品損失是廢品成本扣除收回的廢品殘值及責任人賠款後的差額。

1.廢品損失的核算

廢品損失原則上由本期的完工產品負擔,月末在產品通常不承擔廢品損失。企業對廢品損失的具體處理方法有兩種:對廢品損失不大的企業,可在“製造費用”賬戶中核算;對廢品損失數額較大的企業,為對廢品損失加強管理,可以增設“廢品損失”賬戶,單獨核算廢品損失。該賬戶的借方登記不可修複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複廢品的修複成本,貸方登記廢品殘料收回價值、責任人賠款及分配轉出的廢品損失,分配後該賬戶無餘額。“廢品損失”按生產車間分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1)可修複廢品的核算

可修複廢品損失是對廢品進行修複所支付的修複費用。修複後,其產品成本由原生產成本和修複費用構成。如果有廢品收回殘值或賠償收入,衝減可修複廢品的損失。可修複廢品損失在進行修複時歸集,其計算公式是:

可修複廢品損失=修複廢品材料費用+修複廢品人工費用+修複廢品製造費用-收回的殘值及賠償收入

對發生的修複費用,從各種費用分配表中取得,並據以編製如下會計分錄:

發生修複廢品的材料費用(人工費用、製造費用)時:

借:廢品損失——××產品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用和製造費用等)

收回廢品殘值或確定責任人賠償款時:

借: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廢品損失——××產品

結轉可修複廢品損失時: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產品

貸:廢品損失——××產品

若對發生的廢品損失不單獨設置“廢品損失”賬戶進行核算,則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戶中也不設“廢品損失”成本項目。對發生的不可修複廢品損失先記入“製造費用”賬戶的,連同其他製造費用—起在受益產品中進行分配。對發生的可修複廢品損失若不單獨進行核算,則將收回的殘值及賠償款衝減“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不可修複廢品的核算

對不可修複的廢品損失進行核算,首先必須確定發生的廢品損失再進行相關核算。

計算不可修複的廢品損失,就是要將廢品應負擔的生產費用從全部生產費用中分離出來。具體有兩種方法:按實際成本計算和按定額成本計算。

① 按廢品實際成本計算

這種方法是將全部生產費用在合格品與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配公式如下:

上式公式中,用人工費用、製造費用替換材料費用後,可以計算廢品應負擔的人工費用與製造費用,從而確定不可修複廢品的生產成本。注意,如果期末存在未完工產品,則上述公式的分母還應包括月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

② 按廢品定額成本計算

這種方法是按廢品數量和事先核定的各項定額費用計算出廢品的定額成本,再扣除廢品殘值及責任人賠償款後確定廢品損失。其特點是不考慮廢品實際發生的生產成本。

2.停工損失的核算

停工損失是企業發生非季節性停工所造成的損失,停工的主要原因是停電、待料、機器故障或大修、災害或事故和計劃減產等。停工損失由停工期間消耗的燃料及動力、工資、福利費和製造費用等構成,由過失方或者保險公司支付的賠償款衝減停工損失,停工不足1個工作日,通常不計算停工損失。

企業發生停工,由生產車間將停工範圍、起止時間,停工原因及過失方等情況在“停工單”中加以記錄,送財會部門審核後,作為計算停工損失的原始依據。

企業可專設“停工損失”賬戶,並在產品成本計算單中增設“停工損失”成本項目。“停工損失”賬戶的借方歸集本月發生的停工損失,貸方登記分配結轉的停工損失,分配後該賬戶無餘額,按生產車間分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不同原因產生的停工損失,采用不同的分配結轉方法。由過失方或保險公司賠償的停工損失,轉作“其他應收款”;屬於非常損失引起的停工損失,列為“營業外支出”;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停工損失,計入產品成本。會計處理簡述如下:

發生各種停工損失時:

借:停工損失——×車間

貸:生產成本(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製造費用等)

分配結轉停工損失時: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產品(其他應收款、營業外支出)

貸:停工損失——×車間

企業也可以不單設“停工損失”賬戶,而將發生的停工損失直接列入“製造費用”、“其他應收款”和“營業外支出”賬戶。

季節性生產企業發生季節性停工期間所發生的費用,不作為“停工損失”,可以采用待攤或預提方式處理,轉由生產期間的產品成本負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