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輯 簡單是一種相依相守的婚姻方式
有一首歌中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褪去了熱戀時的甜言蜜語,淡漠了求婚時的海誓山盟,剩下的隻有各自實實在在的性格,和簡簡單單的日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幸福的婚姻其實就是簡單而平淡中的踏實,它蘊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如同煲湯,需要溫火慢慢熬燉,這樣做出來的湯才醇香而回味。能守住屬於自己的一份簡單而平淡的生活,就已經是一個幸福的人了。能夠在一起時,便要好好惜福,不離不棄。“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在平淡和瑣碎的日子裏,保持一顆簡單如初的心,與自己的知心愛人牽手一生。
■ 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享受
《詩經·邶風》中有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這簡單而質樸的文字裏,你可曾體會到深藏的內蘊?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非每個人都能說出口的,不是不敢說,是說不起。這八個字看起來似乎簡單,卻蘊涵著深沉的信仰。它並不隻是一種單純的語言承諾,而是在千萬人之中、在時間無涯的芳草地上,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恰巧被我們遇上了的人。不需要太多的言語,有的隻是相視如流的默契。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享受。隻需輕輕地一握,就這樣牽著對方的手,一直相扶著走向永遠。
茫茫人海中,我們與親密的知心愛人相遇、相知、相契,並且相伴一生,是緣分,也是福分。隻有那些在愛情道路上彼此攙扶走了很久的愛侶們才能切身體會到那句人們經常提起的話:兩個相愛的人相處得久了,浪漫的激情會被現實的溫情所代替;愛情也會變成親情,曾經甜蜜的愛侶最終會成為至親的親人。這並非是說愛情不能持久,更不像有些人所說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事實上,當愛情蛻變為親情的時候,愛侶之間的這種親密感情往往更加堅定,也更加懂得相互理解、彼此鼓勵。
可是,雖然知道這種福緣的可貴,很多時候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和經營。年輕人在初涉愛河時,彼此之間充滿了甜言蜜語、海誓山盟。在彼此的眼中,對方全身都是優點;即使偶然發現一些缺點,也覺得是可愛而微不足道的。然而,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後,曾經的花前月下逐漸被生活瑣事所替代,曾經的海誓山盟也逐漸被柴米油鹽所更換。於是,我們便開始要求對方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照顧、更多的疼愛……總之,我們一切的要求都更多了。其實,對方沒有變,變的隻是我們自己內心不再簡單的欲望。
實際上,拋開所有的一切,隻要人在一起,不就已經是最好的享受了嗎?因為在一起才互相有了默契,因為在一起才有了共同的許多東西,因為在一起才擁有了快樂和幸福。無論貧富貴賤,無論摩擦吵鬧,隻要在一起,那都是一種幸福。
每天晚飯後,小區花園裏都會有附近的居民聚在一起跳交際舞。在為數並不太多的舞者中,有一對中年人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
他們衣著儉樸,甚至可以說有些過時。他們相擁融入那些西裝革履、翩翩裙裾之中,顯得是那樣格格不入。男人個子不高,頭發倔強地立著,顯出一副掩飾不住的滄桑;女人與男人身高相仿,舞步嫻熟,神態自若。如果不是旁邊有人悄聲議論“你看那個雙目失明的女人跳得多好”,幾乎沒人能猜測出她會是個盲人。
一曲終了,他們相攜走到亭榭邊稍事休息。舞曲再起,是優雅的中三。女人抬起雙手,在空中虛無地尋找著什麼,待男人一手搭上她的肩,一手與她相握時,女人平靜的臉上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那一刻,女人臉上堆滿了幸福。
後來才得知,那男人是走街串巷收廢品的,收入微薄,無錢娶妻。女人因為雙目失明,無所依從。他與她在某一刻相遇,之後兩人相守,各自便都有了依靠。
此後的每個黃昏,都能在小區的花園裏看到他們。雖然,在偌大的舞池中,他們的舞姿也許不是最美的,但一定是最幸福的。
那麼,對於這對男人和女人而言,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他奔波忙碌了一天,賺到十分微薄的生活費。然後,在灶間忙活一陣,端給她一碗粥或是一碗麵,捎帶一碟素淡的青菜。那一刻,她是幸福的吧?
他在走街串巷時想著家裏的女人。收工回家時,看到女人靠在門邊,含笑向著他回來的方向,鬢邊的一縷秀發在清風中稍顯淩亂。那一刻,他是幸福的吧?
晚飯後,他牽起她的手說,走,我們跳舞去。那一刻,他們都是幸福的吧?
其實,幸福的答案千千萬。當女人再次信任地把手伸向男人,之後,他們執手滑入舞池,翩翩起舞而相對無言,共同舞動出今生今世的默契和平淡的幸福時,我們便知道,一句簡單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便是最好的享受。
當發現真的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懂得,真愛就是:能夠在一起,便好。這種相依相守的婚姻經受住了現實生活的考驗,愛便顯得如此真切,如此深沉。沒有過多的要求,隻是簡簡單單的陪在你身邊,一直陪下去,至終老。
幼兒園時,在一次“過家家”的角色扮演中,我說我愛你。你從低著頭認真地完成手裏的“家務活”到抬起頭,眨著水晶般的大眼睛,疑惑地問:“什麼意思啊?”
初中畢業那年暑假,我騎著單車帶著你去公園劃船。湖麵上,我說我愛你。你的臉瞬間映上了一團火燒雲,把頭深深埋進胸前,擺弄著衣襟,好像在笑。
大二那年的春節,當新年的鍾聲敲響時,我把你叫下樓,對你說我愛你。你把頭靠在我的肩上,緊緊地挽住我的手臂,恐怕下一秒我會消失似的。
工作了一年後,當第二天早晨你臨出門前,我把年終獎拿給你時,我說我愛你。你把早餐放在桌上,跑過來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說:“知道了。懶蟲,該起床了!”
30歲那年,我說我愛你。你笑著說:“你呀!要是真的愛我,就別下了班到處跑。還有,別再忘了我叫你買的菜!”
孩子中考那年,某天晚飯後,看著你每天疲憊的身影,我說我愛你。你邊收拾碗筷邊麵無表情地嘟囔著:“行了,行了,快去幫孩子複習功課去吧!”
兒子去大學報到離開家的那天晚上,我說我愛你。你打著毛線,頭也不抬:“真的?你心裏是不是巴不得我早點兒死掉。”
在全家人為你過60歲大壽時,我說我愛你。你笑著捶了我一拳:“死老頭子!孫子都這麼大了,還貧嘴!”然後就咯咯咯地笑個不停。
70歲時,我們坐在搖椅上,戴著老花鏡,欣賞著50年前我給你的情書,我們已經布滿皺紋的手又握在了一起。那時候,我說我愛你。你深情地望著我,我看到你那已經皺紋滿麵的臉依舊那麼美麗,爐子上的開水咕嘟咕嘟地冒煙,溫馨的暖意充滿了整個屋子……
80歲時,你說你愛我。我什麼也沒說,但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日子。我流淚了,因為你終於對我說出了那句“我—愛—你”。
90歲時,我們在一起,一同向對方說:我愛你。今生最大的享受就是能夠牽著你的手,幸福地陪你走完這一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能守住屬於自己的一份簡單而平淡的生活,就已經是一個幸福的人了。“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在平淡和瑣碎的日子裏,保持一顆簡單如初的心,與自己的知心愛人牽手一生。彼此支持,彼此鼓勵。
能夠在一起時,便要好好惜福,不離不棄。如此,眼下的每一刻對於我們來說,都將如一生般永恒。
■ 愛情,不需要比較
印度思想大師奧修說過:“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的確,海邊的落日就是海邊的落日,高山上的夕陽就是高山的夕陽。因為時間、空間等因素的不同,二者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往往,美感會在比較中喪失。隻要相互一比,我們就無法用最美的心情來感受當下;隻要這麼一比,我們其實就已經錯失了這裏的美麗。
在愛情中相互比較時最可怕的,因為我們會在比較中對自己已經擁有的無法欣賞,進而無法滿足。所以,愛情根本不需要比較,既然曾經選擇牽手,就不要隨便說放手。愛情的主角應該是你和他(她)兩個人,隻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幸福的。
“他很好 他多好 / 這些我並不需要知道 / 再難忘掉 多狂烈的擁抱 / 這回憶他也給不到 / 他多好 而我不同的好 / 最後是誰不重要 /因為我知道 愛情不能作比較 / 就算是今天換一個人依靠 / 明天誰又比誰好 / 愛看不到 聽不到 怎能作比較……”
一首《愛情不能做比較》,唱出了多少人的心酸。的確,愛情不需要比較。一份適合自己並令雙方滿意的愛情,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因為,愛與被愛都是幸福的。愛情無法丈量,也不能稱重;別拿你的他(她)和別人比較,也不要把現在“你們”的愛情和過去“他們”的愛情相比較。
首先,別人的愛情與自己無關。即使被很多人追捧的人,也未必適合你;即使是大家都不看好的那一個,也許才是你的真命天子。答案取決於你的感受,而非他人。更不是為了那種爭強好勝“不服輸”的虛榮心。
不管對方曾經怎樣,最重要的是當下如何,是不是和你相處和諧的人。鞋子和腳的關係,舒適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婚姻關係和戀愛關係的正常解體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分手與被分手,如果對未來有好處的話,都應該積極看待,至少沒有讓錯誤繼續下去甚至擴大的必要。
如果有了一段過去的愛情,那我們不如把它埋藏在心裏的某一個角落。當新的愛情來臨的時候,我們都要滿懷欣喜和勇氣地去迎接它。不要把塵封已久的上一段感情和現在的做比較,因為愛情不是用來比較的。如果不是出於愛情,而隻是證明自己的魅力或者控製欲,通過戀人對自己的百般嗬護和絕對忠誠來找回自信,那麼結果一定不會很好。因為這樣就等於已經把自己的愉快和幸福寄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上,受製於人。
曾經,有一對情侶相互之間很甜蜜。
女孩總喜歡問自己的男友“是我好,還是你以前的女友好?”或者是“是我漂亮,還是你以前的女朋友漂亮?”每次,男孩都會被這樣的發問弄得既尷尬又掃興。
一次,女孩無意中得知男友的銀行卡密碼是他前任女朋友的生日,女孩大發雷霆,覺得男友還愛著以前的女孩,很傷心地向男孩提出分手。
這一次,男孩顯得也很生氣,但他認真地對女孩說:“現在的我們感情這麼好,為什麼非要總把以前的事情擺在眼前,讓我們兩個人起爭執呢?我愛的是現在的你,不是過去的她。不要再去比較了,那是沒有意義的!”
女孩仔細想了想,認識到是自己太任性了。總是去碰觸他曾經的傷疤,也許他回想起來會更痛苦。既然他現在選擇的是和自己在一起,那麼又何必在意他曾經屬於過誰呢?
比較,多數會帶來許多陰暗和不愉快的感覺,比較也是在挑撥我們的野心,在詆毀我們已努力過的一切,讓所得到的也變得毫無生機和意義。比較是危險的,它讓我們總是忽略或不滿意手中已經擁有的,而一旦忽視,已擁有的就會在我們心靈之間悄悄溜走。
其實,真誠的愛都是一樣的。但既然已經選擇了分手,必定會有一些怎麼不能夠在一起的原因。如此,我們何必因為過去的虛無而錯失現在的幸福呢?對他的寬容,也是對感情的寬容,更是對自己的寬容。不要在比較中把握不住現在的擁有。
另外一方麵,比較似乎會讓人上癮。隻要嚐過一次“更好”的滋味,就想尋求更多的“更好”。我們的眼睛總是盯著別處,而看不到自己眼裏的風景。
芳高挑而曼妙,婚後幾年依然美麗。她的婚姻似乎和她的相貌一樣完美,丈夫幾乎讓她享盡世界所有的甜蜜——除了他們的物質條件和丈夫的相貌:他們並沒有寬敞的房子,而丈夫的個子甚至沒有芳高。
生活在平淡中一天天度過。平淡久了,終究也就有了厭煩。當厭煩到快要麻木的時候,芳邂逅了一個丈夫之外的男人,那個男人似乎讓她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俊朗的外貌、挺拔的身姿——關鍵是,他給芳也買了一套房子:地段好,麵積大。
芳決意離婚。
丈夫久久無語。
漫長的沉默中,芳拿出小剪刀開始修剪指甲。可是小剪刀有點兒鈍了,不大好用。
“你把抽屜那把新剪刀遞給我一下。”芳說。
丈夫把剪刀默默地遞到她麵前,芳忽然發現,丈夫遞給她剪刀的時候,刀柄的方向朝向她,刀尖朝著他自己。
“你怎麼這麼遞剪刀呢?”她有點兒奇怪。
“我一直都是這麼給你遞剪刀的。”丈夫說:“這樣萬一有什麼意外,也不會傷到你的。”
“是嗎?”她毫不在意地反問了一句,心卻忍不住輕輕一動:“我可從來沒注意過。”
“那是因為這太平常了。”丈夫靜靜地說:“我從沒有說過,因為我覺得這沒有必要說——其實我對你的愛也是如此。從我愛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要把最大的空間給你,要把最大的自由度給你。就像剛才遞剪刀時把刀柄給你一樣,把愛情的生殺大權給你,讓你不會受到傷害——最起碼不會從我這裏受到傷害。也許我給不了你那麼大的房子,也給不了和你一起上街時別人羨慕的眼光,可這就是我對你的愛。”
聽著丈夫這一句句的心裏話,芳早就淚水洶湧而出,緊緊地抱住了丈夫。
所有的比較在這份細膩到已經融入生命的愛的麵前,都是那麼得委瑣而不值一提。當用內心去體驗時,怎能不被擁有這樣的幸福而感動?
有道是:山外青山樓外樓,比來比去何日休?好隻是相對的,成就幸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懷著一顆知足的心,守護好當下已經擁有的。
■ 無價的是眼前的愛人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感慨地說:“有一種人總忽視現在,隻寄望未來;他們以為現在不是時候,未來才更好,於是總在等待中錯過了最精彩的現在。其實,這種做法簡直和我在意大利看到的笨驢沒什麼兩樣。”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忽視眼前的和已經擁有的,卻在固執的等待和苦苦的追求中流逝了生命。其實,當下擁有的才是無價的,不要把所有稱心如意的希望都放在未來。珍惜眼前的愛人,這樣才能及時品味到摯愛的價值。
人是一種易於懷舊的感情動物,往往認為失去的永遠是最美好的。當我們擁有愛情的時候,可能覺得也不過如此,根本沒有意識去體會彼此間的愛意。一旦失去後才恍然明白,原來他(她)對自己是多麼的重要。一生當中,也許會遇到不隻一個愛我們和我們所愛之人,但並不是每一個愛人都會一直守在我們身邊,也不是每一段戀情都有重來的機會。
生活就是這樣,當我們意識到應該珍惜的時候,幸福往往已經悄悄地溜走,留下的隻是縷縷無奈和肆無忌憚的淚水。
既然前人已經嚐到過錯失當下的痛苦,那我們又何必還要憑吊著前者的空影,而不去感受現在的幸福呢?也許,當義無返顧地追求前者時,後者又將成為我們夢裏的相思。
一個很古老,卻又經典的傳說,再一次敲擊著我們內心:無價的,是眼前的愛人。
從前,在一處深山老林裏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此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一張蜘蛛結的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五百年的修煉,蜘蛛的佛性加深了許多。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離開寺廟的時候不經意間看見了橫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既然你修煉了一千多年,我要看看你有什麼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