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蜘蛛應聲,佛祖就接著問道:“世間什麼才是無價的?”
蜘蛛想了想,回答說:“世間無價之物莫過於‘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聽後,隻是微微笑了笑,便離開了。
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潛心修煉,又是一千五百年。
忽然有一天風起雲湧,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剔透,很是漂亮,便頓生喜愛之意。突然,又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很難過。
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蜘蛛,現在請你告訴我,世間無價的是什麼?”
蜘蛛想到了甘露,仍舊對佛祖說:“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說:“好,既然你的回答和上次是一樣的,那就讓你和我一起去人間走一趟吧。”
於是,蜘蛛被帶到了人間,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名叫蛛兒。
一晃,蛛兒到了16歲,出落成了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
這一日,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新科狀元郎甘鹿舉行慶功宴席。宴席上,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所折服。蛛兒心想,這一定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遇到甘鹿。上完香、拜過佛之後,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卻並沒有表現出對眼前這個女孩子的喜愛。
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記得16年前,圓音寺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
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很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的想象力未免太豐富了一點吧。”說罷,便起身離開了。
幾天後,皇帝下詔,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
這一消息對蛛兒來說,如同晴天霹靂。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生命危在旦夕。
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於是便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這時,佛祖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來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無價的?”
此時,蜘蛛一下子大徹大悟,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無價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眼前能把握的幸福。”
話音剛落,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複位了。她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情地擁抱在一起。
世間物價之物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當我們長久地為那個根本得不到的人駐足,或者為那個已失去的人黯然心傷時,我們就已經失去了最美好的感情,那就是眼前的愛人。當那個“愛我的人”因失望而選擇離開時,我們才驀然驚醒:原來他(她)才是上天許給我的姻緣。緣分天注定,“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正所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唯一要懂得的道理是:珍惜眼前人。
兩個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不要忘了時刻為對方著想。愛情的基礎再堅實,也禁不住無視的侵蝕。不要整天忙得天昏地暗,忙得忘記關心對方,因為,真正的愛不是等我們有空了才去愛。
想要感情長久,隻靠單方麵的付出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感情是相互的,如果一味索取,我們會發現失去的將會越來越多。同時,付出並不是為了回報,並不是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愛一個人不是看他能給多少,而是看他是否有多少就給多少。
相愛時要真誠,愉快時懂分享,爭執時需溝通,生氣時須冷靜,指責時要體諒,婚姻中需包容。漫漫一生,擦肩而過的又豈止千千萬,有幾人是知音?又有幾人是深愛著自己的人?與其眾裏尋他千百度,不如疼惜眼前真愛人。
■ 寵辱得失皆從容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老歌中唱道:“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就像辜鴻銘先生說的,一個人如果能受得了一切寂寞與平淡,才是真正的修養到家。
世間有很多事情都是難以預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恒不變的。基於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在遇到一切榮辱得失的變動時,我們就不會那樣驚慌失措、患得患失。以淡定、從容之態,麵對各種突發和意外。
有這樣一個被很多人當作笑話的故事: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地往前跑,其中不乏有形式各異的狼狽之相。
隻有一個人,不緊不慢,甚至可以說是一副優雅的姿態,在雨中踱步。
旁邊跑過的人十分不解,大聲衝他喊道:“你怎麼不快跑啊?”
那個人緩緩地答道:“急什麼,前麵不也在下雨嗎?”
我們不去評判這樣的做法是否過激,但如果以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人們因突遭風雨而匆忙奔跑的時候,這個還能淡然、安定地欣賞雨景的人,一定是深諳從容的生活智慧的。
世間有很多事情都是難以預料的:有時候,我們會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收獲意想不到的幸福,例如愛情,例如受到老板的賞識,甚至買彩票中了大獎等等;但同時,也會突發一些狀況,讓許多人感到痛不欲生:生意的失敗、戀人的分手、親人的離去……
世事無常,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時候:春風得意的時候卻突然發生一些讓人灰心喪氣的事情;正準備要好好努力掙錢的時候,突然之間的意外之財從天而降,讓我們不知所措。或者大悲,或者大喜。
往往,人們很難做到從容地麵對意外,所以各種煩惱接踵而至。事物本身帶給我們的影響遠遠不及我們麵對時的態度。千百年來,範仲淹隻有一個,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也寥寥無幾。在現代社會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淡定從容就更顯得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了。
如果一個人能有意識地把榮辱得失皆從容的心態融會於生活的方方麵麵,那麼就會在所謂的失去或錯過後體會到一種簡單的幸福。比如婚姻,更是如此。
婚姻中,以一份平和的心態,安然地看待得失,得不忘形、失不落寞。如此,婚姻中相依相守的實質才會顯現出來。因為,真正美好的情感是不會被時間衝掉,也不會被空間帶走的。那個真正愛我們的人永遠都不會走,他們有時隻是站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關心和祝福著我們。這才是世界上最純淨而又恒遠的幸福。
如果失去了,那不妨調整心態、豁達胸襟,敢於麵對現實,認真分析形勢,更加珍惜現在的擁有。如果為一時的失去而耿耿於懷、不能自拔,就永遠走不出“失”的陰影,看不到“得”的危險,那麼,快樂與幸福將永遠與我們無緣。
這是一位離婚女士寫的博客:
“你現在做什麼呢?是不是已經結婚了,很快樂地過著自己的日子?我想了無數次要離開這裏,離開這個傷心之地。但是我還有自己的責任,我必須挺住,直到最後一刻,直到佛陀召喚我的時候。多麼希望那一刻早些到來,我可以微笑地走到另一個世界,微笑地看著你。能夠每天看著你幸福地生活,我心滿意足。
可是對於現在發生的一切,我沒有一點挽回的辦法,我的心在哭泣、在流血。佛陀,你願意幫助我嗎?我願意付出一切,來實現自己那平凡的心願,哪怕下輩子受苦……”
這是一位有過三年婚姻,最後被婚姻背叛的女性寫下的一番刻骨的話語。三年裏,沒有見過她的笑臉。而她也不能聽到悲傷的情歌和與上段婚姻相關的詞語。她說:“無論是閉上眼睛還是睜著眼睛,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怎麼也抹不去。”
就因為她始終走不出悲傷的情緒,讓一段原本可以開始的嶄新愛情在有可能來到的幸福麵前戛然止步。
愛上她的是一個沒有婚姻經曆的小夥子。因工作接觸,愛上了她的溫柔和善良。
交往了一年後,小夥子向她提出回家見見父母,把婚事定下來。她卻猶豫不決,雖然最後同意了,但那一天她還是失約沒有出現。
最後,小夥子隻好黯然離開。
失去一段人生中最繽紛的感情,其傷害對於婚姻雙方而言,也許都是刻骨銘心的。生活的點點滴滴早已深深印在記憶裏。可人生不會因為離婚就終止,不能因為錯過了就絕望,人的一生難免有傷痛,但不要因為一場失敗的婚姻就損毀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世界上隻有兩種可以稱之為浪漫的情感,一種叫相濡以沫,另一種叫相忘於江湖。而人生中最令人惋惜的莫過於,因為錯過了一棵樹,就錯過了整片森林;因為摘不到一顆星星,就放棄了整片天空。等年華不再時才發現,因為錯過一次,所以錯過了所有。
如果那個人能與你相濡以沫,一生隻愛一個人,便是人生中最大的完滿。但是,如若一生隻愛一個永遠得不到或錯過了的人,那隻是一種激烈的偏執。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之後,自然就會明白以前的放棄其實是一種更好的得到。不能相濡以沫,就一定要相忘於江湖;否則,隻會錯過更多。
生活就像一條向前流淌的河流,從不回頭。錯過了,失去了,就一定要堅定地放過。與不愛的人相忘於江湖,才能有機會與相愛的人相濡以沫。走出陰影,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中。不管過去的一切多麼痛苦,都將它們拋到九霄雲外去吧。不要讓擔憂、恐懼、焦慮和遺憾消耗我們的精力。麵對已經失去的,從容而淡然地接受,然後真實、勇敢而快樂地生活。
■ 平平淡淡才是真
對於平淡的生活,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芬有這樣的感悟:“我到過許多地方,發現世上許多人的生活比我們想象的要平淡得多,然而卻能體現出他們自身的價值,更平靜、更悠閑。”
這話尤其適合用在婚姻生活之中。平淡的生活也許把熱戀時的激情越磨越少,剩下的隻有實實在在的日子,和各自真實的性格與脾氣。但往往,就像那首《最浪漫的事》的歌中所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兩個人攜手走過無數個簡單而平淡的日子之後,才是一種相依相守的摯愛。
近來,每次看到玲,她總顯得有些不開心。朋友聚會時,常聽到她在抱怨婚姻生活就是家長裏短、柴米油鹽,平淡得近似無趣。
可是,在長達五年的戀愛裏,兩人一直都如膠似漆。一年前,玲是在眾人無數的羨慕和祝福中走入她憧憬已久的婚姻殿堂的。
然而,當新婚的甜蜜和激情褪去之後,玲發現當初那個被她認為是浪漫多情、細致體貼的男人卻變得有些不講道理、懶惰起來,不再為她多花心思。再加上家務的繁瑣,工作的壓力,兩個人似乎很難再有激情的火花碰撞。說不到一起,做不到一起,矛盾、爭吵、分居,甚至各自負氣出走。
玲很困惑:難道婚姻真的就是愛情的墳墓嗎?婚姻生活就真的是這樣平淡無趣?
同為婚姻中人,相信很多男女都體會過玲說的細節,也大都能理解她的抱怨。然而,婚姻的本質就是兩人脫去熱戀時華麗的包裝,歸於平淡而真實的生活狀態,是實實在在的過日子。想要獲取一份長久的幸福和白頭終老的浪漫,就需要用寬容和甘於平淡的心態去對待。
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就像左手和右手,即使不能時時刻刻擦出情感的火花,也會選擇相依相守。因為,放棄這麼多年的時光和付出,需要很大的勇氣。也許,在以後的生命曆程中,還會出現愛你或你愛的人,但那終歸是過客,人們依舊會牽著左手或右手走下去。
也許,幸福有時候真的不隻是和愛情有關:有的人,我們看了一輩子卻忽視了一輩子;有的人,看了一眼卻影響到一生;有的人熱情得讓我們快樂,卻被我們悄悄冷落;有的人讓我們擁有短暫的開心,卻得到了思緒的連鎖;有的人一廂情願了許多年,卻被拒絕了許多年;有的人無心的一個表情,卻成了我們永恒的思念。也許這就是人生:不要輕易忽視本不該放棄的,卻固執地追求本不該堅持的。
或許結婚前的我們都充滿了激情,都認為自己和身邊的那個他(她)能創造出一段不平凡的愛情故事。即使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海誓山盟,也總會演繹出一番起伏跌宕的傳奇。總覺得等到幾十年以後,已經兩鬢斑白的我們可以坐在搖椅上回想自己蕩氣回腸的一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與愛人驚世駭俗的激情。
可是,就像我們的父輩,甚至更老的長輩們一樣,隻有真正經曆了世事的滄桑以後才會發現,無論多麼蕩氣回腸的故事總要回歸現實的平淡,無論多麼偉大的成就都不能取代來自平淡生活的那份從容與寧靜。當回顧人生百味時,才從心底有所感悟:原來,與我們心靈貼得最近的,還是那些我們曾經並不看重的平淡與真實。
有這樣一對年近九旬的老夫妻,他們在一起生活了近七十年,歲月的痕跡給他們留下了滿臉的皺紋和花白的頭發。但他們依然健朗矍鑠,常能看到他們臉上慈祥的笑容。
每天早晨,他們都要去早市買菜。去的時候,大爺拄著拐杖,大媽拎著空籃子,兩人並排而行。回來的時候,空籃子裏裝滿了蔬菜水果,拐杖穿在籃子中央,兩人抬著。大爺走在前麵,大媽走在後麵。
上午,大媽拿著小凳坐在大樹下開始摘菜,大爺躺在樹陰下的躺椅上,搖著蒲扇看著報紙。時常,報紙會滑落,蒲扇也會停止搖動,大媽拿出薄毛巾被輕輕地搭在大爺身上。
傍晚,他們在小區裏悠然而緩慢地散步。沒有電視鏡頭中的手挽手,也沒有溫情脈脈的眼神,隻是兩個人在慢慢走著。偶爾,大爺走快了兩步,停下來,回過頭等著大媽趕上來,再並排一起走……
可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對“白金婚”的老人,竟然是指腹為婚!
他們在5歲的時候就被定下了娃娃親,結婚前從沒見過麵。1938年,兩人結婚。而後,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一直是“為革命犧牲小家”,精力基本都放在了工作上,即使是短暫的在一起,也是極其平淡的過日子。
一直到80年代中期,兩人才先後離休。這時老兩口才有時間在一起,享受享受生活。
1997年,不幸降臨了。大媽身患重病,半癱在床。除了更加精心地照顧老伴兒以外,大爺沒有絲毫的怨煩。他隻是說:“現在醫療條件能跟上,肯定能恢複得不錯。”
在大爺的照顧下,大媽精神很好,沒多久就能扶著牆走路了。而後漸漸的,就像人們後來看到的,從一點一點慢慢散步到現在,兩人每天早晨一起去買菜。
在被問及有什麼“愛情保鮮秘笈”時,大爺回答:“我們是娃娃親,不像現在的小年輕那麼多的浪漫。我和她相濡以沫走到今天,不容易。我們過得很平淡,相互間的感情不在於言語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
婚姻是兩個陌生的人走到一起,相愛容易相處難,激情過後,剩下的隻有各自真實的性格和脾氣。不同環境、不同背景、不同喜好的人組合在一起,也許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麵對這種不完美時,去接受,並盡力調和,全在於我們的心態。
也許,他不愛幹家務、大男子主義,但他時常在辦公樓下接你下班;也許,你們沒有很富裕的經濟背景,但彼此眼神真誠,生活得很踏實;也許,他不再甜言蜜語、買禮物給你,但他也不見異思遷,讓你覺得很放心;也許,你們少了浪漫約會和情調,但他下班後會帶回你最愛吃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