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富不能富了他:“窮養”教出20年後偉岸的男孩(1 / 3)

第1章 再富不能富了他:“窮養”教出20年後偉岸的男孩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隻有經曆過風雨洗禮的人,才能守得雲開見彩虹。同樣,也隻有“窮養”的男孩,才會經受住人生中嚴寒酷暑的拷打,從而成長為偉岸的男子漢。

男孩為何要“窮養”而不“富養”

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上,有這樣一段頒獎詞:

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艱苦的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讓他從男孩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的他看起來盡管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這段頒獎詞說的就是洪戰輝。洪戰輝,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名在讀大學生,其11歲那年家庭突發重大變故:父親瘋了,親妹妹死了,接著父親又撿回一個遺棄女嬰,母親和弟弟後來也相繼離家出走。

洪戰輝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壓上了生活的重擔。從讀高中時,洪戰輝就把父親撿回的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帶在身邊。後來,考上大學後的他把妹妹帶到上大學的異地,靠業餘時間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艱難地維持生活。正是這份讓人動容的堅持,2005年,洪戰輝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貧窮,就像無情的狂風驟雨,然而,它始終沒有征服洪戰輝這株柔弱的幼苗。相反,在貧窮困苦的生活磨礪之下,洪戰輝成為了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所以說,我們不要懼怕貧窮,貧窮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與之相反的是有些“富養”的男孩,他們往往卻並未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長。

有個21歲的學生陳某,駕駛改裝過的跑車,在鬧市道路上飆車時,將路人王某撞死。遇害者年僅25歲,畢業於某名牌大學,是杭州某企業員工。王某在大學就讀和工作期間表現十分優秀,近期正準備與相戀多年的女友結婚,他的離去令很多人感到非常惋惜。

肇事者陳某在事故發生後,態度特別傲慢,聲稱可以用錢解決。被捕後,陳某在法庭上說,自己從小就被父母“富養”,在“蜜罐”裏長大。平時要什麼有什麼,因而覺得金錢就是一切,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錢解決……

類似陳某事件不勝枚舉,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父母是不是應該檢視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為錯誤的教育承擔一定的責任?要知道,孩子最終會離開父母的庇護,走自己的道路。那時,他們又該怎麼辦?

“再苦不能苦孩子”。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父母,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給孩子創造好的物質條件。然而,這種不健康的“溺愛”,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得不到美好心靈教育的男孩子,又怎麼可能成為一個讓人豎起大拇指的男子漢?

有的父母,對此會有一定的抱怨:“麵對沉重的生活壓力,我怎麼可能和孩子有那麼多交流?”於是乎,為了“補償”孩子,父母就在物質方麵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要星星,父母恨不得把月亮都摘下來。可是父母是否看到,這樣的男孩子在長大後,會很容易認為別人對他的付出就是天經地義的,認為得到東西是不需要付出的。因此,這樣的男孩,怎麼可能有勇氣麵對人生的風雨?

其實,道理是淺顯易懂的:雛鷹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庇護,展開自己的羽翼翱翔。想要讓他飛得更高更遠,那就要在生活中鍛煉他們稚嫩的翅膀。“窮養”男孩,才能使他成為雄鷹勇敢地擁抱藍天;“富養”則隻能把他變成懦弱的“小雞”,不能麵對大自然中風雨的洗禮。

男孩窮養而不富養,這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1.窮養的孩子經得起風吹雨打

古人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男孩子隻有勇於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在“窮日子”裏鍛煉出了堅強、自信、不怕困難的優秀品格,長大後才有可能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2.窮養的孩子懂得靠自己

鄭板橋在山東做知縣的時候,把自己的兒子留在老家裏讓妻子教育。他怕兒子被嬌慣溺愛,於是寫信讓妻子對兒子要“窮養”,從小就教他背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要讓兒子明白,生活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麼簡單的。

後來,鄭板橋為了進一步鍛煉兒子,就把他帶到身邊,經常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碗、挑水等,而且從不讓兒子穿綾羅綢緞,以免增長了兒子驕奢的壞習氣。

直到臨終的時候,鄭板橋的遺言還是教育兒子如何生活和做人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兒子長大後,果然事事能夠靠自己,不像當時很多世家子一樣,隻知道依賴父母長輩,離開父輩的蔭佑之後就無所適從了。

隻有讓孩子在“苦日子”中鍛煉出“靠自己”的意識,掌握好各種生活技能,才是日後孩子在社會上的立足之本。

3.“窮日子”讓孩子懂得自強不息,改變命運

人要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做一個有誌向的人,無論命運怎樣安排,都不要屈服,要努力拚搏,因為勝利屬於永遠自強不息的人。“窮”養的男孩,會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改變現狀的要求,不斷地戰勝自己。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懂得自強不息,會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而奮鬥。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但是他自強不息,從不放棄學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其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

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改變了全家身處社會底層的命運。

所以,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如何才能“養出”有出息的男子漢,相信你們已經有了準確的判斷!

讓孩子過過“窮日子”

在李澤鉕和李澤楷很小的時候,李嘉誠就開始對他們進行“窮養”教育。雖然家裏有高級轎車,但他卻常常帶著兒子們騎自行車、坐巴士。

後來兄弟倆先後到美國留學,李嘉誠為了鍛煉他們,沒有大把大把地給他們錢,而是給他們一人買了一輛自行車,讓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靠自己打工來賺取零花錢。兄弟倆畢業後,李嘉誠也沒有為他們安排工作,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找。李嘉誠這樣做,隻是讓他們知道,路是自己闖出來的,要想出人頭地,必須自己上進。

就這樣,雖然身為大富豪的兒子,兩兄弟的日子卻過得“很苦”的。而李嘉誠從不因為心疼“接濟”他們。李嘉誠曾說:“如果子孫是優秀的,他們必定有誌氣,憑自己的實力獨闖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孫沒有出息,安於享樂,存在依賴心理,動輒搬出家父是某某。那麼留給他們萬貫家財隻會助長他們貪圖享受、驕奢淫逸的惡習,最後他們不但會一無所成,反而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甚至還會變成危害社會的蛀蟲。假如是這樣,那豈不是害了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