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1 / 3)

第一章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

——李嘉誠的“思”字訣

也許你的資金還欠缺,也許你的業務範圍還不廣,但一個正確的思路,一個正確的觀念,完全能夠彌補其他的不足。凡事要三思,做生意也一樣。思路要寬廣,思想要高遠,思維要敏捷,而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優秀商人的必修課……

方略1 人棄我取,這是做大生意的智慧

要永遠相信:當所有人都衝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的時候再衝進去。

——李嘉誠

成功的企業家往往具有這樣的一項能力,那就是審時度勢。所謂時,一個是“時勢”,一個是“時機”。在正確的時機出手,生意便成功了一半。李嘉誠一生奉行的是投資哲學就是穩中求進,但他也懂得投資的進退之道。在沒有遇到合適的機遇之前,他寧可手持現金。但一旦他看準了機會,他便采取災難投資法,實行人棄我取的戰略。

商人最難拿捏的就是如何取舍,投資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跟風。一個沒有獨立眼光的商人是永遠成不了大氣候的,而這種不跟風,與眾人行為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但風險並不是商人們畏縮退避的借口,取人所棄,在別人意想不到甚至不敢去做的地方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精明的商人。

讓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卷入到了戰爭之中。在戰爭中,人們想到最多的就是如何自保。然而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時節,依然有人創造出了巨大的財富。

兩個德國年輕人看到準備逃跑的歐洲戰區人民都在不顧一切的變賣家產,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賺錢機會。因為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而百姓總會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如果此時低價買入人民變賣的東西,等到戰爭結束後,高價賣出,肯定會收益不菲。

就在此時,其中的一個年輕人心裏有了動搖,他想到:自己花錢買的東西,一旦軍隊過來後,這些物資都會被充軍,那自己的努力就隻能白費了。於是,他選擇回到了鄉下,選擇了退縮。

另一個年輕人沒有因為夥伴的離開而有所動搖。他對現有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後決定采取實際的行動。他一麵大量低價收購,一麵及時將這些東西轉移到鄉下。

幾年之後,戰爭結束了。這個年輕人果真在戰後發了一大筆財,成為了有名的富翁。很多年後,當年的兩個年輕人又相遇了,那個缺乏勇氣的年輕人仍然隻是一個普通人,他看著以前的夥伴感歎地說了一句:“早知道我也應該收購那些東西,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個地步,我就是太膽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敢於走別人不敢去走的道路,敢於抓別人不敢去抓的機會,這就是發家致富做生意的大智慧。

在市場處於低潮的時候,正是李嘉誠做出重大投資的時刻。他是這樣解釋的,投資一個項目要看資產是否具備長遠贏利的能力,而不是看價格是否便宜。

李嘉誠過人的膽識和魄力體現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當時,香港整個房地產市場極為低迷。

當時,李嘉誠也在房地產市場擁有多處物業。他經過深思熟慮,毅然決定繼續在香港房地產市場投入資金。李嘉誠公開宣稱:“你們大拍賣!我來大收買!以後,你們有追悔莫及的那一天!”於是,他以低廉的價格一座接一座地買進大樓,還趁建築材料疲軟之時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

到了70年代初期,香港地價再度回升,房價上漲。而此時的李嘉誠已經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大樓和廠房,不久即全部出售,利潤成倍增長。就這樣,李嘉誠憑借敏銳的洞察力,最後成為這次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

在商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如果80%的人都發現有利潤可賺,你就不要摻和進去,因為已經沒有利潤可賺了;如果20%的人發現其中有利可圖,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加努力的代價才能取得較好的成功;如果隻有5%的人看到其中的商機,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大賺一筆了。在股市,總有一些人能夠用低廉的價格在外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買到優質股票,最終大獲其利。

冬則資紗,旱則資舟,這是看似很傻的行為,其實蘊含著經商的大智慧。經商,說白了就是追求一個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過程。隻要看準行業,瞅準目標,做到人棄我取,人取我棄,反其道而行之,你最終將會成為一代大商。

世間的商人有很多,但成功的並不多。與其跟著眾人後麵人雲亦雲,不如培養自己的眼光,然後另辟蹊徑,就能更快地達到成功的彼岸。

方略2 隻要有成功的思路,失敗了也能東山再起

萬一真的失敗了,也不必怨恨,可以慢慢圖謀東山再起的機會。隻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後決戰的本錢。

——李嘉誠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會這樣說,思路決定一切。經商之人往往畏懼失敗,因為商場如戰場,一旦失敗,翻身的機會就很微小了。但成功的商人往往會覺得失敗是一種鍛煉,隻要有成功的經營思路,東山再起就不會遙不可及。

沒有多少商人說過自己不曾失敗過,但能從失敗中走出來的才是真正的英雄。那麼,支持這些人重整旗鼓的動力就是自己經商的思路,堅定不移地執行自己的經商思路,所有的困難和失敗都是暫時的。

在中國,有一個創業者的傳奇,那就是史玉柱。在史玉柱創業時候,雖然是以漢卡打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最終使他為全國人民所熟知的產品卻是保健品。1993年,史玉柱進軍保健品市場,通過大規模的宣傳,史玉柱創辦的公司不到兩年就實現銷售額上億元,成為受人追捧的明星商人。

但到了1995年,全國保健品市場的全麵蕭條,1996年,巨人推出的“巨不肥”產品失敗,最為致命的是巨人大廈建設資金告急,導致巨人集團財務嚴重告急,龐大的“巨人”轟然倒塌。1998年元月,巨人集團負債2.5億,史玉柱成為了全國最窮的人,成為了人們眼中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但做統計出身的史玉柱知道,自己的失敗不是因為產品思路的問題,而是產品質量的問題。中國廣泛的保健品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隻要有適合的產品,自己一定能夠東山再起的。於是就有了“腦白金”的出現,也就有了史玉柱的二次創業。

沒有人能確定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也沒有人保證自己能不經曆失敗。人們常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擊倒。而心中成功的思路就像一個人在黑暗航向中的燈塔,雖然可能會有狂風暴雨,但隻要能夠看到方向,堅信自己的航向,最終一定是能夠到達目的地的。

在困難之中,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堅持,總會有種信念在支持自己:那就是總有一天會好起來。這是值得商榷的一種做法,在堅持之前要必須考慮清楚,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正確。很多企業雖然有過成功的曆史,但在時代變化的過程中,由於思路的錯位,最終導致了徹底的失敗。也有人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思路,最終達到了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在吉利集團老總李書福的心目中,一直有著一個造車的夢想。他看準了中國的巨大市場,更希望讓每個低收入者都能夠開得起汽車。在最初的階段,人才少得可憐,所謂懂汽車的,全公司加上李書福本人也就三個人。而這個“汽車”的含義還包括貨車和農用車。麵對這種情況,李書福想到了當初自己組裝照相機和電冰箱的套路。他花了幾百萬元買來奔馳、寶馬等名車,拆卸了自己研究。自己動手,自己畫畫,自己裝配,沒有模具,隻能用水泥澆鑄、膠水粘合。可是,一輛汽車有上萬個部件,不可能每個部件都自己生產。一次,李書福到上海區采購零件,對方一聽要造轎車認為這人有病,抬腿就走了。

在萬般無奈之下,李書福隻好選擇與有生產權的德陽汽車廠合作,開始了自己艱難的造車生涯。按照李書福的設計生產,下線的第一批汽車表麵粗糙、密封不好,上了檢測台之後發現在雨天能夠在汽車裏養魚,隻能報廢。第二批,接著報廢。直到了第三批,經銷商才對李書福的汽車有所認可。

1988年8月8日,一個很吉利的日子,李書福的第一款轎車“吉利豪情”正式下線了。為了慶祝正式生產,李書福向全國發出了700份的請柬,但沒有人去參加,原因很簡單,因為李書福生產的汽車還沒有拿到“準生證”,嚴格意義上來說,李書福的汽車其實是“非法”生產的。

既然已經做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1998年,吉利采取了低價的策略,打出了“中國最便宜轎車”的口號,這一舉動迅速占領了低端市場。

1999年,吉利汽車銷量達到了一千多輛。

2000年,吉利汽車突破萬輛銷售大關。

2001年,吉利汽車終於獲得了汽車生產許可證。

在李書福的堅持下,如今吉利集團的經濟型轎車已經占領了廣大的市場,成為中低檔購車者的首選。

無論是對於史玉柱還是李嘉誠來講,他們的成功首先是思路和戰略上的成功。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首先考慮到的是自己產品研發的方向。失敗了可以重來,跌倒了可以爬起來,而一旦沒有了正確的方向,或者說思路錯誤,那損失將是致命的。

人們都說,思路是一個企業家最值得驕傲的品質,也是決定其成長的最關鍵因素。這雖然有些誇張,但事實上一個可行可信的思路是支撐一個人不斷走下去的動力。不怕千難萬險,因為心裏隻有一個信念——我是對的。

思路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商人能取得成就的高低,沒有人喜歡失敗,但成功的思路是你失敗黑暗裏的燈塔,隻要你能堅持住,總會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刻。

方略3 隻要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錢賺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李嘉誠

隨處都能夠賺錢是每個商人的夢想,也是每個商人價值的重要的體現。優秀的商人是善於發現的,他們的眼光靈活而多變,並且把隨處賺錢作為一種順其自然的規律。在李嘉誠的經商生涯中,他的賺錢方式從來就不單一。他總能夠憑借著自己睿智的眼光來賺錢,而那些行業不一定是他曾經涉及過的。

機會給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能有眼光去發現這一行業。賺錢是一個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活動。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製,而你所需要的,僅僅是培養自己發現賺錢機會的眼光。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李嘉誠預見到了旅遊業將成為香港的熱門行業,與此相關的賓館行業將會飛速發展,一流的賓館將會有很高的出租率。一旦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李嘉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買了擁有美國資本的永高有限公司56%的股權,隨後又收買了其他股東的股權。這家公司的主要產業是位於香港中區的有800個房間的希爾頓大酒店。

對於這個行為,李嘉誠解釋說,我當時估計,全香港的酒店,在兩三年內租金會直線上揚。香港希爾頓的資產,已經值得我買。這就是決定性的數據,讓這家公司在我手裏。李嘉誠在接手飯店之後,果不其然,李嘉誠趕上了香港旅遊業有史以來的黃金時代,李嘉誠大賺了一筆。

可以想象一下,隨處都可以賺錢,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天方夜譚的傳說。事實上處處有商機,商人間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具有這樣發現商機的眼光。隻要具備這種素質,即便是身無分文的人也能夠成為一位千萬富翁。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發生在80年代的真實事情。

1980年夏天的一個早晨。一個17歲的少年帶著父親給的五元錢從老家安徽到了長沙的姑母家。姑母家也不富裕,少年必須想辦法自己掙錢。長沙天氣炎熱,少年天天用姑母借來的冰棒箱去賣冰棒,但是掙錢甚微。在一次賣冰棒的過程中,他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垃圾桶裏不停地翻揀,心裏一動,我也試試去撿垃圾吧。

於是,他離開了姑母,和一些撿垃圾的人住到了長沙的市郊。最開始少年還決覺得難為情,但時間久了就習慣了。他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來就有了一些錢。

在經過一年之後,他有了經驗,也看出了一定的門道。如果能夠避開垃圾收購者,直接和工廠打交道,自己的收益就能夠增加。於是,他又做起了收購垃圾的業務。

後來,他又看出了新的門道。他將撿垃圾的人組織起來,50個人一組,如金屬組、塑料組、玻璃組等,他成了“垃圾頭兒”。到1993年,他撿垃圾的第13個年頭,他擁有了自己的5個工廠,資產達數百萬元。他感受到城市環保的重要性,他決定從白色汙染著手。他花了兩年時間考察,先後去了日本、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最後選擇了日本的先進設備,於1999年6月,投資1300多萬元,建起了長沙環保塑化煉油廠。

與此同時,他又從治理“黑色汙染”著手,成立了環保橡膠製粉廠。產品用於鋪設柏油路,防滑防凍,銷路很好。這時,當年那個受人歧視的撿垃圾少年已經成為長沙市家喻戶曉的“垃圾大王”。

由此可見,隨處能夠賺錢並不是一句空話,每個時代都是一樣的。尤其是信息爆炸的今天,每天都會有各種有用或者無用的信息撲麵而來,但隻有出色的商人才能夠捕捉稍縱即逝的機會,讓自己賺得缽滿盆盈。

很多人會說,我總也發現不了賺錢的熱門。其實,在會賺錢的人眼裏,永遠沒有“熱門”和“冷門”之分,三百六十行,並非行行都是“熱門”,但是在眼光毒辣的商人眼中,再“冷”的行業也能淘出“真金”。隻要你練就一雙善於發現商機的“火眼金睛”,遍地將都是黃金。

有些人做生意總是挑熱門和焦點,覺得隻有這樣才能挖到黃金。這種選擇在大多數人看來是正確的,毋庸置疑,熱門和焦點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關注,本身就說明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無限商機。但是真正的有能力會賺錢的商人會在冷門裏創造財富,挖到別人挖不到的金子,賺到別人無法賺到的錢。

有句俗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在商人眼中,“處處留心皆生意”。在我們的身邊總會發現,一些人的小生意就是因為生意人隨時留意而做得特別成功的。

在旅遊季節,遊人們遊興正濃卻突然遭到大雨襲擊,這時總會出現兜售廉價的雨衣雨傘者,生意很好,有時還供不應求。這是隨時留意身邊機會的好處。一場盛大的足球比賽將在某體育館內進行,有人在2元錢批發來的汗衫上印上足球巨星的名字,比賽那天每一件賣10元,結果還被搶瘋了,這也是隨時留意身邊機會的好處。

處處留心,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眼光,帶給自己巨大的財富。20世紀80年代,一位周姓的溫州商人隻身來到了上海,一同其他許多溫商一樣,他隻帶了來時的車票——背水一戰是溫商的習慣。在上海的街頭,他發現了一個現象——大街上許多人拎著或抱著大捆大捆的文件夾、財務冊等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