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命運(2 / 3)

通過打聽得知,上海正在全麵開展企業整頓,企業原有表格、賬冊全部更新。但商店裏的表格賬表是統一印製的,買回去還得重新編製,財務人為此很煩惱。這個商人拍了拍了自己的腦門:這不就是商機嗎?於是,他急急趕回溫州,抓緊時間設計、印刷,又按照《上海市工業企業名錄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單位名稱寫信寄樣稿、寄訂單。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當年淨賺6萬元人民幣。

機遇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能不能抓住就要依靠自己的眼光和行動的。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要培養出自己獨特的眼光。這種眼光是不斷曆練後的結果,也是一個商人引以為傲的資本。

對於有的人來說,賺錢很難,怎麼也發現不了商機。對於有的人來說,賺錢很容易,自己身邊到處都是商機。人們經常強調眼光的作用,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精明的商人,往往會從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尋覓出賺錢的機會,這就是優秀商人的才華,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最大資本。

賺錢是每個商人首要的期待,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存在的,有的人隻會等待著機會主動降臨,有的人主動去尋找機會,還有人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依然視而不見。商人的高下一比即可知曉。

方略4 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高度

在我的企業內,人員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並且從沒出現過工潮。最主要的是員工有歸屬感,萬眾一心。

——李嘉誠

性格可以後天培養出來的。很多人在失敗的時候都會說一句話:我的性格不適合從商。其實,這隻是為自己找的一個借口。沒有人天生適合做商人,李嘉誠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但推銷的經曆讓他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經商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命運,或者他所能夠達到的高度,其實就是由於很小的事情決定的,比如性格,比如習慣。

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多種,還有人為此列舉了適合經商的必備性格。在商場成功的人中,你可以看到誇誇其談的活躍分子,也可以看到沉默不語的實幹家,你可以看到經常粗心忘事的馬大哈,也可以看到心細如發的精明人。這些性格不一的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性格創造出自己的人生天地,除了性格以外的因素外,那就是習慣。

一個人的習慣是一個人行動力的體現,一個人的習慣也是決定一個人高度的重要手段。很多人知道,李嘉誠商業的起點是從賣塑膠花開始的,但很少人知道,他的這個舉動就是來源於睡覺前看雜誌的習慣。一個良好的習慣,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改變,更是把人生推向另外一個高度的階梯。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陶華碧是誰,但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另外一個名字——老幹媽。她也許是全國富豪中文化程度最低的企業掌門人,但她又依靠什麼來管理這麼大的企業呢?答案就是習慣。

陶華碧在製定最初的規章製定的時候,就把“親情化管理”當做了重要方式。在員工的福利待遇上,陶華碧考慮到公司地處偏遠的情況,為了解決員工吃飯和住宿的問題,她毅然決定所有的員工一律包吃包住。從最開始的幾十個人發展到現在的1300多人,這個規矩直到現在還在執行著。

在公司的一千多名員工中,她能夠叫出60%的人名。在每個員工生日的時候,都能夠收到陶華碧送出的生日禮物和一碗加了兩個荷包蛋的長壽麵。在每個員工結婚的時候,她必定要親自充當證婚人。在員工出差的時候,陶華碧就像送兒女遠行的老媽媽一樣,依然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所以,在現在陶華碧的整個公司裏,沒有人叫她董事長,所有人都親切地稱她為“老幹媽”。

這種依靠親情化,習慣化的管理方式,憑借著最為樸素和真實的情感,憑借著企業家的直覺,陶華碧一直在踐行著這個道理。她那套在外人看來很土的規章製度,卻是凝結員工積極性的重要紐帶,哪怕是企業不斷走向現代化了,而對員工的關心依然是企業立命的根本。

習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行為準則,當一個企業家的習慣被外人看出來後,會很快地根據一個人的習慣來對人做出評價。在有些場所,一個微小的舉動可以成就一大筆財富,也許一個微小的舉動也能毀掉一個人前途。

在這個社會中,一個人的影響力依然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商人來講,領導者的性格決定著一個企業的性格,領導者的習慣決定著一個企業的高度。這是一個企業家的榮耀,也是企業家的責任。

從現在起,改變不良習慣,改善個人的性格,從現在起,用一個成功商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用不了多久,你將跨入成功者的行列。

方略5 成功就是走別人不敢走的路

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既搏命,更是鬥智鬥勇。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腳,超越置地?

——李嘉誠

人們都渴望著成功,也希望能有人給自己指出一條簡單的道路。可事實上,所謂成功,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模板,更沒有現成的路可以去走。要想取得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拓進取,承擔風險,走一條別人不敢走的道路。

在人生的路上,總會有各種選擇。有人選擇眾人看好的坦途,有人選擇別人不敢走的路。這條路,可能充滿著艱險,但這是對成功者的考驗。李嘉誠走的是一條別人不敢走的路,與其說這是一種賭博,倒不如說是李嘉誠對未來的自信。一個優秀的商人,亦步亦趨是無法獲得成功的,隻能在別人的目光中獨自前行。成功者是孤獨的,尤其是偉大的成功者,李嘉誠走的路更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在李嘉誠想把自己的產品打入北美市場的時候,北美一家大貿易商S公司決定派購貨部經理前往香港來進行考察。在與美方人員的電話交談中,對方簡單詢問香港塑膠業的大廠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李嘉誠陪同他們的人走訪其他廠家。

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貿易公司,銷售網絡遍布美國、加拿大。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的,但李嘉誠還不敢確定這個機會一定會屬於李嘉誠長江公司。對方的意思很明顯,他們將會考察香港整個塑膠行業,以期望從中選一家作為合作夥伴,或者同時與幾家合作。

這將是一次競爭,需要比拚的是信譽、質量、規模。李嘉誠的目標,是使長江成為北美S公司在港的獨家供應商。李嘉誠自信他的產品質量是全港一流的,但論資金實力,生產規模而言,李嘉誠卻不敢在香港同行中稱老大。

在同歐洲批發商做交易的過程中,李嘉誠有限的生產規模差點兒讓他的希望落空。這一次,李嘉誠決定走一條別人不敢走的道路。

留給李嘉誠的時間隻有短暫的一周,李嘉誠召開了公司的高層會議,在這次會議中,李嘉誠宣布了自己的計劃:必須在一周的時間內,將塑膠花生產規模擴大到令外商滿意的程度。

這一年,李嘉誠正在北角籌建一座工業大廈,原計劃建成後,留兩套標準廠房自用。現在,他必須另租別人的廠房應急。為了搶時間,李嘉誠委托房產經濟商代租廠房,李嘉誠看過樓後,當即拍板租下一套標準廠房,這家廠房占地約1萬平方英尺。遷廠所需的資金,除了自己籌集的小部分,大部分是銀行的大額貸款——他以籌建工業大廈的地產做抵押。

在李嘉誠的一生中,這是一次最大最倉促的冒險。他孤注一擲,幾乎是拿多年營建的事業來賭博。縱觀李嘉誠的一生,他一生作風穩健,可這一次,他別無選擇,要麼徹底放棄,那麼全力一拚。

留給李嘉誠的時間隻有一周,在這一周的時間裏,李嘉誠的任務如下:舊廠房的退租、可用設備的搬遷、新設備的購置、新廠房的承租改建、新設備的安裝調試、新員工的聘用和培訓……任何一道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使整個計劃前功盡棄。

在這個外人看來基本上不可能行得通的道路上,李嘉誠和全體員工一起奮鬥了7晝夜,每天隻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李嘉誠緊張但不慌張,哪組人該做什麼,哪些工作由哪些人來做,他安排得井井有條。為此,李嘉誠每天都記錄下每天的工作進度,絲毫不顯慌亂。由此可見,李嘉誠雖然敢於冒險,但並非草率行事。

在外商經理到達的那天,李嘉誠的新設備正好調試完畢。在李嘉誠從香港啟德機場接到外商的時候,李嘉誠問外商:“是先休息還是先參觀工廠?”外商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是先參觀工廠。”

外商在李嘉誠的帶領下,參觀了全部生產過程和樣品陳列室,由衷地稱讚道:“李先生,我在動身前認真看過你的宣傳畫冊,知道你的廠比較大,設備也比較先進,但沒有想到的是你的規模是這麼大,設備這麼先進,生產管理如此井井有條。”

李嘉誠接著說:“感謝你對本工廠的讚譽,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的產品質量、交貨的期限。您已經看到我們的報價單,如果購貨量大的話,還可以低廉。總之,信譽的問題,請你們絕對放心。”

“好,我們現在就可以簽訂合同。”美國人的性格是性急而爽快的。

在外商辦完事後,李嘉誠把外商送到了酒店。在告辭的時候,李嘉誠說:“明天我來接你,去參觀另外幾家塑膠公司。”

外商說:“不必去了。我想請你做我的向導,去參觀這裏的風景,你可以做我們的獨家供應商。”

於是,這家北美公司成了長江工業公司的大客戶,每年來的訂單數以百萬美元計。並且,通過這家公司,李嘉誠獲得了加拿大商業銀行的信任,日後又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進而為李嘉誠進軍海外架起了一道橋梁。

李嘉誠的成功不是一種偶然,他所走的路是經過仔細思考的。任何一條道路的選擇,都包含著一個人智慧的積累。縱觀李嘉誠的一生,他走的道路有眾人看好的,更有別人不看好的道路。在他事業發展的階段,他壓上了自己的所有,走出了一條別人不敢走的道路。路是人走出來的,更是人創造出來的。作為商人,誰都渴望著成功,誰都渴望著更快更簡單的成功。但事實上,成功是沒有捷徑的,走別人不敢走的路正是李嘉誠的選擇,更是他從眾多商人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2010年2月29日,恒大在通宵的決策會議後,做出了一個外界很難理解決定:接手廣藥足球。而許家印首先做了兩件事:第二天上班後的兩個小時之內,恒大將俱樂部拖欠球員的工資獎金全部付清,又在一天之內將俱樂部對外欠款全部付清。

外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選擇中,許家印有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筆相當劃算的投資:對於已經處於冰點的中國足球,這是一次絕佳的抄底機會;對於快速擴張的恒大地產,足球將成為它一個絕佳的品牌宣傳策略;對於急於扔掉足球包袱的政府,恒大此舉是在為政府分憂。

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許家印曾經說過:“中國足球與中國經濟的地位十分不配,像恒大這樣有能力的企業,有責任去做。”

翻看這幾年許家印對中國足球投資的賬本,很多人對於恒大地產都有這樣的疑惑:一個民營企業家為什麼要拿得出如此源源不斷的巨資,砸向與主業風馬牛不相及的體育事業?

在中超的賽場,許家印定下的獎懲方案是“513”:贏一場獎勵500萬,平一場獎勵100萬,輸一場罰300萬。這是史無前例的高額獎勵方案。

三年內,許家印已燒掉17億元。這些錢主要用於以下用途:買斷廣藥俱樂部全部股權、投資中超史上最豪華開幕式、開辦恒大皇馬足球學校的初期投資、引進幾大內外援的轉會費與年薪、新賽季獎金等等。但這並不是一筆虧本的生意,與2009年相比,恒大集團2011的淨利潤已猛增11倍。

由於中國的足球水平和足球環境所致,恒大暫時還請不到世界頂級的球員前來效力,但是,就在2012年5月,世界上最好的教練之一,帶領意大利隊奪得2006世界杯冠軍的“銀狐”裏皮已經站在了恒大隊的教練席前。

許家印所走過體育營銷策略是以往任何企業所不敢想象的,但正是這種舍我其誰的氣魄,麵對眾人的懷疑,許家印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創造出自己的輝煌。

在成功者的前麵,人們看到的往往是鮮花和掌聲,有多少人去認真注意過,他們走過了多少路,其中又有多少路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

任何成功的商人都是孤獨的,走的道路都是不被人理解的。在眾人的懷疑中,還能夠堅持自己的選擇不動搖,這是一種執著,更是一種智慧。

方略6 來自社會回饋社會,這是大商人的氣度

我的錢來自社會,也應該用於社會,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錢,我賺錢不是隻為了自己。為了公司,為了股東,也為了替社會多做些公益事業。我把多餘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

——李嘉誠

富不忘本是經常掛在商人嘴邊的話,但這不是一句輕易可以許諾的言語,不是一種輕易做出的姿態。富不忘本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發達不忘當年誌向的精神。李嘉誠作為優秀商人的代表,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他: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商人?這個問題太重要了,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渴望著成功,尤其是像李嘉誠那樣的成功。然而李嘉誠麵對這個詢問卻說了一句話:“很多傳媒問我,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實,我很害怕被人這樣定位。我首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商人。”這就是一個成功者最想說的話。

商業上的成功往往是讓人羨慕的,但隻有內心富貴的人才能讓人發自心底地敬佩。李嘉誠每年都堅持捐資辦學,幫助窮人,用自己的財富回饋社會,並非是一個假意做榜樣的行徑,而是他心中真正的呼聲。

20世紀80年代,擁有雄厚財力的李嘉誠成立了慈善基金會,命名為“李嘉誠基金會”。到了2010年,這個基金會已經捐出及承諾款項達到113億港元。李嘉誠有過少年失學之痛,因此重視教育投資。他的父親因病去世、自己也曾與肺結核奮戰多年則使得他關注起了醫療。為此,李嘉誠說:“我對教育和醫療的支持,將超越生命的極限。”

1981年,李嘉誠資助成立了廣東潮汕地區第一所大學——汕頭大學。為了辦好這個學校,李嘉誠不惜重金從加拿大、香港延請名師擔任各學院院長。其中的醫學院是中國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不僅如此,李嘉誠還動用他的國際人脈,廣邀名人授課,即便是在李嘉誠的公司麵臨困難的時候,他也沒有停止對汕頭大學的資助。

在汕頭大學之外,香港大學、清華大學的FIT未來互聯網絡研究中心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亦有李嘉誠基金會巨資捐助的軌跡。這遠遠沒有結束,在2006年,李嘉誠宣布捐出1/3財產給基金會後,他跟家人說:“我一生可以成立這樣規模的基金會,心裏絕對不會惋惜。捐出來,是高高興興捐出來,去做,也是高高興興去做,一點都不會後悔。”

由此可見,在李嘉誠的眼裏,慈善並非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須真正付出時間去做的事情。慈善也是一個商人需要擔當的責任。

其實,在全世界的商界,都有這麼一個共識,提供幫助是“富人的責任”,獲得幫助是“窮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