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時間流去永不返,機遇錯過不回頭(1 / 3)

第八章時間流去永不返,機遇錯過不回頭

——李嘉誠的“時”字訣

對於一個商人來講,時間和機遇缺一不可,有人空有大把的時間卻找不到快速致富的機遇,有人發現了機遇卻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時間和機遇都是轉瞬即逝的寶貴財富,隻有那些真正懂得時間和機遇價值的人才懂得如何成功。

方略53 在司空見慣的事中找商機

我對很多人說商機無處不在,但要抓住機會就要看你自己了。這也是成功的商人和失敗的商人的重要區別之一。

——李嘉誠

細節決定成敗,那些成大事者都有善於發現的能力,他們總能在普普通通的事物中看到別人察覺不到的東西,他們會把發現到的東西充分利用起來,做別人驚訝的事,走在人們前麵。

商機說到底隻是提供一種機遇,如果想要把握住機遇,那就需要一雙銳利的眼睛,從司空見慣的事情中尋找。世界上很多人都盼望著能發財,但真正成為財富巨頭的永遠隻是那幾個,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對商機的把握上。

幾個農村夥伴一起去上海闖蕩,第一個看到上海的競爭力如此之大,難以忍受,於是便搖頭回到了家裏。第二個夥伴看到上海人如此多,感覺自己非常渺小,也灰溜溜地回家去了。第三個夥伴看到上海繁華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車輛,頓時覺得自己難以在這裏活下去,也一言不發地走了。

最後一個年輕小夥子看到上海有這麼多人,每個人穿的衣服都風格各異,立刻心花怒放,他覺得如果開一家服裝廠生產特色服裝,一定會發大財的。於是他毅然留了下來。若幹年後,幾個夥伴再次相聚,前幾個夥伴依然在外地打工,而最後一個成為了一家服裝製造公司的董事長。

其實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並不比其他的夥伴多什麼長處和優點,他隻是在司空見慣中發現了商機,發現了可以讓自己一展拳腳的機遇。他觀察到了其他夥伴察覺不到的機會,而這成就了他。

對於生意人來說,商機無處不在,隻要你能創造一些新的,加進一些創意,就會變成財富!機會不會主動送上門來的,想要抓住機遇,就一定要去努力準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的,在生意場上不是缺少商機,而是缺少發現商機的腦子。

奧利萊先生在波蘭的街頭隻身閑逛,突然想起自己需要一支鋼筆,於是便走進了一家文具商店。

然而,走進這家文具店裏看到鋼筆的價格後,他大吃一驚:在英國隻需要3美分的鋼筆,在這裏卻賣到了26美分。奧利萊進行了一番調查,終於知道了其中的緣由:原來這裏賣的鋼筆之所以這麼昂貴,是因為波蘭並沒有鋼筆廠,所有的鋼筆都需要進口,這樣一來價格自然居高不下了。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奧利萊感到了大好的賺錢商機。在波蘭開辦一家鋼筆廠成為他最主要的信念。

有了目標後,奧利萊立刻開始著手做這件事。奧利萊開始了前期規劃。他先是籌備資金,並來到德國曆史最悠久的鋼筆名城,那裏有許多的著名鋼筆生產廠家,他們掌握著製作鋼筆的先進技術。為此,奧利萊聘請了一位有專業技術的骨幹,為公司注入技術活力。

在結束了德國的旅行之後,他又開始進行設備的采購,他用各種手段將設備陸續運送到了波蘭。屬於他的鋼筆廠迅速投入到了生產之中。

不出奧利萊所預料,他的鋼筆廠在波蘭生意非常紅火。由於產品的性價比很高,第一年,工廠的利潤就達到了100萬美元。到了1926年,這家鋼筆廠已經開始進行出口生意了,而奧利萊憑借著這些生意,輕鬆賺取了數千萬美元,成為了白手起家的典型商人代表。

機會無處不在,隻有那些時刻準備的人才會獲得上天的青睞。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普通的小物件都有可能蘊含著無限的智慧。蘋果會落到地上,這是所有人都司空見慣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它奇怪,更不會有人去在意。可是牛頓注意到了,他不明白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於是他不斷進行分析研究,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

牛頓的聰明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上的聰明人數都數不清,為什麼他們卻不能像牛頓一樣有大作為呢?究其原因,不是他們不聰明更不是他們不幸運,而是他們不能像牛頓一樣在司空見慣中尋找機遇。

魯班是我國著名的木匠,許多人都稱他為發明大王。木匠們更是稱他為木匠行業的始祖。古代人們砍樹都是用斧子,人們每次砍倒一棵樹都會非常困難。那些身體稍微不好的人就很難勝任這項工作。魯班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希望找到一個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一天,魯班上山砍柴,不小心被路旁的小草劃破。在別人看來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卻引起了魯班的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草可以割傷人呢?經過觀察,原來這棵草的葉子是呈鋸齒狀的。魯班大喜,心想:“如果我用鐵打造成這種形狀,不就更加鋒利了。”

想到這,魯班顧不得砍柴,興衝衝地跑回家,不久鋸子就出現了。魯班在人們眼中再普通不過的小草上,有了一個大發現。可見司空見慣中蘊含著很多機遇啊。

商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抓住機遇,抓住可以讓自己前進的條件。殊不知這些機遇都是蘊含在周圍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如果你有心,如果你有意,這些完全可以被你挖掘出來,成為你發展的助推力。像李嘉誠一樣,在身邊尋找商機,在司空見慣中尋找機遇。你會發現,商機無處不在。

一個人抓住了機遇,就能把握住有價值的生命。在知識經濟時代,有誌者騰飛的機遇、創新的機會或成功的契機,往往有更大的冒險性、瞬時性,機遇極易化為過眼雲煙。因此,必須以堅毅果斷、義無反顧的姿態,當機立斷,捕捉機遇,千萬不要遲延和等待,更不可優柔寡斷。

商機無處不在,隻是缺少發現商機的眼睛。機會無處不在,在司空見慣中尋找商機,機會就會出現在你麵前。

方略54 抓住時機,走在對手的前麵

任何一種行業,如有一窩蜂的趨勢,過度發展,就會造成摧殘。

——李嘉誠

在商界,李嘉誠多年來早已以他敏銳獨到的眼光和迅疾果斷的作風而著稱商場。縱觀其一生,許多大手筆之作都是從最初力排障礙難題開始:生產塑膠花如此,後來上蓋地鐵如此,希爾頓酒店如此,投資貨運港口亦如此,李嘉誠總善於將商機感迅速成功地轉化為行動,先聲奪人。

時機對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商人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有足夠的眼光和行動力將這種時機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對於李嘉誠而言,他一旦看準了投資的機會,就不會產生絲毫的猶豫。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從瞬息萬變的信息中敏銳地感受到投資的方向。

李嘉誠的眼光從來就不拘於一處,早在20世紀70年代,那個時候地球通訊衛星已經問世,世界範圍內的信息分享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有心的商人便開始利用這些信息,融入到國際化的發展之中。作為傑出商人代表的李嘉誠自然也不會落後於這種趨勢。他把自己的眼光投入到了遙遠的加拿大,在溫哥華,他大手筆的購入一批物業,然後有把目光投入到了美國的休斯敦……

以上事例有力地說明了,李嘉誠征戰商場半個世紀,每次投資都使其事業發生重大轉折,出現了跳躍式的發展。這都得益於李嘉誠能準備掌握最新資訊,以前瞻的目光運籌全局,運用其投資進退戰略,在各個領域之間切入切出,遊刃有餘。在各個經營領域之間的平滑轉移,使李嘉誠不僅避免了風險,而且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如果說一個人的經商眼光是需要培養的,那麼優秀商人就會把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看做自己成功的一條捷徑。

這是一個女性傳奇的創業故事,憑借著她在商界追求細節的苛求,成就了現在的京都龍衣鳳裙集團公司。如今這家集團公司下轄9個實力雄厚的企業,總資產超過億元。而這一切都源於金娜嬌的一場旅行。

1991年9月,金娜嬌代表新街服裝集團公司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在到南昌的回程列車上,她在和同車廂乘客的閑聊中,金娜嬌無意間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員外的夫人有一身衣裙,分別用白色和天藍色真絲縫製,白色上衣繡了100條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金龍,長裙上繡了100隻色彩絢爛、展翅欲飛的鳳凰,被稱為“龍衣鳳裙”。

這條意外得來的消息讓金娜嬌聽後欣喜若狂,一打聽,得知員外夫人依然健在,那套龍衣鳳裙仍珍藏在身邊。幾經周折之後,金娜嬌得到了“員外夫人”的詳細地址。

這個意外的消息對一般人而言,頂多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有誰會想到那件舊衣服還有多大的價值呢?對服裝新品種的執著創新讓她看到了新的曙光。

金娜嬌得到這條信息後心更亮了,她立即決定改變方向,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近百歲的員外夫人。當金娜嬌看到那套色澤豔麗、精工繡製的龍衣鳳裙時,作為時裝專家的她也被驚呆了。從那些斑斕的圖案中,她敏銳地感覺到這種款式的服裝大有潛力可挖。

於是,金娜嬌毫不猶豫地以5萬元的高價買下這套稀世罕見的衣裙。很多人以為金娜嬌瘋了,花了那麼一大筆錢買了一件並不實用的舊衣服。但金娜嬌覺得機會抓到了一半,把機遇變為現實的關鍵在於開發出新式服裝。一回到廠裏,她立即選取上等絲綢麵料,聘請蘇繡、湘繡工人,在那套龍衣鳳裙的款式上融進現代時裝的風韻。功夫不負有心人,曆時一年,設計試製成了當代的龍衣鳳裙。

在廣交會的時裝展覽會上,“龍衣鳳裙”一炮打響,前來訂貨的國內外客商絡繹不絕,短短的幾天,訂貨額高達1億元。就這樣,金娜嬌從“海底”撈起一輪“明月”,她成功了!從中國古典服裝開發出現代新型式服裝,金娜嬌靠著一雙火眼金睛,最終把一個“道聽途說”的消息變成了一個廣闊的市場,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廠變成一個服裝的帝國。

人生短暫,夢想的路卻很漫長,隻有在路上不斷地奔跑,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競爭很殘酷,但殘酷過後的甘甜別有一番滋味,隻有勝利者才有品嚐這種甘甜滋味的資格。社會就是競爭的社會,隻有適應之後求發展,企業才能發展,你要永遠先於他人一步,成功自然會先別人一步到達你的身邊。

每個人都渴望著成功,在成功的道路上,比的是誰更快。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隻有24小時,每個人所能接觸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唯一不同的是,在這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中,誰能夠走得更遠。

時機寶貴,時機更易逝,優秀的商人在時機麵前絕對不會手軟的,因為那是他們超越對手,走在對手前麵的最佳時機。

方略55 一時成功不等於一世成功,要有危機意識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準備然後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問我自己,如5分鍾後宣布有台風,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準備。

——李嘉誠

成功並非永恒,一時成功不等於一世成功,因此心中一定要有危機意識,要隨時做好吃苦的準備。生意場上的機遇轉瞬即逝,有的人一夜之間就麻雀變鳳凰。有的人一眨眼的工夫,辛苦積攢下來的事業大樓便轟然倒下。商場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成功也不是永恒的,這就要求商人一定要時刻擁有危機意識。

對於李嘉誠來說,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事實上在李嘉誠的經商道路上,他取得的成功不計其數,然而每一次的成功都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去慶賀一番,因為他知道,成功並非永恒,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還有很多的挑戰。李嘉誠就是這樣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隨時都做著吃苦的準備。

少年時的李嘉誠,就與眾不同,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為了出人頭地,李嘉誠忍受著別人無法忍受的痛苦。他在茶樓打工,常常利用短暫的空閑默讀英語單詞。為了不讓茶客恥笑和老板訓斥,他總是一個人靠在牆角,迅速掏出卡片瞅一眼。因為他知道,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有知識,有思想。

後來,李嘉誠進了中南公司,中南公司的工作量再也沒有茶樓那麼大了,李嘉誠白天做工也不再那麼勞累了,這樣一來,晚上的時間就全部空閑出來了。因此,李嘉誠給自己定下新目標,他決心要充分利用工餘時間自學完中學課程。當時李嘉誠的工資還很低,除了要維持全家的生活,還要保證弟弟妹妹讀書的學費。但是李嘉誠奉行的人生另一個準則就是“勤能補拙”,正是他這種肯吃苦、不服輸的盡頭使得李嘉誠日後有了一番大作為。

後來,李嘉誠開辦了長江公司,事業總算是略有小成。然而他依舊保持著艱苦奮鬥的精神,每天勤勞的就如同挖山的愚公。每天一大早,李嘉誠就外出推銷或采購。趕到辦事的地方,別人正好上班。為了省錢,他從不打的,距離遠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雙腳行走。中午時,李嘉誠還得趕回工廠檢查工人的工作,然後跟工人一道吃簡單的工作餐。沒有餐桌,李嘉誠和大家一樣蹲在地上吃。晚上,李嘉誠仍有做不完的事,他不但要做賬還要記錄推銷的情況,規劃產品市場區域;還要設計新產品的模型圖,安排第二天的生產。總而言之,李嘉誠的一天是忙碌的一天,是無法停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