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付出的是慷慨,收獲的是忠誠(2 / 3)

島村心裏樂開了花,但他不動聲色,開始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他找到客戶,說原先是不賺一分錢賣給他們的,如果長此以往,他就無法生存。他的誠意感動了客戶,心甘情願地把價格上升到5角5分,這仍然比別的麻繩商家便宜,銷量仍在上升。然後,他又用誠意感動了供貨商,將價格降到了4角5分,如此一來,島村每條麻蠅就能賺到1角錢。島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幾年後,他從一個窮光蛋變成日本的“麻繩大王”。

這裏讓一分,那裏就能收獲一分,這是很大的智慧。下棋的時候,如果能舍棄一顆棋子盤活整盤棋的話,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走這一步。不要舍不得這顆棋子,失去它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局麵,死守一顆棋子而不顧整盤棋的死活是不明智的,該舍棄時一定不能猶豫。人生亦如下棋,失去是為了更好地獲得。

明朝末年,朝綱不振,政治腐敗,官員們欺行霸市,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政府不斷增加賦稅,農民不堪困苦到處流亡。加之陝北地區連年災荒,人民生活更是陷入了絕境。

在這種情況下陝北爆發了農民大起義。

李自成也參加了起義軍,李自成作戰勇敢,謀略過人,在起義軍中聲望很高,因此高迎祥犧牲後,眾將推他為首領。他帶領起義軍不斷取得勝利,不久就攻占了西安,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接著他又率大軍攻入了北京,逼得明朝崇禎皇帝自殺,徹底推翻了明王朝。

然而,李自成占領北京之後,勝利的喜悅衝昏了他的頭腦,滋長了他的驕傲情緒,他不思進取,終日尋歡作樂。隻是守著這座皇帝所有的城市,不想進軍全國。

不久,被打敗的軍隊重整軍力,反攻李自成,李自成疏於準備,軍隊也沒有鬥誌,最終被打敗。

李自成的結局是如此的悲慘,本來即將到手的勝利卻拱手讓出,究其原因就是他不思進取,舍不得離開北京城這座溫柔鄉,而正是這份舍不得,讓李自成失去了鬥誌,失去了全局。

人的一生中,經常會遇到要為顧全大局而犧牲的情況,這決定了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權衡輕重得失,以此來讓我們得到更多。人生會有很多的取舍,聰明的人會懂得這裏讓一分,放棄一些,因為放棄了可以收獲更多。有的人死守著自己的那一點利益不肯放手,因為不肯放手,使得自己無法抓住更多。

20世紀60年代,企業家重光武雄創辦了“東天”口香糖廠。當時廠子很不景氣,隻有6名工人。

想要增加這個公司的知名度就需要打廣告,但是企業的資金很緊張,是請一位大牌還是一般明星做廣告呢?

經過慎重的考慮,重光武雄決定請大牌明星進行宣傳,因為他看到了明星代言的巨大優勢,在重光武雄看來,隻有舍棄一些利益才會換取更好的回報。

重光武雄最終瞄準了法國影星阿蘭·德龍這位國際明星,他在世界上擁有數以億計的影迷,這樣一來公司的產品將得到非常有益的宣傳。打定主意,重光武雄立即付諸實施。為了得到阿蘭·德龍的加盟,重光武雄通過各種關係多次登門拜訪,並且提出了許多優厚條件。

經過不懈的努力,阿蘭·德龍終於被對方打動,於是同意到“東天”口香糖廠參觀。參觀那天,重光武雄不惜花大價錢派出了最為豪華的車隊迎接。

這次事件後,“東天”公司贏得了無數忠實的消費者。公司的產品自此一路走俏,十分火暴。

重光武雄花費了巨資請阿蘭·德龍代言,並擺出非常大的排場迎接他。雖然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對公司的發展不利,但是卻贏得了廣闊的市場。這讓企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花費了的錢可能隻是賺取錢財的一點點而已。這足以說明這裏讓一分,那裏就能收獲一分的道理。

商人想要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就一定不能斤斤計較,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裏失去了一點,那裏就會收獲一點,想通了這個道理,商人的事業就會越來越大了,越來越強了。

商人之間的利益是相輔相成的,失去一些是為了得到更多,懂得取舍,商人的生意才會越做越大,商人的未來才更光明。

方略70 盡可能了解每一個員工的需要

對自己要節儉,對他人則要慷慨。處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為出發點。要了解下屬的希望。除了生活,應給予員工好的前途;並且,一切以員工的利益為重,特別是在員工年老的時候,公司應該給予他們絕對的保障,從而使員工對集團有歸屬感,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李嘉誠

員工是一個企業的基石,隻有基石穩固了,才會把企業這座大廈建得更高更堅實。對於商人而言,想要有一番作為,是離不開一幫得力助手的。隻有員工的盡心輔佐,才能為自己一路保駕護航,進而來到成功的彼岸。

商人應該把員工當成朋友甚至是家人,因為沒有員工們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自己的成就。沒有員工的支持,自己也就不會走到今天。商人如果能夠清楚地了解每個員工的需求和發展願望,並盡量給予滿足,員工就會心存感激,進而為企業的發展全力以赴。在對待員工的態度上,李嘉誠做得非常好。

李嘉誠非常重視他的員工,他很清楚沒有員工的支持,自己就很難有今天的成就。因此,李嘉誠總是盡可能地去了解員工的需要。當他知道很多員工想要更多的收入時,李嘉誠便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提供給員工以低價購入長江實業股票的機會,讓員工分享公司的利益,從而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李嘉誠如此善待員工,使得員工都對他感恩戴德,全都凝聚在他的周圍,使得李嘉誠的力量非常強大。借助著強大的驅動力,李嘉誠才得以在競爭慘烈的生意場上過關斬將,所向披靡。

員工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員工。員工好了,企業就好。員工不好了,企業就很難有所發展。因此,商人應該多關心一下自己的下屬,多體貼一下自己的員工。因為他們是你的助推力,如果把商人比作乘風破浪的小船的話,那麼員工就是水,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要更好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就需要水的順從和推動。這個道理唐太宗尚能明白,何況商人呢?

一份民意測驗的調查結果顯示:89%的人希望自己的領導給自己以好的評價,隻有2%的人認為領導的讚揚無所謂。當被問及為什麼工作時,92%的人選擇了個人發展的需要。而人的發展需要是全麵的,不僅包括物質利益方麵,還包括名譽、地位等精神方麵。可見員工並不是單純地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需求。

在單位裏,大部分人都能兢兢業業地完成本職工作,每個人都渴望受到上司的重視。這時,如果企業領導能夠感受到員工那一顆期待的心,懂得他們的需要,然後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和幫助,那麼員工的心一定是溫暖的,人一定是快樂的,他們會覺得企業是重視自己的,自己是企業裏重要的一員,這樣一來他們就全心全意為企業奮鬥、拚搏了。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中原,想要完成劉備統一的希望。在征伐途中,諸葛亮感歎時光荏苒,自己年歲漸高,因此想要尋找一個接班人。

在與魏軍交戰中,諸葛亮發現了文武雙全的薑維,薑維能征善戰,還熟讀兵法,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諸葛亮有心收服他,好在自己老時能夠繼續帶領蜀軍征戰。

諸葛亮很清楚薑維在魏軍地位尷尬,得不到重用。於是決定采用離間之計。本來薑維就被魏軍排斥,經過諸葛亮的一番計謀後,不得不另謀出路,但是他仍舊不願歸順蜀國。

諸葛亮很是不解,後來經過調查才明白,薑維是不願意拋棄年老的媽媽。見此,諸葛亮立即派人去把他的媽媽接到了蜀國。

薑維聽到諸葛亮接來了自己的母親,深受感動,在母親的勸說下最終降服了諸葛亮。從此,為了蜀國的大業而南征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諸葛亮明白薑維是個孝順的人,他離不開自己的母親,於是諸葛亮就親自將其母親接到他的身邊,滿足了他的要求,他自然感恩戴德,甘願歸順了。商人應該像諸葛亮一樣,盡可能地了解下屬的需要,然後盡量滿足他,這樣他的心中就會充滿對你的感激,也就會加倍的輔佐你,幫助你了。

員工跟老板同樣是人,老板有更高的追求,員工當然也會有需要了。員工之所以工作是因為他們想要有更好的生活和發展,他們也想要掙更多的錢,有更好的職位,但除此以外,他們更注重對個人榮譽的追求。那些以為員工眼裏隻有錢的老板是錯誤的,而總是用高薪來挽留人才而不重視員工需求的老板更是讓人覺得悲哀的。

企業想要成就一番大業,離不開員工的輔佐。隻有員工好了,企業才好,才會有更好的明天。因此做一個像李嘉誠一樣的商人吧,你會發現,這樣離成功會更近。

滿足員工的需要可以振奮員工的精神,可以讓員工為企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隻有員工好了,企業才會有發展,有前途。

方略71 給員工一個犯錯誤和改正的機會

職工平時馬馬虎虎,我一定會批評,但有時做錯事,你應該給他機會去改正。

——李嘉誠

李嘉誠待人謙和,對下屬也很體貼。不過,他看不慣做事馬馬虎虎,所以有誰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他都會嚴格指正出來。此外,對那些做錯事的人,李嘉誠也會指出對方需要注意的地方,避免以後重複犯錯。不過,他也會給對方改正的機會。

一方麵給予利益,另一方麵“嚴”字當頭,這顯示了李嘉誠恩威並濟的人才管理手腕。也就是說,李嘉誠善待下屬絕不是盲目的,在為他們利益著想的同時,李嘉誠堅持嚴格要求每個人。

有時候,一些新來的員工作風拖遝,身上有官僚主義的影子,李嘉誠會要求對方立刻改正。他說:

“我很不喜歡人說些無聊的話,開會之前,我曾預先幾天通知各人準備有關資料。到開會時,他們已經預備了所有的問題,而我自己也準備妥當。所以在大家對答時,不會浪費時間,因為如果你想精簡,而你的下屬知道你的想法,也就能夠作出好的配合,從而提高辦事效率。”

一個人會犯錯誤,就意味著他不是循規蹈矩的人,他敢於接受新事物,敢於挑戰未來。身為這種員工的領導者,就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鼓勵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談判是很重要的一環。一次,李嘉誠公司裏的一個年輕的經理在和外商談判的過程中,外商的態度非常傲慢,對合同的條款指手畫腳,年輕的經理終於忍不住發火,和外商吵了起來,合同也沒有談成。

李嘉誠知道這個事情後,叫人把年輕經理找來。此時年輕經理心想:“這次把生意談砸了,還和客戶大吵起來,肯定被李嘉誠痛罵。”走進辦公室後,李嘉誠沒有一句責備的話,而是對年輕的經理講了很多談判時的技巧。然後讓這位年輕人重新和外商聯係。年輕經理以為聽錯了,但李嘉誠告訴他:“你已經和客戶打過交道,對具體的事務也比較了解,沒有人比你更適合擔任這份工作。”果然,年輕經理吸取上次的教訓,沒有讓李嘉誠失望,成功地與外商簽訂了協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在錯誤中學會成長。作為企業的重要管理者,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對於員工的錯誤學會包容,幫助他們去改正。有這樣一句話,員工是企業內的企業家。與其花費大力氣從外麵請人,不如從企業內部培養,而這種培養首先就是從允許員工犯錯誤開始。

其實,作為企業領袖,允許手下的人出現錯誤不僅僅是一種慷慨大度的表現,更是一種凝聚他人的重要方法。

基辛格是20世紀最有聲望的外交家之一。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是成為吸引年輕人的關鍵,也讓他成為了美國年輕人的偶像。

一位曾經在他手下工作過的人說:“他作為一個領導者,很少發怒,即使在部下犯下很大的錯誤時也是這樣,給予合理的引導,以便從失敗中更快走出來,而不是大聲的責罵。”

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基辛格擔任國務卿期間,每天有很多事情等著他處理,工作非常緊張。他的秘書自然也非常辛苦,常常是從早忙到晚,絲毫沒有休息的時間。有一次,基辛格告訴秘書下班之前要準備好第二天的會議報告,一定要在明天開會之前交給他。但秘書那時已經累得疲憊不堪,把基辛格交代的任務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第二天基辛格向秘書索要報告的時候,秘書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

秘書站在基辛格麵前支支吾吾,不知所雲,心想:“這次完了,自己肯定會被開除。即使不被開除,也要受到嚴厲責罵的。”等到基辛格開完會,秘書立刻進到他的辦公室,同時雙手遞上了自己寫下的辭職書。基辛格看到秘書的舉動後,非常吃驚地問道:“是不是因為今天報告的事情?不要一犯錯誤就想到辭職,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樣,犯了錯誤就走人,那就直接待在家裏算了,人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嘛。”當著秘書的麵,基辛格把辭職書扔進了垃圾桶。“犯錯誤不要緊,關鍵是從中接受教訓。我允許我的部下犯錯誤,但不允許犯同樣的錯誤。”這句話影響了這位秘書整整一生,這句話也是基辛格偉大人格魅力彰顯的時刻。

對於一個成熟的企業組織而言,員工是組織真正的主人,管理人員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因此公司支持員工成功,並為員工創造成功的機會是極其關鍵的。自然,這裏也包括通過犯錯來獲得管理的進步,而後續的“批評和改進”才會有效地解決大量實際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