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開張一個多月,公司竟然沒有任何業績,瑪卡天天既著急又無奈地坐在店裏。正在一籌莫展、走投無路時,他突然想起了一位做企劃的朋友,於是向朋友訴說了自己生意上的煩惱,朋友答應來看看。
第二天,瑪卡像平常一樣坐在自己廣告公司的門口,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發呆。就這樣,他又閑坐了一天,依然沒有業績。而朋友則在旁邊觀察了一天,晚上向瑪卡指出了兩條建設性的意見。
第一條意見是要忙碌。即使沒有一點事情可做,也要假裝忙碌,一旦你閑坐在那裏,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家公司承接業務的能力很差,或許是廣告的製作水平不高。這樣,即使別人有製作廣告的意向,也不會放心把業務交給這樣的公司。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自然也就沒什麼業務了。
第二條意見是要熱情。不要等顧客走進店裏來主動詢問,隻要有人在公司門口駐足觀望,就說明他們有這方麵的隱性需求,要熱情地迎上前去,用最簡潔的話告訴他們公司的業務範圍,並了解一下客戶的需求。即使對方暫時不想做廣告,也要這樣做,這等於做了免費宣傳,以後對方想做時就會考慮到這裏來。
聽了朋友專業的建議,瑪卡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改變了原來那些不良的做法,變得忙碌和熱情起來。不久,他就拿到了第一張訂單,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一年之後,瑪卡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廣告人。
瑪卡找對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貴人”,這位朋友的建議是他事業發展的指示燈。可見,借用別人的優勢、借助別人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走出憂患,成就自己的事業,是一條不錯的成功捷徑。
的確,人總會麵臨事業上的困境乃至絕境,在你以為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之時,別人的出現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希望和轉機,對於這樣的人,你一定要倍加珍惜,並主動尋找,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你要相信,今天的李嘉誠、比爾·蓋茨,也都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成就輝煌的,他們一定也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個人是這樣,企業更是這樣,而且,“貴人”的身份地位越高,我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了讓白蘭地酒占領巨大的美國市場,白蘭地公司耗資數萬元專門調查了美國人的飲酒習慣,製定出各種推銷策略,但因促銷手段單調,結果收效甚微。無奈之下,白蘭地公司總經理隻好請教一位叫柯林斯的推銷專家,研究出了一個妙法: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67歲壽辰之際,向華盛頓贈送白蘭地酒,借以表示對美國人民的友好。
首先,白蘭地公司向美國國務卿呈上一份禮單,上麵寫道:“尊敬的國務卿閣下,法國人民為了表示對美國總統的敬意,將在艾森豪威爾總統67歲生日那天,贈送兩桶窖藏67年的法國白蘭地酒。請總統閣下接受我們的心意。”
待艾森豪威爾總統接受了這一份禮物後,為了擴大宣傳的影響,白蘭地公司把這一消息在法、美兩國的報紙上連續登載。一時間,這一報道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白蘭地公司將向美國總統贈酒的新聞成為法、美兩國的熱門話題。
當這兩桶精心裝潢的美酒用法國白蘭地公司專機送往白宮時,新聞記者和圍觀的人群成千上萬,盛況空前。隻見穿著宮廷侍衛服裝的法國人精神抖擻、風度翩翩,抬著禮品緩緩步入白宮。
當美國總統接受法國白蘭地時,人群中歡聲雷動,法國白蘭地酒的獻酒儀式成為總統生日慶典上最隆重的一幕。美國報刊、電台都以此為頭條新聞向社會各界爭相報道,白蘭地酒的名聲一下子傳遍了美國城鄉的每一個角落。
這一報道再次激起美國人的好奇心,美國人民對白蘭地酒大為關注和好奇,都想品嚐一番。美國酒老板為了掙錢,也爭相訂購法國白蘭地,在美國各地掀起了一陣熱潮,白蘭地公司的收益大幅度增加。
就這樣,法國白蘭地借著美國總統至高無上的權威提高了自己的聲譽和身價,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不費吹灰之力便擴大了在美國的影響,並順利打開了美國市場,成為了每個人最喜愛的酒類之一。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僅僅取決於他自己的力量有多強大,而是取決於他能夠認識到“貴人”,並且用心經營這份關係。如果你的“貴人”有100個,而這l00個人中,每個人都拿出l%的力量來幫助你,那麼就成就了你個人的l00%的成功。
因此,麵臨生活中的困境、遭遇不曾料想的苦難時,我們不要陷於憂患之中怨天怨地、自怨自艾,更不要寄希望於靠孤軍奮戰來成就大業,而是應該想方設法地尋找自己身邊的人幫助,如此一來,你的成功就越大。
駕馭變局,完成從“負麵”到“正麵”的轉變
某件事情這一方麵的危機,也許正是另一方麵的契機;或這件事情上的危機,很可能正是另一件事情上的契機,相信自己,掌握好駕馭變局的主動性,用心去捕捉危機中的轉機,我們很有可能會化險為夷,實現新的飛躍。
“危機”是由兩個字構成的,其中的“機”有機會的意思,也就是說憂患並非是100%的危險,裏麵蘊藏著步步活棋,有無限的契機在裏頭。學會化解“憂患”,使之變成機會,就是我們能否成功的關鍵。
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每一個改變都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正麵的,一種是負麵的;即使是負麵的,也同時會帶來一次機會,那麼在一定的條件下,危機也可能成為發展的機遇。
正如鋼鐵大王卡耐基所說:“任何人都不是與成功無緣,隻是大部分人都無法自己去創造機會而已。”待危機出現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從中發現問題的根源,采取積極的行動,從“負麵”到“正麵”轉變並非難事。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借著遷都之際,準備進一步擴大和充實皇宮的規模,集中了全國各地著名的工匠大興土木。當時被譽為“蒯魯班”的著名工匠蒯祥,被任命為主持這一工程的負責人。
工部侍郎一向對蒯祥十分嫉恨,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深夜,他偷偷溜進工地,將已接近完工的宮殿大門檻的一頭鋸短了一段。蒯祥第二天早上來到工地時,不禁大吃一驚:工期將至,且已經沒有可以重建的相同材料,這該怎麼辦呢?
要知道,這樣的事情足以使人掉腦袋,蒯祥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危險起來,旁邊的人都暗自為他捏了一把汗。但蒯祥知道現在抱怨或叫苦都是沒有用的,唯有想辦法彌補、消除危機才是最關鍵的。
一番冥思苦想後,蒯祥忽然想出一個別樣的辦法:把門檻的另一頭也鋸短一段,使兩頭的長度相等;同時,可以在門檻的兩端各做一個槽,使門檻可裝可拆,成為一個活門檻。他還準備在門檻的兩端各雕刻一朵牡丹花,既可以遮掩兩端的槽,又能使門檻色彩鮮豔,顯得更加富麗堂皇。
到了工程完工的那一天,明成祖親自帶領文武百官來驗收。他看到宮殿的門檻是活動的,拆掉門檻後,轎子和車馬可以直進直出,比固定的門檻更加方便;而且,門檻兩端雕刻的牡丹花裝飾得也十分漂亮,便對蒯祥大加讚揚和賞賜。
小人暗自鋸短已近完工的宮殿大門檻,將蒯祥置於或將失去生命的危機之中。而蒯祥通過冥思苦想,使門檻可裝可拆,成為一個活門檻,化危機為機會。這一變局的轉化,不僅保住了自己的腦袋,還為中國的建築史留下了一段廣為傳頌的佳話。
可見,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危機心存畏懼、怨天尤人、坐以待斃。在危機麵前,我們需要做的是振作精神、冷靜麵對、認真思考,用心去捕捉危機中的轉機,從而化險為夷,實現新的飛躍。
事實上,那些真正的成功者,在麵對不利的變局時總能保持相對的冷靜和勇氣,妥善地將負麵的變局有效地加以利用,並機智地將負麵的變局化為正麵的轉機,進而引發出某種富有價值的成果。
王某是某一高原地區蘋果園的經營者,每年到了收獲的季節,他都會將上好的蘋果裝箱發往各地。由於高原蘋果味道鮮美,汙染很少,深受顧客的青睞。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高原上突然下了一場特大的冰雹,把結滿枝丫的大紅蘋果打得遍體鱗傷。
冰雹結束後,王某看著滿園傷痕累累的蘋果,心事重重。這時候,蘋果已經訂出9000噸貨。如果把被冰雹砸過的蘋果發給經銷商,對方不滿意,會砸自己的牌子。如果到時間發不出貨,不僅自己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經銷商也會遭到連帶的經濟損失,同樣會砸自己的牌子。這可怎麼辦?
“咦,是不是有種好方法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呢?”王某俯下身來拾起一個打落在地的蘋果,揩了揩粘上的泥,咬了一口,意外地發現,被冰雹打擊後的蘋果變得清香撲鼻、香甜爽口。
一個絕妙的主意油然而生,王某果斷地命令手下集中力量,立即把蘋果裝進箱子裏麵,並發運出去。在每一個蘋果箱上都附上一個簡短說明:“不要光看蘋果的外表,這是冰雹打出的帶疤痕的蘋果,是高原地區出產的蘋果的特有標記。這種蘋果,果緊肉實,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
很快,經銷商們便收到了這種帶傷的蘋果,大家看著蘋果難看的樣子,半信半疑。可嚐了一口,卻發現口味非常獨特、甘甜異常。從此,人們更青睞高原蘋果,甚至還專門要求提供帶傷疤的蘋果。
如果把疤痕當做好蘋果銷售的標誌,無論如何都不得不佩服王某天才的創意。俗話說:“沒有笨死的牛,隻有愚死的漢。”積極地開動腦筋,學會化解“憂患”,使之變成機會,就是你下一個成功的開始。
應該認識到,某件事情這一方麵的危機,也許正是另一方麵的契機;或這件事情上的危機,很可能正是另一件事情上的契機,我們要掌握好駕馭變局的主動性。如果不去改變,誰也無法知道危機中隱藏著怎樣的契機。
總之,隻要掌握成功駕馭變局的方法,就可以將負麵的變局化為正麵的轉機,從而改變眼前的困境,走向一個新開始。而我們自身的智慧和才能,也往往是在“負麵”到“正麵”的變局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