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地效仿別人,你就是你,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你也無法替代別人。一個人隻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才有可能獲得最大程度上的自信,進而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主宰自己的命運。
生活中,人們總是會或多或少地拿自己和別人相互比較。比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激發自己的上進心,不斷地提升自己,但胡亂對比,總想成為第二個誰,則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挫傷和打擊。
珍妮身材高挑,臉上帶著可愛的嬰兒肥,給人的感覺既美麗又親切。因為出色的容貌和身材,她被一個好萊塢的資深經紀人相中,經紀人推薦她去參加一個大型的選美比賽,優厚的獎金使珍妮動了心,她便跟著經紀人來到了好萊塢。
這場比賽十分精彩,選手們來自美國各地,她們各有各的風采,但都非常漂亮。在激烈的競爭下,珍妮通過了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和其他4名選手一起殺入決賽,競爭冠軍的位置。為了讓這些決賽選手能夠休息一下調整自己的狀態,大賽組織者給了選手們半個月的準備時間。
接下來,珍妮開始積極地準備決賽,她分析了幾個決賽選手,並將一個叫艾琳的選手當做了她的潛在對手。艾琳具有天生的貴族氣質,臉上沒有一絲贅肉,五官清晰而精致,顯得冷豔而神秘,她每次都能獲得評委的好評。麵對這樣優秀的對手,珍妮有點自卑了,她那張肉乎乎的臉絕對沒有一絲高貴和神秘可言,她決定要改變自己,在決賽之前讓自己瘦下來,能夠和艾琳一樣。
珍妮開始了瘋狂的減肥,每天隻吃一點低熱量的蔬菜和水果,完全不吃主食,在短短的幾天內瘦了10斤。到決賽的那一天,當帶她參賽的經紀人看到她的樣子時立刻驚叫起來:“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原來,經過短期減肥,珍妮嚴重營養不足,臉上的雙頰也瘦得凹陷下去,神色顯得非常疲倦,肌肉和皮膚也顯得鬆弛。
“本來你很有可能贏得冠軍,但現在的樣子看來幾乎是沒有希望了。那些佳麗們大都身材消瘦,頗具骨感美,嬰兒肥正是你與眾不同的風格,使你能夠凸顯出來。遺憾的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這一優點,反而去效仿他人,所以,你注定失敗。”經紀人用無法掩飾的懊悔口吻說,結果不出這位經紀人所料,珍妮果然失敗了。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珍妮,這些人其實本來很有自己的特色,卻因為盲目地效仿別人而否定和破壞了自我價值,內心一直處於迷惘之中,如此是無法鍛造出自信的,這也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其實不隻是樹葉,人也是如此。每一個生命都以獨特的姿態存在著,展示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意義。
正如阿倫·舒恩費教授所說:“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你是全新的,以前從沒有過,從天地誕生那一刻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人跟你完全一樣,以後也不會有,永遠不可能再出現一個跟你完全一樣的人。”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也曾告誡我們:“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隻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隻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你是你的經驗、你的環境、你的遺傳所造就的你。”
由此可見,你就是你,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你也無法替代別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主角”。隻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才有可能獲得最大程度上的自信,進而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
對於這個道理,米卡·韋伯曆盡波折才明白。
米卡·韋伯的媽媽很守舊,她認為米卡一定要像自己一樣賢惠,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主婦。所以,米卡一直在跟著媽媽學習穿衣打扮、為人處世,但她總是覺得自己是不被人喜歡的。
後來,米卡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年長幾歲的男人。婆家是個平穩而自信的家庭,他們的一切優點在她身上似乎都無法找到。米卡總想盡可能地做得像他們一樣好,但她就是做不到,不是表現得太活躍,就是感到無比沮喪。她認定自己是個失敗者,變得喜怒無常,甚至想到了自殺……
但是,米卡沒有自殺,她反倒真的像變了一個人。這一切,都源於她與婆婆一次偶然間的談話。婆婆談到她培養孩子的經曆時,對米卡說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就堅持讓他們堅持做自己。”
“堅持做自己。”終於,米卡從困境中明白過來,原來她一直都在勉強自己去做一個自己並不大適應的角色。於是,她開始尋找自己的個性、觀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風度,挑選適合自己的服飾,並試著參加一些小組活動。
過了一段時間,米卡·韋伯終於發生了變化,她感到快樂多了,這是她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此後,她還把這個經驗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們:無論發生什麼事,你們都要堅持做自己。
米卡·韋伯的轉變,實際上就是信心的培養。保持本色才是最大的成就,米卡·韋伯後來的一係列表現,都是強化自我價值的舉動,當她找到自我價值時,她的自信自然也就有了。
總而言之,你就是你人生的唯一主角,你不可能成為別人,更沒有必要成為別人。不要浪費一秒鍾為自己不是別人而苦惱,保持自我本色和自我風格,充分展示和發揚你的自信,你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當然,這並不是讓你自以為是、故步自封。你有某些方麵的不足,借鑒一些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殊性去借鑒和模仿,並且融入一些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積極的自我暗示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積極的自我暗示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夠用積極的思想充分地暗示自己,就會激發出自己的潛能,你會變得更自信,並且讓自信的力量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最終得償所願。
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人曾說:“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一個意念。”說得更淺顯全麵一些就是:你習慣於在心理上進行什麼樣的自我暗示,就是你成與敗的根本原因。
自信主動意識,或者稱作積極的自我意識,而自信意識的來源和結果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樣,消極心態和自卑意識的來源和成果,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一種很神奇的力量,這兩種不同的心理暗示會給你帶來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為。
有一個小女孩,她的左額頭上有一塊小小的傷疤,這讓她覺得自己很醜,對自己的形象非常沒有信心,不願意和別人做朋友,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甚至不願意抬頭走路,每天情緒都很低落。
這天,媽媽送給女孩一隻漂亮的發卡,說把這個發卡別在頭發上就能擋住那塊傷疤了。女孩對著鏡子一看,發卡確實遮住了傷疤,她立刻覺得自己漂亮了,於是就高高興興地別著發卡上學了。就在門口,她剛和媽媽說完再見,與對麵迎來的人撞上了,她麵帶微笑地說了聲“對不起”,就走了。
一整天,女孩一想到發卡已經擋住那塊傷疤,就感到特別開心,她覺得同學、老師好像都在注意自己,她主動和同學們打招呼,上課聽講也更認真了,每個人對她都比平時更親切,就連幾個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同學都對她很熱情。
“媽媽,你送給我的這個發卡實在太神奇了!今天我感覺特別棒,從來沒有感覺這麼好過。”回到家裏,女孩興奮地和媽媽說。接著,她就迫不及待地把當天在學校發生的一切和媽媽講了。
媽媽愣了一下:“你能有這樣的改變真是好事,不過……”“不過女兒,你今天並沒有戴這個發卡啊,你看,早上你出門後,我在門口撿到了它!”
看完這個故事,有些人不禁要問,這個女孩為何發生了由不自信到自信的變化呢?答案就是受到了積極的自我暗示的作用,她心裏一直在暗示自己那個漂亮的發卡已經擋住了自己的傷疤,現在的自己很漂亮。
由此可見,在心理上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對培養自信心、改變個人現狀是非常重要的。而信心是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可以用自我暗示誘導出來、通過一定的方法修煉出來的積極的心理狀態。
正如詹姆士·艾倫在《人的思想》一書中所說:“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們自己思想的直接結果……有了奮發向上的思想之後,一個人才能奮起、征服,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奮發他的思想,他就永遠隻能衰弱而愁苦。”
世界上本沒有什麼依仗魔力便獲得成功的人,誰也不是天生就偉大傑出的。其實,開始時,人們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隻是那些獲得非凡成就的成功者,他們都懂得如何善用自我暗示的神奇力量。
1964年至1975年間,他率領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隊10次獲全美大學冠軍、7次蟬聯大學聯賽冠軍、8次以不敗的紀錄獲聯合會賽冠軍、曾連續88場保持不敗……他就是美國籃球史上最傑出的大學教練員約翰·伍登。
約翰·伍登是一個樂觀自信的人,他的成功哲學就是:不斷地對自己進行正麵而積極的自我暗示。每晚睡覺前,伍登一定會告訴自己:“我今天表現得非常好,明天還要努力,表現得比今天更好。”
這不單單在打籃球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遇到怎樣的事情,伍登都是一副樂觀自信的樣子,有人問及原因,伍登笑著回答說:“無論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如何,隻要我們能不斷地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就能夠發現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也因此而激發出內在的潛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