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永不放棄(1 / 3)

第12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永不放棄

偉人與常人的不同,在於其信心動搖時,一般會說服自己再次樹立信心。成功和幸福一樣,不在於外在的富有,而是內心的感受。不甘平庸的人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毅力,才能勇往直前。狹路相逢勇者勝,對於生活中的勇士來說,一切皆有可能。

◎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永不放棄 ◎

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種子不發芽,隻要我們精心照料,總會有收獲的一天。也許在我們最想放棄的那一刻,恰恰是我們最不該放棄的時候,因為成功就在下一刻!

在工作中,一些人之所以沒成功,並非他們沒有努力,隻是因為他們在遭遇困難之後,在成功前的最後一刻放棄了努力。而最後成功的人,總是抱著“成功就在下一次”的必勝信念,繼續努力,最終柳暗花明。

事實上,每遭受一次挫敗,就動搖一次信心,這是人之常情。但偉人與凡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其信心動搖時,總會說服自己再次樹立信心。

可以說進取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人沒有一種向上向前的積極進取態度,那麼成功就無從談起。成功要具有堅持到底的堅忍力。

什麼是堅忍力呢?“堅”是堅持,“忍”是忍受,即當在前進中遇到各種問題與困難時,能夠咬緊牙關忍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愛迪生說得好:“失敗者往往是那些不曉得自己已接觸到成功,而放棄嚐試的人。”

人生總會遇到關口,這時候,往往會感覺到加倍的軟弱和無力,認為自己不行了,就放棄了,因此功虧一簣。

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最關鍵的是不要輕言放棄,越想放棄的時候越要堅持。當你覺得再也無法突破時,你一定要強迫自己再向前走一步,因為成功就在下一次!

許多曆經挫折而最終成功的人,他們感受“熬不下去”的時候,比任何人都要多得多。但是,他們卻選擇即使感到“已經熬不下去”時,也要“咬咬牙再熬一次”,雖然是屢戰屢敗,但卻屢敗屢戰,終於在最後一刻,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孫中山號召大家推翻滿清帝國,多次在全國發動起義,卻屢遭失敗。但他還是號召同誌們要堅持,最終,結束了清朝的統治。

堅持就是力量,體現在方方麵麵。很多時候,堅持就是取得最後成功的根本保證。

哈維不是第一個提出血液循環理論的人,達爾文也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洛克菲勒並不是最先開發石油的人,但他們卻是最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所以他們才獲得了特別的成功。

人和竹子一樣,也是在一節一節地成長:每當過一道“坎”時,都會有戰栗和緊張之感,你會深深體會那種失去自我保護的痛苦,那種類似母親分娩的疼痛。但是你必須集中力量到一點上,闖過去就意味著你上了一個台階,闖不過去,就表明著成長的失敗。

因此,人生的關鍵時刻,往往是生命中緊張和痛苦彙集到一起的時候,你必定會感到加倍的難受。但這是好事。因為如果缺少恐懼和掙紮感,那就意味著你還沒有觸及成長的關鍵點,最終難有突破。所以,你要勇於承受那種“建設性的痛苦”。

英國牛津大學曾舉辦了一個關於“成功秘訣”的講座,邀請丘吉爾來演講。當時,他剛剛帶領絕望的英國人民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他的聲譽在當時可謂如日中天。

新聞媒體早早就開始炒作,大家都對他翹首以盼。演講那天,會場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準備洗耳恭聽首相的成功秘訣。

不料,丘吉爾的演講卻隻有短短的幾句話:

“我成功的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的講演結束了。”

說完他就走下了講台。會場上頓時鴉雀無聲。一分鍾後,會場上卻爆發出了雷鳴般的熱烈掌聲……這是一個何等震撼人心、何等精辟的總結啊!

所以,我們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種子不發芽,隻要我們精心照料,總會有收獲的一天。也許在我們最想放棄的那一刻,恰恰是我們最不該放棄的時候,因為成功就在下一刻!

艾柯卡曾擔任世界汽車行業的“領頭羊”福特公司的總裁。由於其卓越的經營才能,艾柯卡在福特公司的聲望和影響已經超越了福特二世,事業可謂如日中天。老板福特二世因為擔心自己的公司有朝一日會改名為“艾柯卡”,於是出人意料地解除了艾柯卡的職務。

離開福特公司之後,艾柯卡可謂是步入了人生的低穀,盡管有很多世界著名企業的領導人都曾拜訪過他,希望他能重新出山,但被他婉言謝絕了。因為他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從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來!”

他最終選擇了當時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這不僅因為克萊斯勒的老板曾經“三顧茅廬”,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克萊斯勒公司已然千瘡百孔,瀕臨倒閉。他要向福特二世和世人證明:我艾柯卡不是一個失敗者!

入主克萊斯勒之後,艾柯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整頓,最終帶領克萊斯勒走出了破產的困境。艾柯卡拯救克萊斯勒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他的永不言敗的強者精神,更是鼓舞了很多人。

永不言敗,是一種打不倒的信念,是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是成功者必備的品質!不服輸的精神,貫穿於每個強者的一生。強者麵對失敗,是屢敗屢戰,越挫越勇;弱者遭遇失敗,則消極沉淪,全無鬥誌。正是這種區別,決定了他們人生不同的發展軌跡。強者更強大也更加自信,於是他們堅定不移地前行,直至看到了成功的光芒;而弱者變得更加懦弱無能,他們變成了失敗的俘虜,甚至終其一生都抬不起頭。

在成功者的詞典裏,沒有“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他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他們永遠不接受自己失敗了,因為他們不會臣服在失敗的腳下,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找成功的機會。拿破侖說:“人生的光榮,不在於永不言敗,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成功者不但有這樣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他們會付諸行動!在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來。

◎ 讓自己做到有計劃地進步 ◎

不管你是誰,都免不了尋找自己準確的人生目標,因此我們要控製好自己急於求成的心態,讓自己有計劃地進步。

人生中的大多數人,都被生活的重負所累,如同一塊巨石壓身,喘不過氣來。的確,我們的生活太沉重了,身心常有疲憊之感。但是又不能不為自己的前途靜下心來,去尋找出路。也許你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唉,我的出路何在呀?我都熬到這個年齡了,怎麼還是沒有希望?”歎息是沒有用的,唯有挺直腰杆尋找出路才可能有最大的希望,才是硬道理。

人生之所以迷茫,歸根結底是沒有遠大的誌向和為之奮鬥的明確目標。沒有人生的目標,隻會停留在原地。沒有遠大的誌向,隻會變得慵懶,隻能聽天由命,歎息茫然。想不讓機會就這樣溜走,不叫青春就這樣逝去,隻有靠誌向和理想衝出迷茫的旋渦,嶄新的人生之頁將會為你從這裏掀開。

人生立誌,先從“誌”說起。古人雲“心之所指曰誌”,也就是指人的思想發展趨向。當代漢語對“誌向”一詞是這樣解釋的:“未來的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決心。”理解了“誌”的含義後,我們對“立誌”的含義就很好理解了。所謂立誌,就是立下未來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幼無知的童年時期外,其他每個不同的成長發展階段都與立誌有很大的關係。簡而言之,青少年求學階段,尤其是大學時期,是人生誌向的確立時期;中年工作階段,是人生誌向的實現時期;老年休息階段,是對人生誌向的回顧與檢查時期。由此看來,立誌是人生各個時期不可或缺的事,值得青年們深思。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無頭蒼蠅一樣在人生之旅中四處碰壁的人頭上。

聰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進心的人,一定都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他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因而他所有的努力,從整體上說都能圍繞著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進行,他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有用的。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也就產生了前進的動力。因而目標不僅是奮鬥的方向,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標,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明確目標的人,會感到自己心裏很踏實,生活得很充實,注意力也會神奇地集中起來,不再被許多繁雜的事所幹擾,幹什麼事都顯得成竹在胸。

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走上成功的舞台,並成長為影響一方的主角。可是你對自己現在的工作、生活、學習狀況感到滿意嗎?你有沒有更大的追求目標與夢想呢?你是不是覺得有信心,可是就是感覺沒時間給自己充電呢?為了不打擊自己的信心,那麼就嚐試“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吧。

每天進步一點點,聽起來好像沒有衝天的氣魄,沒有誘惑力,也沒有展示決心的氣勢。但是這句話更能展示我們的堅韌力。細細琢磨一下:每天,進步,一點點,那簡直是在默默地創造一個料想不到的奇跡,在不動聲色中醞釀一個真實感人的神話。

每天進步一點點,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個腳印能做到;一鳴驚人不好做到,但做好每一件事,可以做到;一下子成為成功者不可能,但每天進步一點點有可能。

一個人不成功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缺少了某些東西,而是他多了某些東西。多了某些影響他成功的不良習慣,譬如,恐懼、懶惰、沒耐性……播種一種習慣,將收獲一份成功。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是一種量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成功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渴望成功的結果,但我們是不是更要珍惜艱苦創業過程中的每一天及每一次的挑戰……

不羨慕別人的富足,也不抱怨自己暫時的不成功。向自己挑戰!每天進步一點點,隻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有所進步,就會進步。讓我們珍惜每一天,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不管是書本知識,還是謀生的手段、生存的技能,適應社會、家庭、工作及生活發展的各項本領。或者哪怕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點點;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效率比昨天提高一點點;每天方法比昨天多找一點點……一個人,如果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麼能阻擋得了她最終達到成功?

有一首童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一個帝國的滅亡,一開始居然是因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的戰馬的一隻馬蹄鐵上的一顆小小的鐵釘鬆掉了。正所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每次一點點的變化,最終會釀成一場災難。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天進步一點點,它具有無窮的威力。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力,因為成功有時就是重複著去做簡單的事情。每天進步一點點是簡單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做這些簡單而重複的事情。因為越簡單、越容易的事情,人們也越容易不去做它。

◎ 做生命的勇者 ◎

狹路相逢勇者勝。對於生活中的那些勇士來說,一切皆有可能。與困難作抗爭,即使暫時失敗了,也雖敗猶榮;但是對於那些膽小如鼠、畏首畏尾的人來說,所有的可能都會因為他的恐懼而蕩然無存。

恐懼心理是人們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也是情緒的一種。是在真實或想象的危險中,深切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它是人們企圖擺脫、逃避某種危險或是不利環境時的一種本能反應,通常表現為如下幾個症狀:神經高度緊張,心跳加速,注意力無法集中,腦海裏一片空白,口渴、出汗和發抖,這時候人們通常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製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