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19 用坦誠換取信任(1 / 3)

標誌19 用坦誠換取信任

直言想法,爭取被人理解並積極地影響他人

成熟不等於世故。成熟是明白社會是複雜的,與人交往考慮周到而不失其赤子之心;世故是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處處設防,虛於周旋。人生之路曲折漫長,我們要學會成熟處世,並保持心靈上的純淨與坦誠,唯有真誠待人才能夠換來信任。出現矛盾和分歧的時候,用溫和的態度去調解,人和人之間本身就是一個集合體,溝通與理解,互助與互愛才能讓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用真誠打開別人的心扉212

用真誠打開別人的心扉

美國學者安德森研究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人格品質時發現,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安德森認為真誠的人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為真誠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敵對感。真誠的人在結交朋友時很容易得到對方的信任,真誠可以在兩顆陌生的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想想,還的確如此。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很多人,通過簡單的交談或是神情的交會,總會不自覺地感受到對方的氣息,或是親切友好、真誠善良,或是冷漠刻薄、咄咄逼人。相比而言,誰都會喜歡前者,他們的真誠會打動我們,讓我們願意靠近他們,或是與他們成為朋友。

巴爾紮克說過:“隻有打算彼此開誠布公的人們,相互之間才能建立起心靈上的交流。”朋友要做到交心,沒有什麼比真誠更重要。彼此猜疑的友誼不能長久,那些虛偽的人或許一開始會利用笑容博得他人的好感,但時間久了,人們自然會對他們的“笑裏藏刀”、“口蜜腹劍”感到厭煩,最終不自覺地遠離他們,這幾乎是不變的真理。

張曉天是個職業經理人,他大學畢業後跟多數大學生一樣,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後來在一個飯店做起服務生來。

作為一個服務生,他也曾經遇到一些挑剔的顧客,比如他們會故意點一些他們想吃而店裏沒有的菜;當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大罵:“這是什麼破店,什麼菜都沒有!”很多顧客都會給服務員出難題,但張曉天在店裏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隻要服務員真誠地對待他們,他們便不會刻意為難你,還會對你非常友好和信任。

一次,臨近春節的時候,窗外下著小雪,夜已經很深了。有一個顧客進了店,手提著幾包東西。看起來他已經很累了,他想吃一碗暖胃的粥,那個時候,店鋪要打烊了,廚師都已經下班隻留下一些簡單的食物和幾個值班的人員。

顧客說:“我想要一碗牛乳粥。”

他抱歉地回答:“對不起,已經沒有了。”

顧客翻了幾頁菜譜,又說:“那來一碗蓮肉羹吧!”

他又十分抱歉地說:“對不起,蓮肉羹現在也沒有了。現在隻能提供一些簡便的食物,比如炒飯、麵條等。”

顧客很生氣:“什麼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不把門給關掉!”那個時候,已經接近淩晨了,很多餐館在這個時候都已經關門了,他們的店之所以沒有關,是為了給那些趕路、需要充饑的人提供方便。張曉天很想解釋,但看到顧客很生氣的樣子,還是選擇了沉默。最後,顧客提起東西氣衝衝地走了。

顧客離開後,他發現一個文件落在了座位上。於是,他出去尋找那個顧客。他想,這位顧客一定去了附近的餐館。他一家一家地找了過去,還好這個時間段,附近隻有幾家餐館依然在開著門。他在第三家餐館終於找到了那位顧客,然後把文件袋交到了那位顧客手上。

當顧客看到他手中的文件袋時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很顯然他對自己剛才的態度感到不好意思。他站起來對看起來要比他小10多歲的張曉天鞠了一躬說:“我剛才態度不好,現在對你說一聲抱歉,沒想到當時一心急把這最重要的文件袋給丟了,更沒想到你會給我送過來。謝謝,謝謝!”

顧客說完,就準備從錢包裏抽出錢來感謝他,他拒絕了。顧客覺得無以為報,拿出了一張名片給他,說以後有機會再感謝他。張曉天沒想到要他報答什麼。不過,從那以後,這位顧客經常來他們店裏吃東西。後來,他所在公司對外招聘,他就把張曉天給引薦到了他所在的公司。

就這樣,張曉天在那家公司的采購部工作了6年,一步步地走上了職業經理人的位置,鑒於他一如既往的真誠態度,公司老板對他的工作十分信任,下屬同事們對他也是非常敬重。

真正的成熟,是心智上的轉變,是在堅持做人底線和原則的基礎上,更好地待人接物,哪怕遇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也不會表現出刻薄和冷漠,而是用真誠去化解彼此間的隔閡,讓原本不夠美好、不夠和諧的關係,慢慢地變得融洽。張曉天正是靠著他的真誠打動了顧客,也為自己贏得了一個重要的機會,成功地從一個小服務生轉到大企業做采購員,並且憑著自己的努力晉升為經理。

常常會聽人說起,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不懂得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所以身邊的朋友不多。其實,很多時候,隻要你待人多一點真誠,常常微笑示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在遇到分歧的時候能夠先退讓一步,再慢慢地解釋自己的看法,別人自然樂意接納你。因為,任何人在真誠者的麵前,都難以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