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20 平和地追求成功
生活的價值在於奮鬥,但要懂得有張有弛
有一顆渴望成功、追求成功的心無可厚非,因為生命的價值在於奮鬥,在於活出自己最大的可能。然而,很多人隻看到了成功本身,卻忽略了生命中許多美好的東西,這是一件悲哀的事。唯有不斷地完善自我,用平和的態度看待成功,盡情享受奮鬥的過程,讓自己在朝氣蓬勃中前進,才能取得成功,也唯有這樣的成功才能長久。
會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
常言說的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哪怕再有錢、再有地位,倘若沒有健康的身體作支持,那生活所有內容對他還有什麼意義?道理誰都明白,但很多年輕人卻總覺得自己還年輕,身體很好,一投入工作就忽略對自己健康的考慮。非要等到有過一些教訓之後,才能成熟理智地對待這個問題。
高效率的工作,來源於充沛的精力,而充沛的精力則需要有充足的休息。任何一個人若是苦心孤詣地專注於某一件事情期間沒有休息,就難以達到最佳狀態。
李孝利是一名國企的庭院設計師,後來她放棄了這份工作來到上海做起了零售生意,經營各種各樣的庭院裝飾品。3年來,她幾乎沒休息過,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這樣拚命幹下來,她的生意經營得越來越紅火。
可人不是鐵打的,長期的高度疲勞讓她吃不消,她自己也承認,每天除了工作上的事連考慮別人的事情的時間都沒有。她跟別的做零售生意的人一樣,連停下來喝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午休時間對她來講簡直是遙不可及,因為一天中最忙的時間正是在中午。
她的這位朋友極力向她建議雇用一個零工,一星期裏至少用兩到三天,在午休前後兩到三小時裏幫她料理生意。這樣,她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了,還可以利用這空出來的時間查查賬目,好好考慮生意該如何做下去。從前,很多紙上的工作,需要在晚上停業後拿回家做,但現在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裏完成了。
她聽取了朋友的建議雇用了一個零工,剛開始她有點不安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後來逐漸學會了放心離開店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讓工作一個上午的疲憊慢慢消失。在體力和腦力漸漸恢複時讓新鮮的想法在清晰的頭腦中迸發。
生活中很多人太渴望成功,總覺得要“三十而立”,自己該有點作為。於是,當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們還在拚命地工作,總覺得這樣就可以縮短取得成功的時間,比別人更快享受到成功後的幸福生活。其實,這是一種幼稚的想法。人的身體如同一部機器,需要加油,需要停機冷卻,一直持續不斷地高強度工作,它能承受得了嗎?注意工作中的調節和休息,不但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對工作也是大有好處的。
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都要與各種政界人士打交道。然而出現在公眾場合前的他,卻永遠都顯得那麼精神矍鑠。這是因為,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體育鍛煉。
中學時代的布萊爾,就是一名體育迷。他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橄欖球隊員,還當過學校板球隊隊長,後來他又喜歡上了籃球和網球。當上首相後,他仍然定期遊泳、打網球、去健身房。每到周末,布萊爾夫婦就會帶著孩子來到位於倫敦郊外的一座16世紀的古堡,呼吸鄉野間的新鮮空氣。
不僅帶著家人進行鍛煉,布萊爾還會邀請保鏢們一起加入,有時會來一場別開生麵的足球賽。當他們踢得精疲力竭、滿身大汗時,又一同跳進露天遊泳池遊個痛快。布萊爾曾說:“我現在的身材跟大學剛畢業時一樣標準。”
和首相的工作相比,有誰能說比他還要忙碌?布萊爾有著重要而繁忙的工作,但他從不會放棄自己享受生活的機會,他會與家人一起呼吸新鮮空氣,也會同自己的保鏢開展一場足球比賽,鍛煉了身體,也調節了自身的狀態,在公眾麵前,就出現了一個精力充沛的首相形象。也許正是因為他懂得在工作與生活之間調節,才能使他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擔任首相如此重要的職務。從布萊爾的態度中,我們應該明白:以一份從容的態度麵對工作,才能使工作與生活更加和諧;掌握好工作的節奏,才能使工作最富有效率。
隻要有了注重自己健康的意識,維護自己的健康就不是一件難的事情。在周末的時候,你可以關掉電腦,和伴侶一起到郊外踏青;趁著各種假期,邀上曾經的摯友們,來到體育場痛快地打一場球;在工作的間歇,要尋找一些方式來調節自己疲憊的大腦。更重要的是,你要擺脫對現代生活方式的依賴,扔掉一直攥在手裏的手機,離開那有著各種電器的房間,去到自然的環境中去真正放鬆自己!下班回家的時候,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或是跳繩,或是慢跑,給自己的健康加分,有時間的時候,在家裏做做飯,體會一下最平淡的生活的幸福。
放慢速度,享受過程之美
年輕的時候,我們確實應該奮鬥,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理想中的生活,這是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的生機之氣。然而,凡事有度,倘若把成熟和成功與無止盡的“快、忙、急”聯係起來,那麼不管你的目標多麼高遠,你的成就多麼輝煌,你都無法體會到快樂的滋味。
有一個圓,被切去了很大一塊,它想恢複完整,於是四處尋找失去的部分。
因為殘缺不全,它隻能慢慢滾動,所以能在路上欣賞到花草樹木的美麗,還可以和毛毛蟲聊天,享受陽光。
它遇到過各種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適,所以把它們都留在路邊,繼續往前找尋。
有一天,這個殘缺不全的圓找到一塊非常合適的碎片,它很開心地把那碎片拚上。
現在它是一個完整的圓了,可以滾動得很快,快得使它看不到路邊的花草樹木,也無暇與毛毛蟲聊天。它發現滾動太快使它看到的世界與之前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於是它停下來,把補上的碎片丟在路邊,又開始慢慢滾動了。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會直奔主峰,一是有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二是聽說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雲海,十分迷人,所以對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顧。等到了峰頂,早已氣喘籲籲,滿頭大汗,結果沒見到日出,也投見佛光,偶見雲海,又覺得不過如此,掃興而歸。假如換一個角度,不要將目標定在頂峰,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走去,從容賞景,會覺得四處美不勝收,還會有意外的發現與驚喜。
一個從事房地產的年輕人,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拚,在本地已小有名氣。他每天的生活就像上足了勁的發條一樣,被傳真、資料、合同以及各種方案充塞得滿滿的。
一天,他仍然如往常一樣,到很晚才從公司出來,走了很遠的路也沒叫到出租車。他慢慢地走在這條每天來往幾十遍的路上,這時他不經意的一抬頭,才驚訝地發現,星星在絲絨般的夜幕中閃爍,洋溢著一種無言的美麗,一如他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晚,幾個要好的同學躺在學校的草坪上看到的那樣。
那一晚,他們被血脈中擴張的青春激動著,廣袤的星空與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從那以後,他幾乎再沒有時間去注視過夜晚的星空了:從他走入社會以後就一直保持著向前奔跑的姿態。目標仿佛總在前方,工作也總顯得太忙,而他奔跑的速度也是那樣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