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改變,從認識自己開始(1 / 3)

第三章改變,從認識自己開始

蘇格拉底曾說:“認識你自己。”羅馬皇帝、哲學家奧裏勒留說:“做你自己。”莎士比亞也說:“做真實的你。”我相信這些名言將永垂不朽。你每天都應再想一次,你到底是誰。你每天都應該檢視當天的情況,調整你的想象力、你對自己的看法,因為你的生命之路並非永遠靜止不變。

別讓你的思維被束縛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簡單,許多人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敢於突破常規,跳出思維定式的束縛。

我們應該學會走出定式的思維,發散想法,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現在恐怕沒有人不知道肯德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肯德基的創始人——桑德斯是怎樣創業的,他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完成創業的,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桑德斯的創業史吧。

創業初期的他已經65歲,而且他身無分文隻能靠救濟過活,他拿到第一張救濟金支票時,上麵的金額隻有105美元,當時他心情沮喪極了,但他沒有責怪社會,也沒有灰心沮喪,他想的就是即使這樣,他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

於是,他便思量起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試圖找出可為之處。突然他想道:“我擁有一個人人都將會喜歡的炸雞秘方,我何不用它來改變自己?”

緊接著一連串的想法又從腦海裏蹦出來:“如果我將這份炸雞秘方賣給餐館,並且教他們怎麼做,那麼他們的生意就會變得紅火起來,而我也可以從餐館中拿到提成。”

一想到這兒,他便立刻行動起來,挨家挨戶地去餐館推銷他的炸雞秘方,但是沒有人相信他,餐館的老板一個個都拒絕了他,還當麵嘲笑他:“得了吧,老家夥,若有這麼好的秘方,你幹嗎還穿這麼可笑的白色衣服?你怎麼還會拿來推薦給我們?”但這些刺耳的話語並沒有讓桑德斯選擇放棄,他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采用他的炸雞秘方。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仍然繼續著自己的推銷,每天駕駛著他那架又破又舊的老爺車,餓了就用他示範做給別人的炸雞充饑,困了就和衣睡在後座,而隻要一醒來他就繼續向人推銷著他的秘方。

一次次的失敗之後,他沒有因為別人的拒絕而懊惱,覺得是自己的說辭還不夠有說服力。於是,他便認真地研究,認真地堅持。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一定有人會相信他,並采用他的秘方。

終於,就在他無數次的堅持後,有人願意試一下。就是這樣的一試竟然非同凡響,人們對這種炸雞非常喜愛,吃的人越來越多,一家家分店在供不應求中開了起來,不僅這樣,他的分店還在其他的國家一家家地開了起來,而且同樣受歡迎,逐漸演變成全球都很流行的“肯德基快餐連鎖店”。

這就是桑德斯的創業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看到了一樣可貴的東西:那就是創新並且堅持,就是他的這份創新和堅持讓他獲得了最後的掌聲,就是他的這份堅持成就了他最終的成功。

日本有個大的體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過違反常規的方案。他們別出心裁,起用外行搞新產品設計,原因是外行頭腦中沒有條條框框,反而更有可能想出獨特的新點子。果然一位足球教練——不折不扣的外行,經過認真地設計和研究,為這個公司推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運動鞋——散步鞋。這種鞋一投放市場就大受歡迎,甚至掀起了一股強勁的散步風潮。

再看下麵的這個故事:

有個毛紡廠出產一種呢子,沒想到呢子麵上有許多白色斑點,結果產品積壓沒有銷路。這時廠裏的設計人員突發奇想,既然有白色斑點的毛病不易克服,能否將這些斑點由瑕疵變成裝飾呢?於是他們在生產中刻意追求那種效果,將斑點加大,最後生產出一種別具一格的產品,名叫“雪花飄”,“雪花飄”上市便成了搶手貨。廠裏的人們稱這種經營方式為“歪打正著”。

上述兩個例子都是利用逆向思維去打破陳舊思維而取得成功的。一個是將缺點變優點,一個是拿外行當內行。逆向思維的好處在於,不受常識或常規的束縛,見人所不見之處,異想天開,從而產生新的創意。別讓你的思維被束縛,巧妙運用逆向思維,常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相信自己

一個人隻有敢於相信自己,才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自信心是一個人做事情與繼續生活的動力,沒有了這種信心,就等於給自己判了死刑。有了自信,就有了積極麵對生活的勇氣。

自信心是一種巨大的動力,它甚至可以驅使你去做別人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有一種矢誌不渝的信念,就是有“時刻相信我能行”這樣的信念,才能使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堅持下去,一個人擁有堅定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信念就是時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定的目標,相信自己具備達到這一目標的能力。

很多人的性格中都存在這樣的缺點,就是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自信心。在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麵前毫無所獲。古往今來,凡是能成大事的性格都應這樣對自己說:“我能行!”

靜美是一個初中生,她性格文靜,喜歡看書。靜美各科成績都還算得上優良,可是,最讓她感到頭疼的就是體育課。盡管靜美感覺自己根本沒有運動天賦,作為學生體育課還是必須要上的。有一次老師要求同學們打排球。要求是一個人將球傳給另一個人,以便讓他們接受扣球訓練。其他的同學都打得很好,靜美卻不行。最簡單不過的一件事,卻讓靜美膽怯了,她擔心失敗後將遭到同學的嘲笑。這時,一個同學大概體會到了靜美的心境。他走過來,小聲對靜美說:“相信自己,你能行的。”雖然隻是短短8個字,卻讓靜美感覺非常振奮和感動。

10年過去了,靜美已經24歲了,她現在已經是一家大公司的優秀員工。她說:“我從未忘記過這句話,每當我感到膽怯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它——相信自己,你能行的。”

哥倫布曾經說過:“世界是勇敢者的。”要想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就要大膽地相信自己,擺脫思想對自我的束縛。俗話說,事在人為。你要是覺得自己能行,你就能行。

小龍從小就體弱多病,他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樣快速奔跑,也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幫著家裏幹活,為此,小龍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非常自卑,漸漸地養成了膽怯、孤僻的性格,從來不敢大膽進取。家裏的長輩們說:“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不會有什麼出息的。”父母對他的未來也從來不抱什麼希望。

可是,一件事卻改變了小龍的一生。一天,學校的老師對小龍說:“你的身體這樣虛弱,可以不用參加期末考試。”小龍聽了,脫口而出的話竟然是:“我能行。”然而,話一說出,小龍就有一點後悔。自從文理分班以後,他就病倒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課程也落下了一大截。小龍覺得自己被逼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他痛罵自己:“逞什麼能呀,真是瘋了。”他幾次都想跟老師說不考了,又難以啟齒。隻好咬牙拚了。誰都沒有想到,那次考試他竟然得了一個全班第一。

後來,小龍考上了大學,從家鄉來到了繁華的都市。小龍又產生了自卑感。剛開學不久,班上開了一次聯歡會,同學們大顯身手,吹拉彈唱樣樣拿手,令小龍羨慕不已,他隻能自愧不如當個觀眾。同一個寢室的同學起哄,非要小龍也“露一手”,心慌意亂中,小龍暗暗為自己加油:“我能行。”小龍努力鎮定下來,鼓起勇氣,唱了一首歌,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和小龍一起唱了起來,氣氛非常熱烈。

此後,“我能行”就成了小龍的座右銘。這句話真真切切地鼓勵著小龍,在關鍵時刻給他信心和勇氣。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勇於麵對現實,努力去適應新的環境。毛澤東有兩句豪邁的詩:“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也就是說,無論環境怎麼改變,隻要我們堅信自己能行,那麼,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做得比想象得更好。

自信,是人生事業成功的源頭,也是人生最可貴的資本,是我們的夢想之樹深深地紮進我們心靈土地中的根,有了自信的深根,我們的夢想之樹才能承受得起任何狂風暴雨的吹打,才能花繁葉茂,才能不斷地結出成熟的果實。人生的旅途之路布滿了荊棘,但隻要鼓起你的勇氣,大步向前,就能抵達成功的彼岸。請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別說“不行”。

謙虛是最大的美德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應當謙虛認真,不要滿足現狀。有了點成績,就驕傲自滿、沾沾自喜,不再追求上進,這種人永遠到達不了勝利的頂峰。

謙虛是一種傳統美德,它可以讓一個人具有特殊的魅力。一個謙虛的人,他的周圍總聚集著許多朋友,因為他總是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愛戴。

大發明家愛迪生有過一千多項改變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明,被譽為“發明大王”。但在他的晚年,由於他變得越來越驕傲自滿,使得他在最得意的領域裏,犯了形而上學的大錯誤。他固執地堅決反對交流輸電,一味地堅持使用直流輸電,結果導致失敗。原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不得不改名為“通用電氣公司”,而實行交流輸電的威斯汀豪公司至今仍擁有著廣大的客戶。這真是“英雄遲暮,驕傲自誤”。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喜歡和接受一個誇誇其談,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

小偉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熱情開朗,活潑外向。於是他決定找一份與人交往的工作,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很快,他就得到一個好機會——一家四星級賓館正在招聘前台工作人員。

小偉決定去試試。於是第二天清早就去了那家賓館。主持麵試的經理接待了他。經理對小偉富有感染力的熱情相當滿意。他拿定主意,隻要小偉符合這項工作的幾個關鍵指標的要求,他就留下這個小夥子。

經理讓小偉坐在自己對麵,開門見山地說:“我們賓館經常接待外賓,所有前台人員必須會說四國語言,這一指標你能達到嗎?”“我大學學的是外語,精通法語、德語、日語和阿拉伯語。我的外語成績是相當優秀的,有時我提出的問題,教授們都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小偉回答說。事實上,小偉的外語成績並不突出,他是為了獲得經理的信賴,自己標榜自己。很顯然,他低估了經理的智商。

聽了小偉的回答,經理笑了一下,但顯然不是賞識的笑容。接著他又問道:“做一名合格的前台人員,需要多方麵的知識和能力,你……”經理的話還沒說完,小偉就搶先說:“我想我是不成問題的。我的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在我所認識的人中是最快的,做前台絕對會很出色的。”

聽完他的回答,經理站了起來,嚴肅地對他說:“對你今天的表現,我感到很遺憾,你沒有實事求是地說明自己的能力。年輕人,在你想誇誇其談時,最好給自己一個警告。每誇誇其談一次,誠實和謙遜都要被減去10分。”

一個有功績而又十分謙遜的人,他的身價肯定會倍增。未達到成功的人並沒有值得特別驕傲的地方,因此更應該保持謙遜。而已經取得成功的人,也不該太過自負、自大和自以為是,應該繼續保持謙遜的作風。

孔子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7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能讓路。第一題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孔子回答說:“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於是他慚愧地對他的學生說:“我不如他,他都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由此可見,即使是孔聖人,也有不了解的知識,但他仍會保持謙虛的心態,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虛懷若穀的胸懷,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就讓我們運用這份智慧,用有限的生命時間去發掘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做人有了一點成績,就開始驕傲自滿,不可一世,這是很不可取的,驕傲會阻礙我們自我完善、不斷進步的步伐。隻有具備了謙虛的態度,你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得到真摯的忠告。在生活中,與他人相處要客氣,要懂得尊重他人。遇到不懂的問題要虛心向別人請教,要學習他人的經驗。虛心請教可以樹立起自己好學的良好形象,有利於建立較好的人際關係。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隻有徹底地認識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實現屬於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