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做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靈魂伴侶
生命的小船隻能由你自己駕駛,你是唯一的舵手。所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靈魂伴侶隻有你自己。一個人的命運其實就在自己的手中,成敗的關鍵取決於你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因為成功向來青睞於自信和勇敢的人,而那些終日抱怨上天不公的人永遠不會抵達勝利的彼岸。
學會善待自己
每個人在自己的哭聲中來到這個世界,在別人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這一來一去之間,便走完了生命的全程。相對於茫茫宇宙,人的一生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所以,我們要懂得善待自己,因為隻有善待自己才能活得快樂。
接受自己,愛惜自己並要善待自己,這才是珍視生命的積極表現。很多人都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並不珍惜,失去的時候,才體會到它的珍貴。
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沒有盡善盡美的人和事情。有時候,對自己不要過於苛刻,也不要過於追求完美。因為,世界上沒有不存在缺憾的人和事。沒有漂亮的臉孔,也許會有一顆善良的心;無法口若懸河、妙語連珠,但有時沉默是金。我們沒有理由自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勃·摩爾在一艘美國潛艇上擔任正瞭望員。某個清晨,隨著潛艇在印度洋水下潛行的他通過潛望鏡,看到一支由一艘驅逐艦、一艘運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組成的日本艦隊正向自己逼近。潛艇對準走在最後的日本水雷船準備發起攻擊,這時,水雷船掉過頭,朝潛艇直衝過來。
原來空中的一架日軍飛機,偵測到了潛艇的位置,並通知了水雷船。為了躲開水雷船的深水炸彈,潛艇隻好緊急下潛。
3分鍾後,6顆深水炸彈幾乎同時在潛艇的四周炸開,潛艇被逼到水下83米深處。摩爾知道,隻要有一顆炸彈在潛艇5米的範圍內爆炸,就會把潛艇炸出個大洞來。
於是,艦長命令關掉潛艇所有的電力和動力係統,全體軍官各自堅守崗位。當時,摩爾心裏十分害怕,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他不斷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死期?
盡管當時潛艇裏的冷氣和電扇都關掉了,溫度高達40℃以上,摩爾仍然冷顫不止,披上大衣牙齒也照樣碰得咯咯直響。
日軍水雷船連續轟炸了15個小時,摩爾覺得仿佛過了15年。在漫長的等待中,過去生活中無論是瑣事的煩惱,還是不幸運的倒黴事,都在眼前重現。
他想起他加入海軍前是一家稅務局的小職員,那時,他總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感到苦惱;抱怨報酬太少,升遷無望;煩惱買不起房子、新車和高檔服裝;晚上下班回家,因一些瑣事與妻子爭吵不休。
正是這些煩惱事,過去占據著摩爾生活的主要部分。而今置身這墳墓般的潛艇中,麵臨著死亡的威脅,摩爾深深感受到,當初的一切煩惱顯得那麼的荒謬。他對自己發誓:隻要能活著看到日月星辰,從此不再為小事煩惱。
日軍水雷船終於扔完所有炸彈開走了,摩爾和他的潛艇重新浮上了水麵。戰後,摩爾回國重新參加工作。從此,他更加熱愛生命,懂得如何去幸福地生活。他說:“在那可怕的15個小時內,我深深體驗到對於生命來說,世界上任何煩惱和憂愁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並不珍惜,一旦失去,才會估量出它的真正價值。人生在世,固然要做到“以仁者之心愛人”,關心別人,善待他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要關心自己,善待自己,愛護自己,珍惜自己。
珍惜自己,才能讓自己活得幸福,活得舒服、快樂。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與事。我們可能難以改變外部環境,也可能無法滿足他人的需要,但我們卻可以選擇用怎樣的態度去麵對。
世上沒有不喜歡快樂的人,快樂是自己營造的,隻要願意,你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
有個年輕人為貧所困,便向一位老者請教。
老者問:“你為什麼失意呢?”
年輕人說:“我一直都這麼窮。”
老者說:“你怎麼能說自己窮呢?你還這麼年輕。”
“年輕又不能當飯吃。”年輕人說。
老者一笑:“那麼,給你一萬元,讓你癱瘓在床,你願意嗎?”
“不願意。”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把全世界的財富都給你,但你必須現在死去,你願意嗎?”
“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財富幹什麼?”
老者說:“這就對了,你現在這麼年輕,生命力旺盛,就等於擁有全世界最寶貴的財富,又怎能說自己窮呢?”
年輕人一聽,又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
同樣的一種狀況,為什麼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呢?生活中像這個年輕人的人不在少數,看問題總是從負麵出發,因為一點點小問題,就會往壞處想。
其實,世上沒有不幸福的人,隻有不肯幸福的人。選擇善待自己,你就會快樂,反之,你就會痛苦。快樂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有時卻會很難,關鍵是看你如何選擇。
善待自己就是要有樂觀的精神,樂觀主義者總是假設自己是成功的,汪國真曾說過:“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
做自己的領航人
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人生的海洋裏,每個人都是一艘航行著的希望之船,引導這艘船航行的隻能是自己。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你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是自己靈魂的領航人;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就看你自己。”
一個人擁有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要相信自己所確定的目標,相信自己具備達到這一目標的能力。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人生最大的缺失,莫過於失去自信。自信是拯救自己唯一的原動力。
林肯出身貧寒,幾乎一生都在與失敗打交道,8次競選但8次都落敗,兩次經商兩次失敗,甚至一度精神崩潰……於是人們多次勸他放棄,不甘平凡的林肯,用真誠的微笑響應了那些好心人的勸慰。他堅持說:“那是我的夢。我想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成功必定屬於我和我的未來。”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習慣自己給自己畫定一個框框,讓自己受到局限,覺得自己不行。這其實都是自卑感在作祟。自卑是對自我的一種消極評價或意識,這是在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麵或某些方麵不如他人而讓意識產生一種消極的情感。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隻是程度不同而已。人類的行為很多都是出於“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所以,樹立自信,戰勝自卑,是我們取得進步和成功的法寶。
阿諾德·施瓦辛格是好萊塢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拍攝的每一部動作片都能獲得驚人的票房,他更是美國加州州長。人們在佩服他高超的演技,羨慕他那山嶽般健美的肌肉的同時,也常常感歎他傳奇的人生。
鮮為人知的是,阿諾德·施瓦辛格出生於奧地利一個普通家庭,15歲時,他身高也不過6英尺,體重隻有150磅,這在西方,隻不過是一個瘦小子。但是,當他看到美國健美先生力土柏加主演的電影時,他就被影片中那種肌肉棱棱、威武雄壯的男子漢迷住了。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成為力土柏加這樣的人。他開始練習舉重和健美,十分投入。父母親怕他鍛煉過量,不得不限製他去健身房的次數,他便把家裏一間沒有暖氣的房間改為健身房繼續鍛煉。
終於有一天,他榮獲“少年歐洲先生”冠軍。阿諾德寫信給自己的偶像,力土柏加深為這位萬裏之外的年輕人感動,邀請阿諾德到他美國的豪宅一遊,並且親自向他傳授健身的竅門。阿諾德更加努力了。
他說:“我有一套嚴格的訓練計劃、食譜和比賽計劃,我總是把這些內容寫出來。我不能在鏡子裏看到自己肌肉鬆弛的樣子,不能違反自己製訂的計劃。”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施瓦辛格成為最知名的健美運動員。從影前他一共獲得過8次奧林匹克先生和5次環球健美先生。
施瓦辛格總是充滿自信。他在1973年出版的自傳小說《阿諾德,一個健美運動員的成長》中說:“我知道我是一個贏者,我知道我一定要做偉大的事情。”在洛杉磯定居後,他不滿足於隻是個健美冠軍,於是轉向世界富豪的目標前進。
無窮的抱負和充沛的精力使施瓦辛格迎接新的挑戰。作為一名健美運動員,他從很早開始就具有表演的才能。身居洛杉磯時,好萊塢就近在咫尺。於是他製定了下一步的目標。“我總是在強烈地受到表演藝術的吸引,我喜歡表演,喜歡發揮自己。我在觀眾麵前表現得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值也越高,就越能從觀眾的掌聲中得出結論,我的事業應該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