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追求完美的結果必定不完美(1 / 3)

第八章追求完美的結果必定不完美

許多人經常找出自己的小缺點,自認為“因為這個弱點,所以不能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將弱點轉化為優勢,這對任何人都非常重要。請把它深深地印在腦海中。這絕對是真實的,你可以將弱點轉為優勢。

缺點是進步的動力

人活在世上,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事情,而在做事的時候,我們免不了會出錯。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是人都會犯錯,聖賢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聖賢之所以為聖賢,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事情之後,會承認錯誤,並且能夠改正錯誤。孔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這就說明他知道自己也可能會犯錯誤,但每天反省自己,就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有這麼一個故事:廬江王李瑗看到一位美女,就想娶她。美女本有丈夫,但李瑗派人把他殺了,將她強娶回家。後來,李瑗謀害唐太宗,事敗被殺。這個美人被唐太宗所得。

一天,一位大臣來參見唐太宗,正好看到唐太宗和這位美女在一起。唐太宗在介紹她被李瑗強娶的故事後,又得意地對大臣說:“她美而賢淑,俏而穩重,我很喜歡。”

不料,大臣卻提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不過我真不明白,李瑗殺人奪妻是對還是錯。”

“這麼簡單的道理還不明白嗎?”太宗說。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大臣的用意,於是向大臣道謝:“不是你,我恐怕也要像廬江王那樣被後人取笑了。”馬上把她送出皇宮,讓她與親人團聚。

唐太宗不愧是一個賢明的君主,當知道自己也犯了錯誤的時候,能夠主動認錯,及時改正。

不可否認,有了過錯,立即推給別人,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其實,承認錯誤絕非可恥或軟弱的行為,在犯錯之後嫁禍他人才是卑劣的表現。有人說:“真正偉大的人,並不在於他從來不犯錯;而在於犯錯之後,能夠快速而清楚地立即承認。”工作中有弊端和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消極地對待弊端和錯誤。敢於認錯和承擔起責任對自己、對他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一天傍晚,勞拉女士路過超市,選購了一些商品。由於當時非常著急,她並沒有像平常那樣去核對一下她買的商品,就拎著回家了。回家以後,她無意中發現小票上多打了一袋1.2美元的話梅。

第二天,勞拉女士隻拿著小票來到超市,對收款員簡要地說明了一下情況,收款員聽後馬上說:“對不起,是我們的錯,可能是昨天我們工作一時疏忽,給您打錯了,很對不起。您看,您今天是選購商品呢還是退款呢?”

其實,這位收款員並不是昨天那位為勞拉女士打票的收款員,而勞拉女士也把昨天的商品帶回家了,到底有沒有多打上這一袋話梅已無從查證了。但是,超市的工作人員主動認錯,並承擔起了責任。

通過這一件小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家超市是值得信賴的,因為每一位員工都嚴格地貫徹了超市製定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並勇於認錯和承擔起責任。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人際關係學家,有“第一代成功學大師”之稱的卡耐基曾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卡耐基家的附近,有一個森林公園,卡耐基經常帶著他的小波士頓鬥牛犬——雷斯去散步。雷斯是一隻和善而不傷人的小獵犬。在公園散步的時候很少碰到人,所以卡耐基常常不給雷斯係上狗鏈或者戴口罩。

有一天,卡耐基像平常一樣帶著雷斯在公園裏散步,遇見了一位警察,這位警察說:“你為什麼讓你的狗跑來跑去,不給它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難道你不曉得這是違法的嗎?”

“是的,我曉得,”卡耐基輕柔地回答,“不過我認為它不至於在這兒咬人。”

“法律是不管你怎麼認為的,它可能在這裏咬死鬆鼠,或咬傷孩子。這次我不追究,如果下回再讓我看到這隻狗沒有係鏈子或套上口罩在公園裏的話,你就必須跟法官解釋啦。”

卡耐基客客氣氣地答應照辦。可是他的小狗並不喜歡戴口罩。為此,他們決定碰碰運氣。但是,他們的運氣實在不怎麼樣。一天下午,雷斯和他在一小山坡上賽跑。突然卡耐基看到了那位警察,這時的雷斯直向那位警察跑去。

這下可糟了,卡耐基決定不等警察開口就先發製人。他說:“警官先生,這下你當場逮住我了。我有罪,我沒有借口了。你上星期警告過我,若是再帶小狗出來而不替它戴上口罩你就要罰我。”

“好說,好說,”警察回答的聲調很柔和,“我曉得在沒有人的時候,誰都忍不住要帶這麼一條小狗出來。”

“的確是忍不住,”卡耐基回答,“但這是違法的。”

“像這樣的小狗大概不會咬傷別人吧?”警察反而為卡耐基開脫。

“不,它可能會咬死鬆鼠。”卡耐基說。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他告訴卡耐基,“我們這樣辦吧。你隻要讓它跑過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其實,快速而真誠地承認自己的錯誤,要比你去爭辯有效得多。如果我們知道免不了會遭受責備,何不搶先一步,自己先認錯呢?聽自己譴責自己不比挨人家的批評好受得多嗎?

缺陷不是成功的障礙

缺陷常常能蒙蔽人們的雙眼,讓人們無法正視缺陷;其實,對待缺陷的態度不同,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有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悲觀失望,受到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如果與別人相比,身體上有某種缺陷,則更是絕望不已,破罐子破摔,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了一大截,不可能有什麼成就了,隻能坐以待斃了。其實,無論是弱點也好,缺陷也好,都不足以是成功的障礙,隻是缺乏自信者的借口而已。

康寧罕自小雙腿因燙傷而無法走路,後來,他卻成為美國曆史上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跑得最快的選手之一。他說:“一個運動員的成功,85%要靠信心和積極的思想。”也就是說,你要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他說:“你必須在生理、心理與精神上去表現自己。而精神最能幫助你,從智者那裏獲得推動你前進的力量。”他又說:“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

哲學家尼采認為,優秀傑出的人“不僅能忍人所不能忍,並且樂於進行這種挑戰”。一些社會學家曾對許多身體有缺陷的成功者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這些成功者,正是因為某種缺陷激發了他們的潛能。

威廉·詹姆斯曾說:“我們最大的弱點,會給我們提供一種出乎意料的助力。”缺陷不僅不是障礙,還有可能成為激發事業成功的動力。彌爾頓如果不是失去視力,就寫不出那樣精彩的詩篇;而海倫·凱勒的創作事業完全是受到了耳聾目盲的激發。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這麼不幸,逼得他幾乎要自殺,他可能就難以創作出不朽的《悲愴交響曲》。

達爾文曾說過:“如果我不是這麼無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很顯然,他坦然承認自己受到過弱點的刺激。

達爾文在英國誕生的同一天,在美國肯德基州的一間小木屋裏也誕生了一個嬰兒。他也是受到自己缺陷的激發而成功的,他就是林肯,如果他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學的法律學位,又有美滿的婚姻,他也許永遠不能在葛底斯堡講出那麼深刻、不朽的詞句,更別提他連任就職時的演說了,他曾說過:“對人無惡意,常懷慈悲於世人……”

當然,我們不是說越是身體有缺陷越容易成功,越是家境貧寒越是容易成才。我們舉上麵的例子,就是說明一點——即使你有弱點、有缺陷,也不能因此喪失自信,因為這些都不是成功的障礙。隻要有誌氣、有決心,你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甚至還可以把弱點轉為優勢。

其實,如果正視自己的弱點,並善於把它們轉化為優點,這樣弱點也會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各自的劣勢,不要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優勢相比,徒長他人誌氣,而滅自己威風。我們固然要檢查和分析自己的弱點以進行改進,但也不能因此喪失自信。唱歌方麵你與歌手無法比較,但你開店經營並不遜色;在寫小說方麵你比作家差得遠,但你馳騁商場卻可能得心應手。世界上的事情,有得必有失。你總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途徑,關鍵是你要自信,要敢於拚搏。

不必過分苛求完美

有位哲人說:“完美本是毒。”事事追求完美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在這個地球上,十全十美的事是不存在的,完美隻是人們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和一個憧憬,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