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選擇正確的路,然後正確地前進
愛默生這樣說:“一個年輕人踏入社會,就正像一葉小舟駛進大江大河一般,處處都要謹慎小心,要時時仔細察看周圍的障礙與困難,然後設法一一清除,這樣才可以安然穿過河口,駛入大海之中。”當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時候,你就會明顯地感覺到做起事來精力充沛、鬥誌昂揚、信心十足。同時,你那振奮的精神、快樂的表情,也一定會給周圍的人帶來活力。
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人生的路上有許多的岔口,但其中也許隻有一條是通往成功的路。選擇時,要麼自己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要麼就聽從別人的建議,走別人為你選擇的路。但是,如果不為自己的人生搏一回,是不是有一些遺憾呢?
所謂為自己而生活就是:要為了自己的快樂、興趣和人生目標而努力,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己,追求成功,為自己能展翅高翔贏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環境是先天注定的,而人生卻是自己的,精彩與否,成功與否都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負責。有這樣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說的就是人要為自己而生活,不要活在別人的標準裏,為別人的看法而去改變自己,這是很愚蠢的事。人活著不是為了別人,要敢於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爺孫用驢馱著貨物到鎮上的集市去賣。很快貨物就賣光了,爺孫倆高高興興地往回趕,孫子騎著驢,爺爺在旁邊跟著走。剛出集市沒多久就遇到兩個老婦人,她們說:“看這孩子真不像話,自己年紀輕輕的騎著驢,卻讓一個老人在地上跑。”老人聽後連忙喊停,讓孫子下來,然後自己騎上去,得意揚揚地繼續上路了。又走沒多遠,一個孩子看見了,很生氣地說:“怎麼會有這樣的爺爺,自己騎驢,卻讓年幼的孫子跟在他後邊跑。”老人想: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要怎麼辦?突然,他靈機一動,彎腰把孫子也抱上了驢,兩人一起騎著驢回家。可還沒起步,迎麵就走來一個中年人,他搖著頭自言自語地說:“兩個人騎一頭小驢,也不怕把驢給壓死了。可憐的畜生啊。”老人聽了和孫子一起下來,爺爺、孫子、驢,各走各的。本想不會再招來議論,誰知他們在路過一片菜園時,幾個種菜的看見了,說:“有驢不騎,如今這世上還有這麼笨的人哪。”爺爺摸摸腦袋,看看孫子,不知道怎麼做才好。最後,爺孫倆找來繩子和木棍,把驢的四腳綁起來,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抬著驢往家走去……
驢本是用來供人使喚的,故事中的爺孫倆最後反而是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將驢抬了回去。驢雖然不用勞累趕路了,但也沒能好受,兩個人更是累得不輕。這是一則寓言小笑話,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讓人沉思。人言雖可畏,但人言更需要鑒別。別人的意見有時隻能作為參考,如果人人的話都要聽,那麼自己也將無所適從。
餘秋雨說,很多人總是很在意別人的手指,在意他們對你伸出的是大拇指,是食指,是中指,還是小拇指,並以此來評判自己的行為,或左右自己的心情,其實沒有必要。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手勢,權當他在做運動就好了,隻要自己覺得無愧於心就好。
其實,隻要自己認為是對的、效果是好的、過程是開心的、結果是滿意的,根本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警示,要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還是自己,旁人看到的隻是一個片段或表象,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了解別人,他們僅僅是根據自己所見的不全麵的狀況,說出自己的意見而已。由於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就像爺孫倆一樣,不管他們作出任何選擇,在有些人的眼中都是錯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勇敢地堅持自己的看法。
不論現實是怎樣的,人要有最起碼的一點“自主”,這樣才能有負責人生的心力與霸氣。隻有相信自己,靠自己才能撐起頭頂的一片天。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成功怎麼會青睞你呢?你可能擁有滿腔的熱情與才能及崇高的理想,可是你不相信自己,不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給自己,那你永遠也無法成功,永遠也無法征服世界。
人生的路上有許多的岔口,但其中也許隻有一條是通往成功的路。選擇時,要麼自己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要麼就聽從別人的建議,走別人為你選擇的路。但是,如果自己不為自己的人生搏一回,是不是有一些遺憾呢?再說,並不見得別人的意見就是正確的,有很多失敗者就是因為他們在猶豫之後選擇了別人為自己選擇的路,他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斷。然而,別人挑選的終究不是自己熟知的,即使一路荊棘,一路傷痕,你也無力怨恨,因為這也是你的選擇,你選擇了別人的選擇,而狠心地否定了自己。如果不能走出別人的陰影,那麼你永遠也無法真正接受到不遠處陽光的照射,也許那就是成功的呼喚。
正確認識自己
認識自我,認清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礦。的確,正如尼采所說,認識了自己的人,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在《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則故事:
當年普羅米修斯在造人時,讓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掛兩隻口袋,每個人都把裝著別人的缺點的口袋掛在了胸前;而那隻裝著自己的缺點的口袋則放在了身後。結果可想而知,隻要人稍微低一下頭就能看見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而不見,因為他很難看到。
有位名人曾說:“人本身就是帶著缺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生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改掉缺點、完善自己的過程。因此,敢於挖掘和暴露自己的缺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說人生是一幅畫,那青春時光無疑是最絢爛的景象;如果說人生是一首詩,那青春時光無疑是最豪壯的篇章。身處大時代下的青年應該是充滿激情的,富有朝氣的,敢於想象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要比任何人都能夠明白人無誌而不能立的道理。人生應從立誌開始,它不僅把自己與過去區別開來,也把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具體來說,是把自己與平庸區別開來。所以,從這一刻起你就要立誌成才,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一個有胸懷、有情懷、有品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