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走自己的路,選定方向就不要猶豫(2 / 3)

端硯不僅硯石好,做工也十分細致高明。有的纖巧玲瓏,有的富麗堂皇,實為文房珍寶。一方上貢的精致端硯,甚費工時,日以繼夜地琢磨,一個月才能製成一塊,工本費不下金子百兩,且質料很不易選。

一日,一位權貴親臨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硯,說道:“大人每日躬筆耕耘,急需上硯。現送得一方,呈與大人,以為萬民造福。”包拯說:“我這多年皆用普通石硯,如此高貴的,當呈聖上所用,我用則糟蹋了。”說罷,他堅辭不受。

包拯常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後來,又有人來送端硯,他開著玩笑拒絕說:“如今我來到產端硯的端州,便收端硯;明日去產金的金嶺,再收金子,我豈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盜嗎?”公元1043年,當包拯即將離任時,當地百姓精製一方好硯,贈給他作紀念,他也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因此,人們奔走相告,盛讚包拯為官清明。為此,後人還給他編了一段美麗的故事。

包拯在離開端州的時候,端州百姓將他送到船頭,知道包拯不肯收取端硯,就將一塊最上等的端硯用黃皮包好,悄悄放進艙內,大家想包拯到了地方也就收下了。

當包拯的船行至羚羊峽口(今廣東省肇慶縣附近的西江上),忽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包拯眯眯著眼睛看向前方,擔心船這樣行駛下去會凶多吉少,便下令停船。他暗自詫異:“我包拯在端州清淡如水,如何惹得天公這般動怒?”一邊尋思著一邊在船裏轉了轉,因為風沙的緣故什麼也沒有發現。等他煩悶著進入船艙,卻瞥見廝角落有一黃色東西。打開一看,竟是一方精美端硯!他拿著端硯走出艙,將硯擲於水中。

就在這時,風停了,浪也靜了。那落硯處漸漸湧起一座美麗的沙洲,因係端硯所在,人們便管它叫“墨硯沙”。

當地的百姓請了雕刻名匠,為“墨硯沙”銘聯永念。那副對聯是:“星岩朗耀光山海,硯渚清風播今古。”聯中的“星岩”,即舉世聞名的肇慶七星岩;“硯渚”即墨硯沙。對聯的大意是:七星岩上包拯題名,使山河生輝;硯渚上廉潔的清風,流古傳今。

選定目標,不拋棄不放棄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有目標地進行你的旅行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目標決定著你的方向,與此同時,在選定目標之後,不要輕言放棄,勝利就在不遠處等著你的到來。

人生需要目標的指引,沒有目標,任何成功都不會發生。目標是人生成功的動因,沒有人能夠離開目標而成功。但是,我們的目標很容易受到現實的影響,或被盜走,或被現實阻礙,或被現實誘惑。

人人都有成大器的可能,也有成大器的意願,但最後可以心想事成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人們要把可能、心願變成事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多數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對目標不能持之以恒。在這個世界上,值得人們追求的東西有太多太多,如果什麼都想要,就什麼也得不到。我們隻能選定一個目標,盯緊它,全力追趕它,不被其他的目標所誘惑,才可能達成心願。不放棄,不拋棄是我們對目標應有的態度,也是對自己應有的要求。

在動物的世界,獅子在追趕獵物的時候會盯緊前麵的目標窮追不舍,即使身邊出現有其他獵物,距離前麵的獵物更近,它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目標。獅子追趕獵物,既是速度的較量,也是體能的較量。隻要盯緊前麵的目標,當獵物跑得累了的時候,十有八九會成為獅子的美餐。如果獅子改變自己的目標,新獵物體能充沛,跑得會更快,更持久,捕捉到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獅子不斷改變著自己的目標,累死了也不會有收獲。我們對自己的目標有這樣的堅持嗎?

堅定總能產生巨大的力量。例如,陽光照在一張白紙上,不論照多長時間,這張白紙都不會有多大的變化。而當我們用放大鏡把太陽光聚集在一個點上,這張紙很快就會著火;無數滴水打在不同的地麵上,地麵上不會有太大的痕跡,而當這些水珠滴在一個固定的點上,卻可以把一塊石頭擊穿。當我們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朝著唯一的目標前進時,總能有相應的收獲。相反,被其他目標所分散,輕易地改變、放棄自己的目標,到頭來隻會是一場空。

我們是自己目標的主人,隻有我們有權選擇自己的目標,失敗和一切外在因素都無權改變我們的信心。

巴菲特從小就顯露出賺錢天賦。11歲那年他和姐姐一起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了3000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

令他們難過的是,沒過多久這支股票就跌到了每股7美元。於是,姐姐便報怨巴菲特。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這支股票就慢慢回升到40美元,為了挽回損失,不讓姐姐難過,巴菲特趕快賣掉了股票,但是在不久之後,這家公司的股票很快又漲到了每股200美元。

這件事讓巴菲特有很深的感觸,於是他為自己確定了兩條終身不改的準則:一是設立目標必須要有充分的依據,經過嚴密的思考和精確的計算;二是一旦目標確立後,不管什麼人或因素幹擾,隻要目標合理,絕對不輕易放棄和改變,尤其是核心目標。

追求目標的時候,必須堅定不移,勇往直前。不放棄,不拋棄,這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點。巴菲特後來的成功,正是取決於這一點。

真正的強者是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初衷,也不會因為困惑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目標既不能讓成功自然地到來,也不能保證一切都會萬事大吉,還需要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有足夠的能力以及切實可行的行動,對行動目標有清晰而正確的認知,不會因為外界的種種原因而改變自己的目標。

不拋棄,不放棄,就要從每一個小目標開始。在確定目標前要謹慎,在完成目標中要靈活。有效地排除外力的幹擾,持續不斷地實現一個個小的目標,才能漸漸接近最終目標,從而完成自己的宏願。

愛迪生曾說,目標能夠將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件事情上。一個人整天都在做事,晚上十一點睡覺,他做事就做了整整十六個小時。唯一的問題是,他做很多很多事,而我隻做一件。假如他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的上,他就會成功。

世界歌壇的超級巨星盧卡諾·帕瓦羅蒂在告訴別人關於他的成功秘訣的時候,總會提起自己問父親的一句話。

盧卡諾·帕瓦羅蒂在師範院校畢業之際,癡迷音樂並有相當素養的他問父親,自己是當教師還是做歌唱家。父親說,人不可能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可能會從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隻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

想要成功,每個人都隻能看著一個目標,然後堅定地前進。

帕瓦羅蒂最終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做一名歌唱家。經過14年的努力與失敗,他終於登上了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那就隻能走一條道路,哪怕這條路崎嶇不平,仍要堅持,絕不放棄。

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每個人都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總在遺憾,總在夢想,真正付諸行動的人少之又少。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畏首畏尾,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人認為自己要做的事是別人不曾做或反對做的,如果自己做了,可能會被認為是另類,甚至成為眾矢之的,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每個人的願望,因為這可以讓自己更快樂,更容易獲得成功。但是,在現代職場,有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因為他們隻是把工作當作養家糊口的工具,而不是真心喜歡並樂意去做它,所以這樣的工作質量可想而知。

事實上,不管我們當初選擇某項工作的初衷如何,我們都應該喜歡或者試著喜歡,並且熱愛目前所做的工作,因為為人處事的態度,完全出自個人的選擇,隻要你選擇快樂、選擇用心,無論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讓你樂在其中。

如果無法在目前的工作中選擇好的態度來對待它,那麼,就一定要去重新選擇工作,做你想做的事。否則,你可能會與成功永遠無緣。

傑西卡是美國夏威夷一家製衣公司的設計師,這家公司一直生產著傳統的夏威夷人喜歡穿的罩袍。這些罩袍隻有一種尺碼,花色單一,款式陳舊,由於是成批生產,製作上也很粗糙,看上去千篇一律,沒有半點美感可言。

傑西卡決定對罩袍進行改製,她想先為自己縫製一件罩袍,並穿在身上,看看效果如何,這樣將來對罩袍進行改進時就更有說服力。

於是,傑西卡買來了能體現個性特色的印花布,通過精心剪裁,使罩袍不僅保持原來舒適自然的特點,又能夠適合自己的身材尺寸。與此同時,她還為罩袍精心設計了漂亮的花邊。這種特殊的設計,立刻引起了房東太太的極大興趣,要求傑西卡也為自己照樣縫製一件。穿上傑西卡為她量身定製的傳統罩袍,房東太太十分喜歡,她怎麼也想不到,這種傳統的服裝,居然也可以做得如此漂亮美觀。

當傑西卡把她想改進公司生產的傳統罩袍的想法告訴同事們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連連搖頭:“難道你不知道在夏威夷各大旅館、服裝店和旅遊中心陳列著成千上萬件罩袍?它們都是傳統式樣,沒有人敢去改進它啊。”

可是傑西卡卻不這麼想,她決心要試一試。因為,她始終堅持這樣一個準則:隻要想做,就立即去做。

傑西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公司經理,並得到了經理的大力支持。她親自負責選購布料和為上門的顧客測量尺寸大小,然後將布料交給其他同事去裁剪和縫製。就這樣,在這家生產傳統罩袍的公司裏,生產出了一件件漂亮又適合人們身材的新式罩袍,隨之而來的就是公司的生意開始紅火起來。在傑西卡的努力下,公司後來還把這種獨特的服裝推銷到了美國本土的其他許多城市。

而傑西卡則憑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行為準則,贏得了經理的青睞,從一個普通的設計員工被提拔為公司的首席設計師。

令人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的人沒有傑西卡那樣的勇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想做的事,總是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擔心失敗,擔心遭人議論,擔心自己的決策是錯誤的等,於是剩下的隻有對別人的羨慕:工程師羨慕自己的同事有勇氣離開公司,去另立門戶,獨立創業;公交司機羨慕出租車司機,有自由的上下班時間,自由的行車路線,而自己得按時上下班,每天重複著那條必經的路線,不能少一個站,也不能多一個站;推銷員羨慕醫生成天待在辦公室裏,不用在外麵受風吹日曬,而且能拿著高薪……

隻要想做,就立即去做!如果你不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就不要給自己設定障礙,這是你的權利,沒有人可以阻攔你。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要時刻認清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太在意別人怎麼說,更不必拘泥於別人的老套思維。隻要有好的想法,哪怕它看起來很荒謬,都應該立即付諸實踐,說不定奇跡就在你的前麵!《福布斯》雜誌創立者福布斯有這樣一句名言:“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好,立即做!”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1925年生於英格蘭林肯郡的格蘭瑟姆市。1979年5月,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她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任職期間工作勤懇,政績卓著,史稱“鐵娘子”。

瑪格麗特的父親羅伯茨是英國格蘭文森小城的一家雜貨店主。在瑪格麗特5歲生日的那天,父親把她叫到跟前,對她說:“孩子,你要記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要學會用自己的大腦來判斷事物的是非,千萬不要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啊。這就是爸爸贈給你的人生箴言,也是爸爸給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禮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對你有用多了!”從此,羅伯茨著意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堅強獨立的孩子,下定決心要塑造她“嚴謹、準確、注重細節、對正確與錯誤嚴格區分”的獨立人格。有了父親這樣一個“人生導師”,瑪格麗特堅實地成長著。

羅伯茨的家庭其實並不窮,但是家裏生活的設施卻十分簡單,沒有洗澡間、自來熱水和室內廁所,也沒有值錢的東西,瑪格麗特有一陣子迷上了電影和戲劇,她幾乎每周都去一次電影院或劇院,開心得不得了。有一天當她的零用錢不夠而向父親“借”的時候,遭到父親果斷地拒絕。因為父親特意要為女兒營造一種節儉樸素、拚搏向上的氛圍。從小父親就要求她幫忙做家務,10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雜貨店站櫃台。在父親看來他給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答應女兒說“我幹不了”或“太難了”的話,借此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瑪格麗特在入學後,她才發現她的同學有著比自己更為自由和豐富的生活,勞動、學習和禮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廣闊和多彩。他們一起在街上遊玩,可以騎自行車、做遊戲。星期天,他們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麼誘人啊。幼小的瑪格麗特心裏十分羨慕這樣的生活,她幻想能有機會與同學們自由安閑地玩耍。直到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對威嚴的父親說:“爸爸,我也想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