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臉色頓時一沉,說:“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決定你該怎麼辦,不要隨波逐流。”見孩子不說話,羅伯茨緩和了語氣,繼續勸導瑪格麗特:“孩子,不是爸爸限製你的自由。而是你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思想。現在是你學習知識的大好時光,假如你想和一般人一樣,沉迷於玩樂,那樣隻會一事無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斷力,你自己做決定吧。”
聽了父親的話後,小瑪格麗特再也沒有說話。父親的一席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裏。她想:“是啊,為什麼我要學別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剛買回來的書我還沒看完呢。”
羅伯茨經常這樣教育瑪格麗特,要她擁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最能顯示一個人的個性。隨波逐流隻能使個性的光輝沉沒在芸芸眾生之中。
正是羅伯茨對女兒獨立人格的培養,才使撒切爾夫人從一個普通的女孩,最終成為一位連任三屆、執政十二年的英國首相,一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政治家。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不論是偉大還是平凡,獨立的人格都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那麼就盡早教會孩子們獨立吧,讓他們自己掙零花錢,讓他們自己吃飯穿衣,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熟悉世界,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20世紀的40年代,有一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靠賣自己的畫來維持生計。
有一天,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別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畫而出高價買走。這件事情給他一個啟發。後來他便開始大量地模仿畢加索的畫,並且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二十多年後,他獨自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他渴望安頓下來,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地方。他又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簽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這些畫過於感傷,主題不明確,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更不幸的是,就在此時當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因為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所以沒有判他永久的驅逐,而給他兩個月的監禁。
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毫無疑問,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不能自拔,並終究紙包不住火。最令人遺憾和可惜的是,由於他在長時間模仿別人的過程中,而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無法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
對人生而言,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
相信自己,但不盲從自己
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相信自己,在人生路上隻有相信自己才會有美好的明天。如果是盲從自己,事情的後果就不好說了,要知道相信和盲從是不同的。
據說,生物世界裏有一種魚叫鰷魚,通常行動時都有一個“領袖”,其他魚都會在領袖的領導下行動,非常有秩序。德國有一位生物學家做了一個特殊的實驗,將一條鰷魚的腦子切除,這條魚能維持相當一段時間的生命。當這條魚被放回水中的時候,它已經喪失正常魚的抑製力,隻是隨意地遊向任何地方,而令人驚奇的是,其他鰷魚這時都盲目地跟隨著它,以這條魚為“領袖”。
“盲從”的現象在生物界也是存在的。
其實,人類的心裏,也存在“盲從”的想象。比如說,當你麵對一個你完全不了解的且根本無法知曉的領域,你往往會傾向於大多數人的選擇。大家都說,排隊排很長的小店東西一定很好,人氣最高的飯館菜一定不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判斷不了或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判斷飯館的飯菜好吃與否,所以常會不加思考跟隨多數人的選擇。
美國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愛默生曾說過:“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首先必須是一個不盲從的人。”
“世界旅館大王”的威爾遜就是一個做事不盲從、勇於堅持自我的人。
他開始創業時非常艱難,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威爾遜積攢了一點錢。他從長遠的眼光出發,認為從事地產生意一定會有利可圖,於是,他決心從事地產生意。由於剛曆經過戰爭,經濟大傷元氣,各行各業有待複蘇,人民生活也不太富裕,做地產生意的人也很少,建住宅、商房和廠房的人也不太多,所以地產不被人們看好,價格也很低。就連威爾遜身邊的朋友都認為從事房地產生意無利可圖,勸他謹慎投資。但威爾遜卻不這樣認為,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並堅信:當時的美國經濟雖然落後,但作為戰勝國,經濟的複蘇一定會很快,地產的升值潛力也一定有很大的空間。
於是,威爾遜用自己的全部家當和一部分貸款買下了離市區很遠的一塊不被人看好的地皮。這塊地皮地勢不好,也不適宜耕種,更不適宜蓋房子,所以無人問津,可是威樂遜親自到那裏看了兩次以後,毅然決定買了下來。
這一次,連很少過問生意的母親和妻子都出麵幹涉。盡管如此,可是威爾遜堅持認為,美國經濟很快就會繁榮,城市人口會越來越多,市區也將會不斷擴大,他買下的這塊地皮一定會成為黃金寶地。
事實也正如威爾遜說的那樣,三年之後,美國城市人口驟增,市區迅速發展,馬路一直修到了威爾遜那塊地的邊上,這時候大部分人才突然發現,此地的風景實在宜人,寬闊的密西西比河從它旁邊蜒蜿而過。大河兩岸,楊柳成蔭,是人們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可想而知,這塊地皮馬上身價倍增,許多商人都爭相高價購買,但威爾遜並不著急把這塊地皮賣掉,這真叫人琢磨不透,後來,威爾遜自己在這塊地皮上蓋起了一座汽車旅館,命名為“假日旅館”。
假日旅館由於地理位置好,舒適方便,開業後,遊客盈門,生意非常興隆。此後,威爾遜的假日旅館便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美國及世界其他地方,這位高瞻遠矚的“風水先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不要去盲從,否則吃虧的隻有你自己。
做生意就像下棋一樣,平庸的人隻能看到眼前的一兩步,而高明的棋手卻能看出後五六步。有的時候,對於自己的信念,隻要是對的,就一定要堅持,千萬不可人雲亦雲。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永遠也無法到達
成功離我們的距離,不在於有多遠,關鍵是自己的腳步。當機會到來的時候,隻要你邁出你的腳步,成功就會離你更近了一步;如果你一直在原地踏步,那麼結局可想而知。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經常有無數來自外部的打擊,但這些打擊到底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在你手中。
命運的密碼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裏。大多數人走不出人生各個階段造成的或大或小的陰影,並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也沒有給自己慢慢地找準一個方向的機會,也許隻要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希望。
北京新東方學校曾有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員工,剛工作的時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收發耳機。但是,他並沒有因為從事了這樣一份機械重複的工作而自暴自棄,而是一邊幫助學生收發耳機,一邊很認真地聽每一位老師的講課。日積月累,經過不懈努力,他的英語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因為他聽過很多老師的課,無形中就掌握了很多教學技巧。兩年之後,他找到校長俞敏洪,說自己要當老師。這句話讓俞敏洪吃驚不小。但是他的試講還是讓俞敏洪感到滿意。後來他成為新東方的名牌教師。
管理學家說:企業的成功30%靠戰略,50%靠執行力,其餘的20%包含了機遇、環境等客觀因素。由此可見,企業戰略要有,但把戰略實現的執行力更重要。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沃爾瑪成功的秘訣,很重要的方麵就是依靠執行力。
大眾的觀點都覺得一個十分成熟的產業將是一個無利可圖的產業。百貨業在美國就是這樣一個成熟的產業,但是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頓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漸漸拉大自己與競爭者之間的距離。
例如光是減少丟失的損失,沃爾瑪就比競爭者少了一個百分點,這樣的成果和3%的淨利潤相比,是非常可觀的,而也是執行力的具體表現。除此之外,沃爾瑪還充分利用集中發貨、每天都提供低價商品以及使用全國衛星聯網資訊管理係統等,沃爾瑪以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管理手法,最終成為了世界500強之首。在過去40年中,任何的公司在模仿沃爾瑪的時候都沒有成功。
執行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很難。一份厚厚的策劃方案絕對不是成功的保證,策劃一定要結合市場操作的執行力。
曾經有一家公司銷售業績一直徘徊不前,其實它的終端也做了,並且員工很辛苦,雙休日、節假日一直在做促銷活動。也發了廣告;文案也寫得很生動,到終端一看,產品也有了,業務員也很敬業,市場經理也經常來,但就是賣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裏什麼都做了,但什麼都沒做好。在營銷策劃案中提到了一定要做好產品的終端鋪市工作,爭取達到80%以上,再看一下所鋪的終端數量達到了85%,可是這85%的終端中,真正好的終端還不到10%。策劃案中提到一定做好終端的宣傳工作,可是展板被擺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位置,第二天就讓別的廠家給蓋住了,業務員來到終端時,營業員隻知道是那個廠家的,卻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所以隻能以產品的名字稱呼他,大家都是麵熟,而沒有深交。再看策劃中說一定在雙休日、節假日做好促銷活動,選擇的促銷終端客流量一天不到50人,這樣一來目標人群就變得更少。廣告確實是發布了,可是為了節省開支,上的是當地的三流報紙,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這種報紙目標人群基本上不看,所以廣告費形同浪費,同時浪費了的還有市場機會。所以,這樣的結果不在於策劃本身,而在於企業的執行不到位。
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下去
當你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話,就要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堅持地走下去。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旦我們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後,便要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前進,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人生的精彩,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人生的頂峰。
1965年,一位韓國留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
在下午茶的時間,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的聊天。這些成功人士有的是某些領域的學術權威,有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有的是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久了,他忽然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就是說,這些成功人士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覺得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十分讚賞。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
驚喜之餘,布雷登教授馬上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
布雷登教授在信中這樣寫道:“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三更燈火五更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後來的時間,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當我們製定的目標一而再、再而三地得不到實現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當對自己全盤否定後,壓力也就隨之產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消除這種壓力呢?
第一,製定目標時要遵循科學性。科學性是指製定目標必須有事實根據或理論依據。就是說如果你製定的目標從根本上違反了科學原理,那麼你的目標當然是實現不了的。
第二,所製定的目標要有實現的可能性。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在某種程度上總是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製約。
不管是誰,隻有在具備了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功地實現其預定的目標。
第三,要有堅忍的毅力。要完成任何一項工作任務,恐怕都不會一帆風順,挫折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沒有堅忍的毅力,遇到一點困難就動搖自己的信心,向後退縮,或者幹脆放棄既定目標,那麼你永遠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我們一旦科學地確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就應該努力樹立起必勝的信心,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毅力,從思想上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下去,不受任何事物的誘惑,最終必定會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