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不要背負太多行囊,化繁為簡的旅程最快樂(1 / 3)

第6章不要背負太多行囊,化繁為簡的旅程最快樂

生活的真諦是什麼?快樂是什麼?幸福是什麼?人生在世,快樂、幸福、權力、財富等,都是我們所追求的。追求的太多,而時間又有限,久而久之就會被這些你想擁有的東西拖得疲憊不堪。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如果你所背的行囊太多,就會影響你行進的速度,適當舍棄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把身體釋放開來,這樣腳步便會輕盈,整個人也精神、陽光了起來。

翻翻自己的背囊,

役心之物應當丟掉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旅行途中我們總要背上很多的行囊,包括事業、功名,等等。可是背負的越多,背部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要想輕鬆愉悅地前行,就應該時時查看自己的行囊,丟掉那些役心之物。

當我們不知不覺地將交通工具異化為身價砝碼,當我們變本加厲地給孩子的教育加碼,當我們推波助瀾地助長“房子崇拜”時,是否想過,這當中也折射了我們內心隱秘的欲望:交通工具承載了我們對成功的渴求,房子成為我們“征服”城市的象征。物質的洪流漫過心靈的堤防,使得我們忘記了仰望星空,忘記了默觀內心,忘記了幸福感真正的來源。

物質成了我們幸福的唯一來源,也變成了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物質財富代表一切,甚至是社會地位的象征、精神生活的依托,藝術被商業化、科學被工具化、情感被功利化。

相傳,在聖誕節將要來臨之際,一戶窮人沒有什麼錢過節,於是夫婦倆就教孩子們唱歌。住在樓上的富翁聽到他們快樂的歌聲,就會想到自己的孤單和不快樂,所以就拎了一袋子錢給窮人,條件是他們不許再唱歌。

窮人答應了富翁的要求,但之後窮人卻總擔心錢會丟掉,東藏西藏也找不到好的地方放。孩子們不能再唱歌,一個個麵麵相覷,家庭裏的氣氛頓時變得冷清寂寥,窮人家也變得不快樂了。

沒過多久,富翁聽到外麵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卻是窮人。窮人把錢袋遞給富翁:“先生實在是抱歉,我們不能答應您的要求。”於是,窮人的家裏重新響起了孩子們歡快的歌聲。

亞裏士多德說:“幸福還是不幸福,取決於人的自我靈魂。”這句話是對渴望幸福的人們一種有益的提醒。人的幸福感,不僅需要靠社會創造的各種“發生條件”,同時也要依靠個人內心的積極營造。其實,讓我們心靈受累的,何止物質?除此之外還有錯誤的觀念,解不開的情結、一些消極的情緒,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學會麵對、學會丟掉,才能收獲一份幸福和輕鬆。那麼我們應該丟掉的東西是什麼呢?

1. 丟掉自卑

把“自卑”二字從你的字典裏刪去吧。我們雖然成不了偉人,但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內心的強大,能夠稀釋一切痛苦和哀愁;能夠有效彌補你外在的不足;能夠讓你無所畏懼地走在大路上,相信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2. 丟掉消極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請一定要為“最好的自己”加油,讓積極打敗消極,隻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一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在自己的戰爭裏,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成為美好的現實,但美麗的夢想同樣可以裝點出生活的美麗。

3. 丟掉煩惱

所謂練習微笑,不是機械地動用你的麵部表情,而是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坦然地麵對厄運,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樣,陽光就會照進心田,驅走黑暗,驅走恐懼,驅走所有的陰霾。

4. 丟掉壓力

心靈的房間,經常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曆很多事情,心裏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著亂起來。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5. 丟掉抱怨

所有的失敗都是為成功做準備。抱怨和泄氣,隻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拚搏才能帶來希望。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人擁有的一樣多。

6. 丟掉猶豫

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方向,就隻管前進,不要回頭。機遇就像閃電,隻有快速果斷才能將它捕獲。立即行動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動吧;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好的機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動,成功無限!

7. 丟掉狹隘

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不僅是讓路給別人,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要想沒有偏見,就要創造一個寬容的社會。要想根除偏見,就要首先根除狹隘的思想。隻有遠離偏見,人與人之間才會和諧。

8. 丟掉懶惰

不要總是一味地羨慕別人的絕招和絕活,通過恒久的努力,你也完全可以擁有。因為,把一個簡單的動作練到出神入化,就是絕招;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

這樣,當丟掉了那些繁雜的役心之物,我們便能獲得快樂,並且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說過:“一直要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後,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而真正的自由又是什麼。”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很累的心,因為它隻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我們常羨慕那些名人的風光,可我們了解他們的苦衷嗎?其實我們都一樣,希望能為自己活著,為自己活著的生活才更有意義。

世間的那些所謂的桂冠、權貴等,都是身外之物,隻有生命最美,快樂最貴。我們想要活得瀟灑自在,過得幸福快樂,就應該做到:學會淡泊名利、割斷權與利的聯係;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的美好時光,這樣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用減法思考,過簡約生活

人生不隻是有加法,同樣也缺少不了減法,學會給生活做減法,可以簡化你的狀態、你的身心。

城市生活讓我們無法止步,我們一直生活在持續的加法中。多,還要更多;好,還要更好。事實上生活的幸福感並不能完全借由物質的豐裕程度來衡量,擁有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更多的財富,未必能帶來更多的幸福。常常因為擁有得太多,生活太過複雜,反而讓自己被控製住了。

生活是需要做減法的,那是一種讓生活盡量簡單化的狀態。就是說,生活要求太高,就會複雜起來,煩腦也隨之增加了很多,生活要不折騰,越簡單越好。上升到精神層麵的話,就是要常常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懂得化繁為簡、享受幸福的能力。當然減法生活也不是一味簡約、簡單,而是要尋求一種讓生活舒服的適度節製。

工作超時、壓力超載、身體在超負荷地運轉,不僅得到的來不及享受,反而會如鮮花凋謝般,早早地毀掉了自己的健康。

人之所以痛苦,是由於希望得到的太多、太繁雜。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雖然做不到“無求自安”,但是起碼可以采取“減法”——當自己痛苦的時候,要勇於刪除一些需求。

一個商人辛辛苦苦地忙了大半輩子,終於富甲一方。他終於不用再捉襟見肘,不用再斤斤計較。

富商攥著大把的金銀財寶,破天荒地想給自己一次完全放鬆的機會。於是,他來到一片海灘上,準備靜靜地曬一曬太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可是,已經習慣了在商場上拚殺的他,猛然這樣一停下來,心裏反而感到了百無聊賴的煩躁。

正在這時,富商看到了在不遠處,一個衣著破爛的漁夫正在海灘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表情安詳,嘴角微微上揚,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富商見狀,便好奇地走上前去問他:“你不去工作,就這樣浪費時間,怎麼還會覺得高興呢?”

漁夫反問道:“我為什麼要去工作呢?”

富商覺得漁夫的想法太不求上進了,理直氣壯地解釋說:“努力地去工作,這樣才能掙到足夠多的錢,然後才能有錢出來到海灘上旅遊,享受陽光啊。”

漁夫輕輕地笑了笑,依然不急不惱地問富商:“享受陽光?我現在不就是在海灘上曬太陽嗎?”

其實,人生不應該太滿滿當當。太滿便沒有空間去享受生活,會讓心靈衰老得很快。對人生做減法,並不意味退步,隻是做了合理的減法,化繁為簡而已。

化繁為簡做減法主張剔除生活中可有可無的負累,不讓生活終日忙忙碌碌,不被物欲所驅逐,不被名利所左右,不讓健康跟不上我們的步伐。

不想掙的錢不要了,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絕了……還原生活的本真,真實體驗生活中的自由、輕鬆和屬於生命自身的意義。有節奏地適當放慢腳步,給生活多做減法,生活才會從容,身心才會舒暢。

扔掉自卑的包袱

人上有人,山外有山,這是常識。如果為自己沒有別人怎麼怎麼樣而自卑的話,那麼你永遠活不出你自己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