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沒有走不出的深山,隻有想不通的執著之人(3 / 3)

智者說要與炎熱、嚴寒渾然一體,要“順其自然”,也就是在炎熱的時候享受炎熱的樂趣,寒冷的時候享受寒冷的樂趣,言外之意即是人生之旅,成功時就分享成功的喜悅,失敗時就享受失敗的樂趣,摒棄痛苦與絕望,時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活力,保持一種恬淡快樂的心情,保持一種無欲無求、無拘無束、無掛無礙的上好心境,成也是敗,敗也是成,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如此心境,如一的境界,何等灑脫,何等自在。

炎熱的夏天,有的人暴躁不安,渾身難耐,我們對他說:“順其自然,心靜自然涼”。失敗的日子,有的人消沉頹廢,以為世上再無陽光,我們對他說:“順其自然,做最真實的你!”人生的日子裏,不管成敗,我們都要對大家說:“順其自然,不要苛求,那些各種各樣的欲望雖然會帶來收益,但欲望也是帶來罪孽的源泉。無所欲則無所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就會活得自然!”

執著不悔,

錯了方向便是自我奴役

有句話叫“不撞南牆不回頭”,生活中有多少人即便是撞了“南牆”還是不肯回頭,那是固執。人生的路,一旦選錯了方向,無謂的固執和堅持隻會讓你越來越痛苦。

執著其實就是頑強,是一直追求某樣東西不放棄,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固執指的是不改變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執著,還隱含了在所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在困難和失敗中積累成功的要素,直到達成目標。執著是一種非凡的意誌力,是麵對反複拒絕後的失落以及跨越成功路上的無數阻礙的重要法寶。研究表明,成百上千的成功人士為他人開辟了道路,並在曆史的畫卷上留下了標記,他們留下的重要財富就是執著的精神。

很多情況下,執著是區分他們與其他人的唯一素質。人們經常會進入這樣一個誤區,認為缺乏執著是意誌力太弱的結果。然而,有些人具有很強的意誌力但是仍然缺乏保持前進所需的執著。很多案例表明,人們不夠執著往往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值得他們追求的目標,一個令他們內心激動的目標。

雖然人類的意誌力是催人奮進的重要動力,但如果意誌力與想象力爭鋒相對的時候,想象力必然每次得勝,簡單地說就是:欲望是動力,夢想是燃料。當你開始發揮想象力,為自己構築夢想時,需要反複定義和調整直到得出清晰答案,亦即形成了一種受強烈欲望驅動的可以超越任何力量的情感。但是這種意誌力需要深度發展才能指導你朝目標奮進。

如果能恰到好處的運用,每個人的知識能力都蘊涵無限潛力。可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麵,如果知識力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它同樣會變成致命的敵人。很多人執著地從事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得到了不想要的結果。他們並非缺乏執著精神,隻是一直在執著於自己的毀滅。執著的極端就是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做法是最對的,一旦決定之後,任何人都不能夠改變他,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一意孤行,這就是固執己見。

所謂的執迷不悟指的是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無法將客觀與主觀、現實與假設很好地區分開來。如果將自己這種已有的經驗駕馭現實之上,並過分固化的話,就產生了執迷不悟。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幾隻蜜蜂和蒼蠅放進一隻平放的玻璃瓶內,使瓶底對著光亮處,瓶口對著暗處。最終的結局就是,有目標地朝著光亮拚命、撲騰的蜜蜂最終衰竭而死,而無目的地亂竄的蒼蠅竟都溜出細口瓶頸逃生。蜜蜂的死說明了什麼?是它們對既定方向的執著,是它們對趨光習性這一規則的遵循。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有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朝著既定方向的執著努力,而是在隨機的過程中尋求生路,並不是對規則的遵循,而是對規則的突破。不可否認執著對於人生精神的正麵作用,但也應看到,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裏,執著於錯誤的方向隻會有無盡的痛苦。

執著是認準了準確的道路奮勇前進,不達成目標不鬆懈;固執是一意孤行,沿著錯誤的方向不撞南牆不回頭。執著和固執,有時真像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麵,而判定執著之所以為執著,固執之所以為固執的標準,僅僅是一個開頭,也就是選擇的方向是否正確。

有一種名叫馬嘉的魚,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交替的時節會溯流而上,隨著海潮漂遊到淺海去產卵。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很簡單:用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在竹簾的下端係上鐵塊,放入水中,用兩隻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就是我們常說的固執,總是不愛轉彎,一往無前,即使闖入羅網也不會停止。所以一隻隻前仆後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收緊。簾孔越緊,馬嘉魚愈是憤怒,這時候的它們會瞪起圓圓的眼睛,張開背鰭,更加拚命往前衝,結果一隻隻馬嘉魚被竹簾牢牢地卡死,為漁人所獲。

執著追求的同時必須與智慧相結合,在執著地追逐成功的同時,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學會變通,學會放棄,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放下固執,學會變通

適當的堅持會給人生帶來很多的成功,可是那些無謂的固執隻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我們的生活需要變通,換一種方式,也許就會有出口。

法國作家安德魯·摩洛曾經說過一句話:“不去遺忘,就不會有幸福。”

有這樣一個女人,她漂亮而富有,但不幸的是結婚以後丈夫就一走了之再也沒有回來,據說是有了別的女人。這個女人十分痛苦,但是還是一直過去了幾十年,直到她去世,她還保存著新婚房間的布置,還念念不忘這段痛苦的婚姻。在去世的前夕,她還在想著那個棄她而去的男人。

很多人會佩服她的癡情和堅貞,會譴責那個男人的負心薄情。然而,反過來想想,其實她完全可以擺脫痛苦,重新尋找自己的新生活,更何況為了這樣的一個男人是多麼的不值得。她的痛苦從表麵來看,是那個負心的男人帶來的,但是,從本質來看,卻是自己找來的。

有兩個小夥子出外打工,雖然勞累了一年,可是並沒有什麼收獲。沮喪的他們無奈之下隻好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地發現了幾包棉花,喜出望外的兩個人,決定每個人背一包,繼續往回趕路。

兩個人走了幾天以後,在一個偏僻的路上又發現了一個大布包,打開一看,裏麵裝的竟然都是上等的絲綢,捆得紮紮實實。一個小夥子建議扔了棉花,把絲綢帶回家去,畢竟絲綢要比棉花值錢。但是他的同伴不同意,反倒認為,自己背著棉花走了這麼遠的路,如果就這樣放棄,前麵這幾天不是白幹了嗎?

第一個小夥子沒有辦法,就扔下棉花,盡可能讓自己多背一些絲綢,和那個固執的同伴一起往回走。

二人來到一個小鎮上,有兩條道路可以回去,一條是大道,雖然遙遠但是很好走,另外一條是羊腸小道,不好走卻可以節省一半多的路程。兩個人經過商量,決定走小道。

小路的確不好走,何況他們還背著很多東西,途徑一礦山的時候,他們在一個廢棄的礦井裏休息。結果就意外發現了一堆金燦燦的物質。看起來像是黃金。背著絲綢的小夥子想如果背著黃金回去,那後半輩子就不用為生活發愁了,於是他把絲綢扔掉,並勸告那位還背著棉花的小夥子扔下棉花,換上黃金。背棉花的年輕人猶豫不決,因為他不放心,認為這些黃燦燦的東西未必就是黃金,最後他還是決定背棉花回去。

於是兩個人一個背著黃金,一個背著棉花回家了。結局是,背棉花的年輕人為自己固執的決定,後悔得要死,而背著黃金的年輕人成為了當地的富豪。

背棉花的年輕人為自己的固執付出了代價,他不懂得適時地變通,他更放不下心中的貪婪,總認為如果放棄就等於白幹了。而那個靈活的小夥子能夠順應情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他痛快地扔下了棉花,背回來黃金。

有一個年輕人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他十分難過。為了生計,隻好去了一個理發店學理發。過了一段時間,他覺得理發沒有出息,於是又出去闖蕩,幾年後回家,仍然沒有找到像樣的工作,隻好又回到理發店理發。此時他覺得命運對他的安排就是理發,既然如此,就把理發這件事做好,於是,他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並讓自己愛上了這樣一個工作,並立誌要成為最優秀的理發師。若幹年後,他真的成功了,並擁有了自己的美容院。

倘若永遠都抱著一成不變的錯誤想法來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前途,不懂得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那麼,人生注定隻會失敗。

或許你在昨天擁有無限的輝煌,可是今天卻黯淡無光,那麼就開始忘記昨天,再為自己創造一個可以輝煌的明天吧!也許你懷抱希望向著夢想前行,卻處處遇到阻礙,那麼,試著換一個方式或者角度,也許成功就在那裏了。有時候,人生是不需要太過執著的,適時地放下才會為自己贏來一個美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