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元素與信念 ※(3 / 3)

一轉眼,幾年過去了,吉米開始陸續在一些汽車比賽中得獎,慢慢地他成了美國頗為名氣的賽車手之一。當然,在成功的背後也有巨大的代價。在加州的賽車比賽中,他的賽車位列第三,突然他前麵的兩車發生了碰撞,盡管吉米極力要躲避它們,但因為車速太快,他撞到了道旁的牆壁上,賽車整個燃燒了起來。等到吉米被醫務人員救出來的時候,吉米的手已經被燒焦了,他的鼻子也沒了,體表燒傷麵積達到了40%,醫生做了七個多小時的手術才保住了他的命。雖然活了下來,但他的手已經萎縮的像個雞爪,醫生告訴他,他再不能開車了。

醫生的話沒有讓吉米放棄對成功的渴望,他不斷地接受植皮手術,每天練習用手指的殘餘部分抓東西,這種練習讓他痛得眼淚往外冒。但吉米一直堅持著,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做完最後一次手術後,吉米回到了自家的農場,他每天開推土機,試圖用這樣的方法給自己的手掌磨出繭子,然後繼續開車。

終於,十個月後的一天,吉米重新回到了賽場。在那次比賽中,他沒有獲勝,因為他的車子在中途壞了。不過,在隨後的一次200英裏的汽車比賽中,他得了亞軍。

又過了三個月,就在上一次的事發地點,他信心十足地參加了一場250十英裏的比賽。這一次,他得了冠軍。就在賽前,很多人都勸他放棄,但他內心有個堅定的聲音告訴他:“不要放棄!你一定會成功。”

如果沒有堅定而強烈的信念,別說是燒傷和殘疾,就連曾經那些小小的失敗,也足以將吉米打倒。別總覺得自己不如那些成功的人好運,把自己看得過於平庸。很多時候,你隻看到了別人的好運,卻沒有看到給他們引來好運的內心的東西。那就是一股強烈而充滿鬥誌的氣場,一種頑強不屈、無以摧毀的力量,時刻提醒著他:“你能夠做到,你會成功。”

這個世界沒有與生俱來的成功者,他們也曾像辛普生一樣是個無名小卒,也曾像吉米一樣經曆過大大小小的失敗和挫折,但他們與常人不同的是,多了一份“我能夠成功”的積極信念,時刻給自己營造了一個“我能行”的氣場。現在的你,就與曾經的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怎麼做全在於你的信念。如果你在心裏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麼,你已經輸了。

06. 格拉夫曼的“左手傳奇”

格拉夫曼,美國猶太裔鋼琴家,21歲就獲得了利文特裏特音樂大獎。此後的三十年中,他便開始一直在世界巡回演出。

1979年,格拉夫曼的右手受傷,他被告知無法再彈奏鋼琴了。對於音樂事業如日中天的鋼琴家而言,這簡直就是世間最大的噩耗。那段日子,格拉夫曼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做什麼。那一年,他去了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並進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中國之旅。他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重拾自信。

幾年的休整後,格拉夫曼以驚人的毅力開始專攻左手演奏的作品。眾所周知,演奏鋼琴通常都是右手彈旋律,左手彈和弦,如果用一隻手表現兩隻手所能達到的豐富音色和美妙旋律,簡直難如登天,是極其困難的。這需要左手的五個手指有非常高的獨立性,左手拇指與食指彈奏旋律,中指和無名指伴奏,小指彈奏低音;左手在彈奏中必須掌握大跳的技巧;為了彌補單手獨奏音色不足,雙腳還要交替踏中踏板和右踏板來延長低音時間。對於一個鋼琴家來說,想要做到左手獨奏,是一次痛苦的重生。但是,格拉夫曼做到了。1985年,他與祖賓·梅塔及紐約愛樂樂團成功地演奏了北美近代協奏曲,贏得了“左手傳奇”的美譽。

2009年,在格拉夫曼81歲高齡時,他又來到了中山公園音樂堂,續寫了他的“左手傳奇”。那一天,格拉夫曼緩緩地走上舞台,給了觀眾一個優雅的鞠躬,然後用右手略微吃力地調整一下坐椅,左手便開始流暢地在感情上跳躍。整場音樂會下來,格拉夫曼幾乎沒有換過姿勢,他完美地演繹了一首首動人的曲子。每一曲結束後,觀眾都會響起持久而熱烈的掌聲。

格拉夫曼的氣場太強大了,簡直扣人心弦。那些看過他演奏的人紛紛表示,那是他們所看到的身體語言最少的演奏,但他們的心卻一直跟著旋律顫抖。人們的內心對格拉夫曼充滿敬意,甚至渴望與他握握手,感受一下他的體溫。

為什麼格拉夫曼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這不是上帝的恩賜,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在發揮作用,是信念的神奇光環在他的身上閃爍。格拉夫曼的成功,是他不輕易放棄人生,嚴格要求自我的結果;格拉夫曼的氣場,是他內心的強大信念,讓他確定自己能夠完成單手的演奏,支撐著他不斷地努力,最終開啟卓越之門。

信念是幫助我們挖出內心力量的工具。隻要我們內心相信,信念就會傳遞一個指令給神經係統,讓我們不自主地進入到信以為真的狀態中。如果能夠一直持續控製信念,它就可以發揮出極大的力量,促使我們開始行動,克服一切困難,為美好的願景而奮鬥。相反,如果沒有信念,自暴自棄,那就無異於自我毀滅。

當一個人的信念形成的時候,他的人生便有了目標,而他那種堅定地要得到某樣東西、試圖完成某些理想的願望,就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以合理的方式向外輻射。這就是我們所的氣場。盡管一個人在年幼的時候,氣場就已經逐漸形成,但是後天的培養和內心的變化,也能夠讓氣場發生改變,或是變強,或是變弱,而這種強弱程度也直接決定了他人生的收獲。

羅伯特的父親是個馬術師,他從小跟隨父親到處奔走,從一個農場到另一個農場。因為四處奔波,羅伯特的學業也受到了影響。

在讀中學的時候,老師讓所有同學寫一份報告,題目是“我的誌向”。那天晚上,羅伯特很興奮,他花了五個小時的時間寫了洋洋灑灑七頁紙,描述了他的偉大誌向: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馬場。羅伯特寫得非常認真,他把自己的設計圖貼在文章後麵。那是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畫著馬廄、跑道的位置,在那邊農場的中央,還有一棟非常高的住宅樓。

第二天,羅伯特把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作業交給老師。

兩天之後,他拿回了報告,上麵畫著一個大大的F,旁邊寫道:下課後來辦公室見我。

羅伯特心裏很納悶:為什麼老師會給我不及格?帶著這樣的疑問,羅伯特課後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

老師看到羅伯特便指責道:“你年紀輕輕,倒是很喜歡做白日夢!你沒有錢,沒有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還想建馬場?難道你不知道這項工程需要很多錢嗎?你要買地、買馬,還要請人照顧它們,這些都需要錢。你太好高騖遠了。你回去給我寫一份比較實際的誌願,我會重新給你打分。”

羅伯特回家後,反複想了幾遍要不要重新做。隨後,他又征詢父親的意見。父親告訴他:“孩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你要自己拿主意。”

幾天之後,羅伯特又找到了老師,把沒有任何改動的原稿交了上去。他告訴老師:“就算您給我一個大紅字,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夢想。”

二十年後的一天,那位老師帶著幾十名學生參觀一家農場。那是一座200畝大的農場,裏麵還有一棟4000平方英尺的豪華住宅,這家馬場的擁有者正是當年被她否定過的羅伯特。離開馬場之前,老師慚愧地對羅伯特說:“真是慚愧。你讀書的時候我曾給你潑過冷水,這些年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類似的話。幸虧,你堅持了自己的信念。”

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會在他人的否定中懷疑自己,造成自我潛意識裏的失敗定位。這種定位,會從根本上將一個人打倒。值得慶幸的是,羅伯特從年少時就堅定了一種成功的信念,不動搖,不妥協,這種信念就像是氣場的發電機,讓他把想法付出到行動中。

看看格拉夫曼的“左手傳奇”,再看看羅伯特的“偉大的誌向”,那無疑都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如果你在內心中為自己埋下一個“我會成功”的信念,在潛意識裏不斷提醒自己“我能行”,那麼你也一樣能夠演繹出自己的傳奇。

07. 誰都可以成為英雄

有個人在高山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幼鷹每天都和小雞一起啄食、嬉戲,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慢慢地,鷹長大了,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它每天和雞在一起,已經喪失了飛的願望。主人嚐試了各種辦法,即便是打它、驅趕它,也無濟於事。

後來,主人把鷹帶到了一個最陡峭的懸崖邊,狠狠地把鷹扔了出去。一開始,鷹就像塊石頭墜了下去,但是快要到澗底的時候它卻突然張開了雙翅,開始慢慢地滑翔,最後拍了拍翅膀,終於飛向了天空。

當鷹的意識裏隻有雞的時候,它每天隻會找蟲子吃,就算他有翱翔萬裏的本事,也不會把翅膀輕輕地動一下。雞的意識讓他覺得,自己是能夠在草垛子上撲騰兩下,它已經完全喪失了鷹該有的氣場。動物如此,人亦然。當一個人在潛意識裏把自己定位於“失敗”的時候,他就失去了奮鬥的信念,也失去了強硬而具有影響力的氣場。

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是否經常說這樣的話:“事情本就該這樣”、“我運氣一直都很差”、“早知道不會成功”。這種思維習慣直接決定了你的反應和行動,也決定了事情發展的結局,因為潛意識總是趨向於你所持有的目標和自我形象。這個觀點我們在前麵的章節中也提到過,如果你堅信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那麼當遇到某種意想不到的挑戰時,你便會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你會把這些事件當作是你預料中的失敗,並加以認同。

失敗的信念會導致失敗,讓你無法凝聚強大的氣場。那些習慣於提醒自己“會失敗”的人,在精神上有一種難以逆轉的失敗感。他們形成了不會成功的信念,並且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不自覺地遵循這種觀念。即便得到提升的時候,也會伴隨著焦慮,當要求變化的時候他們就會加以拒絕,認為自己做不到。

一位智者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那位平日裏表現優異的弟子。他把弟子叫到窗前,說:“我需要一位優秀的傳承人,他需要有智慧,還需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氣。可惜,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這樣的人,你幫我尋找一位吧!”

那位勤奮而忠誠的弟子答應了,他不辭辛苦地到處尋找。他把一個又一個人選帶到智者麵前,卻都被智者否定了。幾個月後,智者眼看就要離開人世,可還是沒有找到那個優秀的人選。弟子很慚愧,他沉重地對智者說:“老師,我令您失望了。”

智者歎了口氣說:“失望的是我,可對不起的卻是你。原本,你就是那個最優秀的人,但你卻不敢相信自己,把自己給忽略、耽誤了。記住,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自己的潛力……”話還沒有說話,智者就離開了人世。

一個內心堅定地相信自己是個失敗者的人,他就是真的失敗者。如果這位優秀的弟子能夠早一點打破內心的失敗觀念,智者在離開時也就不會如此失望。

想想你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感受:第二天要參加一個重要的麵試,你會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甚至有些害怕,這令你想到了過去被拒絕的情形。當那些失敗的影子重現在腦海中的時候,你越來越緊張。於是,當麵試到來的時候,你很難表現得從容不迫,甚至真的頻頻出錯。當壞消息傳來的時候,你又完全相信自己的失敗預言:“我早就知道自己得不到這份工作。”

其實,並不是你的能力不佳,也不是命中注定你與那份工作無緣,而是你先從內心否定了自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英雄,隻不過你還讓他長期處於休眠的狀態罷了。還記得我們在文章開頭時講到的那隻鷹嗎?當它被主人從山頂扔下去的時候,它潛意識裏的求生意念已經完全超越自己是隻雞的顯意識,它心底的英雄被喚醒了,讓它發揮出了以前從未發現過的飛翔能力,找回了自己是一隻雄鷹的信念和氣場。

英雄做的事情看似不尋常,可實際上他們與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沒什麼區別。當生活賦予我們挑戰和恐懼的事情時,隻要你拿出勇氣去征服它們,你就表現出了內在的英雄本色,這種行為也會極大地強化我們的自我信念。縱觀所有的成功者,無疑不是在精神上有種堅強的成功感,他們在潛意識裏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雄鷹”,他們有飛翔的夢想,所以他們敢於張開翅膀,拒絕平庸。你總是會感覺到他們周身的氣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令人敬仰,令人折服,實際上這一切都源於內心的信念,是他的自信感染了你。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把自己當成一個失敗者的時候,你就隻能處處受人欺負;當你認定自己是個天生無可爭辯的成功者時,你就一定是氣場最強大的人,而你的人生也注定會與眾不同,精彩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