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木元素與個性 ※(1 / 3)

第5章 木元素與個性 ※

每個來到這個世上的人,都獲得了上帝賜給人類的恩寵,上帝造人時即已賦予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特質,所以每個人都會以獨特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並感動別人。一個失去了自我個性的人,就像是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不管朝哪個方向行駛,都是逆風的。這樣的人,無法鍛造出自信、與眾不同的氣場,因為他們是盲目的。記住你就是你,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你也無法替代別人。秉持自己的個性,強化獨特的氣場,走到哪裏你都是主角!

01. 有個性才能成為主角

有位電車服務員的女兒,一直渴望成為明星。可惜,在外人看來,她並不具備成為明星的條件,她長了一張不美的大嘴,還有一口齙牙。第一次在夜總會登台演出的時候,她刻意地用自己的上唇掩飾牙齒,希望別人不會注意到她的缺陷專心聽她唱歌。結果,台下的觀眾看她滑稽的樣子,不禁大笑。

下台後,一位觀眾對她說:“我很欣賞你的歌唱才華,也知道你剛剛在台上想要掩飾什麼,你怕別人嘲笑你的齙牙對嗎?”女孩聽後,一臉尷尬。接著,他又說:“齙牙怎麼了?你應該忘記它,盡情地展現你的才華。也許,你的牙齒還能夠給你帶來好運呢!”聽了這位觀眾的忠告,女孩此後不再掩飾自己的齙牙,唱歌的時候她總是盡情地張開嘴巴,把所有的精力都置於歌聲中。最後,她的名字——凱茜·桃莉享譽於電影和廣播界,甚至很多喜劇演員都來模仿她唱歌的模樣。

凱茜·桃莉的成功是齙牙帶來的好運嗎?誰都知道這是玩笑話。但我們必須承認,當她忘記了齙牙的存在,盡情地投入到演唱中時,她的齙牙成了一種“個性”的象征,而她的自信和投入也使她展示出了獨特的氣場。她日後能夠成為眾人模仿的對象,也是因為她有個性,有自己的風格和氣場,這一點是無人能夠替代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朵一樣的雪花。同樣,我們的指紋、聲音及DNA也都是獨特的,因此可以說,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惜,有些人沒有認清楚這一點,總是不自覺地拿自己與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比較,用他們作為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功,然後得到一些安慰或是一些遺憾。當他們發現自己存在某方麵的不足和缺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正視,而是千方百計地遮掩,希望自己變得完美,符合他人眼中的“審美”和“優秀”的標準。

我們常說:人應該自省,並不斷提升。但這裏說的,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及本身的技能,而非外表或盲目地以他人為目標。不斷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隻能夠對自我形象、自信及能力產生負麵的影響。要知道,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定位以及確立的目標,決定了他們日後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特位置,以及潛能的發揮程度。換句話說,一個失去了自我個性的人,就像是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不管朝哪個方向行駛,都是逆風的。而這樣的人,是無法鍛造出自信、與眾不同的氣場的,因為他們是盲目的。

世界上最糟糕的心理毛病就是打從心底想成為另一個人。這樣的意念在好萊塢演藝圈裏非常普遍。好萊塢導演山姆·伍德坦言,他在教導新演員拍戲的時候,最頭痛的就是如何讓演員表現出自己的風格。那些新演員們的心裏,隻想著成為第二個誰誰誰,而不是他自己。換句話說:即便真的想要成為第二個誰,外表和裝扮可以通過包裝與之相近,但一個人的氣場如何能夠模仿得來呢?

要形成專屬於你的氣場,散發出與眾不同的磁場,就要秉持自己的個性。怎樣才叫做秉持自己的個性呢?在下麵這個故事中,你可能會找到答案:

歐蕾太太從小就是個怕羞的人,她的體重過重,加之一張圓圓的臉,讓她看上去顯得更加肥胖。歐蕾太太的母親是個守舊的人,她告訴歐蕾太太不必要打扮得那麼體麵,隻要穿著寬鬆舒適就好。所以,歐蕾太太一直都穿著樸素的衣裝,也很少參加聚會。上學之後,她也很少與同齡人一起相處。她怕羞到了極點,常常覺得自己不受人歡迎。

後來,歐蕾太太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年長幾歲的男人,但她依然很怕羞。婆家是個平穩而自信的家庭,但這一點並沒有傳染給歐蕾太太。歐蕾太太一直渴望像他們一樣,但就是做不到。婆家人有時想要幫助她走出自閉,卻適得其反。歐蕾太太變得很愛發怒,躲開所有的朋友。她認定自己是個失敗者,但她卻不想讓丈夫知道。有時候,她希望表現得活躍些,卻又過了頭,事後感到無比沮喪,甚至想到了自殺……

但是,歐蕾太太沒有自殺,她反倒真的像變了一個人。這一切,都源於她與婆婆一次偶然間的談話。婆婆談到她帶孩子的經曆時,對歐蕾太太說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就堅持讓他們秉承個性。”

“秉承個性”就像一道陽光,照亮了歐蕾太太的心。她終於知道,自己不快樂是一直以來她在勉強自己充當一個不適應的角色。於是,她開始尋找自己的個性,觀察自己的特征,注意自己的外表、風度,挑選適合自己的服飾,並試著參加一些小組活動。當小組第一次安排她表演節目的時候,她嚇壞了。但是,她每次開口說話,都增加了一些勇氣和信心。

慢慢地,歐蕾太太變了,她變得快樂多了,這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後來,她總是告誡自己的孩子,不管發生什麼,都要秉持自己的個性。

歐蕾太太的轉變,實際上就是氣場的轉變。記得我們在前麵的氣場與個人存在感一節中提到過,人應當學會欣賞自己,找到自身存在感。歐蕾太太後來的一係列表現,都是在尋找自身的存在感,她體會自己的氣場,穿著與自身風格相符的衣裝,這一切都是強化“個性”的舉動,當她完成了這一切的時候,她的氣場也就形成了。氣場有了,吸引力自然也就有了。

每個來到這個世上的人,都獲得了上帝賜給人類的恩寵,上帝造人時即已賦予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特質,所以每個人都會以獨特的方式來與他互動,並感動別人。記住你就是你,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你也無法替代別人。秉持自己的個性,強化獨特的氣場,走到哪裏你都是主角!

02. 你不一定會輸

李嘉誠的商業成就令世人矚目,為此港人將其稱為“李超人”。“李超人”的商業製勝秘訣就是:不管麵對怎樣的挑戰,都不該有絲毫的猶豫。競爭即是搏命,更是鬥智鬥勇。

20世紀70年代,在房地產經營方麵,李嘉誠遇到了一個強大對手——置地公司,這是英資地產的巨頭。當時,李嘉誠提出趕超置地的大目標,不少人都持懷疑的態度,他們覺得李嘉誠要與香港呼聲最高、實力雄厚、被喻為“三級超升”的置地公司較量,有點自不量力。不過,李嘉誠並不畏懼。他經過一係列的準備,采用未雨綢繆的經營方式,一舉戰勝了置地獲得了成功。

李嘉誠取得的巨大成功,源於他縝密的計劃和經營方針,更重要的是他具備了“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個性,有一股不退縮的毅力和氣場。少了這種氣場,製定的目標和計劃再完美,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

敢於較量和超越,是一種難得的個性,更是一種強大的意誌。有了這樣的意誌和勇氣,就必然會彰顯出無所畏懼的氣場。生活中有些人很害怕挑戰,害怕與強大的對手展開較量,一方麵是缺乏信心,另一方麵則是害怕失敗。實際上,大可不必如此。敢於較量,敢於同強大的對手較量,才能夠激發出自己的最大的潛力。

眾所周知,日本電器業有兩大巨頭,鬆下和索尼。鬆下的創始者是鬆下幸之助,在他創業初期,條件非常艱苦,加之他學識不多,經營一個企業就更難了。但他卻憑借著毅力把鬆下做大了。與此同時,另一個時勢造就的英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家企業都致力於電器的開發,競爭是免不了的。但是,鬆下幸之助和盛田昭夫都不畏懼這種較量,相反,他們都把企業推向了國際化,做得很成功。這就說明:如果沒有較量,沒有競爭,也就沒有發展。

成功就如同長跑比賽。比賽槍聲響起的時候,所有參賽者一同離開起跑線,難分先後,但到了中途,就拉開了差距,選手們往往會跟上某一位對手,然後在恰當的時候突然加速超越,再跟上另一位對手,再找時機超越,一直跑到終點。我們要將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視為一場比賽,隻有具備了敢於較量和不斷追擊的個性,才能夠勝人一籌。信守這個道理,就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聶衛平是著名的“圍棋大師”,他在國內外的多次重大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的成功與其個性密不可分,他的上進心極強,任何有競爭性和挑戰的比賽他都喜歡。誰都知道下圍棋需要隨機應變,聶衛平在與人較量時總是“殺得天昏地暗”。為此,日本人很怕他,還稱他為“聶旋風”。

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上,他出場三次。按照中國圍棋隊賽前的目標來看,隻要他“打敗小林光一”就算是完成了預期目標,這個目標聶衛平一上場就完成了。接下來,聶衛平要與加藤正夫進行比賽,如果這一場他贏了,那就是“大勝”。在此局進行的一年前,加藤曾經在三番棋中以2:0擊敗聶衛平,這盤棋對於聶衛平來說帶有“雪恥”的色彩。可是,一年後的這場比賽,聶衛平卻下得非常流暢,有如神助,最終勝了加藤正夫。

最後一局,聶衛平的對手是藤澤秀行。前兩場比賽他已經贏了,即便這一盤他輸了,他依然是英雄。但是,聶衛平卻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隻能贏不能輸。否則的話,對中國棋壇,對中國人民來說,都是一種遺憾。

在六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中,聶衛平沒有吃一口飯,由於體力消耗過大,他還吸了兩次氧。最終,聶衛平勝了藤澤秀行,以九戰九勝的戰績為中國爭得了榮譽。

聶衛平有著愛拚、敢拚的個性,他依靠著這種精神和氣場打敗了對手,最終也贏得了藤澤秀行這位日本棋聖的敬重。據說,那次比賽之後,藤澤秀行便表示,他要履行自己賽前的誓言:“回到日本就去剃頭。”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遇到對手和困難要敢於迎上前去,而不是退縮,暗示自己:“我會輸。”成功需要對手,對手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麵對強大的對手,要發揮比賽的精神,努力跟上他,和他去較量。當你展示出一種不懼怕、堅定的氣場時,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失敗,往往都是半途而廢,或是失去了拚搏的勇氣。

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該具備拚搏的精神。麵對競爭,要奮力拚搏,不做壓力之下的逃兵,在坎坷的路上始終堅定不移地向前走。拚搏不是三分鍾熱度,這種個性需要用堅韌的毅力來維持。也許你在拚搏的過程中已經感到很疲憊,甚至覺得自己的力量已經發揮到極限,忍受著孤獨,承受著身心上的壓力……但是,這種痛苦實際上正是充實和豐富人生的過程,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隻要心中堅定著成功的信念,就一定能夠用積極的氣場超越重重阻礙!

03. 如果命運給你一個毒檸檬

“如果有個檸檬,那就做一杯檸檬水。”皮特是美國加州一位快樂的農民,他曾經把一個有毒的“檸檬”做成了檸檬水。

幾年前,皮特買下了一片農場。不久後,他發現自己上當了。那塊地根本不是什麼風水寶地,既不能夠種植莊稼和水果,也不能夠養殖,能夠在那片土地上生長的除了白楊樹就是響尾蛇。愁苦也沒有用,不如想想辦法吧!很快,皮特就發現一條好的出路,把那些“壞東西”變成一種資產。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的想法不可思議,因為他要把響尾蛇做成罐頭。

皮特“瘋”了嗎?沒有。如今,他的生意做得很大,不單罐頭賣得好,每年到他那個響尾蛇農場參觀的遊客就有上萬人;那些從響尾蛇身上取出來的毒,都被運送到各大藥廠製成蛇毒的血清;響尾蛇的皮也出售給皮貨商,製成皮包和鞋子。

買下一塊不能夠種植、也不能夠養殖的農場,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件糟糕的事。如果皮特一直沮喪並自暴自棄地說:“完了,我真倒黴,本想發達一回的,可上帝不給這個機會。”那麼,他就真的完了。因為自暴自棄的思維特點和個性,會讓他的內心凝聚一股消極的氣場,讓他陷入抱怨和詛咒命運的怪圈中,自卑自憐地度過一生,毫無作為。值得慶幸地是,皮特的個性不是這樣。即便他發現命運隻給了他一個檸檬的時候,他也沒有放棄,他想到的是如何從這種不幸中脫離出來,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把檸檬做成一杯檸檬水。有了這種積極的想法,他的內心自然也就充滿力量,糟糕的事情也會變得柳暗花明。

心理學家阿佛瑞德·安德爾說過:“人類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負的力量變成正的力量。皮特的個性正是如此,他把一件在外人看來糟糕得無可救藥的事物,變成了一件讓自己受益無窮的資產。有了這樣的變壞為好的力量,他的氣場就是積極而強大的,同時吸引來的也必將是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