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往往都是拿自己的收入作為資本,而那些具有個性的人總是會從自己的損失裏獲得利潤。這是一種化憂為喜的個性,也是一種充滿樂觀和智慧的個性。不管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發生了怎樣尷尬或難以解決的事,都需要想辦法去改變它,而不是隨波逐流,任由事態肆意發展。要培養自己這樣的個性是不容易的,因為它需要克服恐懼,更需要內心有一股淡定的力量,不怯場,處變不驚,但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眾人麵前散發出無與倫比的磁場和吸引力。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歐利·布爾,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曆:當時,他在法國巴黎舉行了一場音樂會。不料,卻發生了意外情況:一首曲子還未演奏完,小提琴上的A弦卻突然斷了。
看到這樣的情景,周圍的人都嚇壞了,也變得異常緊張,他們不知道歐利·布爾該如何“收場”?如果處理得不好,就可能影響到整場音樂會,甚至也會影響到歐利·布爾日後的音樂生涯。就在“知情人”焦慮和觀望的時候,歐利·布爾卻絲毫沒有在意那根斷了的A弦,他從容不迫地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
後來,歐利·布爾回憶這件事時說道:“這就是生活,如果你的A弦斷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這不僅僅是生活,更是一種氣場。在萬人矚目的音樂會上,麵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沒有絲毫準備,卻能夠表現出無謂和坦然,這種氣場怎能不令人震撼,又怎能不像磁鐵一般緊緊地吸引著別人的目光和心靈?再者,一個能夠在眾人的目光下把突然襲來的不幸變成幸運,給生活一個完美的答案的人,未來還有什麼困難能夠擋得住他呢?
我們應該培養一種把不幸變為幸福的個性,培養能夠給自己帶來平安和快樂的心理。當然,這很艱難。很多人在麵對生活中的“不幸”時,雖然想過要改變,但若真到了要付諸行動時,卻又遲疑了。比如,那些剛剛從象牙塔裏走出的精英們,寧願在家裏等著天降大任,也不肯屈尊去做那些所謂“低賤”的工作。
工作有高低貴賤之分嗎?一切都是思想在作怪。要培養化憂為喜的樂觀個性,首先就要對自己進行調整,不能固執己見。社會生活處於變化和發展中,如果你不跟隨著改變,遇到問題就想不開,那結果就隻能是悲劇。
氣場的強弱,關鍵在於內心力量的強弱;內心力量的強弱,關鍵在於一個人的思想和心態積極與否。人生總是溝壑險阻不斷,如果在逆境中沉淪了,陷入自暴自棄的個性中,就注定是一個懦夫和失敗者。隻要學會自我調整,換個角度審視自己和生活,氣場就會從微弱變得越來越強,甚至讓茅屋變成宮殿。這是奇跡嗎?是奇跡,但也是必然。很多簡單的哲理就在你的心中,當你改變原來的態度,練就了一種全新的自我,你就會發現,那些一直困擾著你的東西並不是事物的本質,而是你自己的心態和個性。
04. 索菲婭·羅蘭:誰也不模仿
索菲婭·羅蘭是意大利的著名影星,自1950年從影以來,已拍過60多部影片,她的演技爐火純青,曾獲得1961年度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然而,她的從影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16歲那年,索菲婭·羅蘭來到羅馬,希望做一名演員。但是,很多人都給出了否定的意見,原因就是她的個子太高,臀部太寬,鼻子太長,嘴巴太大,下巴太小,根本不像一般的電影演員,更不像是意大利式的演員。盡管製片商卡洛看中了她,並帶她多次試鏡,但攝影師們都抱怨沒有辦法把她拍得美豔動人,因為她的鼻子太長、臀部太“發達”。於是,卡洛對索菲婭說:“如果你真想幹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動一動’。”
盡管索菲婭·羅蘭很想從事這一行,但她斷然拒絕了卡洛的要求。她說:“我為什麼非要長得跟別人一樣?鼻子是臉龐的中心,它賦予了臉龐以性格,我喜歡我的鼻子和臉保持它原來的樣子。至於我的臀部,那也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想要保持原狀。”
索菲婭·羅蘭沒有因為他人的評議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她決心不依靠美貌而是依靠內在的氣質和精湛的演技來獲勝。最終,她成功了!那些關於“鼻子”、“嘴巴”、“臀部”等的非議也消失了,這些特征反倒成了美女的新標準。在20世紀將要結束的時候,索菲婭·羅蘭還被評為本世紀“最美麗的女性”之一。
後來,索菲婭·羅蘭在其自傳《愛情和生活》中寫道:“自從開始從影起,我就出於自然的本能,知道什麼樣的化妝、發型、衣服和保健最適合我。我誰也不模仿。我從不去奴隸似的跟著時尚走。
不因他人的評議而改變真實的自我,也不因他人的評議而停下奮鬥的腳步,這就是一種堅持主見的個性。索菲婭·羅蘭始終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她的身上有一種不為外界壓力而迷失自我的氣場,這也是她最終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可以說,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要堅持自我,不能盲目地聽從他人的意見,也不要固守在過去的經驗和成見中。
話雖如此,但真正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堅持自我的人,卻不是很多。當我們在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或是在為成功奮鬥的時候,總是會聽到眾多反對意見。這些意見可能來自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從自己的角度考慮,或是純粹是擔心我們走錯人生的這一步棋,進而提出不同的意見。還有一種可能,那些對我們心懷惡意的人,會故意汙蔑、誹謗我們,將我們所做的事情說得漆黑一團。
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動搖了。因為外界的消極氣場影響了他們內心,他們擔心自己辜負了家人朋友的好意,或是無法承受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於是,半途而廢,甚至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夭折了。不得不說,這是非常遺憾的。
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就是沒有堅定的自我,沒有下定決心。家人的擔心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卻不該以此作為改變自己初衷的決定性因素;至於輿論,那就更不必在意了,因為輿論是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並隨時準備加諸於接受的人身上。如果你不接受,那麼再多的輿論也奈何不了你。況且,如果堅定自己是對的,輿論早晚不攻自破。
這個世界上,誰也替代不了你,你就是自己人生的畫師,生活是精彩絢爛還是灰色暗淡,完全在於你給它塗上什麼顏色。不要指望他人告訴你該塗什麼顏色,否則的話那就不是你的人生了。
美國前總統裏根小時候到鞋店裏做鞋,鞋匠師傅問他:“你是要方頭的,還是圓頭的?”當時的裏根並不知道哪種鞋子才適合自己,他遲疑了半天也沒有說上來。鞋匠師傅讓他回去想,想清楚了再來。
幾天之後,鞋匠在街上又碰到了裏根。他提起鞋子的事情,而裏根依然很迷茫,不知道到底要什麼樣的。鞋匠說:“既然你不知道怎麼選擇,那就讓我替你做決定吧!兩天之後你來取鞋。”
兩天過後,裏根高興地找到鞋匠,可當他看到鞋子的時候卻傻了眼。鞋匠給他做的鞋子根本不能穿,因為一隻是圓頭的,一隻是方頭的。裏根問鞋匠為什麼會這樣?鞋匠的一番話點醒了他:“你用了幾天的時間都沒有拿定主意,那隻有我替你決定了。這是給你的一次教訓,不要讓別人替你決定。”
這件事情裏根銘記於心。此後每做一件事,他都隻聽自己的話。他說:“如果自己遇到事情猶豫不決,就等於把決定權交給了別人。一旦別人做出了糟糕的決定,後悔的還是自己。”
堅持自我才有氣場。作為總統級別的人物,要麵對的抉擇關乎著整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定,決定著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作為總統,要麵對的質疑、批評和非議,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如果裏根的內心少了堅定的信念,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動搖,他都不可能連續兩屆出任美國總統,也不可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讓美國80年代的文化被譽為“裏根文化”。
如何才能夠做到堅持自我,提升堅定的氣場呢?試著這樣做看看效果:
學會自信。這是一種態度,也是內心的修為。當自己解決一件事情不缺乏優勢的時候,先要自己製定出處理事情的原則,再去聽取他人的意見。當別人說出想法時,你也要說出自己的主張,這樣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是有主見的。
多思考。主見,是一種屬於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是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思考的過程,就很難得出自己的觀點,尤其是正確的觀點。
抓主要矛盾。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要學會抓主要矛盾,解決了主要矛盾就能很快地處理好問題。這是一種能力,也是培養主見的方法。
多思考多總結,你慢慢地就會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與此同時你的氣場也會發生改變。堅定,自信,有了自己的做事原則和風格,你就必將是個優秀的人。
05. 世界上不隻一條路
柏克早年移民到美國,一直以寫作為生。後來,他創建了一家小公司,雇傭了6名員工,主要從事短篇傳記創作。
一天晚上,他去了歌劇院,當他拿到節目表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節目表印製得非常差,也太大,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沒有絲毫能夠吸引觀眾的亮點。當時,柏克立刻想到了印製麵積小、便捷、美觀,且文字吸引人的節目表。
第二天,柏克準備好了自行設計的節目表樣張,拿給劇院的經理。他說,自己願意提供高品質的節目表,且是免費的,以便獲得獨家印製權;而節目表中的廣告收入,則能夠彌補這些成本,使他獲得利潤。
劇院經理同意使用他的新節目表,與此同時柏克也與該城市內所有的歌劇院都簽了約,這門生意越做越好。最後,柏克開始擴大公司的營業範圍,並創辦了幾份雜誌,而他自己也成了《婦女家庭雜誌》的主編。
如果固守一條路,柏克可能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老板。不過,他的個性並非如此,他善於打破常規,在一些容易被別人忽略的地方發現機遇,具備這種個性的人,往往會做出令人出其不意的事。試想:當你看到一個陌生人拿著令你驚喜並能夠創造利潤的創意時,你對他的印象如何?換句話說,他散發出的氣場是什麼樣的?顯然,就算他一句話都沒說,依然能得到你的好感和認同,這就是具備震撼力與說服力的個性氣場。
洛克菲勒曾說:“如果你想成功,你應該辟出新路,而不要沿著過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一個子兒也不剩,然後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但隻要有兩個條件——給我一點時間,並且讓一支商隊從我身邊經過,那要不了多久,我就會成為一個億萬富翁。”一個總是跟著別人腳印前進的人,隻能是碌碌無為,他的氣場是虛弱的。隻有敢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另辟蹊徑,才能凸顯出自己的不凡,從而出奇製勝。
生命的原則就是打破常規,你可以開創全新的生活和事業,隻要你敢於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之所未做,從別人注意不到的地方開始。如果墨守成規,一成不變,抱持著“以不變應萬變”的保守心態,結果隻能有兩種:一是平庸地過完一輩子,二是被時代淘汰。看看那些氣場不凡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夠給人以影響力和號召力,完全在於他們不走尋常路,你總能夠在他們的思維行動中發現新的亮點。即便你現在隻是個默默無聞者,但隻要你的骨子裏具備敢於打破常規的個性,想成功就不是一件難事。
打破常規的個性,不僅是具備獨到的眼光,善於發現機遇,還應當努力為自己創造條件。誰都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總需要曆經各種各樣的磨煉。有的人在麵對失敗的時候,總是感歎運氣不佳,讓消極的氣場肆意地占據了頭腦和內心;相反,有些人則是為自己創造奇跡,打破常規的思考方式,另辟蹊徑,大膽創新,他們的氣場總是積極的、充滿新鮮感和爆發力的,一旦抓住了機會,就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在美國亞特蘭大市,有個名叫潘伯頓的業餘藥劑師,他用柯樹葉和柯樹籽為基本原料,經過多次的試驗,製成了一種具有興奮作用的健腦藥汁,這就是美國最初上市的可口可樂。
不過,可口可樂的銷量並不好,潘伯頓為此也很焦急。一天,有個頭痛難忍的病人請求服用健腦藥汁,店員在配藥時不小心失誤了。按理說應向瓶內注入自來水,可店員卻誤注了蘇打水。等到店員醒悟過來的時候,病人早已一飲而盡。店員非常害怕,擔心病人會出現意外。結果,病人沒有任何不適反應,反倒是他的頭痛奇跡般地止住了。
潘伯頓聽說這件事之後,頗受啟發,他立即往健腦藥汁中加入一定量的蘇打水,並在“包治神經百病”的廣告旁邊,添上了“芳醇可口、益氣壯神”等讚語。就這樣,可口可樂從一種藥劑,搖身一變而成為風靡全球的飲料,銷量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