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水元素與欲望 ※(3 / 3)

1963年9月3日,玫琳凱在這個夢想的支撐下,正式建立了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當時,公司的資金隻有5000美元,辦公場地在一間46平方米的倉庫,員工是9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如今的玫琳凱公司,已經成了一家跨國的大型化妝品企業集團,成為全美最暢銷的護膚品和彩妝品牌,它的年營業額達25億美元,擁有了130萬名美容顧問,分公司遍布在3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上百萬的女性,因為它而變得美麗,更因為它而獲得了發展事業的機會。

與此同時,玫琳凱女士也被美國電視網站評為20世紀婦女精英。這一切的發生,都始於玫琳凱女士的一個念頭,一個簡單的夢想。

當初,如果玫琳凱女士被辭退後消極以對,那麼後來的她不會有什麼大作為,更不可能用自己的夢想和信念感染數以萬計的女人,讓她們與自己一樣,活得漂亮,活得精彩。

如果現在的你是個沒有存在感和影響力的人,那麼你一定也沒什麼夢想。別急著辯解說“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夢想”?至少,你的“夢想”隻是個想法,你沒有為之付諸努力,隻能是空想,或者說就是個“夢”。然而,就像著名作家古龍先生曾經說過得那樣:“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

真正的夢想可以產生動力,可以作為一種人生信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改變他的氣場乃至他的人生。所以,把你的夢想當成對自己一生的“承諾”,嚴肅認真地去麵對它、實踐它吧!

06. 野心的威力

起初,她不過是一家大公司的基層員工,每天負責給人端茶倒水,打掃衛生,幾乎沒有人注意她。

一次,因為沒有帶工作證,公司的保安把她擋在了門外,不讓她進去。她聲稱自己的確是公司的員工,是因為要給公司買辦公用品走得匆忙,把工作證丟在辦公室裏了。可是,不管她怎麼說,保安都不理會。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與自己年輕相仿,穿著職業裝的白領們進入公司的大門,他們是那麼隨意,有的也沒有佩戴工作證,而保安卻不聞不問。

她問保安:“剛剛進去的那位女士也沒有帶工作證,你為什麼讓她進去?”

保安用鄙視的目光看了看她,冷冷地擺擺手,意思是說:“你趕緊走,就是不讓你進,你和人家不一樣!”

她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自尊心就像被人當眾踩在腳下。她看著自己寒酸的衣裝,再看看那些衣著整潔、氣質不凡的白領們,她的心被刺痛了,有一種被人歧視的感覺。她心跳驟然加快,臉上燙燙的,這時候她在心裏發誓:我一定要成為萬人矚目的富豪,成為一個人人敬仰的強人。讓這種屈辱永遠地成為過去!

此後,她利用所有的閑暇時間來充實自己。每天,她都是第一個來公司,最後一個離開,舍不得浪費每分每秒,讓自己不斷地學習。很快,她就脫穎而出了。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她第一個成了業務代表;隨後,又因為工作業績突出而被任命為這家跨國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她就是微軟公司中國公司的總經理、商界女傑、被人譽為“打工皇後”的吳士宏。

有了改變自己的決心,有了成為萬人矚目的強者的野心,吳士宏成了“打工皇後”。相信這個時候,不會再有人把她拒之門外。

很多時候,野心都被人視為貶義詞。可如今,如果一個人沒有“野心”,他在生活與工作中就可能會安於現狀,缺乏激情,無法先於他人抵達成功的彼岸。一個甘於平庸的人,無論如何也製造不出強大的氣場,因為他的內心少了一股氣勢,一種迫切想要改變現狀、改變自我的欲望。

列維·托爾斯泰年輕時,曾在日記裏這樣提到:正是自尊和野心時常激勵著他去行動,讓他回昧無窮的經曆是在雜誌上閱讀關於《馬克爾的筆記》的評論。托爾斯泰發現這些評論既能供人消遺又具實用價值,因為從中能看到“野心的亮光可以喚來行動”。

如果渴望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就必須要有“野心”。這是對未來抱有強烈而美好的憧憬,隻要有可能發生就應該去嚐試。雖然積極的態度不一定能夠換來成功,但是不積極的態度一定會讓你碌碌無為。可以說,有了野心,有了目標和行動,你就有了必勝的氣場,也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三洋電機公司的創始者井植幾男,最初就是因為有野心才把自己的公司命名為“三洋”。

當初,公司的規模小得可憐,簡直就是個小作坊,主要生產並銷售自行車燈。但是井植卻說:“公司的名字就要‘大’,之所以叫三洋,就是希望公司的產品能夠賣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各大洋的國家。”與此同時,他還說:“今天,我們的三洋電機公司雖然隻有20人,可是我們的前途卻像大洋一樣宏大。在這裏所製造的腳踏車自動發電燈,不久的將來可以賣出200萬個。不!現在世界人口有27億,其中使用腳踏車的人大約有10億,這10億人的一半,就是5億人,我們來讓他們使用本公司出產的燈吧!”

正如井植的野心一樣,三洋電器後來真的像海洋一般,在激烈的家電業競爭中,開辟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一個人的價值永遠超不出他的雄心。野心,是人們對成功的欲望和渴求。沒有了野心,人就會變得鼠目寸光,變得安於現狀。在這個世界,沒有人生來就擁有一切,也沒有人不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關鍵是,你必須樹立一個能夠達到並值得達到的目標。有了這樣的野心,你才可能有成就,你整個人才會不一樣。

就算是不追求像偉人一樣的成功,隻圖生活和工作更上一層樓,我們依然需要有野心。對於那些沒有野心的人,究竟在生活中會失去什麼,我們不妨看看麗茲·羅曼·加勒的一段經曆。

麗茲·羅曼·加勒曾經寫過《哈佛女人》一書,她在書中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不能夠出色,不能夠成功的原因——沒有野心。

麗茲·羅曼·加勒最初在《華爾街日報》波士頓分局工作。一天,公司派她到紐約去工作,這個機會千載難逢,她可以借此承擔更多的責任,完成更多的工作,當然也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然而,加勒猶豫了,因為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剛剛成為一名律師,兩人在波士頓紮了根。當時,報社裏還沒有過女性分局長,加勒思考了半天,還是拒絕了公司的建議。

後來,加勒在書中寫道:“我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我太害怕冒險,太害怕失敗,太擔心婚姻生活出現問題……”加勒做出決定之後,公司覺得她是一個給了機會也不敢接受挑戰的人,她太畏懼變化。因此,公司沒有為了這個麵對機會卻絲毫沒有熱情的職員考慮,畢竟渴望得到這份工作的人太多了。

對於加勒而言,這件事嚴重影響了她的事業前景。公司對她完全失去了興趣和關注,類似的事情也再沒有發生過。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會輕易給人們機會,雖然人們日夜祈禱。當然,等到機會真的到來時,也未必有那麼多人能夠抓住。不充分利用機會,這就是一件既殘酷又可悲的事。加勒在公司裏失去了關注,失去了存在感,沒有了氣場,這一切就因為她沒有野心,太擔心改變。生活中,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麼很可惜,你的氣場一定也不會太強。你給人的感覺隻能是畏畏縮縮,不敢接受任務,不敢接受挑戰的懦弱,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

所以,別把野心想得太壞。隻要你的野心是恰當的,合理的,不損害他人利益的,那麼你就應該善待它,利用它。要知道,健康的野心能夠讓你變得更完美,促使你提高自己。如果你渴望成功,渴望超越現在的這一切,讓自己變得有氣場,那麼先找到屬於自己的“野心”。

07. 名人的企圖心

本田宗一郎是本田公司的創始人,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裏。父親是一名鐵匠,偶爾也會幫人修理自行車。本田宗一郎從小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中,他對機車事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本田宗一郎在日記中曾寫道:我不顧一切地追著那輛汽車,雖然我還隻是一個孩子,但我深深地受到了震動。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產生了這個念頭:有一天,我要自己製造出一輛汽車……

如果這個人不是本田宗一郎,隻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說自己有製造一輛汽車的念頭,你聽起來一定覺得好笑,認為童言無忌,孩子異想天開。可實際上,很多偉大的事業就是依靠著這樣一個念頭誕生的,很多人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敢想的個性,才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還是那句話,夢想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如果你連想都不敢想,那麼一切就不可能發生。

要提升氣場,鍛造屬於自己的影響力,就必須要具備一種企圖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野心。隻有優秀的人,成功的人,用實力說話的人,才能夠真正震懾住他人,給人一種值得崇拜和信賴的感覺。然而,獲得成功需要諸多品質,比如善於學習、堅強、勤奮、有目標、為人處世的能力強,等等。然而,這些東西還都是外在的,如果把成功比喻成一輛汽車,那麼這些品質就是汽車的方向盤、大燈、車窗、車門等等,汽車最為核心的那個地方是發動機,而野心正是成功的驅動力,是奇跡的萌發點。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關“巴拉昂遺囑”的故事,它會告訴你我們上麵說的話,絕不是鼓吹和空談。

巴拉昂是一位知名的媒體大亨,曾經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他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1998年,這位富翁因為前列腺癌去世。臨終前,他留下了遺囑,把他的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他還留下了100萬法郎作為獎金,因為他在遺囑是提出了一個貧窮之謎,聲稱誰能夠正確揭曉此答案,就將獲得那100萬法郎。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在遺囑中留下的問題。他說:“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之後,《科西嘉人報》收到了大量的信件,多數人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絕大多數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還有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另外,還有其他一些答案,如,認為是漂亮,是皮爾·卡丹外套,是總統的職位……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48561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想要成為富人的“野心”。

著名成功學專家陳安之曾經說過:“有史以來,所有成功都具備三個條件,任何一個領域都一樣。第一個條件是擁有強烈的企圖心;第二個條件是擁有強烈的企圖心;第三個條件仍舊是擁有強烈的企圖心!”

一個人能夠走多遠,取決於他能夠想多遠;一個人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他的胸襟有多廣闊。隻有心中的目標大到足以讓一個人的意識與潛意識有反應,並產生足夠的力量,才能將心中的想法都付諸實踐。你若在心中大大地張開夢想的翅膀的話,你整個人的氣場就會變得不同。在氣場理論和吸引力法則的共同作用下,你的人生必將收獲甚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圖心就是成功的保證。沒有企圖心,沒有欲望,沒有謀略,就不會有前進和奮鬥的動力。一個人的企圖心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他未來的成就。你可以說企圖心是一種意誌,一種武器,它能夠強化你的自信心,讓你對自我未來的目標產生堅定感,你的眼神、你的言語、你的行為,都將會體現出這種自信和堅定。可想而知,一個眼睛堅定,說話底氣十足,雷厲風行的人,會帶給他人怎樣的氣場?無需多言,你的腦海裏一定會浮現出很多類似的人物,不管是偉人,還是你周圍那些頗具影響力的人。

生活中,太多人都是被缺乏企圖心打敗的,他們總是陷於不安、無能和自卑感中,總是不相信自己可以擁有心中想要的東西,一直退而求其次,稍有些成就,就滿足了。這種心態簡直就像是魔鬼,讓人的潛能被徹底埋沒。那麼,怎樣才能夠保持一顆旺盛的企圖心呢?

永遠都要跟比你更加成功的人在一起。他們的氣場會影響你,激發起你的野心和奮鬥的決心。在你的朋友當中,最好你是最差的那一位;如果你總是在朋友中有種優越感,那麼很糟糕,你可能不會有大的成就。

給自己定一個高點的目標。我們在前麵也說過了,沒有遠大而具體的目標,就失去了動力。目標太小無法激起人的鬥誌,要實現理想就更是遙不可及的事了。

別害怕危機的到來。青蛙是被溫水煮死的,沒有危機的人往往就會陷入安逸的生活中,到最後喪失了應對危機的能力。從內心挑戰自我,你才可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一種永不泯滅的企圖心。

說到底,企圖心本身就是一種氣場,它能夠與人的內心發生作用,給人一種向上的磁力,讓人意氣風發。企圖心是個好東西,成功的人都是被它驅策的,在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改變了環境,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試試看吧,親自驗證一下企圖心到底有沒有這般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