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給生活一個笑臉,生活也會對你微笑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香港《文彙報》
習慣抱怨的人,總是以一副哀怨的神情麵對生活。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似乎都“不順心”,他們很少發出爽朗的笑聲,也從不會覺得生活充滿希望。在抱怨者的眼中,生活是艱難的,工作是乏味的,甚至是令人厭煩的,他們總覺得是生活和工作“虧欠”了自己。事實上,這一切都是態度使然。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它微笑,它就會對你微笑;你對它愁眉苦臉,它也不會讓你開心。所以,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不要抱怨,試著保持一份樂觀的心情,這樣就能安然地渡過每一個難關。
抱怨的人,注定要受傷
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不公正的待遇,這時候用抱怨宣泄情緒,除了讓自己受到更深的傷害和損失以外,不會再有任何其他的結果。
有個模樣俊俏的女孩,整天悶悶不樂。她總是抱怨自己沒有那些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們漂亮,總認為自己是個“醜八怪”。為此,她總是把自己關在家裏,不肯出門,生怕別人笑話她。
如果哪一天迫不得已必須要出門,她則會在鏡子前坐上幾個小時,頻頻化妝,塗上厚厚的粉底。每次化好一遍妝之後,她就對著鏡子仔細檢查自己的容貌,很快又陷入了一種“厭惡自己”的情緒中。然後,她便洗掉臉上的妝,重新化。有時候,她要這樣反複十幾次,才有勇氣走出家門。
因為擔心別人嘲笑自己的相貌“醜陋”,她甚至拒絕到學校上課。每天,她都把自己鎖在房間裏,偷偷地哭泣,不肯吃飯。父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醫生開了些抗抑鬱的藥物給她,可惜心病還須心藥醫。她仍舊很討厭自己的模樣,抱怨自己為什麼長得那麼“醜”,雖然在別人看來她長得很漂亮。
女孩抱怨自己長得不夠漂亮,結果怎麼樣呢?她的模樣沒有任何改變,反倒是讓自己患上了抑鬱症,讓自己的內心承受了更大的傷害。實際上,她並不難看,一切都隻是心態的問題。
從這件小事延伸到生活中其他方麵,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存在類似的問題:抱怨自己不如別人幸福,抱怨自己沒有別人的工資高,抱怨自己的處境一直都不順利,等等。這種抱怨是無益的,隻能夠讓自己喪失信心,讓自己越來越不幸。
一年前,小楊來到一家汽車修理廠工作,與他同時進入修理廠的還有其他幾個老鄉。小楊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他一直想在大城市裏做出一番成績。所以,從進入修理廠的第一天開始,他就總是不斷地抱怨:“這個工作真是髒,每天都弄一身油。”“這根本就不是人幹的活……”
小楊的工作每天都伴隨著抱怨聲,他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奴隸社會,每天出賣苦力維持生活,他覺得過這樣的生活就是一種煎熬。因為對工作缺乏熱情,他時刻都窺視著師傅的一舉一動,隻要稍有機會,他就會偷懶,應付工作。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與小楊一同進廠的幾個老鄉手藝都有所長進,還有一個老鄉被送進夜大進行深造,隻有小楊,還整天怨聲載道。終於,他因為心不在焉對客戶的車維修不到位,致使修理廠蒙受了巨大損失,被老板解雇了。
由此可見,抱怨的最大受害者就是自己。職場中,像小楊這樣抱著得過且過心態的人非常多。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本身也有一定的才華,但他們卻總是得不到提升,因此他們就會抱怨是公司沒有給自己提供發展的機會,老板不賞識自己,自身的才能得不到發揮。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抱怨。他們整天對工作抱怨不休,對環境心生疑慮,對同事心存鄙夷,總把自己擺在很高的位置,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從來沒有想過放低姿態,更不會進行自我反省。這種人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喜歡抱怨,動不動就感覺自己在被老板剝削,在思想上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
我們不能否認,這些人的確有一定的聰明才智,但關鍵在於這些聰明用在什麼地方。如果用在工作上,盡力做好每件事,他們很快就能夠做出成績;可惜的是,他們整天抱怨,在工作中偷奸耍滑,從來沒有盡職盡責地獨立完成工作,把訴苦、抱怨看做是理所應當的、發泄情緒的工具。抱怨無用,除了會讓他們把大把的青春浪費掉之外,一無所獲。
抱怨工作的人,隻會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注定與成功無緣。誰抱怨,誰就會受傷。所以,從現在開始,丟掉你的抱怨,用熱情擁抱生活,用熱情擁抱工作,你會發現一切問題都變得簡單了,你自己也變得快樂了。
別帶著怨氣去工作
世界上沒有絕對稱心如意的工作,工作做得不順心,並不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的態度問題。放下抱怨,把工作視為一種有趣的遊戲,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在他的工作中找出點‘羅曼蒂克’來,這不能夠怪罪於工作本身,而隻能歸咎於做這項工作的人。”這是安德魯·卡耐基給予職場中人的一條箴言。
一份工作,做得開心還是做得糾結,並不在於這份工作本身,而在於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比如,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從事著推銷工作,有些人能夠在其中體味到樂趣,把說服客戶信任自己當成一種信念,並相信自己能夠給他們帶來好的東西,繼而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也有一些人每次遭遇了客戶的拒絕,就心灰意冷,抱怨客戶、抱怨公司,總在心裏暗示自己“我不適合做這份工作”、“忍受不了被人拒絕”,然後便放棄了努力。抱著這樣的態度,即便他們不再從事推銷工作,到了別的崗位上,也一樣會抱怨工作中出現的其他問題。這就印證了一點:他的不快樂、不成功,並不是工作導致的,而是心態的問題。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稱心如意的工作,一味地抱怨和厭煩更是無濟於事。要讓自己滿意,就該把工作當成一種遊戲,讓它變得不再枯燥,使自己做起來感到有趣。
“把滿滿一車的螺絲釘都旋出來!”這是工頭給剛剛做旋車工的薩姆爾分派的任務。薩姆爾不停地旋著釘子,他感覺自己的一生都要消磨在這件瑣事上了。他抱怨道:“唉,做什麼工作不好?為何偏偏來旋釘子呢?就算我這會兒把這堆螺絲釘都旋完了,待會兒還會有另一車堆在原來的地方,我還得像現在這樣不停地旋啊旋!天哪,想想就覺得可怕!”聽到薩姆爾的抱怨,在旁邊的旋車上從事著同樣工作的荷維德也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對薩姆爾表示同情。他理解薩姆爾的心情,因為他也厭煩這份工作。
薩姆爾的心裏頓時湧起了很多感慨:不喜歡做又能怎麼樣呢?難道我去告訴工頭,讓我做這種簡單的體力活就是大材小用?我要做更好的工作?他能夠想象得到工頭聽到這番話後那輕蔑的表情。或者,我幹脆辭職算了,去找一份新工作?可是,現在找工作不容易,這份體力活也是費了很大勁才找到的,絕對不能輕易地辭職!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肯定有的!隻要肯動腦子去想。
想到這一點,薩姆爾琢磨出了一個好辦法,能夠讓這個單調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把工作當成遊戲。薩姆爾對他的同伴說:“荷維德,我們來進行比賽吧!你在你的旋機上磨釘子,把外麵那層粗糙的東西磨下來,然後我們再把它們旋成一定的尺寸。我們看看,誰做得更快。如果你磨釘子磨煩了,那我們就換著做。”
荷維德同意了他的建議。於是,兩個人開始了工作比賽。這個辦法果真奏效,他們感覺工作起來並不像以前那麼煩悶了,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不久之後,工頭便給他們調換了一個較好的工作。最終,薩姆爾成了鮑耳文火車製造廠的廠長。
旋釘子的確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是薩姆爾卻沒有像受酷刑一樣去工作,他改變了自己的認識和方法,將工作視為一種遊戲,找到了幹活的樂趣,並帶動了身邊的人,最終獲得成功。
其實,生活和工作本身都是一場遊戲,如果你始終作為一個旁觀者,就無法體會出遊戲的樂趣。相反,如果你讓自己主動加入這場偉大的遊戲中,你體驗到的震驚則是難以想象的。就算在遊戲中,偶爾遇到些小的磕絆,那又怎麼樣呢?隻要克服暫時的困難,依舊快樂地進行下去,就依然能夠享受到它的樂趣和精彩。這一切,都有賴於你自己的選擇。
對於我們現在從事的工作,想要做得更好,證明自己的價值,那就該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做。隻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不錯過每一個機會,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終能與勝利相擁。
杜絕盲目攀比,隻摘夠得著的蘋果
不要總羨慕別人的擁有,也不要盲目地與人攀比。當客觀條件不足的時候,要學會做好自己,隻摘夠得著的蘋果,然後不斷地強大自身,通過有效的途徑實現自己的願望。
比較,是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的一個魔鬼。當它很小的時候,我們察覺不到,但它卻能夠悄然地促使我們去努力,去拚搏;當它變得很大的時候,痛苦便出現了,因為我們發現自己在用別人的標尺衡量自己的生活,緊接著,抱怨也就來了——哀歎自己不如別人命好,埋怨生活的壓力比別人大,羨慕別人的成就和財富。不管自己成敗與否,總會不自覺地去和別人比較,在比較中找尋滿足感,結果越比較越難過,越難過越抱怨。
《牛津格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僅僅想獲得幸福,那很容易實現。但我們希望比別人更幸福,就會感到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對於別人的幸福的想象總是超過實際情形。”這句話道出了人活得不幸福的本質,那就是太愛攀比,過於計較。那些愛攀比的人,看著別人賺的錢比自己多,心中就會感到不平衡;看著別人成為眾人的焦點,整天被鮮花和掌聲包圍,就會垂涎三尺,認為痛苦與自己無緣。其實,人生失意無南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就像朱德庸說的那樣:“人和動物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比如老虎有鋒利的牙齒,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彈跳能力,所以它們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人們都希望成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隻能是兔子。我們為什麼放著很優秀的兔子不當,而一定要當很爛的老虎呢?”
世界少不了攀比,從某種意義上說,攀比是一種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確定自己的位置,並超越自我,就必須有一個參照物。但是,這種比較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人要學會正視自己,生活中很多東西不必太在意,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隻有去爭取那些通過努力可以得到的東西,才不會讓自己失望,也不會讓自己因為望塵莫及而產生抱怨。
某培訓公司的講師在一次演講中,敘述了自己年少時的一段經曆:
一年秋天,我和幾個同學幫助老師摘蘋果。當時,收蘋果的商販就在一旁等著,一個同學提議說搞個摘蘋果的比賽,這樣既能夠提高效率,也能讓幹活變得有意思。幾個人聽後覺得很有趣,老師也同意,說一人先包一棵樹,到時候誰摘得最多就獎勵誰兩個大蘋果,其餘的獎1個,並罰他表演個節目。
大家選定了目標之後,便開始忙活。起初,幾個人不分高下,等到低處的蘋果摘完之後,我才發現自己落後了。因為我的個子比較矮,高處的蘋果夠不著。這時候,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我個子矮,但我身體靈活。於是,我一下子爬到了樹上,一會兒的時間就比他們摘得多了。我隻顧著往高處爬,想著即將到手的大獎,卻忽略了身下那不堪重負的樹枝,哢嚓一聲,樹枝斷了,我跌倒在地上。幸好,自己沒有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