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例會結束後,剛剛挨過批評的柳青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彙報一周的安排。柳青沒有因為剛剛的事情耿耿於懷,她發現老板的臉色有些不對勁,而且人也顯得很憔悴,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機靈的柳青馬上想到:老板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難道是家裏的老人、孩子生病了?還是……
柳青彙報完工作之後,用聊天的口氣跟老板說:“王總,家裏都還好吧?”她試圖用隨意問候的話來開啟老板的心。
老板說:“唉,我正頭疼呢!我太太病了。”
“是嗎?嚴重嗎?”
“其實也沒什麼,醫生讓她在家裏休息,可是她病倒了,現在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孩子也沒有人接了……”
“難怪,我看您臉色不好,猜想您有什麼心事,原來是太太生病了。如果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您盡管吩咐。”
聽到這番話,老板露出了親切的笑容。他發現,自己的員工不僅是在工作上認真,在生活上也很關心他。
柳青沒有對老板在例會上批評了自己而憤憤不平,也沒有抱怨老板“因為心煩拿員工出氣”,她反倒很體諒老板,知道老板不是無緣無故如此,便送上了自己的關心,結果讓老板很欣慰,化解了彼此間的矛盾。
其實,任何的矛盾都有緩解和處理的辦法,對於老板和員工來說,盡管有對立的方麵,但根本利益是相同的,那就是為了公司有更好的發展,為了每個人都有好的發展,打造一種雙贏的局麵。所以,作為員工,不要總將老板放在敵對的立場上,看到老板遇到了困難就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態度,那樣對老板沒有好處,對你自己也沒什麼好處。
老板不會存心刁難你
老板從不會存心刁難任何一個員工,很多時候我們該反省自己付出的努力夠不夠。記住一句話:無論何時,老板真正欣賞的都是那些麵對“刁難”不卑不亢也不抱怨,仍然勤勤懇懇工作的員工。
提起老板,很多人就會聯想到下麵的幾個詞語:苛刻、刁難、折騰。他們覺得老板是苛刻的,總是故意刁難自己,把一些燙手的山芋扔給自己,存心折騰人。當他們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工作時,就會滿腹牢騷,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是心甘情願的,最終也就很難取得好的成績。這些人從不去思考一個問題:老板與你無冤無仇,當初他聘用你到公司來,給予你一個工作的機會,難道就是為了刁難你嗎?你有沒有從自身去尋找過原因呢?
蘇哲在一家主要生產煤礦檢測儀器的公司做業務員,因為自己是新手,很多工作流程以及與客戶溝通的技巧他都沒有掌握,因此一連三個月下來,他一個訂單也沒做成。他覺得老板是有意刁難他,因為老板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將那些煤礦較多的省市都分配給了老業務員,而讓自己去做一些燃氣公司,在他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看著同事一個訂單接一個訂單地拿到手,提成頂了自己兩個月的薪水,蘇哲心裏憤憤不平。他對朋友說:“我不想幹了,這分明就是擠兌我。老板說不定早就看我不順眼了,和別人都有說有笑的,對我總是很冷淡。”
朋友沒有勸慰他,而是反問他:“你整天抱怨老板刁難你,你有沒有想過怎麼去突破這個問題呢?既然給你安排了這個任務,就說明它有市場。做業務員,你必須得有‘別人能做我也能做,別人做不了的我還能做’的精神,否則你根本做不出業績。”
蘇哲被朋友的話敲醒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績。接下來,蘇哲沒有再對任何人抱怨自己的工作難做,而是想辦法修改自己推銷產品的說辭,更加努力地找相關負責人聯係業務。兩個月之後,他接到了一筆不小的訂單,同時也和其他幾個燃氣公司的負責人建立了不錯的關係,這些公司都可能是他未來的大客戶。
這時候的蘇哲覺得,老板好像沒有冷落他,每天也對他笑眯眯的,而且還不時地與他商量如何擴大市場。蘇哲起初還覺得是老板變了,可後來他想了想,終於明白了——老板一直都是這樣,他沒想過刁難任何人,過去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
看了蘇哲的經曆,你是不是也從中找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不要總覺得老板在刁難你,認為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多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經很優秀了?身邊的人是不是比你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呢?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不要整天糾纏於老板是不是刁難自己的問題上,這樣才能夠充滿動力地去工作,擁有一個好的前途。
當然,工作中總有一些特殊的情形:老板給你安排了一項任務,但你自身的能力可能無法完成,而老板卻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困難。於是,你覺得老板是存心刁難你。其實,這是因為缺乏溝通的表現。對待這樣的情形,你不能夠和老板針鋒相對,認定了他是有意為難你,你可以試著采用迂回戰術,巧妙地解決問題。
張瑞是一家電子公司的市場部經理,最近公司裏剛剛設計出一款新的遊戲產品,老板找張瑞商量市場推廣的問題。老板給張瑞看了樣品之後,說道:“你覺得這個產品有多大的市場潛力?我想讓你做出一套推廣方案。”
張瑞心裏很是為難,因為老板之前從來沒有給他時間去做市場調研,他也不了解市場的反響,所以現在做推廣方案難度很大,如果失敗了將會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他沒有直接回絕老板,隻是反問說:“現在還沒有充分的市場調研數據,我很難輕易下結論,您現在有這些數據嗎?”
聽到這番話,老板明白了。他說:“我還真沒留意這些事,這樣吧,你先進行這項工作,等有了結果我們再考慮推廣的事。”
張瑞的這種做法很保險,一方麵沒有拒絕老板分配的任務,另一方麵也讓老板知道,他在工作上是個有計劃的人,值得信任。所以,當老板下達了一個你很難完成的任務時,你也不妨試著用這種迂回戰術來解決。相信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存心刁難員工,即便有時候他用了看似“刁難”的方式對待你,那也是他忽略了一些問題,或是想考驗一下你的心智是否成熟。這時候,你要領悟老板的意圖,不要認為他是針對你,要相信老板的初衷都是為了提高你的能力和水平。
總而言之,別再胡亂猜疑老板的用心,仔細審視一下自身是否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對待老板刁難的問題,要認真地思考,爭取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所有的職場人都該記住一句話:無論何時,老板真正欣賞的都是那些麵對刁難不卑不亢也不抱怨,仍然勤勤懇懇工作的員工。
學習老板身上的閃光點
向老板學習,並不是因為他是老板,而是因為他身上擁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虛心向老板學習,可以讓我們找到成功的捷徑。
“我們老板沒什麼文化,有時候跟他溝通起來特費勁……”
“老板就了不起嗎?當初還不是和我們一樣,為了拉單子滿世界跑……”
“老板天天發脾氣,給她當助理真是倒黴……”
職場中,很多人都看不上自己的老板,不是覺得老板素質不高,就是能力不行,或是脾氣太大……仔細想想:老板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不是白手起家自己創業,就是奮力拚搏之後才爬到現在的位置,難道他們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我們早已耳熟能詳,普普通通的三個人之中,肯定有值得自己學習的老師,這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們同樣也要保持這樣的一種態度,並且積極地向他人學習。不要覺得隻有那些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的偉人才值得學習,我們身邊的老板其實也是我們最該學習和效仿的對象,畢竟學習偉人的品質隻能夠通過書本、故事,而向老板學習則更加便捷,因為他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我們隨時都能夠觀察到老板的處事做法,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
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就啟示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虛心向老板學習,可以讓我們找到成功的捷徑。很多成功人士也都是通過效仿身邊的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這幾年,奧普浴霸在國內發展勢頭良好,很多人覺得這好像就是一蹴而就的。事實上,並非如此。奧普電器的董事長方傑早年在澳大利亞留學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到澳大利亞最大的燈具公司打工。當時,他對商業談判完全是個外行,而他的老板卻是個談判高手。為了彌補自己的缺陷,他一直渴望能夠跟老板學習一下。
每當有機會與老板一同進行商業談判的時候,方傑總是在口袋裏偷偷地放上一個微型錄音機,將老板與對方談判的內容一句句地錄下來,回去後仔細揣摩、學習,看看老板如何分析問題,對方如何提問,老板如何回答。
就這樣,跟著老板學習了幾年,方傑也成了一名商業談判高手。最後,老板退休了,並將位子讓給了他。到了1996年,方傑差不多已經成了澳洲身價第一的職業經理人。那時的他不想繼續打工,他毅然決然地回國創業,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奧普浴霸。
方傑並不是一個天生的生意人,他的成功就是虛心向老板學習的結果。
向老板學習,對於任何一個員工而言都是有益的。它不僅能夠讓你更好地理解老板的意圖,還能夠讓你做事更加盡心盡力;如果每天都注意觀察老板的言行舉止,並細細推敲揣摩,那麼你日後就會不自覺地用老板的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自己的思路與老板的想法靠得更近,也更加容易得到老板的賞識。潛心地向老板學習,也能讓你主動地去考慮企業的成長,企業的費用,甚至將企業的事情視為自己的事情;讓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若是一味地輕視老板,抱怨老板,那就隻能是得過且過,不負責任,認為自己永遠是個打工的人,企業的命運和自己沒絲毫關係。這樣的員工,永遠都無法得到老板的認同,也不會得到重用。
向老板學習,並不是因為他是老板,而是因為他身上擁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別再用挑剔和有色的眼光看待老板,他們是企業中最負責任的人,他們也是最努力的“員工”。仔細觀察你的老板和上司,找到一個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學習他們做事的經驗和技巧,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法則,這會讓你感到有動力和信心,也會讓你的思想與態度保持積極和樂觀,並且對工作充滿熱情。也許你的老板會因為某件工作上的事情批評你,甚至不給你麵子對你吼叫,別把這些放在心上,這些都是催促你成長的良藥,也是老板賦予你更高期望的表現。向老板學習吧,當你能夠做到和你的榜樣一樣好的時候,那你就一定是個成功的人!
體會老板的用心良苦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隻有擁有大批人才,公司才能健康發展。領導是非常渴望人才的,而且他們對人才所付出的用心良苦堪比父母。
每一個老板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突發事件,他們隨時都在麵臨著公司內外的各種壓力。在壓力很大的時候,他們便會忍不住發泄一下,甚至犯點錯誤,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畢竟老板也是人,無法達到完美的標準。隻不過,很多人並不理解老板,他們總覺得自己在老板手下做事,要看老板的臉色,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還會讓自己變成庸才。他們哪裏知道,每一個明智的老板無時無刻不在搜尋有能力的員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任何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隻有擁有大批人才,公司才能健康發展,那些既沒才能又沒品行的人,當然會被老板置之不理。領導是非常渴望人才的,而且他們對人才所付出的用心良苦堪比父母。
吳凡的學曆並不高,但他有一手難得的好技術。現在,他在一家中等規模的企業裏上班。老板對吳凡很是器重,並許諾隻要他做得好,就幫他改善居住條件。不過,老板並沒有說給他買多少平方米,也沒說貼他幾十萬塊錢,而是說:“你自己挑選房子,看中了之後你我各付一半。沒有上限!”
這可給吳凡出了個難題,按照條件來說,當然是買大房子合算。但是,另外一半要自己支付,還得考慮經濟實力。初步地算了一下,吳凡覺得買個中等的差不多,但他心裏卻還是有點猶豫:要麼等錢攢多了再買?多買一萬就賺一萬,這個賬誰都會算。
可是,眼看著房價一點點地攀升,吳凡怕老板埋怨自己不夠抓緊,錯過了良機。可老板卻絲毫沒有逼迫他盡快做決定的意思,隻是告訴他:“不用著急,我說的就一定會做到。買房子是大事,總得挑個滿意的。”
一轉眼,幾年過去了。吳凡的房子還沒有落實,可他所在的公司卻發展良好,在同行中成了佼佼者。
原來,老板早就看重吳凡是個難得的人才,也看透了他心思活絡、善於盤算。那一陣同行競爭很激烈,老板擔心留不住他,才出此下策。果然,吳凡為了房子心無旁騖地為老板賣力幹活,為公司的發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而他自己的事業也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