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抱怨不如努力,期待別人不如依靠自己(2 / 3)

在職場中,存在意見上的分歧是正常的,因為人與人本身就不同。讓你做出改變,並非是鼓動你去討好誰,也沒有必要非和他達成一致,甚至你繼續厭煩他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你要明白一點:不能夠讓他製造的麻煩變成你自己的煩惱。不管你多麼憤怒,他也不會因此而失眠。如果你因為他的過錯而陷入無盡的煩悶和抱怨中,你就是唯一的受害者,而且還會不斷地強化這種傷害的深度和長度。

美國成功哲學演說家金·洛恩說:“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而來的。”在工作中,如果你適時地改變一下自己,你會發現,那些令你感到“厭煩”的人並沒有那麼討厭,而你的工作也可能從此變得一帆風順了。這也就是說,在工作中羈絆和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20世紀30年代,日本某公司有一個矮小的保險推銷員,他的業績很差,因此收入也少得可憐。

有一天,他到一所寺廟向一位老僧人推銷保險,並不斷地說投保的種種好處。可是,老人聽完他的話後,無動於衷,隻是說“小夥子,你說了這麼多,可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啊”。一腔的熱情就被這一句不痛不癢的話澆滅了。

老人注視著他,緩緩地說:“你想向人推銷東西,那就要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力才行,否則的話,你做推銷是沒有前途的。”看著滿臉通紅的年輕人,老人說:“小夥子,你還是先改造改造自己吧!”

離開寺廟之後,老僧人的話一直在他的腦海中回蕩。他覺得,那些話雖然不中聽,但不無道理。為了改造自己,他在公司裏組織了一個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一次,每次請來5個同事或者投了保的客戶一起吃飯,然後讓他們指出自己身上的毛病。雖然他的生活很拮據,可就算是典當衣物,他也堅持這樣做。當眾被人批評的感覺不好受,每一次的“批評會”都讓他有一種被人剝皮抽筋的感覺。可是,他都默默地忍受著,並將那些逆耳的忠言都記錄下來,時常進行反省。

慢慢地,他身上的毛病減少了,為人處事也變得成熟起來。他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1939年,他的銷售業績榮獲全日本第一;從1948年開始,他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業績第一的成就。

說到這裏,你可能已經知道了他的名字。沒錯,他就是聞名世界的推銷大師原一平。

無須再多言,隻要記住一句話:有時候,迫切需要改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如果無法改變別人,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

別說沒機會,一切都靠自己創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人生的第一步是要學會醒目地亮出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選擇,直接決定著你能否改變不利的現狀。

與自己一同進入公司的那個同事加薪了;部門裏那個看似愣頭愣腦隻知道埋頭苦幹的同事升職了;身邊那個原本還不如自己的朋友,如今卻有了自己的公司……

當這些事實擺在眼前的時候,一些人會為對方送上祝福,並學些他們的優點;也有一些人會心生不平,認定別人都是因為偶然和幸運才得到發展,自己碌碌無為隻不過是沒有遇到好的機會而已。因此,他們開始等著機遇的降臨,幻想到時候能大幹一番。

可是,仔細想想:難道那些成功的人擁有的都是很好的機遇嗎?不一定。抱怨的人可能還不知道,別人根本不是依靠著運氣才成事的,他們都是通過別的手段來獲取成功,那就是努力為自己製造機會。我們身邊潛藏著無數的機遇,但它們從不會主動降臨在某個人的身上,隻有不斷地努力尋找,才能夠抓住機會,創造機會。

盧俊雄,華隆集團發展公司總裁。他10歲那年就瞞著家人獨自到武漢尋求發展,希望找到發財的機會。那時候的他,身上隻帶著10塊錢。這種離奇的做法讓人覺得他是癡心妄想,可他卻憑借著這種積極態度改寫了自己的人生。1995年,不到30歲的盧俊雄就被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排名大陸富豪第13位,據說資產逾2億元。

盧俊雄的成功,是從郵票開始的。

1980年,父親給了盧俊雄三本郵票,他憑借這些郵票,參加了l980年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行的全國首屆郵票展銷會。後來,他又用賣報賣書的幾十塊錢,在市青少年宮、火車站、郵票公司等處,炒起了郵票。這是他創業的第一步。

上初中的時候,他成立了一個“省實”集郵社,這是廣州第一個自發性的中學生社團。他幫助那些喜歡集郵的學生代買各類郵票,從中提取勞務費。上高中的時候,他又組織了“中學生集郵冬令營”。後來,盧俊雄將自己對集郵的感受寫成了文章,寄給香港《郵票世界》雜誌,竟獲刊登。一些海外郵票商看到這篇文章後,紛紛來函寄錢,委托他購買郵票。此後,盧俊雄便開始進入了國際市場,從中賺取差額。

讀大二的時候,盧俊雄又嚐試做了另外的生意。他給深圳大學一個勤工儉學者從廣州批發賀卡,以高價賣出了廣州最便宜的批發商的積壓品。那時候,他l0天不到就賺了3000多塊錢。後來,盧俊雄通過《集郵雜誌》和郵票公司搜集了全國2000多個集郵愛好者的姓名、地址,又用賣賀卡賺來的3000多元錢辦了一份雙麵8開鉛印的《南華郵報》,免費寄給這些人。

截止到1989年,《南華郵報》已成功發行5萬份,擁有5萬個客戶。1991年2至8月間,由於股市整頓,郵票市場非常興旺,郵票的價格也上漲了5倍之多,盧俊雄因此收益頗豐。

做了兩年的郵票生意之後,盧俊雄又開始做房地產生意。那時候,房地產是個新興的產業,盧俊雄抓住了這個曆史性的機遇。當時,房地產市場雖未啟動,但他的生意卻非常興隆。就這樣,在不斷前進探索的過程中,盧俊雄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

盧俊雄的成功是偶然嗎?難道說他從10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在享受別人給予的機會嗎?當然不是。他擁有的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他所有的機會也都是自己發現和創造的。不僅是盧俊雄,無數成功者都曾經告訴過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你不一定要等待機會,因為你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我們的方向在哪裏,我們的機會就在哪裏。

三個年輕人一同進入一家公司做職員。

A是個自負的人,他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能得到上司的賞識。他總是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夠遇見老總,在他麵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就好了!

B也有和A一樣的想法,但他試著做了一點“工作”。他向人詢問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何時進電梯。他每天都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夠遇到老總,有機會打個招呼,給對方留個好印象。

C同樣也渴望能夠在老總麵前表現一番,而且他也為此做了更多的努力。他詳細了解了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楚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以及個人喜好,並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和老總進行了一番長談,而且不久之後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愚蠢的人錯失機會,聰明的人善於抓住機會,成功的人則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從這個職場故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想要坐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想要達成心中的願望,抱怨和等待是沒有用的,要不斷地為自己創造各種機遇。

辦法總比問題多,不找借口找方法

不能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問題的本身,而在於我們沒用心去“想”。不怕問題有難度,就怕不想和抱怨。當你停止了抱怨,嚐試積極解決問題的時候,成功就在不遠處。

工作中難免會有這樣的情形:一件棘手的事情還沒做完,另一件棘手的事情又出現了,就好像所有的難題似乎同一時間都拋向了你。於是,你開始覺得自己很倒黴,禍不單行,抱怨自己的運氣差。

其實,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不能抱怨,因為這樣會讓自己亂了方寸,讓問題變得更複雜。做任何事情,不僅要勤奮刻苦,更要努力開動腦筋想辦法。愚者往往喜歡速戰速決,遇到問題就像是遭遇巨大打擊,或是不顧障礙魯莽行事,或是拖延推諉,試圖讓時間去自行解決問題。真正有毅力的智者卻不會這樣,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總是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辦法。

在日本經濟界,稻盛和夫的聲譽很高。他所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京都陶瓷公司剛剛創辦之初,就接到了著名的鬆下電子的顯像管零件U形絕緣體的訂單。這筆訂單對於該公司來說,意義非凡。可是,與鬆下公司做生意不是件容易的事,商界對於鬆下電子的評價是:“鬆下電子會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鬆下電子對於新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看中了他們的產品質量好,給了他們供貨的機會。但在價錢方麵,卻一點也沒有優惠,幾乎每年都要求降價。對此,京都陶瓷公司的一些人有點擔憂,他們覺得公司剛剛創辦,如果再這樣做下去的話,根本無利可賺,還不如放棄。可是,稻盛和夫卻堅持要做,他認為,鬆下出的難題的確很難解決,但並不是不能解決。屈服於困難,隻是在給自己找借口,隻有積極主動地想辦法,才能最終找到解決的辦法。

經過再三琢磨,稻盛和夫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管理方式——變形蟲經營,即將公司分為一個個的“變形蟲”小組,作為最基層的獨立核算單位,將降低成本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就算是一個負責打包的員工,也都知道用於打包的繩子的價格,明白浪費一根繩子會造成多大的損失。這樣一來,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了,即便是在滿足鬆下電子苛刻的條件之下,京都陶瓷仍然有很大的利潤可賺。

有些問題的確非常不好解決,就像京都陶瓷遇到的大客戶鬆下電子無休止的降價要求。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已經到了極限,再努力也是白搭。可是,稻盛和夫卻想出了降低運營成本的方法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說,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問題的本身,而在於我們沒用心去“想”。不怕問題有難度,就怕不想和抱怨。想辦法是有辦法的前提條件。在職場中,往往也是那些善於尋找辦法、幫助老板分憂解難的人,才更容易得到重用。

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創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福特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在式樣、功能方麵都很好,而且價格也不高,福特公司本以為該車的銷量會很高,可沒想到結果卻與預期情況完全相反。麵對這樣的現狀,福特公司的高層非常著急,可他們一時間沒有找到好的辦法能夠迅速提高銷量。就在眾人感到困惑的時候,公司裏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卻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本是福特公司的一名見習工程師,他的工作與銷售並不沾邊。可是,看到老板因為這款汽車的滯銷一籌莫展,他便開始琢磨:“有什麼辦法能讓這款車暢銷起來呢?”

終於,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天,他走進總經理辦公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具體的做法就是:如果有人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要先付20%的貸款,剩下的部分則按照每個月56美元的辦法支付,直到全部付清。

艾柯卡的建議被采納了,而且得到了強烈的反響。“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不但讓一些對車價有顧慮的人鬆了口氣,也讓人覺得“每個月花56元,就能買車”真是太劃算了。就這樣,福特56型汽車,因為一句簡單的廣告,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成為費城地區的暢銷冠軍。而艾柯卡也因此受到了公司的賞識,他被總部調到華盛頓做地區經理。

後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係列富有創意的方法,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福特公司的總裁。

看完這位傑出人物的經曆,你是否也該換個思路考慮問題了?想升職,想得到公司的賞識,那就別再抱怨工作中的難題。記住一句話:方法總比問題多,做事一定要有方法。當你停止了抱怨,嚐試積極解決問題的時候,成功就在不遠處。

停止抱怨,喚起內心裏的勇士

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走向成功的辦法,就是:“不僅嘴上不抱怨,心裏也不抱怨,進而徹底忘掉抱怨。”

很多人都會羨慕別人有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工作為例,有些人每天都是風風火火,隻要他們一進辦公室,就總能夠像太陽一樣散發出光芒和熱量,他們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為企業創造了很大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不管有什麼樣的任務落到他們身上,他們都不會抱怨,總是積極地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