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這樣的人,一些愛抱怨者便心生感慨:“真是佩服他們,我就不行,我沒有他們那麼堅強的毅力,也不能保持那種旺盛的精力……”“他們這麼做就是想出風頭,每天擺出一副笑臉討好所有人,太虛偽了……”“我看他們心裏肯定也有很多不滿,隻不是不說出來罷了……”
其實,如果那些樂觀的人心中真的懷有抱怨,他們是很難裝出平靜愉快的樣子的,因為偽裝的東西不可能長久,遲早會露出破綻。他們與抱怨者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已經將所有的負麵心態、惡性心理暗示等有損自己身心健康的東西,從自己的思想中清除掉了。真正改變生活的,並走向成功的人,並不是放棄嘴上的抱怨,而是徹底地忘掉抱怨。
也許你會說:“這根本不可能,我現在的處境實在太糟糕了,工作中一堆的倒黴事等著我解決呢……”現在,請先不要說你遇到的事情多麼糟糕,等看完下麵這個真實的故事,你再去想自己的問題。
英格萊特,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十年前,他患了猩紅熱。當他康複之後,卻發現自己又患上了腎髒病。他找過許多醫生,但都沒能醫治好他的病。
更糟糕的是,幾年之後他又得了另一種並發症,當時他的血壓已經到了214的最高點,醫生宣布他已經沒救了,最好馬上料理後事。他回到家後,付清所有的保險,並向上帝懺悔過去所犯下的種種錯誤,然後坐下來默默沉思。那一個星期的時間,他一直都在自怨自艾。可是,想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還有那麼多事情沒有做,他突然間又想開了,他對自己說:“你簡直就像個大傻瓜,趁著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快樂一點呢?”
自那以後,他每天都挺起胸膛,麵帶微笑地對待所有人,讓自己表現出好像一切都很正常的樣子。他裝得很費勁,但他強迫自己很開心、很高興。因為他知道,這樣不僅能讓自己的家人好過,對自己也有很大幫助。
很快,他感覺自己好過了。這種改進還在繼續,他不僅很快樂,也很健康,活得好好的,而且血壓也慢慢地降了下來。
後來,他對別人說:“如果我總是想自己會死、會垮掉的話,那麼醫生的預言很快就能實現。可是,我必須得給自己的身體一個自行恢複的機會,別的什麼都沒有用,除了改變我的心情。”
快樂和勇氣,甚至能夠戰勝絕症,更何況我們工作中那些小小的困難與不適呢?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為一些工作中小小的麻煩而難過、抱怨不停呢?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一個無比強大的勇士,隻不過愛抱怨的習慣讓這位勇士沉睡罷了。
至此,你可能還是不太相信,你的心裏也有一個能量無窮的勇士,甚至你還在認為自己是愚笨的,是懦弱的,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無法得心應手地處理好。有時候,雖然你不情願,但還是忍不住去發脾氣、抱怨、向同事大倒苦水。事後,你可能又會感到後悔,恨自己不該說話不經過大腦,當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之後,當煩惱再次襲來之時,你還是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和習慣,重蹈覆轍……然後你會煩躁地說:“我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
其實,想要做個不抱怨的強者並不困難,當我們對外部環境無能為力的時候,要積極培養自我的心靈自由,將自我引向積極和美好的一麵,要始終在內心積聚力量,等待時機,最終為自己迎來好的外在環境。生活和工作總是這個樣子,總去想美好的事情,你就會找到快樂,走向成功;一直沉浸於失意的事情之中,就會走向失望的深淵,無力麵對生活,無力麵對失敗。如果你嚐試去保持一個陽光心態,事情就會向好的一麵發展,你也會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氣,即便遇到麻煩,你也會勇敢地說:“這沒什麼大不了!”自然,這種勇氣會讓你輕而易舉地將事情擺平!
總之,一定要記住:你有選擇的權利,也有選擇的力量。你選擇了快樂和幸福,你的潛意識就會接受,並使你成為這樣的人。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停留在自己的“不幸”上麵,要努力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管是嘴裏的抱怨,還是心裏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抱怨,用心中那叫做樂觀的勇士把它們統統趕走,這樣你就會是一個快樂而成功的人。
天道酬勤,付出才有回報
如果經常把不滿、不幸的事掛在嘴邊,過分強調外在因素,就會陷入抱怨的深淵,看不到成功的陽光。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足夠努力,是不是盡了全力。正所謂:天道酬勤不酬怨。
有人曾經問過比爾·蓋茨:“你認為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比爾·蓋茨的回答很簡單:“我隻是工作勤奮些罷了。”
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某總編,起初隻是一個周薪6美元的《論壇報》的責任編輯。對於他的成功,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為了收獲成功的機會,我必須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工作。當我的夥伴們在劇院時,我必須在房間裏;當他們在熟睡時,我必須在學習。”他堅持每天工作13~14個小時,正是這種努力使他獲得了成功。
全亞洲著名的演說家陳安之也說過:“我發現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行動的次數比別人多。我發現我之所以在30歲之內創造出非常驚人的績效,是因為我行動的次數比任何人都要多。”
每個人都是帶著夢想進入職場的,希望能夠在這個舞台上實現自己的願望。可是,當你夢想成功的時候,你有沒有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付出自己的勤奮呢?
現實生活中,不少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總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一直不肯放下架子。他們的眼睛總是盯著那些升職加薪的人,甚至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秀,隻是領導不認可和重用罷了,卻從來不曾想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勤奮和努力。試問:如果你什麼都不肯幹,那麼你再能幹又有什麼用呢?這世界的公平與不公平,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夠不夠。抱怨自己時運不濟,生不逢時,羨慕他人的功成名就、鮮花掌聲,都是徒勞,你之所以沒有成就的最大原因就在於自己的努力不夠。
另一類職場人,他們每天按時上班,早出晚歸,看起來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但是,對他們來說,工作隻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也從來不去用心學習,這樣的人就像是職場中的“橡皮人”,這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是很有害的;還有一種人,沒事總愛抱怨自己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沒有金錢和權力。退一步說,就算事實真的是這樣,難道這就能夠成為你不求上進的理由嗎?這不過是在為自己的抱怨找借口罷了。
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就看你付出的勤奮和努力有多少。就算你沒有可以炫耀的學曆背景,甚至沒有出眾的才能,隻要你不怕吃苦,勤奮好學,經得起磨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你也會成為一個不簡單的人。
20世紀90年代末,錢兆龍也曾和其他懷有雄心壯誌卻又毫無經驗的年輕人一樣,先後創立了幾個小的加工作坊,但是成績都不是很理想。
錢兆龍抱著“偷師學藝”的目的,應聘到了貝升服飾。進入貝升工作後,他發現企業內部求學求創新的氛圍讓自己受益匪淺。在擔任貝升部門經理的同時,他領導部門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由於工作上的出色表現,2009年10月,錢兆龍在公司的讚助下來到安徽大別山區創建貝升安徽地區服裝加工基地,麵對沒有基礎的安徽市場,錢兆龍帶領團隊分析市場行情、提取客戶建議、考察企業的品牌效應——這些正是他工作時積累下來的長項,服裝加工基地在錢兆龍的帶領下,不斷創造了令人震撼的成績。2010年10月,貝升服飾安徽加工基地的加工業務範疇已經擴大至全球範圍,錢兆龍的管理與創新能力受到了貝升公司的高度評價,貝升服飾安徽加工基地改名為安徽雙鷹服飾,錢兆龍任總經理。
每個英雄在成功之前,都需根據自己的長短優劣來不斷重新審視並調整發展道路,這正是一個成功者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人生充滿機會,關鍵在於你是否善於把握。成功有賴於今天的努力,隻有愚蠢和膚淺的人才會相信運氣。要知道,隻有做好眼下,機會才會降臨;隻有認真負責,別人才會給你信任和期待。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想要有所收獲就必須先播種,這比等待好運的降臨更加實際。正所謂:隻有付出世界上最多的苦,才能獲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
叫苦不如吃苦,生氣不如爭氣
抱怨換不來成功,也換不來他人的尊重。當一個人地位很低的時候,不要苛求他人給予自己鮮花和掌聲,要學會將“叫苦”變成“吃苦”,讓“生氣”變為“爭氣”,這是取得成功和消除輕視最有利的武器。
工作和生活一樣,不可能事事順心,難免會遭遇挫折和打擊。多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用良好的心態去麵對這些問題。一些人總是抱怨工作太乏味、太辛苦,加班頻繁,任務太重,自己心力交瘁;還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職位和薪水不高,內心憤憤不平,抱怨他人沒有給自己應有的重視……可是,抱怨再多能換來什麼呢?你能夠讓工作內容改變嗎?能夠改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嗎?
叫苦和抱怨無法幫人克服苦難,也無法得到他人的同情,隻會讓人感到厭煩,甚至更加看不起你。在職場中,想要成為人上人就必須要勇於吃苦。所謂“吃苦”就是要苦幹,不屈不撓。工作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如果沒有苦幹的精神,即便有再好的規劃和設想,也隻是紙上談兵。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無一不是通過苦幹得到的。沒有苦幹,就不會有美好的明天。
桑德斯上校退休之後,身無分文且孑然一身,這時候他想到了用母親留下的炸雞秘方改變自己的生活。於是,桑德斯開始到各個餐館上門推銷,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上好的炸雞秘方,如果對方能采用,他可以教對方如何炸得好,讓顧客增加。可是,沒有人相信他,他們覺得這個老人家在說謊,還嘲笑他說:“如果秘方真的這麼好,你怎麼還落魄到這種地步呢?”
別人的嘲笑並沒有讓桑德斯喪氣,他隻是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說辭,希望下一次能做得更好,用更加有效的方法來說服下一家餐館。最終,桑德斯的炸雞配方被一個餐館的老板接受了,在這之前,他已經被拒絕了1009次。直到1010次的上門推銷,他才終於得到了那一句:“OK”。
桑德斯上校在遭受上千次拒絕的時候,從來沒有抱怨過。他隻是將那些譏諷作為一種動力,不斷地調整自己,耐心推銷,所以,才有了後來名揚世界的快餐連鎖店——肯德基。
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的苦難,都是對人的一種磨練。抱怨“苦”不如選擇吃苦,用實際行動將“苦”變成“甜”。另外,麵對他人的輕視、羞辱、排擠和輕視,你也不必生氣。當一個人地位很低的時候,就不要苛求他人給予自己鮮花和掌聲,這無法給你帶來發展。在你能力不夠強大的時候,就要學會爭氣,這是消除輕視和侮辱的最有利的武器。
有個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在一家印刷廠裏做送貨員。
一天,年輕人將一整車四五十捆書送到某大學的七樓辦公室。他先是扛著兩三捆書到電梯門口等候,這時一位保安走了過來,用蔑視的眼光看了看他,冷冷地說道:“這電梯是給教授和老師搭乘的,不允許其他人乘坐,你去走樓梯。”
年輕人向保安解釋:“我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的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購的書。如果要搬完這一車的書,至少要來回二十幾趟!”可是,保安仍然無動於衷,他堅持要年輕人走樓梯,原因就是他既不是教授,也不是老師。兩個人因為這件事在電梯口爭執了半天,可保安依然不肯放行。年輕人無法忍受了,他什麼也沒說,把四五十捆書搬放在大廳的角落裏,不顧一切地走了。
回去後,年輕人向印刷廠老板解釋了事情的原委,雖然得到了諒解,但他還是提出了辭職。隨後,他便去了書店,買了一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並含淚發誓: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不能讓別人看不起。
後來,年輕人終於考上了名牌大學,最終成為了一位知名學者。
任何一個人都渴望被人重視,受人尊重,可是生活往往事與願違。工作中,誰都不可避免地會被人嘲弄、被人排擠,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人生。對待這些打擊,我們不要一味地生氣,更不能讓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摧毀自己的意誌,打擊隻是一時的,它不會讓你一輩子抬不起頭。如果你很在意,去計較和生氣,而沒有變得更堅強,那麼你的一生就會在悔恨中度過。麵對羞辱和不平,不要一味地抱怨、生氣,這樣的話你注定是個弱者。隻有化憤怒為力量,才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