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頭狼野心——緊盯目標,死咬不放
不捕獵,不奔跑,再肥美的獵物也隻能是可望而不可即;不奮鬥,不創業,再美好的青春也隻能是年華虛度。爭做頭狼,不需要千萬句漂亮的口號,而需要在緊鎖目標之後一次次實際的行動。
頭狼法則之三 目標決定位置
“野心”就是武器
奧米伽狼在狼群中是最為弱小的一個,從各方麵來說,它都被擱置於最低層,但如果這條狼得以生存下來,日後卻往往能夠成為狼群中優秀的頭狼。因為敢於挑戰一切的精神使它受到更大的磨礪,更加堅定了它脫穎而出的信念,並積累了更為完善的生存技能。這就是弱狼角色向頭狼身份的驚人跨越。
多少年以來,“野心”始終是一個貶義詞。然而,既然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沒有野心的人也絕對不可能成為強者。頭狼的野心是它獲取食物的強大武器,人的野心就是一個夢想,是一種憧憬,是為了下一個目標而不知疲倦地奔跑和追求。
嬴政滅六國,從而建立起統一的封建集權王朝,如果他在當初沒有一統全國的雄心壯誌,沒有那份野心作鋪墊,那麼他自然就會安於現狀,缺少奮鬥的動力,如此的話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這樣大的成就,中國根本就不可能會獲得統一。
的確,“野心”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刺耳,然而它確實是一個成功者所應該具備的一個最重要的品質。通常對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較負麵的看法是認為他們運氣好或者從事不正當的行業,較正麵的看法是認為他們更努力或者克勤克儉。但大多數人萬萬沒有想到的真正原因,卻往往是在於他們理財習慣的不同。我們來看下麵這個例子。
在法國,一位大富翁去世後律師將他的遺囑刊登在當地報紙上,說:“我年輕時也很窮,但是我知道‘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才有了現在的財富,如果還有誰知道‘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的話,他將得到100萬法郎的獎賞。”
幾乎有兩萬人爭先恐後地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門。大部分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技
能……但沒有人答對。
一年後,富翁的律師公布了答案:“窮人最缺少的,就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當這個謎底被公布的時候,整個歐美都轟動了,這個答案也得到幾乎所有富人的認可,它說出了富人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些新貴、富翁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治窮”特效藥,是所有奇跡萌發的根本點。窮人之所以窮,大多數都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也就是缺乏致富的野心。不可否認,對於大多數成功的富人而言,致富的願望是非常強烈的,同時他們通常也以財富的多少作為自己成功與否的標誌。
在工作中,從普通的員工升任到老板,你完全可以做到。隻要你內心有著當老板的野心,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因此,你要想成為老板,首先要成為一個“野心家”。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有一天早上,沃倫先生走進經理辦公室,遞交了自己的辭職申請,因為他決心開辦自己的公司。他有自信,相信他總是能戰勝所有競爭對手。這種自信與他對貧窮的擔心一起促使他進入一個創業者的境界。他相信:“我不適合被雇用,也不可能找到工作。”於是,在他的心目中,為自己打工是他最後的希望。
大多數成為富翁的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沒有選擇——他們不得不在經濟上獨立自主,因為他們知道,受雇於人必須忍氣吞聲。沃倫先生的目標就是通過增加財富成為一個經濟上不受人束縛的人,他的淨資產是他防止貧窮的主要手段,他的努力創業增加了他的財富,也在7年的創業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節儉、簡潔的生活方式。
沃倫的目標是在財富上獲得成功,所以他隻能自己做生意,去冒風險,從而增加財富。如果他還有其他出路,絕對不會那麼拚命,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富翁。
後來,沃倫先生回憶道:“從頭開始,我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它不需要那麼多的錢,從0到3 000萬美元的資金都可以。自己做生意是一件大好事。”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不成功不是因為運氣不好、心機不夠,而是因為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許多奇跡需要我們相信才會發生。如今的社會需要“野心”,沒有野心就沒有了拚搏的動力,也就跟不上競爭激烈的時代步伐,最終就會因為碌碌無為而被這個時代快速地淘汰掉。
同樣,對於領導者來說,沒有了野心,就不能夠幹出卓越的成就。為了衡量任何一項變革創新的成功幾率,我們都會問這樣的問題:“這些領導有什麼樣的野心?他們對於企業的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領導團隊是否有變革的欲望?”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道理:每一個偉大的領導都起步於一個偉大的夢想,黑人化妝品的誕生就來源於一個夢想。
黑人很少使用化妝品,這曾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美國化妝品製造商約翰遜卻銳意開拓黑人化妝品市場。他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並非黑人不愛美,隻是由於種族歧視壓抑了黑人的愛美之心,而且隨著黑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黑人中必定有潛在的廣大的化妝品市場,黑人化妝品係列定會受到他們的歡迎。
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是一場實力的較量。約翰遜為了使自己的新產品迅速走上市場,易於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日夜冥思苦想,終於擬出一句非常巧妙的廣告詞:“當你用了佛雷公司的化妝品,再擦一次約翰遜的粉質膏,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句廣告詞既沒有貶低競爭對手佛雷公司的產品,又含蓄地宣傳了約翰遜的粉質膏,能吊起消費者的胃口。
實踐證明,約翰遜的做法是正確的,由此,約翰遜的黑人係列化妝品一舉成名,成為全美大名鼎鼎的化妝品生產企業。
野心勃勃的願望不僅僅是需求進行重大變革的動力,同時也提供了激勵他人的能量與靈感。這也正是領導力的精髓。
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時代,地理與意識形態的壁壘逐漸消失,市場越來越開放,商品、創意和資金在世界範圍內自由流動,使得各地的企業都變得越來越有效率,新技術正在創造出更為方便快捷的商務與溝通渠道。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當中還是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從來不曾有過這麼多的機會去進行創新。
然而,這同樣是一個充滿危險的時代。我們相信技術的進步會把財富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然而事實上卻並非總是如此。市場開放與技術普及的雙重力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新構建所有產業版圖。我們必須明白,技術變革的時代同時也是經濟和社會秩序被打亂的時代,我們應該觀察在這樣的時代裏財富是如何產生和分配的,還有我們能否有效地利用這種機會。
假如我有足夠的決心並付之於堅忍而努力的行動,那麼我就一定會成功。我一旦有了出人頭地的想法,那麼,就隻有以弱者的身份往上爬。越過別的成功者,我才能成為更大的成功者。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頭狼在捕捉獵物的時候是極為謹慎小心的,每當發現獵物的行蹤時,它都會帶領狼群跑到距離獵物稍遠的高地上,靜靜地觀察,耐心地等待。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可以準確把握獵物的數量和分布範圍,二是可以觀察附近有沒有其他的競爭對手。直到確定萬無一失之後,狼群才在頭狼的帶領下悄悄接近獵物,展開奪命追殺,置獵物於死地。
一位哲人曾這樣說:“沒有好的眼睛就看不清楚,沒有遠見就成不了大事。”成大事者往往是那些有遠見的人,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人要想看清形勢,需要的並不是像頭狼那樣站在高處和遠處窺視獵物,而是需要善於使用自己的頭腦,使用自己的智慧看清事物的發展趨勢,看得更長遠。這裏有一個典型的例子。
有一個商人,在與朋友的閑聊中,朋友說了一句話:“今年滴水未降,但據氣象部門預測,明年將是一個多雨的年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商人從朋友的話裏,發現這是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商業機會。什麼與下雨關係最密切呢?當然是雨傘。
商人立即著手調查當年的雨傘銷售情況,結果是大量積壓。於是他同雨傘生產廠家談判,以明顯偏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買來大量雨傘囤積。轉眼就到了第二年,果然像氣象部門預測的那樣,雨下個沒完。商人囤積的雨傘一下子就以明顯偏高的價格出了手,僅此一次,商人就大賺了一筆。
沒有遠見的人隻看得到眼前的、摸得著的東西,而有遠見的人心中卻裝著整個世界,遠見與人的職業、身份、地位無關。世界上最窮的人並非是身無分文者,而是沒有遠見的人。遠見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可以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人越有遠見,就越有潛能,越能成事。
一、遠見能使你看清楚未來
人生中充滿了機會,但缺乏遠見的人往往是抓不住這些機會的,他們常常會被等待著他們的未來弄得目瞪口呆,措手不及的變化常常讓他們不知如何應對,而猶太人卻不會這樣。
聰明的商人應該獨具慧眼、有極高的遠見能力,深諳此道的無疑是精於商業之道的猶太人。
女人和男人相比較,在消費方麵有很多不同。就花錢而言,男人會傾向於對自己有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女人則會傾向於那些物美價廉的東西。這個比較,能夠在某種意義上說明女人比男人能花錢,比男人會花錢。
猶太人在生意場上,認為掏女人腰包遠比掏男人的腰包要容易得多。他們曆來的經商經驗是:想賺錢,女人手中所持有的錢決不能放過。相反,如果經商者想掏盡男人兜裏的錢,“瞄準男人”的錢,這筆生意必然失敗。因為賺錢是男人的工作,但賺錢並不表示持有錢、擁有錢,消費金錢的權力還是操縱在女人手中的,花錢方麵女人占主動地位。無論是經營鑽石、戒指、女用禮服、別針,還是經營項鏈、耳環以及女士高級日用皮包等商品,都會有相當的利潤。商人隻要稍稍運用聰明的頭腦,抓住有利的時機,以女人為對象來賺錢,大把大把的鈔票必定會像長了腿一樣自動地走進商人的腰包。在那富麗堂皇的高級商店裏,那些昂貴的鑽石、豪華的禮服、項鏈、戒指、香水、手提包……無一不是等待女性顧客的。那些豪華商店乃至普通百貨公司所展賣的各種商品,均是女性產品占絕對的地位。猶太商人就是瞄準了這個市場,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贏利。
二、遠見可以使你工作的價值倍增
當工作是實現遠見的一部分時,每一項任務也都會因此而具有更大的價值,哪怕是最單調的任務也會給你滿足感,因為你已經看到更大的目標正在實現。關於這個道理,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三個砌磚工人正在工作,一個人走過去問他們其中的一個:“你在幹什麼?”那人回答道:“我在為拿工資而工作。”於是,他又問了第二個工人同樣的問題,那人回答說:“我在砌磚。”但當他問第三個工人時,那人熱情洋溢地回答道:“我在建一座教堂!”三個工人在做同樣的工作,但隻有第三個人才是最有遠見的:他看到了未來的宏圖,宏圖給他的工作帶來了價值。
三、遠見可以使你的工作輕鬆愉快起來
當你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時,沒有任何東西比這種感覺更愉快,成就令人生更有樂趣。當你所取得的小小成績為更大的目標服務時就更令人激動了,每一項任務都成了一幅更加美妙的遠景的組成部分,你的工作立刻就輕鬆愉快起來了。
可以這麼說,對未來的預見力是人類最重要的一項潛能,遠見使我們可以從容麵對未來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放眼未來,提高自己的預見力,製定實現遠見的戰略。要把自己的遠見變為現實,需要我們付出努力,製定一套實現遠見的戰略,下麵這幾點不妨嚐試一下。
一是放眼未來,確定遠見目標。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確定你的人生目標。你的遠見不能由別人給你,如果那不是你自己的遠見,你就不會有實現它的衝動和決心。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和激情為基礎。遠見是了不起的東西,它還會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人生的目標不謀而合時。
二是停下腳步,考察現在的生活。
我們一定要牢記:將遠見變成現實絕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這是一個過程,與一次旅行十分相似。在你決定出去旅行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確定出發點,沒有這個出發點,就不可能規劃旅行路線和目的地。通常來說,離自己的遠見越遠,所花的時間就越多,代價就越大。
三是為了遠大目標的實現就必須放棄眼前的小利益。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為了實現你的遠見,就要做出犧牲,其中必然會涉及其他的選擇,這時,你就必須學會有所取舍。你不可能一邊追求你的夢想,一邊保留著你其他的種種選擇。對於想取得成功的人來說,他必須放棄種種小利益來交換那個唯一的夢想。這種情形很像一個人來到了岔路口,麵臨著幾條不同的道路。他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到達目的地,也可以一條也不選,但這樣的話他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
四是善於發現通往理想的途徑。
為了實現遠大目標,必須不停地尋找一切對你有幫助的人和物,所以要樂於嚐試新鮮事物,到處尋找好路徑,要善於觀察。在其他領域或其他人那裏效果很好的主意,也許在你這裏並沒有什麼用處。全神貫注於你自己的理想,但對走哪條路才能實現理想,則應抱靈活的態度。實現目標要有創造精神,如果我們對新觀念關上大門,就不可能有創新。
總之,遠見給人創造性的火花,使人取得成就,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取得成功的,遠見就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夢想。沒有遠見,人生就沒有瞄準和射擊的目標,就沒有更崇高的使命能給你目標與希望,當你有遠大理想時,你才會創造出偉大成就。
遠見告訴我可能會得到什麼東西,遠見召喚我去行動。心中有了一幅宏圖,我就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把身邊的物質條件作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的境界。這樣,我就擁有了無可估量的永恒價值。
盯住一隻兔子不放
狼群在捕獵的過程中,有一種世代相傳的本能,那就是對一個目標集中全部注意力。頭狼不會在麵對許多獵物時,讓自己的精神分散。倘若它三心二意,想把每隻獵物都捕到的話,那麼結局隻有一種,就是狼群的體力會被輕易地耗盡,並且一無所得。
對獵物的專注,其實是頭狼的一種智慧。專注能產生一種爆發力,專注更能提高成功率。可以說,對捕獵目標的專注是狼群得以代代生存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怎樣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呢?是不擇手段,還是一味等待?是亂衝亂撞,還是順其自然?不!這些都不是正確的選擇。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從自身的經曆中為世人總結出一條真理:成功源於專注。
“專注”是一種對生命每一個瞬間注入激情的姿態。一個專注做事的人會用專注為成功鋪路,執著地投入到他所從事的事業中去。雕塑大師羅丹就是這樣一個成功者。
有一次,羅丹熱情地邀請一位朋友到工作室去看自己最近的作品。那是一尊女性的半身像,羅丹覺得已經完工了,但審視一會兒後,卻又喃喃自語道:“隻有那肩膀上麵,線條仍嫌太硬。對不起……”這時,他似乎已經忘記了朋友的存在。
他撿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質小刀。小刀在柔軟的泥土上輕輕拂過,使像身的肌肉發出一種更細膩的光澤。羅丹雕像的手指活潑了起來,眼睛裏放著光芒。“還有這裏……這裏……”他又修改了別的幾處地方,再退後一步,細細觀察,然後又把架子轉過背來,喉嚨裏喃喃地發出奇怪的聲音。有時他欣然微笑,有時他眉頭緊皺,有時捏了一點泥,加到雕像身上去,又輕輕地刮掉一些。
如此持續了一個小時。他沒有對朋友說一句話。除了創造他理想中的塑像之外,他什麼都忘記了。似乎天地之間隻有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著手創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樣。直到丟下小刀,他才想起身邊的朋友來:“對不起,先生,我簡直把你忘記了。”
後來,羅丹的這位朋友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一個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記了時間、空間與整個的世界,這個認識,使我得到了空前絕後的感動。這幾個小時,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藝術、一切事業成功的奧秘——聚精會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論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們容易分散、容易旁騖的意誌貫注在小小的一點。我覺得遺忘一切其他事物而集中意誌以求完美的熱忱,就是我過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這是成功的秘訣,我現在知道除此以外,別無神妙的方法了。”
可見,激情是從專注中來的,動力也是從專注中來的。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專注於當前正在處理的一切事情,如果注意力分散,頭腦不是在思考當前的事情,而是想著其他事情的話,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地進行,做完一件事就了結一件事。
劉娜在一家出版社從事校對工作,她曾經為自己定下一條原則:除非有特殊的緊急事件要處理,否則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對工作中去。她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創造了一個高效率、有創意的工作環境。一坐到桌子前,她就不再想別的事,就算是手中的書稿校對隻剩下最後一頁,她也絕不會去想下一部書稿是什麼。
她漸漸地發現,這條原則能讓她專心致誌,而且很少感到校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工作。她甚至發現一小時的專心工作,可以抵得上一整天被幹擾工作的結果。其實,這也就是當你專心致誌於一件事情的時候,好像世界上隻有一件事的狀態所帶來的效果。
一個人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應該有這樣的態度: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成功的法則其實很簡單,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法則太簡單了,沒有堅持,不屑於去做。這個法則就叫專注。
王成和趙偉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兩名優秀職員,在對待工作上,他們都能夠盡職盡責。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區別就在於,王成認為自己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崗位上的工作之後,就已經很努力了,而趙偉則要求自己在盡職盡責之外,還要力爭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3年後,趙偉成了這家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社交的範圍更廣泛了,而王成還隻是一名職員。
集中精力才能跑得更快,不論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做到盡職盡責,隻有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念頭才會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我們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來。
專注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一種進取的精神狀態。生活因專注而充實,事業因專注而成功,人生因專注而美麗。在成功這條長滿荊棘的道路上,懶惰者會停步不前,愚蠢者會常走彎路,軟弱者會知難而退……唯有專注的人才能到達目的地,摘取成功的桂冠。
我一旦專注於某種事物,就會將自己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這種事物上,對於別的事物則不會產生興趣,從而節約了時間和精力。這種專注能夠讓我的思維處於連續的工作中,積極的思考必將取得非凡的結果。
時刻保持“饑餓感”
狼群在捕捉獵物時,有時候即使埋伏數天,也可能連一隻獵物都捉不到,因此它們會經常處於饑餓狀態。但是,麵對失敗,頭狼從來不會退縮、屈服,它們甚至沒有一點沮喪。如影隨形的饑餓感正是頭狼奮勇向前的動力所在,它們總是在默默忍受之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鍛煉自己捕獲獵物的本領,從而成為自然界長盛不衰的強者。
動物園的狼為什麼沒有草原之王的威嚴呢?因為它們被關得太久了,吃得太飽了,從而喪失了饑餓感。人也是一樣的,為什麼會感覺生活無趣?就是因為他吃得太“飽”了,沒有了“饑餓感”,對事物喪失了興趣。
誠然,知足常樂有著一定道理,但卻很容易囿於保守,安於現狀,缺乏進取精神,最終隻好順天安命,了此殘生。相反,如果我們時常保持“饑餓感”,感到不知足的話,結果就會截然不同了。此時,“饑餓感”就是前進的動力,不知足就是要擁有一顆積極創造、充滿激情、充滿好奇的野心。
所謂饑餓就是保持對成功的渴望。欲望是人最原始的動力,體現為旺盛的生命力,在情緒上表現為激情。饑餓關係生死,將帶來不顧一切的探尋。科技的發展史最能體現這一點了。
假如英國醫生弗蘭克在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之後,繼續從事醫學方麵的研究的話,她還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嗎?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研製電燈泡時試用了大量物質做燈絲,如果他放棄了研究,滿足於暫時的發明的話,還會有後來的成就嗎?
“饑餓感”表現了一個人品質的高尚,如果人類在生活中不能做到不斷進取,社會就不能發展得如此之快。正是有了“饑餓感”,才有了更大的動力和求知欲望,因為有了“饑餓感”,人類才會不斷地探索,科技的發展史上才會湧現出一個又一個超於常人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