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頭狼野心——緊盯目標,死咬不放(3 / 3)

當年,迪斯尼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不斷地呼籲去建造一個樂園,可是當時有非常多的人反對他。有的人擔心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有的人擔心他的資金有問題;有的人甚至懷疑他的腦袋有問題;有的人說政府不會批那麼大的一片地。可是,迪斯尼不斷地去想各種各樣的方法,為了解決資金方麵的問題,他跑了143次銀行。他積極地尋求各方麵的支持,最後,他夢想中的樂園——迪斯尼樂園,終於在美國開始興建。如今,它已被複製到世界很多地方。

可見,一個人的理想固然重要,但行動則更重要,缺乏行動的理想隻是一紙空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行動的意識,不要相信被動會有所收獲。無論在哪個領域,如果不努力去行動,那麼終將不會獲得成功。

汗水就是行動,行動就是努力。在自然界中,雖說兔子弱小,但就連凶猛的頭狼要捕捉一隻弱小的兔子,還需要全力以赴地去行動。如果不行動、不努力,要想捕捉到兔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生活在現實中,也隻有行動起來,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才能登上成功的列車。

成大事者皆有誌,成大事者亦有恒,成大事者更具有堅定不渝的行動。因為隻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隻有行動才會產生最後的結果。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要落實在行動上。

頭狼的字典裏沒有放棄

頭狼在獵捕野獸時雖然也經常失敗,但它始終相信成功一定會到來,它的捕獵技能因為經曆了失敗的考驗而越發完善。它從不會停止做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年奔波千裏尋找獵物,留意所有的蛛絲馬跡。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遭受挫折甚至失敗幾乎是命中注定的。但是,遭受失敗未必是一件壞事,在失敗之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就能把失敗的損失轉化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因為,在強者的字典裏沒有放棄。在無數次失敗後,迎接強者的是一次偉大的成功。

一位父親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一位拳師那裏,半年後他再到拳師那裏時,發現兒子依然一次次敗在拳師手腳下。由此他責怪拳師沒有讓他兒子變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漢。其實不然,這位父親忽視了兒子在一次次倒下之後,敢於堅強地站起來這一充滿勇氣和毅力的行為。

隻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的次數多一次,我們就不能說他是失敗的。因為伴隨著站起來的還有失敗後敢於迎接挑戰的勇氣和不言放棄的毅力。這正是一個男子漢氣概所必備的條件。失敗了,再來一次。有了這個條件,世界上還會有不能成功的事情嗎?

好萊塢巨星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年輕的時候在好萊塢跑龍套,一天隻掙1美元。為了生活,他後來又到拳擊館去當陪練,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後來,他立誌要當影星,於是四處自我推銷,被人拒絕了多次並沒有放棄。最後,他終於在電影《洛基》中擔任主角。

《洛基》的劇本是史泰龍自己編寫的,劇中男主角的生活原型就是他自己。影片上映後,他一炮而紅,並成為“自我超越、頑強拚搏、個人奮鬥”的美國精神象征。在史泰龍眼裏,這個世界沒有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

當我們麵對失敗時,學會總結失敗的教訓,然後灑脫地說一句:“我要再來一次……我要站起來!”這是一個強者的呐喊,一個不屈的靈魂的呐喊。打開曆史的冊頁,我們會知道,“成功”與“失敗”是長期共存的,沒有經曆過“失敗”就不會有“成功”,畢竟“失敗乃成功之母”。古今中外,自始至終不言放棄,直至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安東尼是美國一位成功的裁縫師。除此之外,安東尼還是4間生意興隆的燕尾服出租店的老板,他甚至供應燕尾服與正式禮服給其他出租店。終年不斷的婚禮使得禮服的需求很大,而在高中及大學畢業舞會的季節裏,他店裏的生意更是應接不暇。

但是,事情起初並非一直都這麼順利。安東尼的父親是意大利人,而他的母親是美國公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母親希望帶他前往美國,當時手續準備好了,其他的安排也都做好了,行程也定了,但卻出了個差錯。

當時意大利正值大戰後第一次自由選舉,意大利政府呼籲全國人民踴躍投票。安東尼的母親就在當時的精神感召下,做了一件她認為身為市民應當做的事——她去投票了。但這卻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當一個美國公民在其他國家有了投票(或者服兵役)的行為,其公民身份就會有被取消的危險。因此選舉後不久,安東尼的母親就接到美國政府的一紙公文,說她和她兒子不準入境美國。

7年後,他才獲準和他的母親一起回到美國,他父親和其他家人則在稍後也一起移民美國。他們一家到了美國後定居密歇根,安東尼進入當地一所高中就讀,放學後還到各家裁縫店打工。當他16歲讀九年級時,他的父親在工廠工作時受了傷,無法繼續工作,安東尼隻得輟學。由於他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的教師就力勸他不要離開學校。

“家裏現在需要我幫忙。”這就是他的回答。現在他隻能靠自己了。他找了一份周薪37美元的工作,但對家庭的困境緩解不大。到了18歲的時候,他決定自己開店。他的父親還有些積蓄,安東尼就用3000美元買了一間裁縫店。他做了兩年後,又轉手賣了出去。

憑一己之力站穩腳跟是很艱辛的。店賣出去以後,有一陣子安東尼在別的裁縫店裏工作,接著他決定再度自行開店。於是他就和弟弟及其他幾個合夥人共同買下了一間禮服店。他投資了8萬美元買進存貨,但接下來發生的許多不幸的事,似乎在對他說:“你靠自己是辦不到的,放棄這個想法吧。”

想想發生的這些事:即將開業的前一天晚上,一群小偷鑿穿了隔壁店的牆壁,結果價值8萬美元的存貨不翼而飛;他再進的貨,在大火中卻付之一炬;一個狡詐的保險經紀人未將安東尼支付的第一期保險費的支票交給保險公司,結果等於沒有保險的記錄;可以證明公司存貨內容和價值的一位重要證人去世了。

就像他們說的,那時安東尼真是夠受的。他再度到別的裁縫店工作,但沒有多久,他那渴望擁有自己事業的欲望又開始蠢蠢欲動,而他始終相信“跌倒了,就再站起來,最終一定可以雙腳穩穩站住”。

於是,他第三次開了一家裁縫兼禮服出租店,這次是和他的兄弟一起開的。但為了能夠真正擁有一家店,不久他就買下了全部的股份。這次他決定多聽別人的意見,但在一些大方針上,他要確定是他自己所做的決定。因為如果他跌倒了,他要自己跌倒,如果他站起來了,他也要自己站起來的。他聯想到一首歌的歌詞:“重拾你的信心,把身上的灰塵撣掉,一切從頭開始。”

他說:“那首歌簡直就是在說我。那是追求獨立自主唯一的方法,至少對我是如此。”後來安東尼在他的專業領域裏攀上了頂峰。“法蘭克禮服出租店”在底特律有著相當大的市場占有率。

“當你還是小孩時,時候到了,你就要從爬進步到站、走路,你會跌倒,但是也會再站起來,最後你終於可以穩穩地、用自己的雙腳站起來。”回顧自己的經曆,安東尼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正視失敗、再來一次的勇氣。再來一次,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成功和失敗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隻有經曆過失敗才能體會成功是何等的珍貴,也隻有在成功之後才會明白失敗的意義。因為成功的腳下是用失敗砌成的台階,如果沒有這一層層的台階,或許我們隻會站在原地,永遠也無法向前邁出一步。成功是失敗永遠的燈塔,隻有在曆經艱難困苦後,找到正確的方向,不懈努力,我們才能接近燈塔,獲得光明。

無論我做什麼事,結果無非有兩種:勝利或失敗。即使是失敗,過程也是一種美,至少我體驗了失敗的辛酸,至少在下一次機會來臨之前,我會為下一個過程而努力打拚。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基礎上再來一次,從新的起點、更高層次上重新開始。隻有這樣,我才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熱忱是生命力蓬勃的象征

一群狼在頭狼的帶領下,為了將馬群趕入沼澤,與馬群展開了殊死搏鬥。最後,狼群獲得了勝利。馬群之所以全軍覆沒,不是因為它們沒有戰鬥力,而是因為狼群頑強的生命熱忱所煥發出的求勝信念,給馬群以窒息的壓力。

頭狼一旦認準了目標,就會抱著滿腔熱情、滿懷激情的態度去實現。頭狼這種對勝利的熱忱和渴望,使它乃至整個狼群更加勇猛,所向披靡。

也許很多人都不相信頭狼對目標的熱忱,但事實就是如此。延伸至人類,我們也要向頭狼學習這種對工作全心投入的熱忱,由此才能實現想要的成功。當人們置身於群山之巔麵對天高地闊的時候,與其說成功取決於一個人的才能,還不如說取決於一個人的熱忱。

因為這個世界始終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到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的熱情依然不減當年,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是多麼的渺茫,他們總是相信自己能夠把心目中的目標圖景變成現實。讓我們回顧曆史來看看。

著名音樂家亨德爾小的時候,家人不允許他去碰樂器,不讓他去上學,哪怕是學習一個音符。但這一切似乎對他沒有任何阻力,他仍會在半夜裏悄悄地跑到閣樓裏去學彈鋼琴。

莫紮特幼年時,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苦工,但到了晚上他就偷偷地去教堂聆聽風琴演奏,將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入音樂之中。

巴赫年幼時連點蠟燭的要求都被蠻橫地拒絕了,因此他隻能在月光底下抄寫學習的東西。當那些手抄的資料被沒收後,他依然沒有灰心喪氣。

奧利·布爾的兒童時代可以說是充滿了皮鞭和責罵,但是他卻能充滿熱忱地、更專注地投入到他的小提琴樂曲中去。

他們後來都成功了,正是熱忱的力量使他們戰勝了一切困難。除了熱忱,還有什麼能使他們閃爍出如此多姿多彩的火花呢?熱忱是完成任何一件事必不可少的條件。或許你很有才華,但才華也須借助熱忱的精神,才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熱忱是一種無窮的動力,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正是有了這股熱忱和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魄力和方法。比爾·鮑爾曼和菲爾·耐特正是靠著強烈的熱忱和激情取得最後成功的。

比爾·鮑爾曼曾經是美國尤金市俄勒岡大學的一名田徑運動教練。他是一名事業心很強的教練,他的理想就是使自己的運動隊超過其他隊,但是他的運動員都有一個非常令他頭疼的毛病,那就是經常得腳氣病。

其實,很多運動隊都有這樣的問題,大家都不去想怎麼樣才能不得腳氣病,因為像這樣的運動,腳部肯定會出汗,汗流多了悶在鞋子裏,當然會有腳氣。但是比爾·鮑爾曼卻不如此。他認為,自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要消除這樣的情況就必須為運動員定做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這樣的鞋子必須具備底輕而且支撐又好、摩擦力小、穩定性強的特點,這樣才可以減少運動員腳部的傷痛,有助於跑出好成績。

於是,在閑暇之餘,他開始畫鞋樣,並找幾家製鞋公司定做,但是都被拒絕了,因為廠家認為,這個教練對製鞋技術一竅不通,沒有資格對製鞋工作指指點點,比爾·鮑爾曼隻是一時衝動而已。

但是,比爾·鮑爾曼並沒有氣餒,他開始激勵自己來做。他請教了補鞋匠,並拜皮鞋工人為老師,親手為自己的運動員做鞋子。結果,在運動會上,他的學生穿著他親手製作的鞋子跑出了很好的成績。

同時,教練的這種充滿激情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使他的一個學生大受感動,這個學生就是菲爾·耐特。比爾·鮑爾曼的這種激情真正傳染給了學生菲爾·耐特。菲爾·耐特當時是一名很好的運動員,他與鮑爾曼商量,決心與教練一起做。他認定這不僅僅是一雙鞋的事,而是一項大有作為的事業,是一項為運動員造福的大好事。菲爾·耐特,就是後來耐克(NIKE)公司的創始人。

正是對生命和事業的熱忱讓這對師徒最終走到了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對此,菲爾·耐特曾經感慨道:“當年對事業的熱忱使我們明白:成功永遠沒有過去式,隻有未來式。”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菲爾·耐特一畢業就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他找到一家仿製阿迪達斯產品的虎牌運動鞋公司,說服該公司總經理,讓自己擔任虎牌運動鞋在美國的代理商。回國之後,菲爾·耐特找到了比爾·鮑爾曼,他們每人投資500美元,正式成立了名為藍緞帶的運動用品公司。菲爾·耐特把公司定位於製造各種體育運動和健身活動設計及行銷運動鞋類、服裝、設備和附件,並在第二年開發出了第一款輕質耐磨尼龍馬拉鬆跑鞋,這個時候菲爾·耐特又一次得到了教練鮑爾曼的投資,成立了藍緞帶體育公司。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菲爾·耐特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初衷,他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對事業充滿熱忱和激情的菲爾·耐特一直把品質問題看得非常重要,和教練一起經營了兩年之後,他就自己去做教練了,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經營,他要在實踐中體驗運動員對鞋子的細節要求。菲爾·耐特一直潛心研究運動鞋式樣的改進和品質的提高,他特別明白運動員都想要這樣一雙鞋子:穿上它之後,底輕而支撐又好,摩擦力小且穩定性強,可以減少運動員腳部的傷痛,有助於取得好成績。

菲爾·耐特不僅自己研究,還請教修鞋匠,在這個過程中,菲爾·耐特一方麵堅持當初創業時的信念,堅持辦體育用品公司而不辦時裝公司,另一方麵又采取了產品多樣化策略,除生產運動鞋外,還推出了童鞋、非運動休閑用鞋、旅遊鞋、工作鞋和運動服裝。

就這樣,菲爾·耐特把“耐克”這個牌子逐漸做了起來,銷售額開始增長,速度驚人,就連菲爾·耐特的對手也開始對他進行大力讚揚。新布蘭斯公司營業部的副總裁瓦爾特就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漂亮。”

其實仔細想想,比爾·鮑爾曼和菲爾·耐特的成功就是一種熱忱和激情在支撐著他們,給了他們無窮的動力。在所有偉大成就的取得過程中,熱忱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融入了每一項發明、每一幅書畫、每一尊雕塑、每一首偉大的詩、每一部讓世人驚歎的小說或文章當中。

當然,熱忱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一種持久的熱情。產生持久熱情的方法之一是定出目標,並通過努力工作去達到這個目標。然後,再定出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去實現它。這樣做可以提供挑戰,產生興奮,增強信心,磨煉意誌,如此持續下去,就可以幫助一個人維持熱忱而不衰減。一個具有熱忱的人,會更加熱愛生活,喜愛人生,創造未來,從而逐步走向成功。

熱忱,使我的決心更加堅定,使我的意誌更加頑強,給我的思想以力量,促使我立刻行動,直到把可能變成現實。熱忱的本質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它隻有在更高級的力量中才會生發出來。

付出的是耐性,獲得的是美味

頭狼在狩獵時可以為一個目標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而絲毫不覺厭煩,它正是用耐心來贏得長遠勝利的。頭狼敏銳的觀察力、目標的專一、注意細節以及鍥而不舍的耐性使它總能獲得成功。

盡管良好的耐性並不是狼之所以生存至今的唯一原因,但耐性確實是狼能捕捉到獵物的重要前提。同樣地,如果人類沒有夏日裏的辛勤耕耘、艱苦付出,就不會有秋天裏碩果累累的收獲。從耕耘到收獲,是一個需要付出的艱苦過程,也是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如果人們失去了吃苦耐勞的決心而拔苗助長,得到的隻是無盡的後悔與失望。

由此說來,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學會耐心等待,學會在等待中蓄積力量,沉澱自己的思想,在等待中培養耐性,涵養銳氣,尋覓機會,一鳴驚人。

在一個營銷報告會上,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一位老者介紹了用鐵錘敲動大鐵球的規則,很快兩位年輕人掄起大鐵錘朝鐵球砸去,但鐵球紋絲不動。

當人們認為再怎麼敲打也無濟於事時,老者從口袋中摸出一把小鐵錘,然後認真地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敲打起來,老者一次次地敲著。人們疑惑地看著:難道用大鐵錘使勁敲打沒有用,而用小錘能使大鐵球動起來嗎?時間在慢慢過去,10分鍾、20分鍾,台下的人們開始失去耐性,但老者依舊一錘又一錘地敲打鐵球,大概40鍾後,一位前排的觀眾突然大叫起來:“球動了!”

人們果真發現在小錘的不斷敲打下,大鐵球開始擺動起來。最後老者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若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降臨,成功也不會降臨到你身上。”

可見,耐心地等待是成功道路上的積累與沉積,是一種意誌上的磨煉,可以使人在性格、胸懷上得到修養。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會耐心地等待,就等於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敲門磚,就等於擁有了登上頂峰的奠基石。

耐心等待是人生中可能經常出現的一個相對靜態的過程,每個人都能遇上等待,在等待中都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度過這一時期的關鍵就是如何調整心境,增強耐力,保持銳氣,以耐心的等待取得成功。下麵故事中的年輕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帶著他的新婚妻子來到舊金山謀生,他們在這裏開起了一家冷飲店。事實上,這個店隻是在一家麵包店隔開了一角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店,隻不過是個冷飲攤,而且隻賣汽水。

後來因為全球經濟衰退,沒多久,他們的冷飲店就被迫關門了。但他們並沒有就此放棄而離開這裏,他們隨即把冷飲攤擺在了附近一個十字路口。不久年輕人發現,這一帶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管將來做什麼生意,這裏都是很理想的位置。所以盡管關門歇業了,他還是照樣支付房租。

有一天當他收攤回來的時候,看到隔壁麵包店的生意好過往常,受此啟發,他與妻子商量決定開一家快餐店。他推出的熱食品,有辣椒紅豆、墨西哥薄餅、夾烤肉三明治等,再加上年輕人用心寫成的廣告標語渲染,更顯得奇妙無比,這正迎合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此外,他還以強調“熱”來表現特色。他煮了一大鍋玉米湯,不時地掀鍋蓋,熱氣從鍋裏湧出來,繚繞在店麵上空,給人一種熱氣騰騰的感覺。尤其在冬天,這一招特別吸引人。同時,這種小店,爐灶跟店麵連在一起,他把爐灶做成白色的,妻子則穿著時髦的衣服,圍了條白色圍裙,站在爐邊烤肉。在夫婦兩人齊心合力的經營下,小吃店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年輕人一看發展的時機來臨,就立即著手準備擴展的計劃,他讓妻子親自主持訓練廚師,自己則一有空閑就到外麵去勘察地點,以備將來增設分店。

這時候的美國經濟仍在陰霾的籠罩之下,豪華的餐廳一家接一家地倒閉,而大眾化的小吃店,卻成為飲食業的一枝獨秀。再加上年輕人經營的小吃店別具特色,生意就更加興隆了,不久之後,年輕人所經營的小吃店已增加到7家。

經過近30年的奮鬥,年輕人擁有了大小餐館近千家,員工3萬多人,年營業額在4億美元左右的大企業,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梅瑞特公司的創辦人約翰·梅瑞特。

失敗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有失敗的經曆,關鍵是看麵對失敗的態度。在無數的選擇上,等待無疑是最為明智和理智的選擇。當然,這種等待並不是無所作為、沒有一點成果的那種等待,也不是自暴自棄的那種等待,更不是任憑命運安排的那種等待,而是像約翰·梅瑞特這樣不氣餒、不屈服、從頭再來的等待。

那麼,人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耐性呢?很簡單,隻要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專注於你的目標,那麼你所有的思想、行動及意念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耐力是身體健康的一部分,不管發生了什麼情況,必須具有堅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耐性是精神飽滿的一種象征,這也是你發展成為領導者並贏得卓越的駕馭能力所必需的一種個人品質。

實際上,耐心的等待需要驚人的勇氣,對一個目標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撓,堅持到底。有了堅定的人生方向,可以提高你對於挫折的承受力。你知道目標逐漸接近,這些隻是暫時的耽擱。如果你積極地麵對困難,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耐心等待,等待機會,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獲得成功。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成功的機會。其實,機會總是存在的,隻要善於捕捉,它往往就在你周圍,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隻好用一生去麵對失敗。

當我麵對糟糕境遇時,就會用耐心地等待來磨煉自己。我始終相信,盡管目前我身處劣境之中,但總有峰回路轉的時候。我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和決心,更不會放棄應做的準備。我對前途所抱的樂觀和希望,終將會使我的忍耐價值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