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1 人間美味是清淡(3 / 3)

人從懂事開始,就已經有了無數的欲望。當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很難找到一個滿足的表情。不少人總是用“等我有錢了該如何如何”來欺騙自己,他們總認為滿足是要達到某種條件的許可,等到滿足的時候,再去尋找身心的清閑。

有個小男孩在路邊大聲地哭著,一個好心人走上前去問:“小朋友,你為什麼事情哭成這樣?”

小男孩邊哭邊說:“由於我剛才太大意了,跑的時候丟了10元錢。”

好心人看他哭得這麼傷心,於是從腰包裏掏出10元錢給了小男孩。

小男孩說了聲謝謝,接過錢後,停止了哭泣,好心人欣慰地準備離開。可當他一轉身,小男孩又開始大哭了,比上一次哭得更加傷心!

好心人有些不解,又轉回身來問:“你丟的那10元錢不是已經回來了嗎?為什麼還要哭呢?”

小男孩回答說:“如果我先不丟失那10元錢,現在就已經有20元了,這樣我就可以買到一把更好的手槍啦!”

好心人愣住了,不知道剛才自己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長歎了一口氣後,搖著頭走開了。小男孩的哭聲在他腦海裏停留了很長時間——“我要買更好的,我要買更好的……”

這個世界裏麵美好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擁有它們固然很重要,不過一定要適可而止。如果總想著得到的再多一些,那麼你就會成為一個貪婪的人,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為貪婪會像無底洞一樣,你永遠也沒有辦法把它填平,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永遠不會感到知足,從而也就永遠體會不到幸福的味道了。

我們必須盡早明白:隻有內心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有很多人因為物欲所趨,過著表麵輕鬆、內心卻已經疲憊不堪的生活。那些懂得生活樂趣的人,肯定不會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這永無止境的欲望中,同時,也不會為沒有意義的事束縛自己的心靈。他們能把心靈保持在最愉悅的狀態,不會給欲望有可乘之機。

懂得知足的人能夠看透名利、欲望的本質,能夠向生活妥協。他們能拿得起放得下,取舍有度,這樣,不僅可以過上輕鬆愉悅的生活,而且心境也會自然地開闊起來。

7 別被虛榮攪亂了心智

人類的虛榮心,已經到了根深蒂固、難以鏟除的境地了。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哲學家、宗教家都曾提出過這樣的警告:“千萬不要讓虛榮心擾亂了心智!”可是效果卻是很一般,看來,人類的虛榮之心是特別頑固的,很難去除。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改善它,誘導它走向有用的地方去。比如:如果一個有錢人因為有錢而虛榮的話,那麼你可以勸他把錢拿出來經營事業,那麼便可以對社會有益了,因為它使人類的生活多了一種安全的保障。總之,虛榮隻要用到對人類社會有利的方麵上來,它就不再是純粹的有害無益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愛慕虛榮的人總喜歡為了一點麵子而給自己找罪受。有些人兜裏明明沒錢,卻還很喜歡裝闊,請朋友去吃飯的時候偏偏選擇去高檔飯點,買單的時候,朋友明明比自己兜裏要鼓,自己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前去買單;與人聊天的時候,總要有意無意向別人吹噓一下自己“輝煌” 的過去。

有個女人,曾經在朋友圈裏是出了名的“款姐”。她有著數處豪宅和多輛好車,花起錢來好像流水一樣,在朋友麵前賺足了麵子。可是,好景不長,一個千萬富姐一夜間又一貧如洗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她與丈夫結婚的時候說起。那時候,丈夫是一個臨時工,沒有人瞧得起他,她的父母也是如此,就連他們的婚禮都沒有參加,那時候她發誓:“一定要把麵子給掙回來!”

苦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她終於迎來了屬於她的豔陽天。丈夫成了房地產老板,身價超過了千萬。她覺得到了掙回麵子的時候了。於是夫妻二人一合計,決定在一家豪華大酒店裏補辦一場隆重氣派的婚禮。她的父母終於放棄了成見,滿麵春風地參加了女兒的婚禮。

由於虛榮心的極度膨脹,她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裏就擁有了十一套住宅。每次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她都慷慨地買單,有時候給服務員的小費就是四五百。她的豪爽讓她在朋友圈子裏贏得了“富豪俠女”的美譽。

可是,這個時候他們夫妻間的關係卻出現了裂痕。在丈夫眼裏,妻子變成了童話故事裏那個不斷向小金魚索要財寶、貪得無厭、俗不可耐的老太婆。最後,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離婚之後,她的虛榮心還在膨脹,為了不讓別人看她的笑話,她不惜一切地想把丟失的麵子挽救回來。很快,她陸續賣掉了六處房產和豪華車來繼續維持富姐的麵子。最後為了維持生計,甚至把手機都賣了。

這個女人就是因為被虛榮心攪亂了心智,從而失去了幸福的婚姻。為了能保住麵子,她又失去了僅有的財產。這可是一個悲劇。麵子有時是一張麵具,自欺欺人,那些為了麵子活著的人是很累很可悲的。如果你陷入到了這種無法擺脫的虛榮之中,那麼一旦你沒有得到它,心裏就會感到非常不平衡,進而陷入到罪惡的深淵之中。

請你好好想想,這些虛榮對我們來說有何用呢?在我看來,這隻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想到了一句俗語“死雞撐硬腳”,說的是雞雖然死了,可它的腳印還在硬撐著。現在想想這句話確實有點可笑,既然都已經死了,還有必要硬撐著嗎? 真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一個人生意失敗了,由於他的虛榮心作怪,仍然繼續維持著原有的排場,恐怕別人看出他的失意。為了能東山再起,他經常請人吃飯,用來拉攏關係。宴會時,他已經沒有車子了,不過會租用一輛私家車來接賓客,同時煞費苦心地找來兩個鍾點工,讓她們扮作女傭來充麵子。

佳肴擺滿了整個桌子,孩子剛想去夾,他瞪了孩子一眼——孩子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肉了。還沒等前一瓶酒喝完,他就把櫃中的最後一瓶酒打開。當客人們酒足飯飽後,他把問題說給他們聽,每一個人都流露出同情的眼光,可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他,致謝後都告辭離去。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虛榮心理呢?其根源就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我們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所以在我們去買一件商品的時候,考慮麵子要比考慮價格的時候多。囊中羞澀會讓我們感到自卑,猶豫不決,不過最終還是屈服於虛榮,咬牙買下了一件東西。於是,在生活中有了這樣一種怪現象:有些越是沒有錢的人,就越愛花錢去顯示自己。

由虛榮心而引發的悲劇,是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因為虛榮心而送掉性命。凡是愛慕虛榮的人,總會有一天會與身邊的人發生衝突,有時候還會與自然界發起衝突,最後,除了失敗以外什麼也不會得到。虛榮雖然可以自欺欺人,可它無論怎樣都欺騙不了自然。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他說的話就反映出了虛榮心的可怕之處。如果你想獲得生活中的幸福,千萬不能讓虛榮心攪亂了心智。倘若我們想要在世界上找到一個沒有虛榮心的人,那就好比要尋找一個內心沒有隱藏低劣感情的人,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說到底,虛榮不過是人們想借它來遮掩自己低劣的心理而已。

莫讓虛榮擾亂我們的心智,舍棄虛榮這個包袱,我們才會輕鬆、愉快地生活。

8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命運常常喜歡和我們作對,當你決定挖空心思去追逐一件東西的時候,它總是想方設法捉弄你,不能讓你如願以償。這個時候,有些人腦子裏好像纏了一團毛線,越想越亂,越亂越想,最後把自己給埋在在了自己挖的陷阱裏麵。顯然,這種人是愚笨的。

聰明的人懂得妥協,會選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因為他們知道尊重自然規律,活在當下。這樣他們不僅活得輕鬆豁達,而且還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正是由於他們這種隨遇而安的處世哲學,常常會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眼前突然一亮,然後“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因為他們有著一個樂觀的心態,麵對那些不曾期待的美好時,才會顯得從容不迫,從而能把握住眼前美好的事物。

在山間的一座寺廟裏麵,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一個初秋的早上,師徒二人在院子裏散步,走著走著,他們看見了一塊草地,草地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一片生機盎然。可是就在草地的中間,卻出現了一大塊枯黃的景象,小和尚看到後趕忙對師父說:“師父,快在這裏撒些草籽吧!要不這草地太不好看了。”

師父說:“不要著急,隨時!”小和尚聽後,有點不解。

到了中秋節那天,師父拿出一包草籽,對小和尚好說:“現在把這包草籽撤在地上去吧。” 小和尚接過草籽,迫不及待地來到寺廟院子裏麵的那塊草地上。可是剛剛把草籽給灑下,就吹來了一陣風,把撒在地上的草籽給吹走了不少。小和尚看到後,趕忙跑回去同師父說:“師父,大事不好了,草籽都叫風吹給走了!”

師父笑著說:“不要擔心,被風吹走的草籽都是癟的,即使撒下去了也不會發芽的,隨性!”

當種子種下後,小和尚每天都來看它們。

有一天他看見有幾隻小鳥正在土裏吃種子,於是他趕緊把小鳥趕走,並驚慌地對跑到師父麵前:“師父,種下的種子都被小鳥吃了!”師父說:“不要著急,小鳥是吃不完的,那裏一定會長出小草的,隨遇!”

過了一個多星期,小和尚果然看到了嫩綠的草芽,一片生機。

師父對小和尚說了三句話,即“隨時”、“隨性”和“隨遇”。這三句話告訴我們:凡事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換句話說,不要總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如果一味地去強求,隻會讓我們步履維艱。做人有時候要懂得妥協,學會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這樣才能在做事的時候得心應手,一路通暢。

事實上,生命中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強求的,那些刻意去強求的東西,有可能我們終生都不會得到。我們都非常熟悉《揠苗助長》的故事,裏麵的那個人因為違背了自然規律——擅自把禾苗拔高,不僅沒有幫助禾苗生長,反而把禾苗都害死了。

萬事萬物都具有兩麵性,“順其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我們關注更多的卻是消極的那一麵,看不見它積極的另一麵。其實,積極的這一麵便是讓人能夠盡其所能而為之。不要太在乎結果,也不要太在乎名利,更不能過分追求這些東西,否則你會失去許多美好的生活,那麼究竟該如何做到?既奮鬥又不過分地追求名利,給把握好“度”。

當然,順其自然並不意味著對所有事情都聽之任之,不是單純地讓所有事情都自然發展,這樣做,不是“順其自然”的表現,而是慵懶鬆散的體現。同樣我們在一些事情上也不能過多計較,適時地發揮一下我們的積極主動性,是一種策略,一種智慧。

某樂園馬上就要完工了,可設計師們正在為園中道路的設計而大傷腦筋。在所有征集來的設計方案裏麵,沒有一個是盡如人意的。總經理得知這個情況後,他叫人把所有的空地都給種上草坪,就這樣,在沒有道路的情況下樂園開始營業了。過了一段時間後,總經理從國外考察回來,準備看一看剛剛建成的樂園。

他走在樂園時發現,原本鋪滿了草坪的地麵上麵,出現了幾條蜿蜒曲折的小徑,而這幾條小徑和周圍遊樂的景點非常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這讓他感到非常高興。於是他趕忙找來負責道路鋪設工作的人員,讓他們沿著這幾條小徑鋪道。

如此一來,他們不但解決了設計方案問題,而且還得到了遊客的讚賞。

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生活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把這個規律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文中的總經理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刻意地去強求一套完美的設計方案,而是順其自然,沒想到竟然得到了一份意外的驚喜!

順其自然,絕對不是被動地麵對生活,也不是那種自視清高的消極避世,而是那種能夠洞悉人生的一種大智慧。擁有了它,也就擁有了“妥協”這種處世之道,然後你會發現生活裏麵處處充滿著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