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錯誤已犯,過多指責下屬也無用。人生一世,誰都會犯錯,而聰明的上司和愚蠢的上司差別就在於對待錯誤的態度和看法上。聰明的上司的做法是努力地承擔責任,然後與犯了錯誤的手下一起積極地找問題的起因,挽救損失。而愚蠢的上司,看到屬下犯了錯誤,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把一切責任推給屬下,試圖讓自己置身事外。殊不知,這樣做,不但下屬會惱怨你,而且你的上司也會對你心寒。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當下屬犯了錯誤後,勇敢地承擔下屬所犯的錯誤,這不僅僅是你對工作的負責的表現,還能贏得下屬的感激之情。
3 忠誠源自關懷
關懷能穿透一切雜念,直抵心窩。小時候,關懷就像一支棒棒糖,甜甜的,直達心底;長大後,關懷就像是一把鑰匙,輕輕地開啟著心靈的門;工作後,關懷就像是冬日的暖茶,沁人心脾,感懷銘記。
很多領導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這年頭,員工才是“大爺”,好不容易培養起來了,又要跳槽!其實並不是員工不忠誠,而是員工對企業對領導已失去了忠誠的信心。
那麼身為領導,如何才能使員工對企業對自己忠誠呢?這就需要領導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及員工具體需求,因情製宜,采取相關的關懷措施來培養員工的感情,激發員工的幹勁。
正如常言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作為領導隻有主動去關心員工,在企業內部培養出集體式的友情與家庭氛圍,形成上下各層同甘共苦的感情鏈,才能贏得員工的忠誠。
每一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關懷。假如領導能時時關心員工,那麼員工對企業的感情就會逐步加深,進而會以數倍的努力來回報企業。
如果企業簡單地把員工當做賺錢的機器來使用,對其生活漠不關心,那麼員工就會喪失對企業的忠誠心,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就會離開。
現實中,有不少公司因為領導不注意與員工溝通思想,不重用也不重視他們,以至員工灰心喪氣,工作消極懶惰,甚至經常與領導對著幹。
小陳在南方一家電子廠工作,每天早上從宿舍出來就被廠車直接接到工廠。然後,就如旋轉不停的陀螺,每時每刻釘在流水線上重複不停地工作十餘個小時。
這本是工作,本也無可厚非。但是,流水線上的大小線長,每時每刻就如催命鬼一樣,員工稍有愣神,便大聲責罵。
小陳在這裏絲毫感覺不到被人關心的溫暖,相反能感覺到的隻是企業一滴一滴在榨取他年輕的心血的寒意。從沒有人問過他的生活現狀、工作情況等,就算有時被問,問的也隻是工作能不能再快些,效率能不能再高些。公司讓小陳寒了心。
於是,小陳就想盡快離開這家工廠。
後來,小陳的辭職又被拖了兩個多月,實發的工資也比應發的要少。自此小陳對電子廠徹底失望,甚至絕望,發誓今後再也不進此類企業。
失業後的小陳,在熙攘的勞務市場尋覓合適工作,因學曆較低、身無技能,大半個月過去了,他仍處於待業狀態。
一天,小陳再次來到勞務市場,他看見有位中年男子站在人群中,高舉著牌子。小陳好奇地擠了過去,這才發現中年男子舉起的牌子上寫著:企業如家,我們是一家人……
失業已久的小陳,看著口袋裏漸少的費用,就抱著去看看的心態坐上了中年男子的名車。
原來這位中年男子是一家服裝廠的老板,他待人親切,關心員工,這次工廠因訂單突增,就想到這一方法來招聘員工。
小陳到了他工廠後,看著員工們親善如一家,明白了企業對待員工確實不錯,於是就留了下來。
最後小陳因表現突出,被提拔為線長。後來,有一家企業給出高薪想挖小陳過去,卻被小陳斷然拒絕。
每一位領導對下屬的關心、愛護,下屬都會銘記於心,並會以努力工作和對企業的忠誠來報答。
其實,關懷和獎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員工工作累了,哪怕你說一句“兄弟,辛苦了”,員工也會感受到心靈的溫暖。所以,身為領導,該給員工解決的問題就要及時解決,該為他們分擔責任就要及時分擔。
關懷和體貼員工,是作為領導的分內工作,並且你這麼做的時候,不但能獲得快樂,而且還能收獲忠誠。
人們常說,領導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與員工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員工,得到員工的擁護。
遇到窘迫的員工,要舍得費心思、花口水,為其解圍;遇到沮喪的員工,要多說幾句鼓勵的話,對其進行開導;遇到迷惘的員工,要指點迷津,對其指明方向;遇到自卑的員工,要多說幾句安慰的話,為其重振信心;遇到痛苦的員工,要多說幾句溫馨的話,幫助其走出憂傷。隻有樂於、善於幫助員工,實實在在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領導,員工才能感恩不已,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企業。
忠誠和感恩不是單方的義務,而是雙方共同來營造出的氛圍。現在也有很多卓越的企業並不過分強調員工忠誠和感恩,而是強調培育員工的契合度。
何謂契合度?契合度就是指員工在價值觀、事業追求等方麵都要與企業要求匹配,進而在感情上和理智上願意為企業真心付出,隻有這樣,員工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和感恩。
“將心比心”,這是一句善解人意的話。若每個領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將心比心地去替員工想一想,對員工多尊重、寬容和關懷一些,那麼何愁員工缺乏忠誠,流失忠誠呢?
4 高高在上會被下屬疏遠
職場中,想要當好一名領導,就切忌高高在上,對下屬持俯視態度。真正有涵養、有經驗的上司,都能夠平易近人,做到與下屬和睦平等相處。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下屬的擁護和愛戴,才能真正樹立自己的威信。
有的領導可能會這樣想:我是公司的領導核心,是公司權力的擁有者,如果在任何場合都與屬下打成一片,那麼還怎麼領導他們?怎麼去發揮權力的職能作用?
這樣想確實沒錯,可是沒有人要你在任何場合下都在下屬麵前沒有絲毫領導的架子。作為領導,誰都想拉近自己跟下屬的距離,贏得威信。可是你總是把自己弄成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又怎麼能得到下屬的了解和信任呢?
某局長平時對待下屬都是高昂著頭,就連逛市場、進餐館,他都是鼻孔朝天,睥睨一切。
他的屬下和市場業主們對他也都畢恭畢敬,對他絲毫不敢有半分不敬。
這位局長對此也都習以為常。直到一次,他去醫院看病時,由於病人較多,他足足排了一個小時的隊才走進醫生的診療室。而醫生看他進來,斜睨了一眼,就指著桌前的一張椅子說:“坐下。”
局長哪裏受過這般“冷落”,頓時怒火衝天,站起來就衝醫生大聲說:“我是局長。”
這時,醫生總算抬頭看著他。然後,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噢,局長?那你坐兩把椅子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為領導,如果時刻把自己放於高高在上的位置,那麼必然會遭受不必要的心理失落和他人暗中的嘲諷。
若在擁有一定的權力後處處表現得高人一等,處處以威嚴的麵孔出現,這樣下屬不僅會覺得你麵目可憎,不願接近你,他人還會對你會嗤之以鼻。
由此可見,領導想要與下屬平等相處,首先就必須放棄所謂的“官架”。對待下屬要隨和、親切,而不要自抬身價、故示威嚴,使下屬覺得你高不可攀,仿若泥像。
有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一次,老板收到了客戶贈送的五張免費旅遊券。
老板拿著這五張旅遊券犯了難,因為公司目前有六個人,再怎麼分,都要有一個人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