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變化,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品種多、款式新並且節能的轎車。而福特汽車公司的產品不僅顏色單調,且耗油量大、排廢量大,完全不適應日益緊張的石油供應市場和環保要求。

所以,小福特建議老福特推出豪華型轎車,但老福特拒絕了。而此時通用汽車公司和其他幾家公司則緊跟市場需求,製定正確的戰略規劃,生產節能省耗、小型輕便的汽車,在20世紀的石油危機中,後來居上,使福特汽車公司瀕臨破產。老福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失誤,轉而根據小福特的意見推出豪華型轎車,但是先機已經失去,直到今天,福特汽車也沒有奪回它昔日龍頭老大的寶座。

在這種情況下,老福特總結出:“不創新,就滅亡。”

福特汽車公司的經曆告訴現代的企業,隻有學會思考,用腦子做事,才能走出墨守陳規舊製的限製。而我們常說的創新,其實就是在麵對自我所處的環境中,積極思考,謀求新的發展的過程。著名的管理顧問詹姆斯·莫爾斯說:“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越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對一個企業來說,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是其生存和發展的保證,而創新又是保持核心競爭力始終處於優勢地位的保證,所以,決定企業命運的是創新。而如何才能做到創新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學會思考,學會用腦做事。

因此,我們在現今的時代中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學會思考,學會用腦子做事。因為隻有當我們開動了腦筋,學會了用腦做事之後,才會不斷地尋找到更好的方法,而好的方法必然會帶來好的結果。

善於動腦子的人總是能運用自己的智慧謀略,尋找到適合於自我發展的良機,從而獲得勝局。

◎ 不要局限在前人的經驗裏 ◎

樓房攀登苦不堪言,一天下來有的手指出血、有的臉部劃傷,衣服破了是最輕的了。同時讓人無法接受的還有“400米障礙”和“渡海登島障礙”訓練,至少要進行兩年或更長的時間,直到他們全部能在障礙上行走如飛,如履平地。

很多人總是習慣於自覺不自覺地沿著以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去思考和做事,而不願意去另辟新路,生怕在新開辟的路上會出現什麼危險。經驗雖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但是往往也束縛了我們的思維,成為我們頭腦中的無形枷鎖。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打破頭腦中的這個枷鎖,不要讓它束縛了自己的手腳,成為我們的阻礙。

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說過:“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障礙,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坎貝爾有一手開鎖的絕活,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任何一把鎖,而且從未失手。他曾誇口說:一個小時之內,他可以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隻要讓他帶著自己的特製工具進去。

小鎮的居民對此不服,他們有意讓坎貝爾難堪一回,以借此來打擊他的囂張氣焰。於是,他們特別打造了一個堅固的鐵牢,並配上一把非常複雜的大鎖,他們要請坎貝爾來試試,看他能否從這裏成功出去。

坎貝爾想都沒想就接受了這個挑戰。一走進鐵牢,他就迫不及待地取出自己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半小時過去了,坎貝爾用耳朵緊貼著鎖,專注地工作著;45分鍾、1個小時過去了,坎貝爾仍然在重複著先前的工作,但他的頭上開始冒汗,他並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從鎖中逃脫出來;2個小時過去了,坎貝爾依舊沒有打開這把鎖。但當坎貝爾把他筋疲力盡的身體靠在鐵牢的門上坐下來時,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牢門順勢打開了。

原來,小鎮的居民根本沒有給這個牢門上上鎖,那把看似很厲害的大鎖不過隻是一個擺設而已。

坎貝爾為什麼沒能打開那把鎖?原因就是牢門根本沒有上鎖。牢門雖然沒有上鎖,而坎貝爾的大腦卻上了一把鎖,因此,任憑他使出渾身解數也打不開這把鎖。我們要想打破枷鎖,就必須認識一下這些我們一直“墨守”的“成規”。

1.從眾心理

我們很容易受別人觀點的影響,當你把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告訴朋友時,如果他說“你錯了”,也許你會不以為然;當第二個朋友對你說:“你錯了!”你就會產生動搖;當第三個人還是對你說“你錯了”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真的錯了,從而就很可能徹底推翻原來可能是正確的觀點。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心態,它嚴重束縛了創新。很多時候,真理並不是總掌握在大多數人手裏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對的,就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

2.相信權威

權威並不總是正確的,畢竟他們還會受到當時客觀環境的影響。所以,當我們自己實踐得出的結論和權威不同時,不要隨便懷疑自己,而是要在經過多方考證和認識的基礎上去判斷事情的真相。

3.依靠經驗

經驗主義同樣是一種嚴重束縛創新思維的枷鎖,它和權威枷鎖一樣,都阻礙了創新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長時間受困於這種經驗,就會變得故步自封,無法進步。

4.求穩心理

這是一種從內心深處不願冒險的心態,這種心態希望所有事情都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發展,一旦出現任何變化都會從內心深處感到恐懼,因此心理上會杜絕任何“創新”之類的字眼。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會安於現狀,但是在當今社會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總是這樣求穩,就必然會被淘汰。

經驗雖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但是往往也束縛了我們的思維,成為我們頭腦中的無形枷鎖。

◎ 每天都要求自己提高一點 ◎

在成為一個狙擊手之前必須先問問自己:你是否很怕冷或怕熱?是否很容易發怒?憤怒會使你掉以輕心以及做一些不尋常的行為,這是最壞的一點。有沒有嚐試過一個人單獨過一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能否沒有朋友,沒有家庭,沒有通訊,沒有聯絡或什麼都沒有?是否有一個人露過營?在一個什麼人也沒有的地方,你會有何感覺?你又會在那裏做什麼?狙擊手並不一定是個孤獨者,但事實上如果你每日的生活都不能缺少其他人的存在的話,狙擊手一定不是你最好的選擇。

無論你目前從事的是何種職業,隻要你認認真真地去做,就一定能夠逐步靠近你的理想。隻要你開始行動了,那麼就持續地堅持下去,每天都要求自己提高一步。成功靠的就是這一點一滴的累積。每個員工在自己的職位上都是從最低層開始進步的,老板主要想看的不是他最初的工作水平,而是他能夠取得多少進步,進步的速度是怎樣的。

因此,每天早晨,我們都應該下定決心:要力求在職務上做得更好、更徹底,較昨天當有所進步,而晚上離開辦公室、離開工廠或其他工作場所時,一切都應安排得比昨天好。這樣做的人,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其能力必定有驚人的提高。

有一個成功的零售商,他利用了一個星期的假期,去參觀訪問國內的大商場,由此他得到了改良自己商場的辦法。在此之後,他每年都會到其他的城市旅行,為的是專門去研究其他城市中大規模商場的銷售方法和管理方法。他認為,這樣的參觀是絕對有必要的。否則,如果自己不能每天都提高一步,那麼必定會走向失敗。

那個商人說,他經營的商場經過幾番改進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從未注意到的缺點,比如貨品的擺設不能吸引顧客,員工工作不認真等,經過對優秀同行業的參觀學習,已經引起了他極大的注意。於是,他開始大刀闊斧地調整,比如改變貨櫃的陳列,辭退不忠於職守的員工等,這樣做以後,店內的氣象果然煥然一新。

一個從不走出自己店鋪的大門、不和別人及別的商店溝通的老板,對於自己商店中的經營、店員的缺點,往往是看不到的,對各種問題都不易察覺。所以,要使自己的店鋪發展,唯一的方法就是使新的光線進入店鋪,學習同行先進的做法,破舊出新,再上新台階。

同樣的道理,當今任何企業都應該隨時隨地求進步,追求精益求精,員工亦然。隻有隨時隨地地求進步,才能將每一件事情做到最佳。如果你把這句話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就可以時刻提醒自己:今天我的工作應該有什麼樣的改進?

即便你現在在工作中已經如魚得水了,也絕不可停止下來,而是應該繼續努力,以達到更高的高度,哪怕每天隻進步一點,積累下來就是浩大的成就,總有一天會達到量變到質變。當一個人在事業上自以為滿足而不再追求進步時,便是他的事業由盛轉衰的開始。

人的身體之所以能保持健康活潑,是因人體的血液時刻在循環更新。同樣,身在職場的人,也應該時常吸收新鮮的思想,不停地反思進步。隻有這樣你的能力才能一天一天地發展起來,你的工作才會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進,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令人矚目的人才。隻有才能出眾的人才會領悟到時刻改進的巨大價值,才會用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別人的優點,考察自己的缺陷,以求得改進。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道理告訴我們生活是累積而成的,無論是好事情還是壞事物,事情都是積少成多的。我們要時刻注意事物發展的變化,注意事物發展的趨勢:它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還是朝著壞的方向發展;它是朝著你的目標前進,還是背道而馳……

假如想要將工作做得更優秀,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自己。隻有人進步了,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我們成功和進步的關鍵就在於:改變自己,完善自己。

在工作中,要確定自己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你的態度是否正確,注意你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正確的態度表現在你應該很有興趣地做這項任務;正確的方法表現在通過你的努力這項任務創造了價值,你也因此獲得了收益。進步意味著追求卓越,循序漸進的行動會助你逐步走向成功。

在工作中,越是困難時期,就越是要堅持不懈。其實,成功就在於比別人做得更徹底一些。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能夠堅持下來,而在困境中,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就表現出了極大的差別。失敗者在麵對困難時總是很容易就放棄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成功者卻在困境中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目標,他們大多數的成就都是在困境中取得的。困境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

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將工作做徹底,是取得成就的不二法門。無論你的本領有多高,學識有多深,氣勢有多大,腦子有多聰明,如果沒有堅持,是決不會取得成功的。

行為是行為結果的函數。任何微小變化的積累,最後都會對結果造成巨大的影響。成功也來自於諸多要素的幾何疊加。例如,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每項工作比以前認真一點,每次工作比上次質量高一點……這每一次增加的一點,結果是成倍的增長。

如果每天都能提高一小步,就沒有什麼能阻擋你抵達成功,成功與失敗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很多時候,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高你自己。

假如今天的你與昨天的你相比沒有進步的話,那麼你就會被競爭無情地淘汰,被原本不如自己上進的同事超越。隻有每天不斷的進步與突破,你才能真正將工作做到完美,摘取到人生、事業上成功的桂冠。

◎ 借鑒他人經驗成就自我 ◎

在整個比賽進程中,隊員們要完成搶灘登陸、負重穿林、各種情況下的射擊、晝夜間戰場救護、排除爆炸物和詭計裝置、通過雷場、偵察報告情況、複雜水域操舟、攀登、飛刀等20餘個競賽科目,其持續時間之長、距離之遠、難度之大,是一次對參賽隊員體能、技能、智能和意誌的極限挑戰。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總是比走別人走過的老路要慢,常常會遇到更多的麻煩和障礙,麵對更大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妨留意別人所走過的道路,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來成就自我,正如荀子說的:“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矣。”

有一家食品公司,因為產品滯銷,導致年年虧損。在經過公司高層的商量之後,決定大借鑒一下同產地的另一家公司的銷售經驗,當然,這需要一定的勇氣與膽識。

食品公司決定先派幾個業務員去附近商場洽談一下“先供貨,月底收貨款”這個銷售理念,可是麵對附近幾家同行業公司的競爭,這個銷售理念並未受到各大商場的歡迎。

後來,公司的一位經理大膽地提議:“先供貨,貨物的資金分12個月回收”,這個提議完完全全是在原本大膽的借鑒之上又邁出了一步。

這下,附近幾個商場都很樂意和這家食品公司合作,通過重重的考驗,商場決定專門在裏麵開設一個場地,專門銷售這家公司的產品。

公司也因為一個大膽的借鑒、大膽的提議,使公司的銷售額翻了幾十倍。

那麼,怎樣更好地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而最終有效地幫助自己取得成功呢?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學習知識、積累經驗、豐富自己人生閱曆的同時,還要多讀一些關於成功人士的傳記和範例,向他們學習、借鑒成功的經驗和智慧,並汲取失敗人士的經驗教訓。當然,對於別人的成功經驗,我們不能一味模仿,有了模仿還要有創新才可以。有所選擇地吸收、消化別人的成功經驗,綜合自己獨特的經曆和思維,將別人的成功轉化為自己的成功,這才是借鑒他人成功經驗的要訣。

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代價,借他人的錢財要連本帶利歸還,借人名聲也要有所交待,唯有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既不用付出和歸還什麼,還可以轉化成為自己的經驗和智慧,這才是我們借助外物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總是比走別人走過的老路要慢,常常會遇到更多的麻煩和障礙,麵對更大的風險。因此,我們不妨留意別人所走過的道路,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來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