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優秀的員工是“習慣”煉成的(2 / 3)

其實,這些元老才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對象,他們有經驗、有資曆,有著我們無法比擬的職場生存之道,多去與他們交流,才是我們在職場中取得成績的必要條件。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選擇什麼樣團隊,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養成尋找伯樂、尋找優秀團隊的習慣,我們才能在職場中更好地發揮餘熱,才能繼續向著成功的方向邁進。

專注工作,但不能忽視了自己的健康

職場是我們每天要奮鬥的場所,如果我們認為每天隻要不計得失地工作,隻會拖垮我們的身體,謀殺我們的健康,長此以往,我們就算再想工作,也會變得有心無力了。

很多大企業的領導在他們年紀輕輕就因疾病去世,他們的財富是常人的千萬倍,但一樣無法挽留自己的生命,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生命是脆弱的,健康是脆弱的。所以,從年輕開始,我們就要在關注工作的時候也要加倍地嗬護自己的健康,這樣才能讓自己擁有一份事業的時候,也有享受它的能力。

馮磊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對太極拳非常感興趣,從那時,他就開始深入了解這項運動,通過了解,馮磊認為打太極拳不僅能體會到韻律之美、強健自己的體魄,更能修身養性。在外行人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一個招式,卻包含著人生的領悟。

自此之後,馮磊對太極拳的喜愛從來沒有消退過。

大學畢業,投入工作之後,馮磊更是加強鍛煉身體,因為單位離家比較近,他就步行上班,上班途中會路過文化公園,早上7點多,馮磊就會起床到文化公園去打太極拳,打半個小時之後,再到公司去上班。

這樣一來,不僅保持了身體的健康,而且馮磊的工作狀態也非常好。別人經常犯的頸椎病、腰椎病,在他身上根本就找不到。馮磊說,他這一生都離不開太極拳了,這樣,他的身體不僅有了保障,就連工作也變成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了。

強健的體魄不僅是我們生存的需要,更是我們打拚事業的基礎。如果我們沒有好身體,就談不上什麼愛情、事業雙豐收了。

然而,很多人每天不惜體力、不吝精力、不懼壓力地去努力工作。到最後,他們的身體就會像一台機器一樣,終究會有生鏽垮掉的一天。要明白,我們需要努力地工作,需要賺很多很多錢,但成為優秀員工之前,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隻有讓健康成為我們工作的堅強後盾,我們才有可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楊峰是一家在深圳外企公司的主管,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就是不斷地工作。如果有一天,他沒有把事情做完,他會覺得怠惰、沮喪、有罪惡感。

可是無論他做了多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一旦閑下來,他就會覺得無限空虛。隻有讓自己忙碌起來,他才能感覺到踏實。

長久以來,楊峰一心都撲在工作上,從來沒有停下來過。他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個美麗的公園,但是他從來沒有悠閑地坐在公園裏體驗這一切,看看綺麗的海景、嗅嗅清涼的海風、聽聽動人的海濤。

他一直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加快腳步,就會變得懶惰,而且無法做好任何一件事。這種想法讓楊峰沮喪透了,所以楊峰總是讓自己像一個機器一樣,忙得團團轉。

有一次,楊峰在公司的安排下到上海實習,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心理學新發展課程。

起初的兩個星期,楊峰覺得參加這個心理培訓完全就是浪費他的時間,課程指導老師知道他可能太在乎工作上的事情了,所以,他就一直告訴楊峰,要放鬆心情,這樣才能專注傾聽。

“下午放你一個假,去海邊走走吧!”課程指導員說。

楊峰對這課程沒有好感,但要他整個下午都待在海邊,那種不做事的感覺簡直會讓他瘋掉。

於是楊峰和他據理力爭,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在這裏浪費了半個月的時間了,但在課程指導員的堅持下,他決定去試試看。

下午的時候,楊峰獨自漫步在海邊,剛開始他覺得心情好了許多,隻是當他一想到工作的時候,馬上又陷入了焦慮之中。於是,他根據課堂上學到的技巧放鬆自己。

當晚,他睡得很沉。半夜兩點,楊峰如夢初醒,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放鬆的感覺,這一切感覺太美妙了。

回到深圳後,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當他覺得自己工作緊張的時候,就會獨自向窗外眺望,休息幾分鍾。一天結束後,他發現工作比預期進行的速度快了許多,而且沒有了以前的疲憊感覺。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一整天楊峰都很快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一點也不覺得累。

健康是一筆財富,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疾病纏身的人還有充沛的精力去工作,所以,在我們為工作付出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我們身體的健康。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工作的前提是要擁有健康,隻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工作才是有效的。

我們的身體需要保養,更需要調理,不能總是讓身體去工作,更應該讓身體放鬆,讓心靈變得愉悅,這樣,工作才不會成為一種負擔,我們對待工作才會充滿激情。

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牛頓第三定律中說,當我們給物體一個作用力的時候,物體就會自然而然產生一個反作用力。你給的力越大,它返給你的力也會越大;相對地,你給的力越小,它返給你的力也會越小。

牛頓第三定律如此,職場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就會自然記得我們的好;當我們傷害別人的時候,別人也自然會深深記恨我們。

西漢景帝時期,在吳國做官的袁盎發現他的一個婢女和自己的一個下屬有了戀愛關係。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裏,這種事是很忌諱的。

作為一家之長的袁盎本想下令嚴懲他們,但是袁盎轉念一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本是人之常情。如果因為這件事而懲罰他們,那就無異於親手毀了這兩個人。袁盎實在下不去手,於是就想把這件事壓下去,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沒想到,袁盎的那名下屬在得知事情敗露之後卻跑了。袁盎馬上騎著馬去追趕他,對他說:“你雖然有過錯,但如果我想懲罰你的話,你早就被趕出家門了,何必等到現在呢?你跟我回去吧!”

回去之後,袁盎親自做媒,把那名婢女嫁給了這名下屬,並且送了他們眾多彩禮。

很多人為了這件事嘲笑袁盎:“你能原諒你的下屬和婢女,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但是你還促成他們成親,這不是鼓勵下屬們都這麼做嗎?這樣下去,你家裏可就要亂套嘍。”

袁盎解釋說:“這名下屬跟隨我多年,他喜歡那名婢女,那是他的自由,並不是不可饒恕的罪過。現在,我促成他們的好事,等到以後我出現危險,他就自然會幫助我了。”

後來,袁盎升職,做了朝廷命官。正趕上七國之亂,吳王派兵圍住了袁盎的住地,想要殺死他。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刻,當年他成全過的那名下屬突然出現,拚死救他脫離了險地。

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寬容別人也是在寬容自己。不僅袁盎明白,身處職場中的優秀員工也明白。真心去付出,用自己的付出去感染別人,等到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同事也就自然會來幫助你了。

也許這些幫助在你眼中是舉手之勞,在別人眼中就是雪中送炭。職場中,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新鮮麵孔,雖然陌生,但是我們要盡快讓陌生變得熟悉,這樣,我們的職場道路才會因此變得坦蕩。

職場中的同事和大學中的同學差不了多少,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動物,隻要我們懂得付出,就會為自己不斷積累人脈。人不要總是期待奇跡,更應該學會去創造奇跡。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別人、努力去幫助別人,也許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幫助微不足道,但是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我們的人脈就會突顯出來了。

幫助別人是潤物細無聲的,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當然,幫助別人是要看情況的,有時候,你的一番好意,在別人眼中也許就是惡意。比如,一盆汙水,潑向別人就是惡事,去澆灌小樹就是好事。想要積累人脈,就要在最恰當的時候做最恰當的事。

李筱頭一天睡得很晚,因此早上起床看到時間已經到了9點半了,心裏不免著急起來。因為,今天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他要去一家大公司麵試,這是他很早以前就期待的一個機會。

飛快地洗漱完畢後,李筱跑到馬路邊準備打車,這時,過來一個中年男子向他尋求幫助——請他幫忙打一個報修電話,眼看就要遲到的李筱自然沒有心思再去管他人的閑事,攔住一輛出租車就跑了。當李筱準時到達麵試地點的時候,他整理了一下心情,帶著自信的笑容並大步走向辦公大樓,可是,前台小姐告訴他,剛剛接到通知,因為老板路上出了點兒意外,麵試者需要再稍等片刻。

當老板終於出現在麵前時,李筱頓時愣住了。因為,老板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在路上向他求救的中年男子。老板沒有和李筱多說話,而是指著站在自己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說道:“就是這個年輕人幫助了我,其實這並沒有浪費他多長時間,他隻是幫我打了個電話給維修部,使車得到了及時的修理。”修車的過程中,老板得知這個小夥子大學剛畢業,正準備找工作,老板說他的公司正要招聘,問他願不願意來試試,小夥子欣然答應,於是老板就把他帶來了。

李筱這才意識到,原來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正是自己這次求職的競爭對手。李筱有些緊張,因為,對方顯然比自己有優勢。畢竟,對方在老板的心裏留下了一個好印象。此時,縱使李筱心裏有一萬個後悔,可是他又能怎麼辦呢?

果然,最後公司錄取了那個年輕人。

有了這次教訓,李筱決定改變自己的習慣,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提醒自己提前半個小時出發。即使提前到了,也不必著急,在附近轉轉即可。而對於路上遇到的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隻要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他一定會盡力幫助他們。

漸漸地,李筱將這個習慣當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更成就了他的幸運。不過,那是一段比求職更加美妙的愛情和婚姻。

人與人交往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事之間更是如此,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關鍵在於我們應該怎樣去處理。如果我們不去幫助別人,總是希冀別人在關鍵時刻伸手幫我們一把,那是不可能的。

劉備在《誡子書》中曾言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小的善事積累多了,就是大的善事,而小的惡事積累多了,就是大的惡事。和同事交往就更應該注意這一點,應該真誠待人,把同事當成朋友,我們才會願意去幫忙。投之以木瓜,別人就自然會報之以瓊琚。幫助是互利的,人脈也是互利的,隻要我們認真對待,源源不斷的人脈就會自然到來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要吝嗇幫助,時間沉澱之後,量變就會引發質變,我們才會結交到越來越多的朋友。

勇於擔當的習慣能折服眾人

著名文學家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曾寫道:“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如果我們總是選擇逃避,等待我們的將會是現實給予的最無情的打擊;如果我們主動積極地麵對問題,敢於正視自己、敢於正視世界,我們就是真正的勇者。

職場中的我們更應該如此,沒有人是完美的人,沒有人一生都不犯錯誤,但是犯了錯誤就要勇敢站出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可能每做一件事都能保證它是完美的,優秀員工也會或大或小地犯一定的錯誤,讓工作出現一定的瑕疵。但是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勇敢站出來,直視錯誤,盡全力去改正。

有人說,是“9·11”成就了紐約前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的確,當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倒塌時,朱利安尼第一時間趕了過來,直接或間接地下達了數百道命令,他親自指揮在場的數百名人員進行救援活動,搶救遭摧毀的公共設施,並且前往醫院慰問受傷者和罹難者的家屬。他說:“我必須露麵,我是紐約市市長,如果我不出現,將對這個城市更加不利。”

在那段時間裏,朱利安尼頻繁出現在全國性媒體的電視畫麵和廣播上,提供各種重要的信息給全國民眾。舉例而言,他號召大眾進行遍及全市的反恐行動,澄清了紐約市並沒有遭遇生物或化學武器攻擊的跡象,他還說:“明天的紐約就將屹立於此,我們將要重建,而且我們也會變得較之前更堅強……我希望紐約市民們替全國人民做起榜樣,也替全世界的人們做起榜樣,告訴他們,恐怖主義不會阻止我們的。”

在朱利安尼堅強、理智的帶領下,紐約市民跨過這場前所未有的變局。“9·11”災難處理事件可以說是朱利安尼生涯中最閃亮的一刻,他臨危不亂的領導能力獲得了各方的讚美。從那之後,“美國市長”這一稱號便一直伴隨朱利安尼至今。

人活於世,最重要的就是遇事敢於擔當,既然做了,即使做錯了,也應該勇敢站出來,承擔責任。我們常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職場中,如果工作出現疏漏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做自我批評,再者就是要努力承擔錯誤,並且及時改正。

我們在工作中,總是說,責任重於泰山,但是往往是說得多,做得少。工作中,不管我們出現了什麼過錯,都不應該去搪塞、去掩飾。如果隻是一味地搪塞、掩飾的話,隻會讓小錯變成大錯。在錯誤發生的萌芽階段,我們就應該及時有效地把它扼殺掉。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就在於犯錯之後不承認,更不知悔改。想要在職場中獲得更多的工作經驗,就應該不怕犯錯,錯誤出現之後就會加深印象,有了錯誤的時時鞭策,就會讓我們不再重蹈覆轍。

《福布斯》雜誌的一位才華橫溢的總編大衛·梅克,對下屬要求很高,常常交給下屬一些高難度的任務。他多次在大家著手準備下期刊物的時候叫人傳出話來:“你們要好好地幹,這期出版之前,你們當中一定有一個人會被解雇。”這句話搞得人人自危。

有一次,一個下屬實在擔心,緊張得不得了,最後幹脆直接跑去問大衛:“梅克·大衛。你要解雇的是不是我?”

大衛·梅克慢悠悠地說:“本來我還沒想好是誰,不過,既然你提醒了我,那麼就是你了。”於是,那名員工被當場炒了魷魚。

有些人在困難麵前表現出怯懦與畏難的心理恐懼,選擇回避與後退。在困難麵前缺乏勇氣和信心,回避困難、逃避責任。這樣的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不幸,卻寧願忍受痛苦而不主動追求。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你不去麵對它,你就永遠無法解決它。

我們要有這樣一個信念,事不避難、勇於擔當。遇到困難不畏縮,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成功的人是不會去逃避他自己的任何責任的。

1920年,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他家門前的空地上踢足球,由於玩得太開心,一下沒有注意,就把足球踢向了鄰居家新安裝的玻璃窗,之後玻璃碎得聲音響起。

男孩知道自己闖禍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怎麼辦。 憤怒的鄰居跑了出來向驚慌失措的男孩索賠12.5美元,在當時,12.5美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是一個每天隻有幾美分零花錢的小男孩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闖了大禍的男孩最後隻能硬著頭皮,向父親講了這件事,希望父親會替他擔起這份他無論如何也負擔不了的責任。沒想到,一直寵愛他的父親卻說:“孩子,這是你的過失,你得為你的過失負責任。”

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人家?”

父親拿出了12.5美元,嚴肅地對兒子說:“我把這筆錢借給你,但是一年後你必須還給我。因為,犯了錯誤,就得承擔責任,責任是你不能逃避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