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不值得做的事情與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三節 有舍有得——騰出時間才能實現目標
李自明問道:“老師,那假如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我真的對它沒有興趣,做不好。但是我覺得放棄了又很可惜,怎麼辦?機會難得啊!”
郭先生說:“之前我就說你不知足,世間的事情都是有舍才有得。你必須把自己的占有和追求欲放在一定階段,控製在一個限度內。有一句話說:欲望是一道永遠都填不平的溝壑,唯一應對不斷膨脹的欲望的方法是克製你的欲望,把你的欲望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不然你很容易得不償失。”
有位同學拍拍李自明的肩膀說:“這個限度呢,我替老師回答你吧,既不能不思進取,又要知足常樂!”
郭先生說:“說得不錯。剛才自明說的那種情況,如果不能果斷放下這個機會,那我們隻會處在一種狀態裏:糾結的內耗。你的心靈全部都在想自己該怎麼辦,放棄這個機會覺得可惜,去做這件事情又覺得委屈自己。你的時間和精力就根本都用在了這上麵,你還怎麼去做好自己感興趣的、應該去做的事情?記下來這句話!”
錯過了花,你將收獲果實;錯過了太陽,你會看到璀璨的星光!
他接著說:“追求與放棄都是正常的生活態度,有所追求就應有所放棄。有價值的人生,需要開拓進取、成就事業,但更要懂得正確和必要的放棄——這不是無奈,而是一種智慧。”
李自明說:“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就要舍。就是這個意思吧?”
郭先生說:“舍不得,意為不想放棄已經有的或將會有的東西。不舍不得,意為沒有付出就不應該有收獲。有舍有得,意為做了付出就應該有收獲。該放棄的時候放棄,是一個人精神內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種人生智慧,麵對紛繁複雜的人生,應做到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而棄之。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去,才能讓你自己的生活煥發光彩。”
同學們安安靜靜地聽郭先生說話,那對吵架的情侶重歸於好,認真地做著筆記。
自明撓撓頭說:“我知道錯了。”
郭先生笑笑:“機會難得,這句話不假。可是你要看這個機會是不是符合那上邊我們說到的三個條件,值不值得你去做。舍得放棄是一種境界,你自己如果沒有舍得放棄的魄力,那你的理想和奮鬥目標,都會在你糾結於一些對你沒有意義的機會時,變得虛無。”
久不見發言的班長,托著下巴認真地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了一段話,他旁邊的一個同學說:“班長大人,你這段話寫得不錯呀,念出來給大家聽聽。”
班長禁不住眾人慫恿,得到老師的示意,讀出了這段話:“把自己局限在狹隘的範圍之中,就看不到遠處的風景,看不到真正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機會。舍得放棄還是一種自守。”
郭先生聽完發出一段感歎:“現在世界紛擾得厲害,眾生心態,深邃似海,變幻莫測,人心種種,感時而變,形態各異。倘若讓自己跟著誘惑走,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縛,纏上了名韁利鎖,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你的精力全部耗費在這種無畏的選擇上,那你實現自己理想的路途就真的被斷送了。放棄不是不講物質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曠達的心境,專注於我們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不要成為欲望的奴隸。”
李自明就記住了最後一句話:“不要成為欲望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