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落魄的時候結交到的朋友都不是真正的朋友,雖然無人知他心,但是他卻憑借自己的隱忍,堅持了下來,最終取得了常人難以取得的成功。遇人不淑,交友不慎,使得韓信學會了隱忍,這是這樣的境遇,使得他成為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淮陰侯”。
把心交給黑暗,我們就會失去光明。把心交給名利,我們就會失去朋友。人的內心是有容量的,杯滿則溢,同樣,心裏越複雜,我們所要顧及的事越多,就會變得越不快樂。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曾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大自然的美好才是造物者對我們的恩賜,而那些名利,我們也隻好隨緣了。
我們不應因走了太久,而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我們需要的是朋友,是肝膽相照的朋友,是在危難當頭,不需要任何寒暄,直接為我們提供幫助的朋友。
我們總是希望結交到真正的朋友,甚至願意像桃園三結義那樣說“此心天地可鑒,若違此誓,天誅地滅”之類的話。但是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朋友終歸是朋友,終有一天也會因為種種原因離你遠去。記得一位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交朋友不在多,但是交一個就是一個”。
古時有一個叫俞伯牙的人非常喜歡音樂,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他的琴彈得很好,但是那些聽他彈琴的人卻隻知道他彈得好,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蘊涵在琴音中的意思。
有一年,晉王派俞伯牙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俞伯牙在漢陽江口遇到了大風浪,不得已隻得在一座山下停船靠岸。等到晚上,天色轉晴,俞伯牙心情大好,取出瑤琴,專心致誌地彈奏起來。
正在俞伯牙物我兩忘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站著,正在專心致誌地聽自己彈琴。他心中一動,琴弦斷了一根。
那人見自己離俞伯牙很遠,大聲說:“先生,我是這裏的樵夫。今天路過此地,正好聽見您彈琴,感覺彈得非常好,就停下腳步,聽了起來,還請您不要介意。”
俞伯牙借著滿月的月光看去,看到一個樵夫模樣的人,而且還背著一擔幹柴,就問他:“既然你能聽出我彈得好,那你說說,我彈的是什麼曲子?”
樵夫說:“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稱讚弟子顏回的曲子。但是可惜的是,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俞伯牙聽樵夫說得毫無差錯,非常高興,就請他上船來細談。樵夫看見俞伯牙談的琴,就說:“這是傳說中伏羲氏製造的瑤琴。”接著,樵夫又詳細說明了一下瑤琴的來曆,令俞伯牙大生知音之感。
俞伯牙接下來又彈奏了幾曲,當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樵夫就說:“這是高山的聲音啊!”當聲音漸緩,透露出清新自然之意時,樵夫又說:“這是河水在無窮無盡地流淌啊!”
俞伯牙非常開心,他終於在茫茫人海找到了知音。兩個人相互通報了姓名,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兩個人秉燭夜談,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撮土為香,義結金蘭,約定明年今日再在此處相會。
第二天,兩人灑淚而別。
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趕來。但是過了好久,也不見鍾子期的身影。於是,俞伯牙就去四處打聽,有一位老者告訴他,鍾子期已經得病亡故了。臨終時,遺言上說,要把墓建在江邊,為的就是等到今年的八月十五能夠聽到自己最好的朋友俞伯牙的琴聲。
俞伯牙悲痛萬分,走到鍾子期的墓前,非常悲傷地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彈完之後,俞伯牙就挑斷了琴弦,把那張非常名貴的瑤琴摔碎了,發誓從此再也不彈琴了。因為鍾子期一死,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能聽懂自己琴音的人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古人交友,貴在將心比心,而不是名利場上的相互利用。有人常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這就說明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要遠遠大於友情,這和古人的交友風範大相徑庭。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真心的朋友是交心的,無關利益,無關風月。名利隻會讓我們遺失掉風範,而真正的朋友則會增加我們舉手投足間的氣度,會增加我們的風範。
孟子說:“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朋友不在乎貴賤,更不在乎長幼,隻要知心,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朋友。元曲大家貫雲石曾有曲雲:“棄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去外。 知音三五人,痛飲何妨礙? 醉袍袖舞嫌天地窄。”這樣的“知音三五人”才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風範需要有朋友之間的慷慨之氣,而不是那種名利場上的銅臭之氣。風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氣度,是一種同類人中相互滋養,不斷生長的氣度。隻有多和朋友相交,我們才能看淡名利,才能發現風範的精髓所在。
藏於籠中,不如放之穹廬
中國的武俠作品中,形容武功,常常說放之穹廬,收之太微。這就是說,武功要能放能收,能大能小,能夠運用得圓潤自如。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也要如此,名利並不是我們人生的單一目標,我們與其故步自封在名利的籠中,還不如讓自己開闊視野,去追尋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人生不是單行道,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為名利而活,就不會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了,更不會有見秋風起,就卸任回家燉鱸魚的季鷹了?人生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關鍵在於我們怎麼看。有些人追名逐利,每天隻是守護著自己的彈丸之地,這樣的人就如同在籠中,肯定不會快樂,更談不上什麼風範了;如果我們按照本心去活,天高海闊,就會任由我們馳騁。
人隻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才能走得遠,鼠目寸光,目不轉睛地盯著名利,是永遠都瞪不出所以然來的。所以,越是如此,就越需要我們收斂名利心,把目光放得更長遠,這樣,我們的風範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一個年紀輕輕的男子事業初成,被所有人讚譽為“進取向上”。可他自己卻感到生活越來越沉重,心髒的負荷越來越大。於是,便千裏迢迢來見智者,尋求解脫之法。
智者給男子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並指著一條沙礫路說:“沿著這條路,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放進去。回來後告訴我有什麼感覺。”
過了一會兒,男子走到了頭,對智者說:“我每走一步就覺得後背的分量又重了一點,這使得我不得不把腰又往下彎了一截,胸又往裏含了一些,所以感到心髒越來越憋得慌。”
智者笑笑,對年輕男子說:“其實,你自己已經回答了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隨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生命的旅途中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才有了越來越累的感覺。”
生活中,有太多比金錢更貴重的東西,如果我們把金錢看得太重,就會變成金錢的奴隸。人對物質要求越低,人的精神越自由。最好的辦法就是看淡物質生活,尋求精神上的滿足,這樣簡單的生活才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王子涵是一個很簡單的人,她從小就是一個好孩子,在母親安排的人生中不斷行走著。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高考填誌願的時候,王子涵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金融專業,在當時,大學的各專業招生分數上,金融專業是最高的。在中國某大學待了一年之後,王子涵就來到了美國,成為了美國某大學經濟係的一名學生,這所大學是美國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學,但是,王子涵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同,繼續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前進著。
畢業之後,王子涵來到了全球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這可是一所嚴格要求的投資銀行,即便是全世界最有才華的學生來到這裏,想要通過他們的層層麵試,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王子涵卻成功了,她說:“我認為我很聰明,並且有很好的適應能力,我想,這就是他們錄用我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