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7 在抉擇麵前,果斷是一種風範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當我們麵對選擇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站出來。當我們猶豫不決時,就算有再多的機會也會從我們手中溜走,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快刀斬亂麻,這樣,我們才能把機會留住。
在抉擇麵前,果斷是一種風範。果斷抉擇,不要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我們的風範才能展現出來。果斷是一種風範,可以讓我們在關鍵時刻凸顯出自己的價值,而這樣的風範會為我們在成功道路上留下絢爛的一筆。
敢破敢立,做命運的強者
人生就是要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如果我們望著遠處高大的山峰而產生畏懼的話,那麼我們就再也不能取得成功了。我們要有敢破敢立的精神,就像所有人的目標一樣,最大的成功永遠是下一個。
人生沒有極限,隻要我們敢於挑戰,一切事情都在意料之中。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果斷抉擇,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人生需要突破,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讓習慣束縛住我們強大的思維。隻有不被束縛,隨心所欲,我們的風範才會產生強大的氣場。習慣性思維是我們決斷的大敵,更多時候,我們總是局限於自己的思維,而不敢突破,越是這樣,我們所要走的道路就會越走越窄,就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了。
有人把一隻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裏,池子中央放上一塊強化玻璃將兩種魚隔開。最初的時候,鯊魚每天都會拚命撞擊那塊強化玻璃,想到外麵去覓食,但是換來的結果隻是頭破血流,而玻璃卻毫發無損。
就這樣日複一日,鯊魚的鬥誌逐漸被消磨光了,即使玻璃出現了裂痕,也會有人馬上補上一塊更厚的玻璃。最後,強大的鯊魚忌憚了,再也不去撞那塊玻璃了,隻是每天吃飼養員喂它的食物。
實驗到了最後階段,有人把強化玻璃取了出來。但這時的鯊魚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激情,再也沒有越過強化玻璃曾經所在的那個位置。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按套路出牌,總是習慣跟著別人走,走上別人的老路,或者是跟隨自己的固定思維去走,不懂得求新求變。長此以往,我們的思維就會僵化,就會變得非常死板。我們需要的是不斷接受新的思維,不斷接受新的挑戰,人生隻有經過不斷地淬煉,才能綻放出最閃亮的光芒。
人生沒有絕對,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在人為。如果我們有果斷無比的氣勢,就能感染到身邊的人,讓他們聽從我們的號令,最終取得一番成就。想要取得別人無法取得的成就,就應該拿出你的勇氣來,沒有什麼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樹挪死,人挪活。當我們需要決斷時,一是要保持清醒,二是要拿出足夠的勇氣,要有一種無人能擋的氣勢,這樣,別人才會被你的風範所折服。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爭四起,群雄逐鹿中原。當時秦國的勢力最為強大,並且在戰爭中勝多負少。然而,因為秦國內部大權旁落、穰侯專權、常年征戰、百姓不安,所以始終沒能統一天下。
魏國的範雎來到秦國以後,有一天,他看到秦王的車馬駛過來,故意視而不見。駕車的人看見範雎擋路,就大聲嗬斥:“秦王來了,閑雜人等速速散開!”
範雎大聲說:“秦國隻有太後和穰侯,哪裏還有什麼秦王?”秦王覺得範雎是一名能人異士,就讓左右退去,向範雎請教。範雎卻不理他,如此再三,範雎才問秦王:“秦國兵強馬壯、幅員遼闊,但是為什麼秦國沒能實現對外擴張,成就一番霸業呢?”
秦王虛心地說:“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範雎回答說:“我聽說穰侯率領大軍聯合越國、魏國和韓國,千裏迢迢去攻打齊國,這個策略是極其錯誤的。齊國和秦國相距甚遠,如果千裏迢迢去攻打,兵馬勞頓,而且還不一定能取得勝利,反而加重了秦國的負擔。就算取勝了,秦國距離齊國太遠,肯定會被韓國和魏國坐收漁人之利。所以對於秦國來說,這場征戰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秦國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和偏遠的國家結交,而攻打自己的近鄰,這樣才能向外擴張。到那時,自己的土地不斷推廣,統一大業自然也就能完成了。”
後來,秦王完全采納了範雎“遠交近攻”的策略,罷免了穰侯,任命範雎為相國,開始了自己的霸業征程,為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成功者的突出特點就是性格果決、多謀善斷。範雎麵對秦王不卑不亢,能從大局入眼,分析天下形勢,指出秦王的決策是舍近求遠、勞民傷財;而且即使是攻陷齊國之後,也是在為別人作嫁衣。與其如此,不如遠交別國,然後攻打鄰近的國家。這樣不僅不需要舟車勞頓,更不需要投入大批兵力進行前後夾攻,必然就能逐一戰勝各個鄰國。
反觀秦王也是一位明君,能夠知人善用,能夠知人善斷,最終,突破了自己,為今後的一統天下埋下了伏筆。古今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他們能夠在關鍵時刻,展現出常人不曾有的決斷。
一個缺乏果斷品質的人,遇事往往優柔寡斷,做決定時常常猶豫不決,而在做出決定之後又不能堅決執行。這樣缺乏迅速果敢和靈活應變能力的人,又怎能不錯失良機呢?
而一個頭腦清晰、判斷力強的人,一定會有自己堅定的主張。他們絕不會糊裏糊塗,更不會投機取巧;同時,更不可能永遠處於徘徊當中,或是一遇挫折便賭氣退出,使自己前功盡棄。擁有“決斷”智慧的人,隻要做出決策,對於計劃好的事情,即使遭遇再大的挫折,他們也一定會勇往直前。最後,能夠拔得勝利旗幟的人也往往隻有他們,而他們的風範也將會因此延續下去,曆久彌新。
墨守成規隻會讓風範凋零
老人們經常會跟我們說,他們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還多,他們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還多。當我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往往是一種順從的樣子。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重走老路,聽從他們的話,隻會固定住我們的思維模式,再也難以有所突破了。
創新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而墨守成規隻會讓社會變得斷壁殘垣,就再也無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了。風範需要我們不斷變換思維,而因循守舊隻會讓風範凋零,再也不複昔日的光彩了。學會變通,窮則變,變則通,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改變世界,而是改變自己。隻有當我們思維沒有定式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有一次,一艘遠洋的海輪遭遇了大風浪,不幸在大海中觸礁沉沒,船上的成員隻有9人幸存了下來,他們爬上了一座孤島。
9個人把這座孤島走了一遍,發現這座島上隻有石頭,沒有其他任何可以用來充饑的食物。不僅如此,島上天氣炎熱,9人口幹舌燥,但是可以飲用的隻有海水。身為海員的他們知道,海水又鹹又澀,根本不能用來解渴。於是,9個人就開始等,希望奇跡能夠出現,有船隻經過此島,幫助他們脫離苦海。
但是等了好久,都沒見有人來,8個人相繼死亡,最後的一位船員在快要渴死的時候,實在是忍耐不住,就跳進了海裏,拚命喝起了海水。這名船員喝完海水之後發現,海水不僅沒有鹹澀的味道,反而非常甘甜。
就這樣,這名船員開始喝海水度日,沒過幾天,就等來了救援的船隻。
後來,科學家來到這裏,取了一些這裏的海水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顯示,這些海水根本不是海水,而是泉水,原來,這裏的地上不斷有地下泉水湧出,而正是這些泉水救活了最後一名船員。
現實生活中也會存在類似的事情,過於拘謹,墨守成規的話,就會拘泥於固有的看法,而沒有通過自己的觀察去分析,有時反而會和機會失之交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定式,比如看到紅燈就會停,看到蒼蠅就會厭惡……習慣成自然,但是有的時候,這是過分拘謹的一種體現,這樣的人往往隻一條道走到黑,不願意去變通,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被別人所遺忘。
風範因為視野廣闊而寬廣,不過分拘謹的人是懂得變通的,不會拘泥於自己的方寸之地,而是會把自己的目光放到更廣闊的天空中。比如大象,如果把它放到無邊的曠野中,它就會成長為強有力的“大力士”,能用鼻子鉤起一噸重的物品;但如果從小把它放到馬戲團裏,大象卻可以被拴在小小的木樁上,安安靜靜地站著,原因就是大象從小就被鎖鏈鎖住拴在木樁上,就算長大了鐵鏈換成了繩子,出於思維定式的考慮,大象也不會再去掙紮分毫。社會每天都在發展變化,如果我們不跟隨社會的發展而變通的話,就會讓自己不斷倒退,被社會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