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7 在抉擇麵前,果斷是一種風範(2 / 3)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我們總是閉門造車的話,我們就隻能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大或小,正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跟隨夢想的步伐,不斷調整自己的頻率,跟上夢想的腳步,這樣,風範才會形成,夢想才會實現。

麥克和迪克的父親是一位製鞋工人。當他們兩人高中畢業的時候,正好趕上美國大蕭條的時期,當時很多企業都麵臨著倒閉,兩人的父親也沒能幸免。麥克和迪克無法繼承父親的公司,就出去尋找新的出路。

麥克和迪克經過不斷了解,最後選擇了經營一家汽車餐廳,在當時,美國餐廳采取的都是家庭經營方式,世代沿襲,沒有什麼新的突破。雖然兩人沒有經營餐廳的經驗,但是他們兩人覺得這是一條可行性道路,於是兩兄弟的汽車餐廳就開張了。當時的美國,汽車已經比較普及了,開車的人總是喜歡停下來買個熱狗再要杯飲料。

麥克和迪克的汽車餐廳越做越大,帶動起了當地汽車餐廳的發展,很多人看到汽車餐廳有利可圖就照貓畫虎,和麥克和迪克搶起了生意。

麥克和迪克發現隻要提起汽車餐廳,就會主觀上認為這裏是出售廉價食品的地方,如果因為競爭,讓食品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話,生意就很難繼續下去了。經過一番調查,麥克和迪克發現,汽車餐廳食物的收入60%來自漢堡,而不是裏麵所加的排骨,但是很多人還是樂此不疲地為排骨做著廣告。

麥克和迪克發現這個特點之後,把漢堡包改為現場製作,並且根據每個人的喜好進行熟食的添加。就是這一簡單的變革,讓麥克和迪克再次站到了快餐行業的最頂端。

另辟蹊徑很重要,墨守成規實在是不可取的。無獨有偶,很多新員工剛走進職場的時候,總是聽到老員工講述公司裏的各種禁忌,哪些人不能接觸,哪些地方不能亂去……這就使得新來員工產生一種固定思維,認為老員工所說就是對的,而不去親身實踐,老員工怎麼說,新員工就會怎麼做,就連工作也是如此,跟著老員工的經驗走,而自己卻不去創新,這就是墨守成規的一種體現。

當老人教育我們的時候,你對他們的經驗之談就會奉若神明,認為那是一條黃金定律,是真理,根本不敢驗證,更不敢打破。耳濡目染之下,我們就會認為話這麼說,事情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的心理就會被別人的意識所左右,而自己再想突破就會變得非常困難了。很多的時候,我們自己是想突破的,但是這時,別人的思維定式就會橫加阻撓,把你的創新思維摧殘得不成樣子,最後,你可能會妥協,進而聽之任之,不再變通了。

我們總是會認為老觀念是正確的,進而摒棄新觀念,這是因循守舊的外在體現。以前我們的先人認為天圓地方,這種想法持續了數千年,如果沒有人願意去打破,那麼,我們到現在都會認為天圓地方。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能力去做,而是我們被別人的這種思維束縛住了,自己的那些創新思維早已經被別人的舊思維代替了,再也沒有創新的思想去實踐、去變通了。長此以往,我們就會成為別人的複製品,就很難再活出真我精彩了。

勇敢邁出第一步,托起明天的太陽

成功者中流傳著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靠勇氣開路。”很多時候,想要做出決斷也是需要勇氣的。就像歌中唱的一樣:“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麵對流言蜚語,隻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不僅愛需要勇氣,做出決定的時候,也一樣需要勇氣,勇敢跨出第一步,我們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陽。

勇氣可以讓我們揚起風範的風帆,在浩瀚無垠的人生海洋中繼續行駛下去。兩軍對壘,狹路相逢勇者勝;兩人相鬥,不要命的必勝……綜觀一切,有勇氣的人永遠能占據主導地位,取得最後成功。

李恒是一家公司的設計師,因為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李恒的性格頗有點女性化,平時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

在公司的一次內部選舉中,因為李恒設計的產品頗受顧客歡迎,為公司獲得了很大的市場。所以李恒所在的小組推選李恒作為小組的代表角逐部門總設計師。

在選舉的那一天,李恒有些膽顫心驚地坐在小組中,別的小組代表洪亮的聲音、強大的氣場、鎮定的神態,讓李恒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再想想自己平時的膽小、軟弱,更是沒了信心。

李恒的手心都是汗水,他問坐在身旁的同事:“你覺得我能行嗎?我感覺渾身都在發抖。”

同事回答:“我昨晚聽其他小組的設計師說,‘在這次選舉中,李恒的實力最強了,我們心裏都沒底。’你別看他們故作鎮定,其實心裏更加害怕你。”

李恒被同事的一番話說得渾身都是力量,李恒想,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差別,差別在於你是否有勇氣邁出人生的第一步。隻有邁出了“勇氣”這一步,以後的人生才能更加輝煌。

李恒正是靠著“勇氣”,在那次選舉上出盡了風頭,占盡了上風。最後,成功升職。

當今世界,機遇是隨處可在的;但同時,機遇也是轉瞬即逝的。麵對機遇,隻有果斷決策,勇敢而快速地去行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一味猶豫不決、思前想後,等下定決心的時候恐怕也就隻能眼看別人的成功了。讓自己養成果斷的習慣,搶先一步抓住機會,成功便不再遙遠。

勇氣是果斷行事的必要前提,因為勇氣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人生的道路崎嶇漫長,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勇氣的扶持,我們才能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並且越走越遠的。

有些人解決問題總是思前想後猶猶豫豫,結果隻能是什麼都做不好。相反,有些人做事幹脆利落,反倒能闖出一片天地。所以,我們做事情不能太優柔寡斷,關鍵時候要能夠拿出勇氣和魄力來,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李·艾柯卡曾經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之後,他又成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經理。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他的成功,但是他也有過挫折失敗。麵對重重危難的考驗,李·艾柯卡挺了過來。他曾說:“奮力向前。即使時運不濟,我也永不絕望,哪怕天崩地裂。”正是這種積極心態的指引,李·艾柯卡才不斷向成功邁進。

想當年,李·艾柯卡剛剛年滿21歲時,就到了福特汽車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但是,當時的李·艾柯卡另有夢想,他想搞經銷,他喜歡和人交流,對眼下這些煩瑣的技術工作提不起半點興趣。

李·艾柯卡堅信自己的夢想,並且一直努力堅持走下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從一名普通的推銷員,做到了福特公司的總經理。但是,人生有高潮,就有低穀。1978年7月13日,當了8年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李·艾柯卡被解雇了。昨天的他還在被萬人敬仰,但是今天的他卻成為最最普通的一個人,他突然間就失業了。

李·艾柯卡心想,既然艱苦的日子已經來臨,如果選擇屈服,給自己帶來的隻能是災難,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做個深呼吸,勇敢地去麵對生活的挑戰,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在成功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李·艾柯卡重拾了信心。他應聘到了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擔任總經理。臨危受命的李·艾柯卡並沒有因為公司瀕臨破產而倒下,而是想要依靠自己8年總經理的經驗為瀕臨破產的公司鋪平道路。

李·艾柯卡開始發揮自己的經驗與智慧,對公司內部進行整頓、改革,又和國會議員進行了大規模的辯論,並由此獲得了大筆貸款,讓瀕臨破產的公司再次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1983年8月15日,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還清了所有的債務。恰恰是5年前的這一天,福特汽車公司把李·艾柯卡開除了,如果當初,李·艾柯卡選擇放棄,對自己自暴自棄,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讓自己走向深淵。現在,李·艾柯卡從心理落差中緩了過來,走出了失敗的陰影並且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後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