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是一名非常有能力的平麵設計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小麗就從一名普通的助手成為了有名的設計師,堪稱公司的主幹力量。但是,不知為何,小麗周三的時候回來得特別早,看上去非常不開心的樣子。她的好朋友涓涓見到她這樣就問是怎麼了。
麵對涓涓的關心,小麗非常氣憤地說:“我辭職了,你說我在這個公司也有一年了,我雖不敢說自己的能力有多強,但我也可以說自己兢兢業業,對工作很負責。但是,我們那經理卻因為我這次沒有把包裝封麵做好,就對我劈頭蓋臉一頓罵,真是太可惡了。”
“很多領導對員工都是這樣,忍一忍就過去了,你也不用辭職啊?”涓涓勸解道。
“你不知道,他很過分的,他說我不負責任,說我以後肯定不是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真的是莫名其妙,讓我再待在那裏,我會瘋掉的。確實,我承認我錯了,但他可以提醒我,我可以改啊,他的這種態度讓我不能夠接受。”小麗更加氣惱地說。
就這樣,小麗離開了那家公司。
相比於蘇軾,小麗的做法顯然是屬於那種被怒火衝昏頭腦的人。一時的不冷靜,不是血性的展現,而是一種衝動的行為。衝動是魔鬼,而血性則是一種有理智的衝動。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說:“我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征服。”這句話正是血性最好的體現。
男兒不展淩雲誌,空負身長八尺軀。但是我們想要展淩雲誌,也要學會衡量,柔未嚐不是一種更明智的選擇。柔可以讓我們的風範逐漸修煉起來,正因為此,我們才能達成自己當初沒有達成的目標。
忍辱負重,風範盡顯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留侯論》中曾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這正是偉人與常人的區別,偉人在受欺淩的時候,往往會更能忍,偉人的血性往往會在忍辱負重之後才會展現出來,而風範也會在這一刻盡情地展現出來。
縱觀曆史,我們會發現,但凡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忍辱負重、不斷奮鬥的人,麵對困難,麵對危險,他們不是直來直去,而是圓滑處世,能夠遮掩住自己的鋒芒,讓自己從風口浪尖中下來,繼續做好自己,強大自己,終有一天,我們會展現出自己本應具有的血性。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縱覽先哲,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於隱忍,懂得積蓄力量做大事的人。因為心中有夢想,就會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百忍才能成鋼。每忍一次都能磨礪自己的意誌,都能讓敵人因為暫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英雄也是這樣磨成的。我們隻有學會忍,能夠忍了,才可能把自己的追求與夢想變為現實,從而取得人生中的勝利與成功。
成功不是速成課程,而是需要我們慢慢品味的,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想最快地把自己展現出來,就算受到欺淩了,我們也想馬上把劣勢扳回來,這樣是很沒有風範的。如果連這些挫折都忍受不了的話,我們還要談什麼成功呢?人生貴在能忍,忍後方知天地寬,忍後方知風範顯。
三國時期,劉備是漢景帝劉啟之子中山靖王的後裔。但傳到他這一代,家勢早已衰微。劉備又身逢亂世,一時間落魄不堪。但是劉備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同時又喜歡結交能人異士。性格堅忍,喜怒不形於色。就這樣,他在亂世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