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伶俐人做事懂得把握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
成功其實沒有秘訣,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時機。人也應該依時機而行動,懂得判斷時機的重要性。生活中環境有時瞬息萬變,你需要隨時有所準備,隨時隨地去尋找啟發自己的機會,當時機出現時,毫不猶豫的抓住它。當然,時機有時不會自己主動出現,需要你主動去創造。聰明人能夠隨著“時機”改變而調整自己的觀念與行為,當進則進,該退則退,做任何事都能夠恰如其分,這需要我們有較高的智慧和修養。
[BT1]勇於探索前方未知的機遇
隻要我們勇於探索,就會有成功的可能。馬雲說過,他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他的團隊在夢想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生命是一場充滿意外收獲的偉大曆險,看上去難以掌握,其實機會無處不在。大膽探索的人,才能收獲成功。
[GK2!2][HTK]在炎炎烈日下,一群饑渴的鱷魚陷於水源快要斷絕的池塘中。麵對這種情形,隻有一隻小鱷魚離開了池塘,嚐試著去尋找新的綠洲。當時其他鱷魚都對小鱷魚說:“外麵的世界更加不適合我們的生存,你這樣出去隻會自取滅亡。”但小鱷魚沒有因此而退縮,它知道繼續待在這裏,也會死,既然如此,何不出去一搏,去尋找生存的機會。
後來,池塘中的水越來越少,鱷魚們開始吞噬身邊的同類,但仍不見有鱷魚離開。最後,池塘完全幹涸了,唯一幸存的鱷魚也囚饑渴而死去了。然而,那隻勇敢的小鱷魚經過多天的跋涉,終於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HT][HK]
雖然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遠,我們還是應該勇敢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戰。有些時候,冒險嚐試比坐以待斃能贏得更多發展的機會。有的人猶豫不決是因為他總會想自己這樣去做了會不會後悔?結果是否令自己滿意?自己是否能堅持走下去?這些顧慮束縛住了他前進的腳步。如果你因為害怕犯錯、害怕失敗而止步,那麼成功隻能永遠在離你千裏之外的地方。
因為牛頓細致的研究,才有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因為徐霞客的探索,才有了世界上第一部係統研究岩溶地貌的科學著作《徐霞客遊記》;因為李時珍的踏遍千山,才成就了藥典名著《本草綱目》;因為居裏夫人的反複實驗,才發現了鐳元素。
古往今來,聖者賢的足跡,無不印證著一個樸素的道理:有拚搏就有勝利,有探索就有成功。有了一次次的探索,才讓我們告別了愚昧和落後。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嚐試,自己的強項是探索出來的,一定要下定決心,用信心不斷去探索成功的可能。
探索的道路上總是荊棘與鮮花並存,汗水和歡樂相伴,探索的征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在人生這艘航船上,與其躲在避風港中做一個懦夫,不如大膽地駛入海洋,享受在風浪中拚搏的快感。
[GK2!2][HTK]美國人馬克·維克多·漢森所經營的建築業不幸破產了。失敗後的他果斷地選擇了退出建築業,他決定去一個新的領域創業。他很快發現自己對公眾演說有獨到的領悟和熱情,所以他決定朝演說家的方向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成為一個具有感召力的一流演講師。後來他出版了著作《心靈雞湯》和《心靈雞湯2》,兩本書都一再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馬克不僅因此名噪一時,而且擁有了巨大的財富,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條道路。馬克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人們:隻要勇於嚐試,敢於探索,就有成功的可能。[HT][HK]
生活中有許多新鮮事物等著我們去嚐試和探索,試著挑戰自己,去做沒做過的事,誰說就一定不會成功?
敢於探索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害怕攀登高峰的人,隻能在窪地裏徘徊不前;敢於為別人開路的人,總是走在最前麵。隻要大膽嚐試,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探索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缺乏探索的勇氣,那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連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那你成功的機會隻能是零。成功者勇於嚐試,創造機遇;失敗者抱怨生不逢時,錯失機遇。與其站在原地苦苦等待,還不如拋開雜念,大膽探索。就如卡耐基所說:“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冒險,那些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勇於嚐試的人。”在探索中,人們將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勤於探索,敢於嚐試,你的成功之路才會被開拓得更寬。
[BT1]伶俐人絕不等待時機的成熟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機會不會站在你的眼前等著你。機會隻垂青於那些有勇氣在第一時間抓住它們的人。機會好像蒙塵的珍珠,讓人無法看清它華麗珍貴的本質。成功的人不會等塵埃完全散去才去拾起寶貴的“珍珠”,他們往往會先出手,再全力以赴衝向目標。時機永遠不會成熟,明智的人也絕不會等待時機成熟。
[GK2!2][HTK]多年以前,美國《紐約時報》曾為紀念電報誕生25周年發表過一篇簡短的社論,其中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電報的誕生使得現在人們每年接受的信息量翻了一番。看見這一消息後,有16個美國人都萌發了創辦一份文摘性刊物的念頭,他們都認為這類刊物必定有廣闊的市場。
來自各行各業的這16個人各自開始著手行動起來,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他們都陸續領取到了執照。然而,當他們到相關部門辦理有關發行手續時卻被告知,該類刊物至少要等到第二年總統選舉過後才能在征訂和發行上允許代理。
為了免交執業稅,其中的15人聽到這一答複後,暫時停止了行動,他們向管理部門遞交了暫緩執業的申請。然而隻有一位叫德威特·華萊士的年輕人沒有理睬這一套,他回到家,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個信封,裝上征訂單通過郵局寄了出去。
從此,世界出版史上一個奇跡就誕生了。到2002年6月30日,他們創辦的這份文摘類刊物《讀者文摘》已擁有19種文字、48個版本,發行範圍達127個國家和地區,訂戶l億人,年收入5億美元。[HT][HK]
都說有心人善於創造機會,無心人隻會讓機會白白地溜走。其實文中提到的那16位都算是有心人,但是在機會真正來臨的時候,卻隻有德威特·華萊士堅定地抓住了,因為他真正頂住了壓力和困難,不等時機完全成熟,就把握住了那困境迷霧之後的機遇。
成功者不會等待萬事俱備,很多看似聰明的人在已經具備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條件時,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徑,從而失去了機會。當看見機遇的時候,你能認出它嗎?不要再說“條件還沒有成熟”之類的話了,否則,當一切條件都已經具備,機會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莎士比亞曾說: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西蒙也說:機會對於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麼用呢?
在商場上機會轉瞬即逝,隻有及時抓住它的人,才能獲得最大的回報。
[GK2!2][HTK]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都是台灣鮮乳銷售的淡季。台灣許多乳品行業為了降低過多的庫存,都會在這5個月裏采取一係列的促銷手段,各廠商會不約而同地進行一場價格大戰。
1990年,當鮮乳銷售淡季已過,各鮮乳廠商休戰之際,台北的味全公司卻突然“大打出手”,投資1200萬元,推出“買鮮乳送名車”的活動,宣布每周都會送出一台小汽車,活動持續時間長達兩個月。
為何選擇在非淡季進行促銷活動呢?因為味全公司想進一步擴大該公司2升裝的家用鮮乳市場占有率,但如果在淡季各廠家紛紛出招時並不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所以當別人剛剛退出戰場時,正是他們進軍攻占競爭對手原有市場的好時機,所以味全公司的決策者們決定推出此項活動。
當時的味全公司雖然準備並不充分,但如果不立即行動,就會延誤戰機,所以他們在條件不完全成熟時大膽出手。這一活動讓他們的目的達到了,該種鮮乳擴大了銷售市場,其熱銷的勢頭也一直保持了下來。[HT][HK]
商場如戰場,一時的遲疑,損失的就不隻是幾百幾千。市場上風雲變幻,可以說沒有一個時機是完全成熟的,如果它完全成熟,那也不能稱之為時機了,隻能叫做人人皆知的新聞。看準時機,搶占先機,在關鍵時刻大做文章,你就會取得成功。
徘徊不前、駐足觀望是我們成功的大敵,因循等待是人們失敗的最大原因。許多人都因為對已經來到麵前的機會沒有信心,而在一猶豫之間,把它輕輕放過了。
懂得如何獲得機會的人,深知應該在每一時每一刻都把握住可能到來的機會。不要再一味的觀望,不要等它成熟到絕對的安全,拿出你的勇氣和決心,成功者永遠不會等到時機成熟,所以抓住當下的機會,全力以赴去把握它!當你把握住每一個可能的時候,可能就成了必然。
[BT1]1%的機遇需要100%付出
上帝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成功的機會人人都有。可是有的人總是抱怨:為什麼成功總是別人的!這是因為有的人能做到三分把握,十分付出,而有的人卻覺得機會渺茫,不肯傾盡全力,成功自然也就歸人前者囊中。
[GK2!2][HTK]渥淪·哈特葛倫年輕時曾是一久挖沙工人,艱苦的勞動環境促使他萌發了必須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業的欲望。他對樹蛙非常感興趣,所以他萌發了成為一名研究南非樹蛙專家的想法。但是以他的教育程度,又不具備這方麵的才能。
這是一個十分遙遠的夢想,但哈特葛倫仍然在用他的汗水澆灌著。他從1969年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專項上。他每天都會收集150個標本,幾年累積下來共做了大約300萬字的筆記,並掌握了南非樹蛙的生活規律。長時間的觀察和積累讓他在研究樹蛙的方麵逐漸成為專家。到後來,他從這些蛙類身上提取出世界上極為罕見的一種能預防皮膚病的藥物,並因此一舉成名,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後來他曾問一位年輕人是否了解南非樹蛙,年輕人坦白地說不知道。於是渥淪告訴他:“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的時間閱讀相關資料,這樣,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成為這一領域最具權威的人。”[HT][HK]
有些事情即使僅有1%的可能性,也值得我們付出100%的努力去追求。汗水和時間的累積能鋪平通往成功的路,多一分付出就多一分把握。同樣隻有三分把握的事情,隻有你努力了、奮鬥了,十分的付出就能換回十分的回報。
伍迪·艾倫說過:“想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必須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你的目標上,你就能非同尋常。”你的時間和精力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不管你有沒有十足的把握做好這件事,傾盡全力就會有希望。
歌德用詩歌、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創作了很多偉大的作品。他27歲被任命為魏瑪公國參議員,在政界也相當活躍,做出了很多業績,1815年被任命為國務大臣。除此之外,他也喜歡繪畫,還從事解剖學、地質學、礦物學、植物學、光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在各方麵都有卓越的貢獻。不是因為歌德提前就預知自己能行,而是他不管做什麼都全力地付出,所以才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成功不在於你的把握有多大,而在於你付出的多少。成大事者在成功之前,也沒有把握自己將來就一定會成功,但他們會傾盡全力向著目標努力,所以才有了卓越的成績。
[GK2!2][HTK]施瓦辛格是國際著名影星,他出生於奧地利一個很普通的家庭。15歲的時候,施瓦辛格對健美發生了興趣。當時他的體型瘦削,雖然這樣的身材離他的偶像——當時美國著名的健美先生力士柏加還很遠,但他並不認為自己就不可能成為肌肉健碩的人,於是他開始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他把零花錢省下來買健美雜誌,他還利用課餘時間去打工,用賺來的錢購買健身器材。當時施瓦辛格的父母十分不願意兒子這麼做,朋友也譏諷和恥笑他,麵對重重壓力,施瓦辛格置之不理,他不管自己的夢想最終能否實現,他隻知道向著目標前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施瓦辛格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他先後獲得了一屆國際先生,三屆環球先生和連續六屆的奧林匹克先生等榮譽。
憑著一身健壯的肌肉,施瓦辛格進入了電影行業。他主演的《終結者》《龍兄鼠弟》等影片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他還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布什委任為國家健康顧問委員會主席。[HT][HK]
成功的機會從來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用比別人更多的辛勤汗水換來的。不是不做沒有把握的事,而是不做沒有準備的事。迎接生活未知的挑戰,用100%的努力去迎接1%的機遇。
[BT1]機遇麵前切忌優柔寡斷
世間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人。因為他們的機遇並不比別人少,但是他們總是不能果斷下決定,結果因優柔寡斷而失去了先機。
下麵這則故事中的兩位美國姑娘,她們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曆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GK2!2][HTK]珍妮和伊麗莎白是兩位女孩的名字。她們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伊麗莎自家庭背景非常好,家庭對她的幫助很大,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也充分相信自己有從事這方麵工作的才能,因為她感到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大家都願意和她交談,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她時常對別人說:“隻要有人給我一次機會,讓我上電視,我相信準能成功。”與之相比,珍妮就差多了,她家庭條件不好,而且自身的素質也不如伊麗莎白。
大學畢業以後,伊麗莎白和珍妮幾乎同時開始找工作,每一個地方得到的答案都令她們失望:“我們隻雇傭有工作經驗的人。”這個要求是多麼的不合理,不給機會,怎麼能獲得經驗呢?伊麗莎白顯得很沮喪,而珍妮則鬥誌不減,她跑遍了洛杉磯的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和每一位接見她的人辯論。
一天,兩人同時在報紙中發現了一個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正在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姑娘。北達科他州在美國的北部,那裏非常寒冷,經常下雪。珍妮和伊麗莎白都不喜歡寒冷的氣候,伊麗莎白想都沒有想,就決定放棄,而珍妮則顧不了那麼多了,她急切地到那裏去。她想:隻要能和電視沾上邊兒,讓我幹什麼都行,別說下雪,就是刮颶風也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