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與五行的對應關係是:官音為土,商音為金,角音為木,徵音為火,羽音為水。在不同的年份,五姓麵臨的吉凶各不相同。有害財、大通、鬼賊、大墓、氣絕、白虎等不同的命運。同類為大通,相生為小通。其關係見下表:
堪輿師認為,富姓宜六、七、八、十二月,不宜三、九月。商姓宜七、八、十,十一月,不宜六、十、十二月。角姓宜正、二、四、五月,不宜三、九月。羽姓宜正、二、十、十一月,不宜三、九月。
“五姓說”起源於什麼時代?傳聞黃帝對天老始言五姓,春秋時以陳、衛、秦為水姓;齊、鄭、宋為火姓。秦漢以後始有“五姓說”,漢代王充在《論衡·詰術篇》引《圖宅術》的原文:“宅有八術,以六甲之名數而第之,第定名立,官商殊別。宅有五音,姓有五聲。宅不宜其姓,姓與宅相賊,見疾病死亡,犯罪遇禍。”說明漢代流行“五姓說”。王充指責“五姓說”:“人得五行之氣為姓邪?以口張歙聲外內為姓也?……匈奴之俗,有名無姓字,無與相調諧,自以壽命終,禍福何在?……《圖宅術》日:‘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則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宜有向。向得其宜,富貴吉昌。向失其宜,貧賤衰賊。夫門之與堂何以異?五姓之門各有五姓之堂,所向無宜何?……火或在人之南,或在人之北,謂火常在南方,是則東方可無金,西方可無木乎?”
唐代呂才對“五姓說”持否定態度。《唐書·呂才》載錄其文雲:“今之喪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並在國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義?趙氏之葬,並在九原;漢之山陵,散在諸處……此則五姓之義,大無稽古;吉凶之理,何從而生。”
漢代以五音姓用於陽宅,唐代卻用於陰宅,清代已沒有什麼人相信這一套了。
門戶
有宅就有門,門是住宅的顏麵和咽喉,是興衰的標誌。門是氣口和氣道,它溝通宅內與宅外這兩個空間,上接天氣,下接地氣,避煞氣,迎生氣,聚旺氣。
《陽宅撮要》雲:“門有五種,大門、中門、總門、便門、房門是也。大門者,合宅之外大門也,最為緊要,宜開本宅之上吉方。中門者,在大門之內,廳之外,即儀門是也,關係略輕,除震巽乾兌不宣開直門外,其餘從廳直出可也。若無兩重門則中門即大門,又必要上吉方。總門者,在廳之內各棟臥房之總門路也。蓋屋少則專論大門之吉凶,若屋多則各房之去大門既遠,吉凶亦不甚驗也,其法單論各棟之出路,左吉則閉右而走左,右吉則閉左而走右,吉凶應驗。便門者,合宅之通柴水左右之小便門也,亦宜三吉方以助宅之吉。便門又名穿官。《書>:穿天門非也,還是穿本宅耳。大門吉,便門又吉,乃為金吉。房門者,各房之前後戶也,宜三吉方。”
堪輿認為,屋門對衙門、獄門、倉門、廟門、城門、街道直衝,皆為不吉,門不宜多開,多開則氣散。宅之後牆不宜正中開門泄氣,便門應在兩角上擇三吉方開之,三吉方即生氣、延年、天醫三方,坐山及宅主本命之方應為吉方。氣入宅而人之出入步步吉路,自然獲福。大門確定後,宅內的其他各門不可一條線對著大門,這樣容易“漏氣”,應當依次錯開三十度為宜,形成九曲通幽的格局。宅大門小,宅小門大、門高門低、門偏左偏右,都不吉。門有旺門、衰門之別。門以通大路為宜,氣生路上,一開門,氣就從門而人。門若背旺迎煞,諸凶畢集,兩家對門,門高者貧。並排開門,門大者贏。不得妄修門樓,如果要修,必得十分講究。
修門是藝術,根據聚氣的原理,門既要得氣、聚氣,又不可把氣閉得太死。要用羅盤格定方位,從旺方引氣,確定大門。大門決定了宅的生氣。坐向既定,已知大門處於何卦,次看大門之內諸門,要依據五行相生的原則,不得互克。還要按照九星逐一推算。如果坎官是坐,離為大門。即順布坤為六,兌為五,乾為絕,坎為延,艮為禍,震為生,巽為天,以坎為延年,離為武曲。大門既為武曲,當屬五行之金,金生水,那麼第二層為文曲水,水生木,第蘭層為貪狼木,第四層為水,第五層為土。貪狼木為生氣最吉之星,建築宜高大。
試舉二例:
圖甲坐離向坎,大門在乾,後門在巽,為長女,乾為老陽,金去克木,長為火敗,不宜火星坐主,所謂五鬼賊火亂,陰人必有傷也。五鬼之火高大,又在離官,克在大門乾金,又克後門巽木,凶。
圖乙坎山離向,大門在離,後門在巽,坐官星是延年金,金生坎水,水生貪星木,皆為旺地。後門在巽,巽木興,貪木比,生氣落在震木,眾木成林,主大旺。
一般說來,民宅大多坐北朝南,此為乙坎宅,巽方(東南)開門最好,或者在離震方(南與東)開門亦好,巽門是青龍,宜於出入。
門與戶有區別。偶為門,奇為戶。門雖為偶,因在宅前,故屬陽。戶雖為奇,因在宅後,故屬陰。俗稱天門地戶。門宜常開,戶宜常閉。前門宜置兩扇,後門宜置單扇。後門不得比前門大。前門不可開於煞方,後門不必開於旺處。宅氣以門,一門易向,榮落轉輪,門通大道,氣人閨壺。陽宅之氣在地上,不專以地中之氣,兼以門氣,門氣來自路中。屋大門小,謂之閉氣。屋小門大,謂之散氣。氣之聚散為門之關鍵。
總之,隻有門門皆吉,才無禍事。誠如蔣大鴻在《天元五》所雲:“寶龍動地水就裁,尤重三門八卦排,隻取二元生旺氣,引他人室是胞胎。一門乘旺二門囚,少有嘉祥不可留。兩門交慶一門體,大事歡欣小事愁。須用門門都合吉,一家福祿永無憂。”
朝向
住宅以南向為佳,得到了民眾的共識。然而,也有些建築的門向朝西,如我所見到的西安清真寺、鎮江金山寺、黟縣西遞村民宅,都是放棄南向開門,這是什麼原因呢?
清真寺朝西,是為了向西方耶路撒冷的伊斯蘭教聖地朝拜。這是宗教習俗。
金山寺的大門原來朝南,後來發生火災,有高僧說門向壞了風水,直對南天門,得罪了玉皇大帝。根據金山的地形,江水由西向東,寺門對水來的方向為宜。何況,山的西部平坦,適宜於建門。
黟縣西遞村的堪輿師以為,該村的龍脈起於西北,五行屬金。如果南向開門,五行屬火,火能克金,不利於祖宗。當地的河水由西而來,門朝西,可以得到財氣。該村經商意識強,按五行五音禁忌,商家不宜南向,盡管村民不姓商,但仍然害怕犯忌,因此,不僅西遞村,整個黟縣的民宅都忌諱南向。
天井
天井是宅中一塊空地,形如井而露天,故名天井。它是一幢房子內采光采氣的院子,人們可以在天井中休息、曬衣、養花。在天井中堆積假山、開鑿小池,自成雅趣。
堪輿術認為,天井不得積汙水,不可亂堆雜物。天並不宜過大、過深、過窄。天井宜於端方平正,明亮幹淨,藏風聚氣。《陽宅撮》雲:“天井乃一宅之要,財祿攸關,要端方平正,不可深陷落槽,大廳兩邊有弄,二牆門常關,以養氣也。”凡富貴明堂自然均齊方正,有一種陰陽交媾之美。其次小康之家亦有藏蓋之意,大門在生氣,明堂在旺方,一閃一蓄,自然陰陽湊節,不必一直貫進。即使一直貫進,兩邊必有輔弼。《訣>日:“不高不陷,不長不偏,堆金積玉,財祿綿綿。”又日:“七步天心九步堂,宅形寬舒好風光。路纏兜腹連房戶,子孫繁衍穀盈倉。”所以,貧退之家一人其門,即見明堂通削深陷落槽,或為風吹,或為掃蕩,立見丁財退散。天井橫長一丈則直闊四五尺,宜淺而幹,忌深陷載水,宜溫潤,忌汙穢。”
天井中的排水關係到吉凶,內棟之水必從外棟天井中出,不得倒亂三神。所謂三神,乙辛丁癸為小神,甲庚壬丙為中神,乾坤艮巽為小神。由小神人中神,由中神人大神。從小溝排人大溝。小溝宜短,中溝宜長,大溝更應長。十二陽龍宜放陰水,丁辛庚丙艮巽為陰。十二陰龍宜放陽水,乙癸甲壬乾坤為陽。天井排水忌犯十‘二地支,忌黃泉。黃泉在左則水宜放右,黃泉在右則水宜放左。忌汙水從房內穿、過。忌直射,進口與出口不可成為一條直線,應當曲動如生蛇。外水倒左則溝口向右,外水倒右則溝口向左,忌從門下排水。乾離艮丙辰丁六向,宜從甲上行。甲乙亥官丁上行。水溝宜暗藏,不宜顯露。決溝折水宜順地勢,從子泣屈曲而出。汙水不可瀉落塘裏。
圍牆
每個住宅自成一個區域,圍牆就是這一區域的界限和標誌。圍牆的作用在於:它圈定占地麵積;保護安全;增加住宅的整體美感。《周》雲:“牆厚三尺,崇之。”《易》雲:“千仞之牆,禍不入門。”
堪輿術認為,住宅大門兩邊的圍牆應相等,高低寬窄適中。圍牆不應有縫隙。圍牆前窄後寬或前寬後窄都不吉。圍牆不可逼得宅屋太近,否則阻塞空氣和陽光。牆體不必太厚,以實用為宜。姚廷鑾撰《陽宅集成》論牆雲:“牆垣水道不宜方,圓活原來得異常,內正外圓天地體,人財昌盛永風光。”這是用天圓地方的觀念修牆。該書還認為:牆垣不可開大窗,左右開窗日虎眼,照牆開窗日朱雀張口。牆垣前闊後尖,謂之火星拖尾。牆垣前尖後闊,名退田筆。牆垣若有尖角,日泥尖殺。四圍牆壁宜封固,不宜缺陷。凡建新宅,莫先築牆,謂之囚字,難以完工。
廁所
廁所是人們大小便的地方,它直接關係到環境衛生,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先哲偏重飲食文化,忽略廁所文化,而堪輿術把廁所作為重要議題,這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