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更無法活在未來,唯有思想可以超越時間的阻隔、空間的限製,讓你馳騁在一個無止盡的未來。
叫人不要擔心,最不能達到安慰效果。--米格農·艾柏哈特(Mignon G.Eberhart)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一個容易擔心的人不再擔心,除了他自己。既然已經開始擔心了,就表示念頭已經在心裏頭生根,叫人不要擔心,無疑的就是叫一個口渴的人不要喝水一樣,是無濟於事的。
要安慰一個擔心的人,先學會傾聽,傾聽他內心真正的憂慮,而不隻是表麵所陳述的事實。試著將他拉回理智的點去思考、分析、找出解決的辦法,如果還是不行,就隻好等他自己真正的放下了。
憂心忡忡的父母看不到子女的優點。--蘇·惠特克(Sue Whitaker)
憂心忡忡的父母因為對於子女有過多的期待,而無法看到子女的本質。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而在這樣條件的期待下,隻有去要求子女必須去做,而忽略了子女的本質,甚至不去聽子女想要做什麼?不去看子女的優點,而隻是去檢驗他、要求他、限製他。
讓子女去發展屬於自己的部分,父母能做的隻是幫助他去尋找,而且在必要的時候指引他,讓孩子和你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你就會放心地看著他成長。
憂慮往往是負麵的期待。--貝西·馬丁(Betsy Martain)
憂慮的結果,造成負麵的心情。在乎的事情是人之常情,但是卻因此在負麵的心情上打轉,甚至鑽牛角尖。過多的憂慮改變了你的行為,你循著早已經設想好的結局,去推理你要的證據以符合你的期待,因此,你的行為執著地去造成一個推理的事實,甚至想盡辦法去搜集你要的證據。
一旦開始憂慮,無疑的就陷入負麵的想像裏,然後等著一切的結果跟著你的想像發生。而這些,不正符合了你的期待了嗎?
憂慮無疑是想像力之誤用。--埃德·佛爾曼(Ed Foreman)
我們常常借由別人的眼光來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太胖,而其實別人覺得你還好;覺得自己太矮,但是別人覺得這樣才可愛;覺得自己長青春痘,可能會沒有人愛。
擔心自己以為自己不好的事情,但是對於別人而言,可能沒發現這些你所擔心的事,或者根本不以為意。你不覺得自己真的是想太多了嗎?與其有這麼多的想像力,不如將想像力發揮在你的工作上、課業上。
憂心的父母教不會孩子如何解決問題。--蘇·惠特克(Sue Whitaker)
憂心的父母在孩子還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先幫他想到問題,甚至解決問題。孩子在一個倍受嗬護的環境下成長,養成了過度的依賴心,甚至沒有麵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無法一輩子照顧孩子,並且幫他解決問題。總有一天,他都必須自己去麵對人生必須經曆的挫折,那一天如果你不在了,他還能再依賴誰呢?
憂心的父母必須要學的是,給他釣竿而不是幫他釣魚。
一旦決定,就不再操心。--杜魯門(美Harry S.Truman)
一旦決定,就勇往直前,要有下定決心的勇氣,更要有行動的智慧,然後接受最後的結果。隻要一開始操心,決心就開始猶豫,行動就開始遲疑,失去了堅定的自信,而你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
下決定前,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下決定後,就別再給自己太多的借口,人生很多事是凡事盡其在我,但求無愧於心,至於成不成事,就不屬於你可以完全掌控的,就交給老天爺去操心吧!
憂慮是涓涓流過心靈的恐懼之溪,若水勢坐+大,能蝕成水道,使其他想法枯竭。--亞瑟·桑瑪士·羅契(Arthur Somers Roche)
心靈是一塊肥沃的土壤,隻有你自己去耕種、灌溉,憂慮隻會不斷地侵蝕你的收成,開始隻是涓涓細流,而你坐勢著它一點一滴挾帶著你那肥沃的土壤,隨著涓流消融,漸漸的你開始空缺,卻未曾發現,等到整個擴大,而你整個人也被憂慮淹沒。
試著讓自己想得開,在你憂慮的時候,給自己一點鼓勵,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好怕的,明天的太陽依然會微笑。
擔憂無疑是祈求你獲得不想得到的東西。--傑西·史賓勒(Jesse Spinnler)
記得小時候常有個經驗,當老師在講台上臨時抽問問題的時候,總是盡可能的把頭壓的低低的,心裏直喊著不要是我、不要是我,但卻往往像中了詛咒似的第一個被點到,後來,慢慢地發現當我愈是擔心害怕的事情越是容易發生,就好像是因為我祈求而得到的一樣,而當我麵對了我所擔心、害怕的問題,想盡辦法去解決的時候,最原先所擔心、害怕的問題卻往往能出乎意外的順利解決。
一周有兩天我不操心,保持這兩天神聖不受恐懼和疑慮侵犯。其中一天叫昨天另一天則叫明天。--勞勃·詹姆斯.波第特(Robert James Burdette)
所有懊悔、懊惱的人所最常說的一句話:"早知道當初怎麼、怎麼樣,如今就不會怎麼、怎麼樣了。"然而,事情卻是已經發生了,甚至錯誤已經造成了,如果仍繼續自怨自艾,抱怨、擔心的話,所發生的事情隻會仍懸在心裏,而沒有一點解決的跡象,甚至對明天起了恐懼與煩惱的心思,與其這樣掛著憂愁的度日,不如想些辦法、做點事,早點將心中的石頭搬走,這也就是所謂的"活在當下"。
擔憂者不需抵押品即可借得許多麻煩。--海倫·尼爾森(Helen Nielsen) 隻要心裏有事情在煩惱著、擔心憂傷著的時候,壓力便不斷地開始壓縮情緒,然後因為情緒的無法調適,遇到事情就又跟著更加的煩惱,當別人詢問你的時候,因為不耐煩,而使得口氣變差,雙方更加的一言不合,也因此而得罪了對方,破壞了人際關係,再為原來已經困窘的心情,添加了更多的麻煩。情緒就像一個連環的鎖鏈,一開始被套住了一個,如果不趕快想辦法解開,第二個、第三個就會開始層層累加,直到你再也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