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三月,皇太後劉娥駕崩,太後遺詔:“尊皇太妃為皇太後,軍國大事與太後內中裁處。”
趙禎依照遺命,奉楊媛為太後。楊媛因為住在保慶宮,宮中人為示區別,又稱為保慶太後。
大行皇太後駕崩次日,趙禎於皇儀殿召對群臣商議太後的後事,這是自他登基以來,第一次單獨召見臣子。此時趙禎猶沉浸在悲痛之中,哽咽不已,說到太後臨死之時:“太後疾不能言,猶數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
參知政事薛奎因不能阻止太後身著龍袍,每引以為恨,見狀忙上前道:“以臣看來,太後之後在身上穿著袞冕之服也,太後身著帝服,將來之何以見先帝?”
趙禎頓時領悟到薛奎之意,點了點頭,道:“朕明白了,當以皇後之服,為大行皇太後成殮。”便是唐代的女皇武則天,到死時也是已經廢去帝號,著皇後之服而死。而太後自祭太廟之後,就一直身著龍袍,至死仍然未曾更換成後服。
於是趙禎下旨,以後服為劉娥成殮,以呂夷簡等五人為山陵五使,並親自為太後服喪守靈。
趙禎母子情深,守靈哀泣數日,不能臨朝,眾臣深為憂心。此時因為國喪,多年來隱居不出的燕王元儼也進宮侍靈,見趙禎傷心太後之死,弄得如此浩大悲傷而不理朝政,便直闖靈堂。
隻因當年燕王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特權,因此便可直入,見趙禎神情憔悴,朗聲道:“太後已經駕崩,官家實在不必過於悲傷。且太後又不是官家的生母,官家已經為此廢朝數日,也該結束了。”
恍若一個驚雷響過,趙禎驚疑地看著燕王:“八皇叔,你說什麼?太後怎麼可能不是朕的生母?”
燕王跪下道:“劉娥四十五歲上,始有官家,豈有母子相差歲數如此之大?實不相瞞,官家的生母乃是曾經從守永定陵的李宸妃。”
趙禎驚呼一聲:“不,這不可能?”
燕王含淚道:“官家,治天下莫大於孝,官家臨禦十餘年,連本身生母尚未知曉。可憐李宸妃二十餘年來被人所害,深受母子分離之痛。李宸妃於去年駕崩,死因可疑。臣聽說她是遭人所害,死於非命!”
這一驚非同小可,趙禎站了起來震怒道:“八皇叔,你有何根據?”
燕王抬頭道:“宮中內外,無人不知李宸妃乃是官家的生母,隻瞞住了官家一人而已!”
趙禎顫抖著伸手指著眾臣:“你們……八皇叔說的是真是假?”
呂夷簡見勢不妙,忙上前一步,道:“臣待罪宰相,今日若非八王爺說明,臣亦當稟告官家。官家確係李宸妃誕生,由大行皇太後與保慶太後共同撫育,視若己子,宸妃娘娘駕崩,實由正命。此中一切,官家問保慶宮太後,便可知曉。”
燕王大聲道:“太後是帝母名號,劉氏為太後已是勉強,尚欲立楊氏為太後嗎?奪子一事,楊太後與劉太後乃是同謀,官家以為在楊太後口中,能得到真相嗎?”
呂夷簡跪奏道:“官家與衛國長公主乃是一母所生,三班供奉李用和,乃是宸妃娘娘的親弟弟。官家若不便問保慶太後,那宸妃娘娘的至親,當可同問。官家的乳母當陽郡夫人,宸妃娘娘的貼身宮女趙嬤嬤,都是當年的見證人。如今李宸妃停靈於洪福院中,是否死於非命,亦可請官家派人視察。”
趙禎驚得怔立當地,他崩潰地問著眾人:“你們、你們為何都瞞著朕,瞞了朕這麼多年?”
燕王磕頭道:“先帝在世時,太後已經掌握朝政,當年寇準想要以太子監國,立刻就被流放到雷州。直至後來官家登基,朝中又是內憂外患,太後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泄漏此事。臣早思舉發此事,隻恐一經出口,立刻招來大禍。臣尚不足惜,且恐有礙官家,並累及宸妃。因此臣十年以來,閉門養病,不預朝政,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滿朝大臣,亦與是臣同一想法吧!”
他這最後一句說完,眾朝臣皆鬆了一口氣,忙一齊跪下道:“八王爺說的,正是臣等想說的話。太後專權,臣實不敢說出真相,恐為官家及宸妃娘娘招來禍患。”
燕王見自己這一計雙雕,不但斷絕了楊太後執政,而且借此將眾大臣之心拉了過來,與自己站於同一立場,素性再火上燒油一句:“不想就是這樣,宸妃娘娘還是難逃受害,實是令人悲憤交加。”
真正悲憤交加的才是趙禎,忽然隻覺得眼前天旋地轉,整座皇宮都在搖晃而塌陷,眼前站著的一個個臣子都變得如此地不真實。他憤而將眼前桌上所有的供品全部掃在地上,嘶聲道:“你們、你們全都出去,朕要一個人好好地靜一靜!”
眾臣退了出去,趙禎獨自一人,坐在滿目蒼夷的地上,坐了好久。忽然,他伏在地上,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
深更半夜,三班供奉李用和、皇帝的乳母當陽郡夫人許氏、李宸妃身前的貼身侍女趙氏都被緊急召到了皇儀殿中。
孤燈幽暗,趙禎獨坐在黑暗中,聲音暗啞:“你就是李用和?”
李用和正自驚疑不定,他不過是個小官,居然被半夜召入宮中,心中實在是又驚又怕,忙跪下道:“是,小臣就是李用和。”
趙禎沉聲道:“免禮,賜座!”
李用和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隻坐了椅子的邊上,不敢真坐下來。但聽得趙禎的聲音又道:“乳娘,朕且問你,朕的生母到底是誰?”
許氏本是宮中乳母,宮中自有舊識,此時已經得了消息,忙稟道:“奴婢不敢再隱瞞,官家的生母,的確是李宸妃。當時太後還是德妃,因為先皇無子,選了四名年輕的宮女輪番入侍。當時宸妃娘娘,還是嘉慶殿的宮女,懷了官家之後,冊封為崇陽縣君。”
趙禎震驚地問:“這麼說,父皇知道朕的生母是宸妃。”
許氏忙應了一聲:“是。”趙禎又問了許多的事,但許氏畢竟隻是一個民間找來的乳母,許多事情未免一問三不知。
趙禎再轉向趙氏,趙氏便是梨茵,她早已經胸有成竹,答道:“奴婢與宸妃娘娘一起進宮,直到娘娘駕崩,數十年來未曾有須臾分開,娘娘所有的一切,奴婢無不盡知。”當下,便詳細地將自己二人進宮,服侍當時身為德妃的太後,如何為了求子而以四名宮女入侍,宸妃懷孕時,玉釵墮地而不毀,生下趙禎,然後為劉娥所抱養。太後如何因憐惜宸妃而讓真宗多臨幸她,又再得衛國長公主,太後又如何下旨尋訪宸妃家人。真宗死後,宸妃為避是非自請從守永定陵。當年八王爺如何到永定陵中要借宸妃而對付劉娥,如何為宸妃所舉發而從此閉府不出。
梨茵跪在地下,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再舉出每個事件中的證人,如當年同被臨幸的除她之外的另外兩名宮女,如何當初奉真宗旨意代德妃而生子;宸妃登臨承露台時還有哪幾個內侍宮女作見證,燕王去永定陵找宸妃時在場的小宮女,太後借封厚燕王而警告他時在場的內侍江德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