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運動後不應有的壞習慣(1 / 1)

運動後不正確的放鬆方式,堪稱潛在的健康“殺手”,在潛移默化、長期積累中,不僅會讓你對運動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會帶來致病隱患。

運動度適宜、方法得當、安排合理的健身運動有益健康,已被當今越來越多的健身者所認可和接受。然而,有些人同樣去運動,但始終未獲得健身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纏身。追其原因,這多與健身運動後違背科學的做法有關。因此,健身運動後人們應注意到以下六個方麵:

不要立刻蹲坐休息: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運動結束後感覺累了,就蹲下或坐下認為能省力和休息,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同時肌肉有節律性地收縮,會擠壓小靜脈,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髒。此時如立即停下來休息,肌肉的節律性收縮也會停止,原先流進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過肌肉收縮流回心髒,造成血壓降低,出現腦部暫時性缺血,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麵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眼花、麵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狀。所以,劇烈運動後要繼續做一些小運動量的動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後再停下來休息。

不要貪吃冷飲:運動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後總會有口幹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以年輕人為主,喜歡買一些冷飲解暑解渴。然而此時人體消化係統仍處在抑製狀態,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腸胃道疾病。所以,運動後不要立即貪吃大量冷飲,可以少量的補充一些白開水或鹽水。

不要立即吃飯: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髒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係統則加強了對消化係統活動的抑製。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它需在運動結束20-30分鍾後才能恢複。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另外,就算愛吃辣,劇烈運動後也要少吃。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過多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對胃造成傷害。尤其是運動之後,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性食物更會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胃部燒心、產生疼痛感。因此,在劇烈運動之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可以適當食用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有的運動項目容易使人產生運動胃灼熱,過後更應避免吃辣。比如仰臥起坐、瑜伽中的倒立等,這些違反了消化的重力方向,容易引起胃灼熱,造成不適感。

不要驟降體溫:劇烈運動後,人體為保持體溫的恒定,皮膚表麵血管擴張,汗孔開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熱,此時如洗冷水浴,血管會因突然刺激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心肺負擔加大,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血液過多地流進肌肉和皮膚中,導致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昏眼花,重者虛脫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劇烈運動後一定要休息一會再洗浴。

不要吸煙:運動後吸煙,吸入肺內的空氣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麵除減少含氧量,不利還清“氧債”,難以消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麵當人體吸入這樣帶霧空氣,將影響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導致人體在運動後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

不要“省略”放鬆整理活動:實踐表明,放鬆性的整理活動不僅可使運動者的大腦皮層興奮性及較快的心跳、呼吸頻率,通過適宜的放鬆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呼吸節律放鬆操等恢複到運動前的安靜狀態,而且,還有助於恢複肌肉的疲勞感,減輕酸脹不適,並可避免運動健身後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眼花等不良現象。所以,每一次健身後要充分做好放鬆整理運動,以利於身體的恢複和健身效果的提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